雲原生生態大會Day1,網易數帆揭秘雲原生軟體生產力三重境

2020-12-24 極客網FromGeek

12月16-17日,由CNCF、網易數帆、VMware、PingCAP和阿里雲聯合主辦2020 Cloud Native Day雲原生生態大會線上召開,來自聯合主辦方及字節跳動、Zilliz、百勝中國等公司的17位重磅演講嘉賓,帶來2天主題分享,解析雲原生領軍企業和組織、頭部用戶的雲原生戰略與實踐,剖析雲原生技術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幫助雲原生技術使用者和愛好者加深對技術的理解,同時推進雲原生與企業IT的融合。

在大會的第一天,網易數帆輕舟事業部總經理陳諤結合網易數帆旗下輕舟雲原生平臺近五年來的三次重大技術變遷,分享了網易及廣大數位化進程中的企業在IT、業務架構上的需求演進背後的邏輯,軟體生產與雲原生之間的關係,以及網易數帆對未來的思考。

陳諤將雲原生軟體生產分為三個階段,包括業務架構微服務化階段、雲計算作業系統階段和應用平臺階段,分別以服務治理與監控體系建立、中間件全面融合Kubernetes、應用視圖與運維視圖分離為重要特徵。他斷言,雲原生的發展已經歷了微服務階段,當前處於雲作業系統階段,而應用平臺階段的發展也已經起步並將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雲原生的起點:幹掉微服務架構的複雜性

微服務階段技術演進的訴求發端於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的興盛,明晰於微服務架構的複雜性。網際網路時代,業務方需要在高度的業務複雜性下快速迭代軟體。陳諤指出,分而治之是最符合直覺的解決辦法,當時微服務架構也已被提出,但拆分後的技術複雜性是不可忽略的因素,需要和迭代效率放在一起來權衡。 而雲計算的出現首先解決了碎片化的計算資源獲取問題,剩下的就基於雲計算提供一個技術棧來應對微服務架構的複雜性。

針對上述問題,網易數帆在實踐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輕舟微服務平臺,包括API 網關、服務治理框架、持續交付服務、全鏈路應用監控和分布式事務等五個組件。其中,持續交付平臺負責調用雲計算接口準備計算資源,並將製品發布至雲上的各個環境;API網關解決分散的微服務架構作為一個整體應用對外提供接口的問題;服務治理解決服務的註冊發現、以及服務間路由策略的問題;全鏈路監控解決微服務的監控診斷問題;分布式事務中間件解決了服務拆分後事務保障的難題。

高潮:雲OS基於K8s整治資源管理,簡化環境維護

微服務大規模應用的後遺症,就是計算資源的生命周期管理、運行時環境維護複雜以及資源利用率低下等。陳諤舉了兩個例子:一個是大促後彈性資源下線難,將一些節點下線,影響評估是否準確?服務的剩餘副本數是否合理?服務是否能自動恢復到目標的副本數?另一個是調整集群調度分布困難,如希望將服務分布在不同的物理節點或邏輯上的服務分組,只能在靜態初始化時做到,一旦後續發生變更就無法很好保障。

容器、Kubernetes的出現使這些問題迎刃而解。容器鏡像帶來了層級化、易於組合/重用的優勢,且管理便捷、可與調度、生命周期管理銜接;Kubernetes則帶來了L1 CMDB,精準維護集群狀態使調度策略變更、故障恢復、擴縮容等生命周期管理相關的操作得以實現自動化,同時還支持業務只需感知Kubernetes API而無需關注IaaS層API。基於此,網易數帆將業務、中間件等負載由Kubernetes支撐,並將微服務支撐能力下沉(即Service Mesh),形成一個雲計算作業系統。

陳諤分享了網易數帆雲作業系統的三個案例,包括網易內部網易內部的資源利用率優化、高新製造業客戶的多雲管理以及企業的軟體供應商環境統一等實踐。(詳情請關注後續視頻回放。)

雲原生未來:應用平臺助推軟體生產能力普惠

網易數帆在實踐雲OS的過程中也發現了新的問題和新的機遇。

問題是開發人員的技術棧負擔過重,微服務架構的採用使得中心化的運維職責部分(如容量規劃以及調度策略、網絡、存儲配置等)卸載到了研發角色,而研發普遍不擅長處理這些工作,「然而我們認為軟體生產能力的提升不應以技術門檻的提高為代價。」陳諤強調說。

機遇在於統一的運維界面意味著將特定類型應用的運維標準化、自動化的可能性,從開發到運維轉換,作為在軟體生產過程中最具挑戰的環節之一有望得到大幅的優化。

作為雲原生的底座Kubernetes一直沒有應用層面的抽象,陳諤認為未來需要將應用的概念分離出來,來降低應用開發人員的認知負擔。當前社區的OAM模型的嘗試,也是網易數帆重點關注的一個方向。

在以應用為中心的方向上,網易數帆希望基於雲原生的普及實現軟體生產能力普惠,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與到應用開發中來,並擁有良好的開發效率。畢竟當前企業數位化的過程中,IT團隊的交付能力經常成為瓶頸,一些有價值但不是非常核心的系統往往長期處於需求排隊的狀態。

陳諤表示,軟體生產能力的普惠主要是解決開發能力與運維能力這兩方面的問題。開發能力方面通過縮小場景範圍、弱化抽象能力、表達能力,提供所見即所得的編輯能力來降低開發人員的認知負擔,這也是歷史上低代碼平臺類產品常見的策略。

運維能力方面,運維能力的缺失使非專業人員的代碼產出無法融入企業的IT環境成為標準的企業服務,從而僅限於個人或小範圍使用,而雲原生的技術使我們可以為應用生成標準的運維配置、策略的描述,並且這些配置在雲OS的統一運維界面下普遍適用。

網易數帆的實踐是打造了能與雲原生體系結合的低代碼平臺,面向初級開發者,面向信息管理系統類的應用,基於MVVM的模型,但開發者無需理解程式語言的抽象、MVVM框架,網絡,遠程調用等概念,而只需理解業務的數據模型,編寫必要的邏輯,並通過可視化的方式拖拽界面元素實現應用。

陳諤介紹,該平臺設計成能生成符合雲原生標準的製品,如容器鏡像與Helm charts,既能在輕舟的容器雲中自動部署運行,也能在客戶的Kubernetes集群中部署,簡單應用可以直接通過容器部署。客戶只要有面向K8s的運維機制,無需開發者提供額外信息即可基於製品部署運維,並能兼容客戶運維體系的規範。

客戶需要更高級的能力時,也能以輕舟平臺為雲OS來擴展持續交付、自動部署、服務治理、API管理、中間件自動化運維等能力。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並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連結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智慧財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依法儘快聯繫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連結。 )

相關焦點

  • 雲原生生態大會Day2,網易數帆Service Mesh與百勝中國中臺架構實踐
    12月16-17日,由CNCF、網易數帆、VMware、PingCAP和阿里雲聯合主辦2020 Cloud Native Day雲原生生態大會線上召開,來自聯合主辦方及字節跳動、Zilliz、百勝中國等公司的17位重磅演講嘉賓,帶來2天主題分享,解析雲原生領軍企業和組織
  • 網易雲更改名為網易數帆 定位數位化基礎軟體提供商
    網易雲更改名為網易數帆 定位數位化基礎軟體提供商  網易雲改名網易數帆。  7月16日,記者從網易了解到,網易集團旗下雲計算和大數據品牌「網易雲」宣布正式升級更名為「網易數帆」,定位為數位化轉型基礎軟體提供商,為企業提供數位化轉型服務。「現在這種形式下,中國能夠做好基礎軟體,我覺得非常重要。」
  • 網易數帆與網易有道、網易新聞共同亮相2020世界網際網路大會
    11月23日-24日,以「數字賦能共創未來——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於浙江烏鎮舉行。作為世界網際網路大會「1+3」架構的重要功能板塊,「網際網路之光」博覽會也同期開幕,為期3天。包括網易在內的130家知名企業和機構亮相,展示最新的前沿科技成果。
  • 七牛雲許式偉:雲棲大會再談雲原生及Go+
    摘要:七牛雲創始人兼 CEO、Go 語言大中華區首席布道師、 Go+語言創造者許式偉,在9月18日阿里雲棲大會《技術人有1說1》欄目中和阿里雲視頻雲負責人畢玄、字節公司火山引擎雲原生業務負責人張鑫,共話技術人的信仰。
  • 雲原生時代下的開發變革,騰訊雲Nocalhost讓雲原生開發更簡單
    12月20日,在2020 Techo Park開發者大會 DevOps 分論壇上,騰訊雲CODING DevOps CEO 張海龍對CODING DevOps技術進行解讀,並發布了助力開發者的開源工具 Nocalhost,與行業大咖共同探討雲原生時代下的軟體工程的演進方向,為技術管理者帶來啟發。
  • 為雲而生的「雲原生」,為什麼越來越重要?
    在企業上雲的趨勢下,我們正在看到越來越多的企業和開發者開始把業務與技術向雲原生演進。那麼,什麼是「雲原生」?為什麼「雲原生」正在變得越來越重要?我們希望通過對「雲原生」概念和其代表的整體技術思路做一次梳理,看下「雲原生」能夠釋放怎樣的技術紅利。
  • 騰訊云云原生產品矩陣再升級,推出八款雲原生系列產品
    12月19日,在騰訊2020 Techo Park開發者大會上,騰訊雲容器產品總經理鄒輝通過代表性案例剖析,講述了騰訊雲原生路線圖的全面布局,並升級發布了的八款雲原生系列產品。包括開源雲原生開發環境Nocalhost、首款金融級雲原生Serverless消息隊列TDMQ以及國內首款全Serverless雲原生MySQL資料庫TDSQL Serverless等。
  • 以科技支撐媒體創新 網易新聞借力網易輕舟改革基礎架構
    網易新聞是國內第一代網際網路原生媒體,從PC時代繁榮至今,近年來更順利進展移動媒體建構、多媒體融合創新等變革課題,並領先邁入媒體生態化階段,領航媒體發展新趨勢。 在媒體形態、業態、生態與時俱進的背後,網易新聞是如何以技術變革支撐業務敏捷創新、保持高速發展節奏的呢?記者近期採訪了網易傳媒(網易新聞所屬公司)資深架構師柴克斌。
  • 騰訊雲十年新風向:雲原生與開源的未來
    今天更為強調的微信小程序雲開發、騰訊音視頻、騰訊資料庫、騰訊大數據與AI、騰訊安全等相關領域的技術生態,很大程度上也源自於貫穿騰訊過去十年的關鍵詞——擁抱雲原生與開源。對此,騰訊針對自研業務上雲曾給到非常詳細的推動方案,根據騰訊雲資深運維專家周小軍披露的騰訊自研業務上雲歷程一文中所指出的:「騰訊自研業務上雲有三個階段,分別是直播類業務上雲、沙箱雲、整個業務上公有雲。」自研上雲的過程,實質是驗證雲原生架構、部分甚至全部擁抱雲原生體系的過程。
  • 2020年可信雲大會雲端開啟,發布《雲計算發展白皮書》
    會上發布了《雲計算發展白皮書(2020)》《雲原生發展白皮書》等一系列重量級成果,披露了可信雲最新評估結果,數字農業產業推進方陣在會上正式成立。大會由央視頻、央視新聞移動網、新華社客戶端、IT大咖說、微吼等平臺全程直播,在線觀看人數超過864.1萬次。
  • 構築雲原生安全技術底座 綠盟科技發布《雲原生安全技術報告》
    近年隨著編排技術、無服務和服務網格等技術的快速發展,綠盟科技將重點放在了整個雲原生生態體系的安全研究上。鑑於此,綠盟科技發布《雲原生安全技術報告》,本報告較為全面地分析了雲原生落地所面臨的安全風險和威脅,進而提出了雲原生的防護思路和安全體系。本報告核心內容如下:1.
  • 七牛雲許式偉做客雲棲大會:杯酒話雲原生,笑談技術派
    9 月 17 日,一年一度的科技盛事——2020 雲棲大會首次在線舉辦。七牛雲 CEO 許式偉應邀出席《技術人,有 1 說 1》 專場,與字節公司火山引擎雲原生負責人張鑫、阿里雲視頻雲負責人畢玄,杯酒之間,共話雲原生。雲原生是什麼?
  • 高層聚集、共探創變—2020帆軟智數大會盛大舉行!
    高層聚集、共探創變—2020帆軟智數大會盛大舉行!第三屆數據生產力大賽頒獎今年五月,江蘇省企業信息化協會、鈦媒體、帆軟軟體聯合舉辦了第三屆數據化管理案例評選——「數據生產力」大賽,共從132個案例中評選出1個全場大獎,5個金獎、10個銀獎、15個銅獎、30個優勝獎,其中陝西漢德車橋有限公司榮獲全場大獎。
  • 雲原生:定義軟體產業未來十年,行業發展趨勢前景廣闊
    1、前言:為什麼是雲原生 「軟體吞噬世界」已成產業共識,美國在過去十年的發展已經驗證這一點, 無論是美國傳統 IT 廠商如微軟、甲骨文的轉型;還是 SaaS 公司如 Salesforce
  • 避免不完全的雲原生(一):雲原生到底意味著什麼?
    1 技術與基礎設施:「雲原生」語境下的「雲」是什麼? 十多年前,「雲」這個詞很大程度上指的是位置。通常,它指的是可以通過網際網路訪問的位於他人數據中心裡的基礎設施。然而,如今的「雲」更多的是指如何與那個基礎設施交互。
  • 華為雲攜手保險行業技術精英論道雲原生
    1月15日,由創原會發起的"雲原生技術精英沙龍(保險行業專場)"成功舉辦,來自中國信通院、華為雲以及保險行業的技術精英,就"雲原生提速保險行業數位化轉型"以及"保險行業雲原生典型應用場景"進行了深入探討。
  • 11月19-21日,第3屆雲原生技術實踐峰會(CNBPS 2020)即將重磅開啟
    在2019年的CNBPS上,靈雀雲CTO陳愷喊出「雲原生正在吞噬世界」,容器將成為雲原生時代的核心基礎設施,Kubernetes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雲作業系統」,容器與Kubernetes這一觀點得到業內人士的廣泛響應和共識,在過去一年裡不斷被媒體、技術大會、各種分析報告等廣泛採用。  2020年雲原生的重頭戲轉向全棧和生態,從企業實踐的角度,雲原生也被看作企業數位化轉型的唯一解決方案。雲原生技術正在快速開拓新的技術邊界,支持新的應用範式,變成新常態。本次大會,將嘗試從全球視角詮釋雲原生的升維定義——雲原生全棧,展現雲原生原力覺醒的無窮動能。
  • 華為雲原生基礎設施加速基因測序
    然而,基因測序工程,動輒需要數萬/數十萬個基因測序及模型建立,需要大量的計算和存儲資源,常見的基因轉換、拼接、對比、注釋全流程,用一臺高性能伺服器運行耗時30多個小時,數萬乃至十萬級的基因測序任務,對網絡、存儲、算力,以及業務響應的及時性、可靠性、安全性有極高的要求。
  • 雲原生2.0「進化論」:從ON Cloud到IN Cloud
    雲原生2.0的存在與發展,可以滿足包括網際網路以及傳統企業力圖加速以應用為中心的『新雲原生企業』之夢想」。  華為雲如何讓雲原生2.0更有內涵  那麼,什麼是行業用戶心中理想的雲原生2.0內涵?答案:讓雲原生成為企業應用內生的能力要素的總和,而華為云云原生2.0全景圖便是將其完美呈現的畫卷。
  • D2iQ發布雲原生CI/CD平臺Dispatch,加速應用程式的持續集成與交付
    Dispatch平臺解決了跨企業部署CI/CD的問題,讓企業真正擁抱雲原生GitOpsGitOps是軟體開發和運維的現代方法與工具集,支撐雲原生分布式應用程式CI/CD。,預先打包的最佳雲原生組件包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