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紀錄片《日本之恥》的影響下,伊藤詩織終於贏得了勝訴

2021-01-07 瓜仔密探

《日本之恥》是一部BBC拍攝的紀錄片,伊藤詩織在片中揭露了日本職場,乃至社會的「恥辱」。該案發生在2015年,受害方伊藤詩織在遭到侵害後投訴無門,檢方不予立案,甚至連民眾都在譴責她不知廉恥,但伊藤詩織沒有屈服,2018年6月通過電影《日本之恥》親自講述的這段經歷震驚了世界,終於在19年的12月18日贏來公正的宣判。

伊藤詩織勝訴

這本來是一件極其簡單的職場性侵案件,但由於對方是安倍晉三的傳記記者山口敬之而受到上層的幹涉,而且日本的文化特殊,甚至連很多女性都不理解伊藤,覺得把這種事說出去簡直是恥辱。日本之恥所說不僅是伊藤詩織個人的恥辱,更是整個日本道德之恥。

山口敬之公然在節目中調侃該案件

「如果我用日語叫他停下來,這聽上去更像是在取悅他。所以我選擇用英語咒罵他」。

伊藤詩織在講述案發當晚時,竟然無法用日語表達出一個明確的拒絕的詞彙,只能用英語。在日本的文化裡,女性甚至沒有說不的權利,即使說不也會被認為是同意的意思。日本女孩遇到這種事,選擇閉口不言成了常態,選擇公開舉報的詩織反而成了眾矢之的,連婦聯都不肯幫她,最後還是靠英國的BBC拍攝的《日本之恥》才讓更多的人關注這件事。

伊藤詩織在《日本之恥》裡的片段

與其說這是伊藤詩織的勝利,不如說是電影的勝利。日本的頑疾不可能被一兩件事情改變,但電影的卻能把正確的價值觀傳遞給所有人,當民眾的思想意識被修正了,「日本之恥」也就被修正了,這正是電影的魅力。

《ribenzhichi》

《日本之恥》這部電影採用的是紀錄片的形式,所以沒有演員,大多是以伊藤紗織本人的口述和一些列的調查數據組成,如此簡單,無任何加工的形式,它的感染力卻極強,反應的問題太現實,連一絲加工都顯得多餘。

豆瓣評分

相比於《日本之恥》,中國的《我不是藥神》和韓國的《熔爐》都是社會題材的影視作品,這些影片無論從藝術角度還是社會意義都極具價值,比起搞笑片和言情劇,社會題材的影視作品更讓人深思,不僅提高人民素質,健全法制觀念,對社會監督都有良好作用。

《日本之恥》最大的悲哀在於這部紀錄片不是日本自己拍攝, 而是藉助BBC拍攝才得以曝光,藉助電影的力量,伊藤詩織終於得到大多數人的理解贏得上訴,但依舊只限於民事賠償。但《日本之恥》真正起到了電影的作用,它直接推動了案件的影響力,公正可觀的鏡頭使人更加信服,反應的社會問題讓人深思,是電影的典範。

相關焦點

  • 今天,紀錄片《日本之恥》當事人伊藤詩織勝訴了!她終於告倒了安倍御用記者!
    就在昨天,一場轟動全日本、歷時五年的性侵案——伊藤詩織訴山口敬之性侵案終於迎來了公正的裁決。
  • 《日本之恥》:勝訴的伊藤詩織,與無處不在的性別暴力
    《日本之恥》劇照她的名字叫伊藤詩織,是一名剛畢業的新聞專業學生,她發郵件控訴山口敬之在她意識不清的情況下強姦了她,山口敬之在回覆郵件中矢口否認,解釋道,當時自己喝多了,事情自然而然發生了。並說,如果你想訴諸法律你就去吧,你是不可能獲勝的。片名《日本之恥》。
  • 伊藤詩織,一個改變日本法律的女人 附《日本之恥》紀錄片資源
    BBC紀錄片:《日本之恥》日本之恥 Japan's Secret Shame (2018)導演: 埃裡卡·詹金主演
  • 打破「黑箱」,日本受性侵女記者伊藤詩織勝訴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孫雯從2015年4月3日那個不堪回首的夜晚到2019年12月18日,日本獨立記者、《黑箱:日本之恥》的作者伊藤詩織,終於打破了「黑箱」——她在遭遇TBS記者山口敬之的性侵案中勝訴。伊藤詩織勝訴 這場官司打了四年。
  • 伊藤詩織,勝訴的回聲
    12月18日,東京地方法院作出判決,判處山口敬之違反女方意願實施性行為,且供述真實性存在重大疑點,應向受害者賠償330萬日元(約21萬人民幣)撫慰金。 伊藤詩織是日本第一位實名、公開控訴名人性侵的女性。
  • 伊藤詩織當年「打破了日本對性侵話題的沉默」,歷經四年最終勝訴
    12月18日,伊藤詩織勝訴了,她在社交媒體上用日語和英語發文:「我贏了!我們勝訴了!感謝你們的支持。」 根據《朝日新聞》今天的報導,日本東京地方法院對女記者伊藤詩織遭遇性侵的民事訴訟案作出判決,伊藤詩織勝訴。原TBS記者山口敬之賠償其330萬日元,同時駁回山口控告伊藤侵犯名譽權的起訴。
  • 《日本之恥》:「伊藤詩織們」,請不用感到恥辱
    伊藤詩織,一名年輕的日本記者,在被時任日本TBS電視臺駐華盛頓首席新聞官、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傳記作者山口敬之性侵後,選擇通過BBC紀錄片《日本之恥》勇敢地講述自己的經歷,成為日本史上首位公開身份、以本名告發性侵案件的女性。
  • 伊藤詩織的勝訴,是打破東亞性侵沉默的一大步
    勝訴後的伊藤詩織說「這次勝訴不能抵消掉真實發生過的性侵,也絕對不是一個結束。」作為日本第一個公開姓名樣貌,將自己的遭遇公之於眾的性侵受害者,伊藤詩織從受害到勝訴,歷時四年。2017年全球#ME TOO#行動如火如荼展開,讓伊藤詩織的事件得到了世界範圍內的關注。
  • 日本遭上司性侵女記者勝訴 BBC拍紀錄片《日本之恥》
    據日本NHK電視臺報導,當地時間12月18日,日本女記者伊藤詩織性侵案迎來民事判決,法院判處前東京廣播系統電視公司(TBS)記者山口敬之賠償其33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1萬元)。
  • 被強暴的伊藤詩織勝訴,但施暴者依然逍遙法外
    12月18日,轟動全日本的伊藤詩織訴知名記者山口敬之性侵案終於有了結果:日本東京地方法院裁定伊藤詩織勝訴,駁回山口控告伊藤名譽侵犯的起訴,並賠償原告330萬日元。330萬日元,一個日本普通工薪階層的年薪都已達400多萬日元,比這個數字還多,而這竟然是一個強姦犯對受害者的補償?01如果你看過BBC的紀錄片《日本之恥》,那麼伊藤詩織這個名字便絕對不會陌生。
  • 伊藤詩織:贏得訴訟並不意味著我不曾受到傷害
    埃裡卡·詹金《日本之恥》 Japan's Secret Shame (2018)在長達四年的漫長訴訟中,伊藤詩織在2017年將自己的遭遇寫成了一本非虛構紀實作品,起名為《Black Box》(黑箱)。2018年,英國BBC以伊藤詩織故事為藍本製作了紀錄片《Japan's Secret Shame》(日本之恥),在海外引起巨大反響,BBC稱其為「打破日本沉默的女性」。據日本政府的2017年的調查顯示,在日本遭受強姦後選擇報案的比例僅有4%,敢於走到輿論前臺的伊藤詩織也因此成為日本反抗性侵和性騷擾「MeToo」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
  • 打破「黑箱」的伊藤詩織,值得的不只是一個勝訴
    圖片來源:法新社伊藤詩織勝訴了,在她成為「日本之恥」的4年後。昨天,據《朝日新聞》報導,日本東京地方法院對女記者伊藤詩織遭性侵的民事訴訟案作出裁決,判決伊藤勝訴。「我們贏了,對方的反訴被駁回了。」伊藤詩織在法院外舉起寫著「勝訴」兩個大字的條幅,支持她的人群在旁邊鼓掌歡呼。「但老實說,我難以形容我現在的感覺。」
  • 《日本之恥》裡被性侵的女記者,憑一己之力改變了日本法律
    這部紀錄片的主角,被性侵的日本女記者伊藤詩織 ,終於勝訴了!12月18日,日本女記者伊藤詩織遭到性侵一案宣判,被告山口敬之被判處罰金330萬日元(約21.16萬人民幣)。伊藤詩織激動地揮舞著一張寫著「勝訴」二字的白紙,因為這一刻,她已經等了很久很久。
  • 走出「黑箱」,伊藤詩織勝訴:「日本的強姦法在過去110年間都未曾...
    按:昨日,日本東京地方法院對女記者伊藤詩織遭山口敬之性侵的民事訴訟案作出裁決:伊藤詩織勝訴,前TBS電視臺駐華盛頓分局局長、被稱為「安倍的御用記者」的山口敬之需賠償其330萬日元,同時,山口控告伊藤侵犯名譽權的反訴也遭到駁回。當天,伊藤詩織在法庭外舉起了「勝訴」的標語,與此同時,她在社交媒體上向世界宣布:「我贏了!
  • 伊藤詩織,一個敢於揭露「日本之恥」的女人!
    打開伊藤詩織(Shiori Ito)的個人網站,介紹頁上寫著:自由記者、紀錄片導演,Hanashi Films 聯合創始人;在世界各地工作,關注社會議題。《黑箱》一書,是伊藤詩織基於自身遭受的性侵經歷所寫成,揭露了普遍存在於日本的性別歧視問題。
  • 思想界|伊藤詩織勝訴:女性反抗性暴力為何如此艱難?
    本周的『思想界』,我們關注日本女記者伊藤詩織性侵案勝訴和電影《被光抓走的人》。伊藤詩織勝訴:女性反抗性暴力為何如此艱難?12月18日,日本東京地方法院對女記者伊藤詩織遭山口敬之性侵的民事訴訟案作出裁決:伊藤詩織勝訴,前TBS電視臺駐華盛頓分局局長、被稱為「安倍的御用記者」的山口敬之需賠償其330萬日元,同時,山口控告伊藤侵犯名譽權的反訴也遭到駁回。
  • 歷時四年的伊藤詩織性侵案勝訴:可怕的是受害者有罪論|百家故事
    今天給大家說一個可能大家不怎麼關注的事情,在2019年的12月18日,日本女記者伊藤詩織遭性侵案民事訴訟宣判。日本東京地方法院判決伊藤詩織勝訴,並判處日本東京廣播公司(TBS)原華盛頓分社社長山口敬之賠償伊藤詩織33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0萬元)。
  • 走出「黑箱」,伊藤詩織勝訴:「日本的強姦法在過去110年間都未曾改變」
    :伊藤詩織勝訴,前TBS電視臺駐華盛頓分局局長、被稱為「安倍的御用記者」的山口敬之需賠償其330萬日元,同時,山口控告伊藤侵犯名譽權的反訴也遭到駁回。當天,伊藤詩織在法庭外舉起了「勝訴」的標語,與此同時,她在社交媒體上向世界宣布:「我贏了!感謝你們的支持!我們勝訴了!感謝你們的支持!」前後歷時四年,伊藤詩織訴山口敬之性侵案終於在民事訴訟法庭上得到了日本司法系統的支持,這也是日本歷史上女性首次公開具名指控職場性侵害。
  • 伊藤詩織「勝訴」:日本女性的生存境遇會因此變好嗎?
    又過了一個月,我才遲遲地看了這部BBC拍攝的紀錄片,它有一個日本人不太喜歡的名字:日本之恥。事情發生在2015年:在紐約留學的伊藤詩織在酒吧打工時,偶然結識了時任TBS電視臺華盛頓支局局長的山口敬之,一心想要成為新聞記者的她向對方詢問起工作機會。幾個月後,暫時回到日本的詩織再度和山口取得了聯繫,對方以商談工作籤證為理由,邀她一起吃個飯。伊藤詩織赴約了。
  • 伊藤詩織勝訴:女性反抗性暴力為何如此艱難? | 思想界
    本周的『思想界』,我們關注日本女記者伊藤詩織性侵案勝訴和電影《被光抓走的人》。12月18日,日本東京地方法院對女記者伊藤詩織遭山口敬之性侵的民事訴訟案作出裁決:伊藤詩織勝訴,前TBS電視臺駐華盛頓分局局長、被稱為「安倍的御用記者」的山口敬之需賠償其330萬日元,同時,山口控告伊藤侵犯名譽權的反訴也遭到駁回。伊藤詩織在紀實作品《黑箱:日本之恥》中回顧了自己的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