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蜂蓮花退市哀嘆:股價僅值7分錢?

2021-02-14 阿爾法工場研究院

導語:不光是卜蜂蓮花,全球多數連鎖商超都在做一場噩夢。新零售時代,傳統大型連鎖零售業已變成了「夕陽產業」。

近日,在中國有22年歷史的老牌連鎖超市——卜蜂蓮花(HK:00121)發布公告,將於2019年10月28日正式從港股退市。這家來自泰國的連鎖超市,自1997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曾開了80餘家店,擁有很高的知名度,其退市的動因是什麼呢?卜蜂蓮花是泰國知名跨國集團「正大集團」下屬的零售企業,中國最大的外資連鎖零售企業之一,1997年6月23日,中國第一家卜蜂蓮花開業。進入中國三年後,卜蜂蓮花由原本的「易初蓮花」更名而來。相反的,公司根據市場變化也在不斷改變戰略布局:2018年下半年,卜蜂蓮花調整市場布局,將實體店下沉二三四線城市,實現線上線下全覆蓋,打通連接上海、北京商業通道的戰略部署,加快全線發展的步伐。零售業巨頭卜蜂蓮花的背後,是「富過三代」的泰國謝國民家族。1979年,在改革開放之初,正大集團資深董事長謝國民率先來華投資,正大集團取得深圳市「0001號」中外合資企業營業執照。之後,正大集團相繼在珠海、汕頭領取了「001號」外商營業執照,成為改革開放後第一個在華投資的外資集團。正大集團在泰國有百年歷史,事業版圖橫跨種植、製造、養殖、醫藥、金融等諸多領域。改革開放40多年來,著名海外潮商謝國民家族旗下的正大集團,是在華投資規模最大、投資項目最多的外資企業之一。同時,謝國民也成為改革開放四十年特别致敬人物。使人遺憾的是,擁有強大家族背景、家大業大的卜蜂蓮花並沒有「一飛沖天」,相反的還陷入連年虧損的泥潭之中。在2012年至2016年,卜蜂蓮花連虧5年,累計虧損金額近11億元。2017年「斷尾求生」,砍掉了一部分成本後曾盈利1.79億,然2018年卻又虧掉2.88億。也就在去年,曾重磅引入的沃爾瑪前中國區總裁陳耀昌黯然離開了。2012年,陳耀昌從沃爾瑪進入卜蜂蓮花,出任卜蜂蓮花「第二把手」,並掀起多輪擴張。其中,卜蜂蓮花曾一度朝高端超市、購物中心等業態轉型,並於2016年在蘇州和佛山二地開辦會員店,然僅2年後,蘇州店關門了。此後,卜蜂蓮花也曾探索小型化零售業態,開了一家便利店;不過,很長時間過去了,還是那家店孤零零地存在著。當然,卜蜂蓮花也謀求從新零售尋找自救的途徑,與天貓、京東、美團等平臺合作,但如何打通線上線下也非一日之功,效果尚不明顯。更使卜蜂蓮花哀嘆不已的是股市上的表現,今年5月,股價最低跌至0.069元,7分錢不到,讓人看了瞠目結舌。截稿時,卜蜂蓮花0.10元/股,總市值僅有11.57億元。事實上,近幾年來,不光是卜蜂蓮花,全球多數連鎖商超都在做一場噩夢,甚至有人會說,移動網際網路重構出的新零售時代下,傳統大型連鎖零售業已變成了「夕陽產業」了。2013年,英國超市樂購被華潤萬家收購;2017年,百年企業「馬莎百貨」關掉所有門店退出中國;2018年韓國百貨業巨頭樂天鎩羽而歸,今年6月,家樂福和200餘家門店48億被蘇寧收購走了。假如您笑洋品牌「水土不服」,那就大錯特錯了。2015年,津樂匯退出歷史舞臺,此後,太平洋百貨不時傳來關店新聞;今年年初,連王首富健林也撐不住了,萬達百貨被張近東的蘇寧拿走了。別以為慘字總寫在咱這邊的臉上,國外的超市也是一片哀嚎聲。2018年,零售業「祖師爺」、全球最大的百貨公司「西爾斯」破產了,這家美國老牌「殿堂級」百貨公司擁有125年歷史,在債臺高築和業績不佳的雙重壓力下轟然倒下。西爾斯公司,被稱為「上世紀的亞馬遜」,由於無法獲得盈利,於2018年10月申請破產百貨,目前或面臨破產清算風險。整個傳統零售業似乎泥沙俱下,遭遇了巨大的衝擊,其成因各色各樣,但均有許多類似的地方。比如,曾是全美最大的零售商「西爾斯」,在近年來電商零售行業的崛起後,連遭多重打擊:一方面,由於策略選擇的失誤,西爾斯失去了大片富有競爭力的產品領域,又增加了很多互不相關、拖累公司發展的業務線。另一方面,在實體零售行業中,它又不敵運營方式更科學的沃爾瑪、家得寶等;還有,當西爾斯試圖進軍線上零售,又碰到了亞馬遜等電商巨頭的競爭和夾擊。
自2014年以來的這五年間,有近20家上市公司通過私有化的方式,主動撤銷其港股上市地位。很多人會問,既然當初耗費那麼多人力物力爭取上市,啥就說退就退,其背後的動因究竟有哪些呢?連任多屆浙江企業商會會長的沈國軍,被馬雲視為知己。銀泰集團創始人沈國軍,祖籍寧波奉化蓴湖鎮鳳漁業村,是海邊長大的,他14歲喪父、20歲喪母,一個人帶大一眾兄弟姐妹,35歲那年他砸掉「鐵飯碗」下海創業。1997年在北京創辦銀泰,沈國軍剛開始只有4個人,他當董事長,兩個助理,還有一名司機和一位秘書。沈國軍曾被扣上零售業「叛徒」帽子,2009年烏鎮會上,他宣布不再開百貨業。而在2017年5月19日,銀泰商業從港股退市,理由是「股份交易流動性較低,港股平臺不足以作為公司業務及增長的資金來源」。當然了,銀泰方面也提及自己和阿里的合作等因素。據說,沈國軍和馬雲二人雖都是浙江人,但早先都互相不認識,2005年一次飛機上的偶遇,雙方一見如故。2013年銀泰和阿里聯合成立菜鳥網絡,其中銀泰佔股32%,並曾由沈國軍出任菜鳥網絡的CEO,為此,沈國軍還辭去銀泰集團CEO一職。和沈國軍不同的是,2012年2月21日阿里巴巴集團向阿里巴巴網絡有限公司(B2B公司)提出從港股退市的私有化要約時,馬雲的解釋是:「將其私有化,可讓我們免於承受擁有上市子公司所面臨的壓力,能夠制定對客戶最有利的長遠規劃。」也正是這一年的6月20日,阿里巴巴旗下的B2B公司正式撤銷了港股上市地位。2014年9月,阿里巴巴在美國紐交所掛牌,實現了整體上市。當然了,馬雲曾希望阿里巴巴在港上市,但其「同股不同權」架構並不被當時港股市場的規則所接受,只好改赴美上市。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家家都打自己的算盤。「女鞋之王」百麗國際是2017年在香港退市的,當時其公告中稱,私有化是因為轉型將不受公開股票市場的短期紛擾影響。當然,也有的私有化退市是因為「這山望著那山高」。今年1月17日,大型集成電路晶片製造商「先進半導體」結束了其在港股市場13年的歷程。很有意思的是,「先進半導體」的私有化發起方「上海積塔半導體」,並非這家上市公司股東,但「上海積塔半導體」的控股股東「華大半導體」持有這家公司約19.65%股權;同時,「華大半導體」持有的A股上市公司「上海貝嶺」,也持有「先進半導體」大約5.78%內資股和約2.45%的H股。先進半導體,於1988年由中荷合資成立為上海飛利浦半導體公司,1995年易名為「上海先進」,2004年完成股份改制,公司是國內最早從事汽車電子晶片、IGBT晶片製造企業。觀察人士認為,從去年10月底提出私有化,到今年1月底摘牌退市,還不到三個月時間,如此「火急火燎」的速度來走完複雜的私有化程序,恐怕是「爭分奪秒」為科創板上市做準備。正大集團中國區資深副董事長李瑞寒在卜蜂蓮花徐州店開業典禮上今年6月19日,卜蜂蓮花正式宣布,公司控股股東C.P Holding(BVI)Investment Company Limited 要求董事會提出建議將公司私有化。公告稱,做出這個決定的理由在於卜蜂蓮花股市交易表現不佳,公司無法提供股權融資籌集更多的資金,感覺沒有必要浪費資金和資源維持上市地位。一句話,對還不到7分錢的股價很不滿意,故而選擇私有化退市。私有化,是一種股票徹底回購的過程,有的企業選擇私有化退市往往只是一個暫時的策略性選擇,並非要永久離開公開市場。「重整舊山河」後,通常會捲土重來。另外,不少中概股從低迷的海外市場退市,往往有回A的欲望或者到其他市場重新上市,這樣的例子很多,例如分眾傳媒、藥明康德等。順帶一提,私有化過程看似簡單,也並非「一退了之」,也隱含不少風險隱患,比如私有化運作失敗等;另外,私有化的成本也是很高的,如果介入過程不流暢的話,通常也會損失慘重。【作者:一波君;來源:一波說(yangyibotcc)】

相關焦點

  • 卜蜂蓮花從港股退市,定位模糊的它能否「鹹魚翻身」?
    卜蜂蓮花(00121.HK)退市的時間正式敲定。近日,卜蜂蓮花發布聯合公告稱,按照預期時間表,普通股預計於10月28日從港交所正式退市。  關於退市的原因,卜蜂蓮花表示,公司償債壓力明顯,但是融資受限,截至2019年6月30日,卜蜂蓮花的流動負債達到1.9億元,另外還有年底到期的折算成人民幣10億元的美元貸款,與此同時,公司股價自2018年有所下降後至今仍無改善
  • 7年虧損12億,股價跌至0.1港元!卜蜂蓮花在中國為何凋敗?
    從2012-2016年,卜蜂蓮花分別虧損了3.92億元、9680萬元、5840萬元以及1800萬元、5.38億元,2017年雖短暫盈利1.79億,但2018年,又再度巨虧2.88億。換句話,卜蜂蓮花在最近7年淨虧12億元。利潤連年虧損,股價更是跌到0.1元港幣,成了名副其實的仙股。
  • 上市16年周一再跌1分錢就退市
    公司本已17個交易日股價不足1元,昨晚又突遭證監會立案調查,本以為要揮手告別A股了,但今天股價卻強勢漲停,再一次保留了是否退市的懸念,這家公司就是有「翡翠第一股」之稱的*ST金鈺。目前,*ST金鈺股價報收0.95元,已連續18個交易日股價不足1元。下周一1分錢都不能跌對*ST金鈺來說,股價雖已連續兩天漲停,但依然是站在懸崖邊上的,甚至說已經沒有迴旋餘地了。
  • 入華22載,多年虧損即將退市 卜蜂蓮花經歷了啥!
    9月11日,卜蜂蓮花發布聯合公告,按照預期時間表,普通股在港交所撤銷上市地位生效日期為2019年10月28日,這意味著卜蜂蓮花將正式退市。 作為最早一批進入中國的外資零售企業,卜蜂蓮花在華發展速度要明顯落後於沃爾瑪、家樂福等。進入中國22年,卜蜂蓮花開店不足百家,而且2012年-2016年連虧五年,合計虧損近11億,目前市值不足三成。截止9月19日,卜蜂蓮花的股價僅為0.107港元,已成為所謂「仙股」。
  • 「翡翠第一股」股價連續20天不足1元,鎖定退市
    結果,12月21日,*ST金鈺直接跌停,股價下跌5分錢。迄今已有16家公司因跌破面值被退市,*ST剛泰也因跌破面值將於明日停牌等待裁決,*ST金鈺大概率會是中國股市第18家面值退市公司。股價連續20天不足1元12月21日,*ST金鈺「求生欲」還是很強的,除了盤初短暫翻綠外,大多數時間都是上漲的,最高還到過0.99元。
  • 1分錢定生死!「翡翠第一股」*ST金鈺面值退市成定局
    而在公告被證監會立案調查之前,自11月25日開始至12月17日,*ST金鈺已連續17個交易日股價不足1元。公告發出後,原本以為第二天(12月18日)*ST金鈺要跌停收盤,然後就是連續20個交易日不足1元,鎖定面值退市。令人意外的事情發生了,當天*ST金鈺確實以跌停價開盤,但一開盤便直線上拉,短暫拉鋸後,直接封死漲停板。
  • 1分錢定「生死」 翡翠第一股能否絕處逢生
    老話說「一分錢難倒英雄漢」,早有媒體為*ST金鈺(全名東方金鈺)連掐帶算,稱其今日再跌1分錢,在A股的命運就「咔嚓」了。退市風險連續18個交易日股價不足1元公司本已17個交易日股價不足1元,上周四又突遭證監會立案調查,本以為揮手告別A股了,但上周五股價強勢漲停。東方金鈺似乎有了絕地逢生的機會。但細算起來,仍然難逃「鬼門關」。本周一,留給東方金鈺的也就是「1分錢」的事。
  • 【深度調查】竹葉山卜蜂蓮花關門了,卜蜂蓮花在中國的日子依然未見好轉
    2008年易初蓮花更名為卜蜂蓮花。長江商報記者查詢數據發現,2000年至今的15年期間,該公司有長達11年的淨利潤虧損,累計虧損額高達16.45億元。二級市場上,卜蜂蓮花的股價也早已淪為仙股。與此同時,伴隨卜蜂蓮花長期虧損的是關店潮。卜蜂蓮花公告顯示,去年4月,公司將7家虧損店鋪出售給母公司正大集團的全資附屬公司。此外,位於北京的兩家店鋪傳出關門的消息。
  • *ST剛泰股價連續破「1」收上交所退市監管函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ST剛泰股價連續破「1」收上交所退市監管函 身背20億債務套住2.6萬股東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胡金華上海報導自2018年6月,滬市上市公司*ST剛泰(曾用名「剛泰控股」 600687.SH)面臨超
  • 連續20個交易日股價低於「1元」 *ST金鈺面臨退市風險
    *ST金鈺也曾有過光輝歲月,2015年7月3日,其股價曾摸高至20.45元/股(前復權價),總市值一度接近280億元,成為當時的大牛股;而截至12月22日收盤,股價為0.86元/股,總市值不足12億元。相比歷史高點,*ST金鈺股價跌幅超95%。  *ST金鈺曾因財務造假被行政處罰,近期又因涉嫌信披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 股價上演「過山車」,公布重組新進展的安信信託能擺脫退市命運嗎?
    記者|張曉雲宣布重組進展後的安信信託(*ST安信, 600816.SH )股價接連上演「過山車」行情。12月21日,安信信託漲停報收1.39元/股,全天成交量僅261.99萬,總市值僅76.02億,這是繼12月17日、18日後收穫的第三個一字板漲停。在此之前的14日、15日、16日,安信信託連續三個交易日跌停。轉折點發生在16日晚間,安信信託發布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稱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 股價跌破1元,退市一觸即發,5萬股民咋辦?
    在A股當中,最近幾年可以看到一個現象,那就是面值退市的股票明顯多了起來,所謂的面值退市,就是那些股價連續20個交易日低於1元的股票,此類股票就屬於面值退市。而面值退市的股票基本上也都是ST板塊的股票,此類股票已經逐漸被市場所淘汰,而且,隨著退市新規即將出臺,未來,這個板塊恐怕更加不受市場的投資者待見。
  • 天廣中茂鐵定面值退市!最慘暴跌93%,240億灰飛煙滅!這些股票也危險了
    中國基金報記者 王建薔2020年第二隻面值退市股誕生,「做滅火器材的先滅了自己」。天廣中茂5月11日跌停收盤,股價僅6毛9,這是其連續第20個交易日收盤價低於1元面值,將成為繼ST銳電之後,今年第二隻觸發麵值退市的股票。
  • 「翡翠第一股」鐵定退市!徐翔曾合謀操縱股價
    隨著*ST金鈺(原名:東方金鈺)跌停,即將觸及退市紅線。12月21日下午14點42至44分,在2分鐘內,*ST金鈺股價突然閃崩。截至收盤,其股價為0.9元,總市值為12.15億元。值得關注的是,從11月25日至12月21日,東方金鈺已經連續19個交易日股價低於1元。即使*ST金鈺明日漲停,股價都站不上1元關口。
  • 上市兩年股價腰斬,匯付天下要做「退市第一股」
    建議完成後,匯付天下將成為要約人的全資附屬公司,並在香港聯交所退市。要約人是誰?其實就是周曄等大股東們。也就是說,匯付天下的實控人們要通過私有化的方式將公司退市。退市之舉多少令人感到意外,畢竟匯付天下的上市之路異常坎坷與漫長。
  • 安妮股份生死局:股價5年暴跌91% 屢違規被監管 或退市預警
    文/每日資本論股價創歷史新低。多年前,王傑的「一場遊戲一場夢」專輯裡收錄了一首叫「安妮」的歌曲,現在安妮股份正在經歷一場遊戲一場夢。2021年1月7日,廈門安妮股份有限公司(下稱 安妮股份)股價創出了自2008年上市以來的歷史新低。截至收盤,其股價為4.15元/股,跌幅3.26%,總市值24.05億元。
  • 途牛退市延期暫告安全 海航、京東有意「接盤」?
    好在納斯達克已經於此前的4月16日發布了新規,將「1美元警告」的規則延期至2020年6月30日之後,這也將原本應本周收到退市警告的途牛,重新拉回了安全區之中。不幸中的萬幸,但這並不意味著途牛已經擺脫退市風險。
  • 破面股的值博率太低
    ,臨近20個交易日才出臺利好託市,但效果都不太理想,也有很多*ST公司因連續20個交易日股價低於面值而退市,目前還有4家公司的股價不高於1.05元,它們都存在因破面而退市的風險,股價能否保持在面值之上仍不確定,投資者不值得因此冒險。
  • 這家老牌A股公司鐵定退市 5.7萬股東踩雷
    這家老牌A股公司鐵定退市,5.7萬股東踩雷……) 又一家上市公司鎖定「面值退市」。截至12月21日收盤,*ST金鈺股票收盤價0.9元,已連續第19個交易日低於股票面值。
  • 下周鐵定退市,照樣暴拉漲停!13萬股民沸騰:明明是火坑,誰...
    每經記者:何劍嶺 每經編輯:謝欣圖片來源:攝圖網對於進入退市整理期,即將被交易所摘牌並終止上市的股票來說,股價前期一定經過了連續跌停,當前的股價也是「骨折+骨折」,低到股東們不敢看。不過,昨日這隻下周就將正式退市的股票,竟然放量漲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