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無字書,彈無弦琴,我們未曾感知的世界,含義深刻、更有神韻

2020-12-24 墨痕詩風詞韻

人解讀有字書,不解讀無字書,人知彈有弦琴,不知彈無弦琴。以跡求,不以神求,何以得琴書之趣。《菜根譚》裡的這句話,富含深意。識得琴中趣,何勞弦上音。說的是同一個道理。

早在去年,我就很想寫類似的文章。家中少年說,媽媽,你還駕馭不了,不能寫,還送給我一本線裝的《老子.莊子》讓我仔細讀。果然,經過老子和莊子給我上課,我的心裡平靜了許多,醍醐灌頂、豁然開朗說的就是我的心情。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遠古時代的人們結繩記事,在巖壁上刻畫,這是人類表達內心想法、互相交流的一種方式。長久以來,人們更認同文字帶給我們的知識。文化的傳承很大程度上依靠文字的力量。人們從文字中汲取營養,不斷進步。

在人們印象中,書都是有字的,琴都是有弦的。無字的是天書,人間豈能尋到?琴技高超的俞伯牙,彈得是有弦琴,琴聲優美,讓鍾子期駐足傾聽,兩人成為知音。博學多才的嵇康,彈得也是有弦琴,他寫出仙樂般動聽的《廣陵散》,引來飛鳥傾聽、徘徊不忍離去。

其實,無字書,無弦琴,是一種寓意。無字書,是人們從生活和學習、工作實踐中悟出的感受,自身的體會,是文字記載之外的事物的本質,事情的真相。

無弦琴,是大自然天然存在的聲音,是人類彈奏的樂器所不能發車的聲音。風過竹林萬竿斜,竹葉搖晃沙沙響。這是風的聲音。雨滴輕輕飄落,雪花紛紛揚揚,水流潺潺,大自然的聲音像是天然的交響樂。

人的思維瞬息萬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微妙複雜,大千世界的奧妙層出不窮,這些,文字都不足以表達,能敘述清楚的,不過十之一二。

假如,我們只讀有文字記載的書,而忽略了事務本身帶給我們的直觀感受,或者不聽取有經驗長者的口授心傳,那我們會錯過多少美好和真實呢?

孔子曾經被圍困在陳國和蔡國之間,進退兩難。他和弟子們只能採集野菜,煮成野菜湯充飢。孔子已經整七天沒有吃過帶有米粒的飯菜了,顏回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他決定一個人外出討米,顏回討到米後馬上親自燒火煮飯。米飯煮熟後,顏回親自盛了一碗,畢恭畢敬地送到老師面前。

孔子對顏回說,你把煮好的飯端一碗過來,我要祭祀先人。他在我夢裡出現,好像有什麼事情要告訴我。顏回趕緊說,老師,不行啊,米飯裡落了灰,對先人不敬。我覺得把落了灰的米飯丟掉可惜,於是就把它吃掉了。

原來,顏回在煮飯的過程中,發現有草木灰粒落入米飯中,便順手把落了灰的米飯抓起來吃掉、這一幕恰好被孔子看到。孔子假裝沒看見,但還是忍不住試探顏回,因此有了上面的對話。

孔子因此非常感慨,他對學生們說,我們相信自己的眼睛不會騙人,但有時候眼睛看到的也不是事情的真相。有時候,我們相信自己的內心,覺得自己考慮的事情最可靠,卻不知有時候你心裡想的跟事物的本質千差萬別。

很多道理,不能從書中學到,就像孔子的感悟,書中不會記載。看清一個人,看清一件事,不能因循守舊,向書中尋求道理。很多道理,很多方法,都要自己慢慢去發現、去體會。古時候,科技不發達,很多人覺得日出、月落,宇宙萬物都是圍繞著地球旋轉,地球是中心,後來又認為太陽是宇宙的中心。在人類出現之前,宇宙萬物已存在千萬年,除了我們熟知的銀河系,還有很多我們未知的天體。它們一直真實存在,只是我們看不到罷了。

不是所有的聲音都能被人類的耳朵捕捉,振動產生聲音,人類能敏銳感覺到的頻率是3000hz和4000hz,超出這個範圍,是無法感知的。人類聽不到的聲音裡,就有蝙蝠發射的一種高頻率的超聲波,這種超聲波信號定位準確。

同樣,在人類眼裡五彩繽紛的世界,在一些動物眼裡,卻是黯淡的黑、白色。花香馥鬱,青草的香氣清香怡人,自然界還有千萬種氣味人類無法感知。我們無法感知的世界,犬類卻可以輕鬆做到。

有和無,是一種辯證的關係,它們從來不是絕對的,會在一定程度上相互轉化。古今中外的科學家,發明家,善於從無入手,探知人類未知的世界。

當想像插上翅膀,並付諸實踐,那麼,想像中的場景,很多原本認為可能實現的事情都會變成現實。古代的神話傳說,是先人對未知世界的想像,他們覺得,未知世界的神奇和魅力遠超已知的世界。嫦娥奔月是美麗的傳說,如今,科學家卻把這個傳說變成現實。

有字書,是人類文明存在的痕跡,是祖先為我們留下的寶貴財富。我們在書海徜徉,自以為學到了很多知識。卻不知,先人沒有留下痕跡、我們無法探尋蹤跡的未知世界,蘊藏更深刻的神韻,這就是無字書的魅力。

如果你覺得無字書太過抽象,難以理解。我們不妨先來看一個真實的例子。

著名作家海倫凱勒,她小時候因為生病,雙目失明,雙耳失聰。她面對的,是無聲的黑暗世界。她看不到五顏六色的世界,聽不到悅耳動聽的音樂。

你覺得她很慘,很可憐嗎?錯了,海倫凱勒的世界比我們任何一個正常人都豐富多彩。她無法像正常人一樣從書中閱讀,認知這個世界。她的老師帶著她走進大自然,在大自然的懷抱裡,感受未知的世界。

陽光照在海倫身上,她體會到溫暖的感覺。雨滴在臉上,落在手上,她體會到到涼爽的感覺。她用手觸摸盛開的鮮花,體會花瓣的質感,花的香氣沁人心脾,青草的香味摻雜著泥土的氣息,所有這些真實的感受,對海倫來說,陌生而新奇,比任何書中的描寫都精彩。

雙手讓她感知自然界萬物的觸感和形狀,嗅覺讓她通過氣味識別分辨容易混淆的事物。所有這些信息,都被她的大腦捕捉,存儲起來,慢慢積累。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海倫通過這種特殊的學習方式,大腦對她學到的東西融會貫通,她開始有了自己的見解和想法。於是她通過感受喉部振動的方法,學會了發聲,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別人,讓全世界知道她怎樣在無聲又黑暗的世界裡感受到這個世界的多姿多彩。

彈無弦琴,其實是說不要忽視了自然界的聲音。如果你還是很難理解,不妨看一下貝多芬。

貝多芬能在雙耳完全失聰的情況下,創作交響樂,指揮樂隊,很好地解讀了這個道理。也許,你會說,貝多芬是個天才。但是,剛開始的時候,貝多芬也不能從容指揮,甚至出現過他的指揮和樂隊演奏完全不協調、不同步的窘況。貝多芬憑著頑強的意念,在無聲的世界裡悟出如何寫出最美妙的音符。一個聽不到任何聲音的音樂家,卻把最美的交響樂留給全世界,他真是可愛又堅強的人。

貝多芬也許並不認識老子,他也不鑽研中華文化。但是,有智慧的人總有相似的想法。道,穿越時空、穿越空間而存在。海倫在無聲而黑暗的世界裡悟出世間萬物的形狀、顏色、感受到人生的精彩,貝多芬也在遭受挫折後,慢慢平復心情。

他來到大自然,是大自然的寬闊胸懷治癒了他的心靈,給了他無限靈感。教科書上沒有記載,也沒有老師可以傳授給貝多芬經驗,如何在完全失聰的狀況下作曲,如何在聽不到的情況下敲擊鍵盤,讓一個個音符在手下誕生。更沒有人教他,如何在無聲的世界裡與樂隊配合得天衣無縫。

貝多芬憑藉自己悟出的方式,一如既往地作曲、指揮。當他有一天終於取得圓滿成功時,所有人都為他祝賀。

無字書與無弦琴與老子所說的道,有異曲同工之妙。老子說過,眼睛看不到的,叫做夷;耳朵聽不到的,叫做希;雙手不能觸摸到的,叫做微。這三者,都不是都不是具體存在的事物,沒有蹤跡可尋,無法真實體驗,很難用語言準確形容出它們的特點。

道是什麼?按照老子的描述,它不知因何開始,亦不知何時結束,它沒有具體的影像,沒有具體的形狀,你說不出它是光明,還是黑暗?它沒有色彩,沒有聲音,它又是一種永恆的存在。

道,無形、無聲、無色、無味,不可觸摸,但可以用心感知。按照我自己的理解,道,應該是人類探知未知世界的一種意念。人類遵循這種意念,可以做常人所不能做,達到常人無法企及的境界。

道,歷經千萬年,仍可以含義深遠,為人類指明方向。行道之人,心靈澄澈似冰雪,胸懷寬廣如山谷,品德醇厚如同璞玉。

海倫用心感知到何為道,開啟自己璀璨的人生。貝多芬用心感知到什麼是道,在這種冥冥中存在的神奇力量的指引下,給世界留下寶貴的音樂財富。

我們未曾感知的世界,蘊含著深刻的道理,有無法形容的神韻。這需要我們走出封閉的世界,擺脫現有的束縛,學會讀無字書,彈無弦琴,感悟富有哲學思維的道,去發現人生更多的精彩。

相關焦點

  • 無字經書究竟是不是假經?如來為何刻意替二尊者掩護?
    唐僧團隊發現了無字經書,急急趕回如來處告狀。孫悟空還當面責問如來——「我師徒們受了萬蜇千魔,千辛萬苦,自東土拜到此處,蒙如來吩咐傳經,被阿儺、伽葉掯財不遂,通同作弊,故意將無字的白紙本兒教我們拿去,我們拿他去何用!望如來敕治!」翻譯成白話文,就是:局長你太不仗義了!你叫我們來拿紅包,財務科長卻給了假幣,我們拿來有鳥用?請局長治那小子的罪!
  • 傳奇將軍郭汝瑰:90歲不幸車禍逝世,臺灣卻為他寄來了「無字書」
    大家都知道「無字碑」,可曾聽說過「無字書」嗎?「無字書」的故事與「無字碑」並不相似,其實用「無字信」來稱呼更為妥當,因為這個「無字書」不是由他的主人自己寫的,而是主人的朋友送的,並且這位傳奇人物跟他的朋友還是對手,這讓「無字書」的內在含義仿佛又更深刻了,想要理解「無字書」的含義,還得從它的主人,郭汝瑰將軍說起。
  • 《夜晚的潛水艇》:虛幻與現實的完美結合,或許在我們的世界裡都有一艘潛水艇
    深藍色的背景中央,有一片更深的藍。有人說像葉子,有人說像眼睛,像海裡的鯨魚。人們猜想其中的隱喻。其實沒有任何含義,那是一艘潛水艇。我的潛水艇。它行駛在永恆的夜晚。它將永遠,永遠地懸停在我深藍色的夢中。」《夜晚的潛水艇》的 作者陳春成用其豐富的想像力把我們帶入了一個神奇的世界。時而是夢幻如藍的大海,時而是形狀各異的雲彩,一幕一幕,令人沉醉其中。
  • 首發丨讓孩子捧腹大笑的無字圖畫書,更能激發無窮的創造力及想像力
    此次開團的小毛毛庫存一共有2500套,是我們公眾號首發,團購價為148元/8本,還是老時間周四早上9點開團,喜歡的一定早點來。大家也可以加小舒的個人微信:drchenxiaoshu1- 數量有限,售完即止 -我們常見的繪本是圖文相結合的故事書,文字起到了單一、指向性的畫面描述作用。而《小毛毛奇幻歷險記》卻是一個字都沒有的無字圖畫書,全靠圖畫串聯起故事的發展。
  • 無字書《糖果樂園大冒險》的秘密發現
    這一時代特徵也在畫面中有所體現。另外,當時的作者剛到美國不久,他被眼前文化大熔爐的景象震撼了,便產生了將這些多元文化組合呈現的念頭。於是,這樣一本結合開放性時空、自由想像和融合多元文化的無字書誕生了。從剛才的內容展示中,我們可以發現很多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的場景。
  • 牛津樹第1級,12本無字書48本有字啟蒙繪本,英語啟蒙就盤它
    1.視覺刺激 所謂0歲閱讀,給寶寶看一些色彩豔麗的無字書,可以刺激寶寶的視覺發育,很多寶媽寶爸會給孩子買一些圖畫書,就可以起到這個作用。
  • 讀《新世界》感悟
    有些覺知一定會伴隨著痛苦而來,也就是被醜陋包裹著的人生禮物。時代變遷,唯一不變的是人類探尋自我的過程一直在延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去向哪裡靈魂三問。哲學家們從不同的角度來幫助我們詮釋,祖先們的體悟來幫助我們找尋,在一個個十字路口放上路標,也告訴我們找尋自己的方法: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 疫情期間,627名小學生竟收到了「無字之書」!他們一起解密,答案...
    」看到「無字之書」,孩子們的表情亮了!↓↓↓有孩子猜:「我覺得俞校長想告訴我們,新型冠狀病毒還在侵犯我國,打斷了我們正常的學習生活。希望大家在家也要努力學習!病毒很快就會離開的……」有同學認為:「俞校長是說,新型冠狀病毒來勢洶洶,出乎了我們的意料。在特殊時期,我們也要貢獻自己的一份力,加油!期待我們能在春天來時,相聚校園……」還有娃覺得:「俞校長可能想對我們說,雖然我們不能在學校見面,但我們以特殊的方式見面。不知道你們是否想我了呢?
  • 話語分析說認知:感知的含義
    關於話語和話語分析的文章很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為了討論的方便,本人從自身經驗和漢語文化出發,對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話語含義進行溯源,提出了自己對話語的認識,其內容是:話語就是現實存在或曾經現實存在的個人,說出來的能夠表達他的思想的聲音,或者把這種聲音記錄下來的文字。
  • 童書 世界如此奇妙,我們連一半都未曾理解
    童書作家存在的目的,是讓童年多一些笑聲,少一點恐懼,少一點焦慮,幫助孩子面對生活中那些謎一般的問題,讓他們學會保護那些比他們更弱小的人
  • 觀電視劇《親愛的婚姻》:看劉濤牽手馬天宇,說婚姻是本無字的書
    觀電視劇《親愛的婚姻》:看劉濤牽手馬天宇,說婚姻是本無字的書千人千面,千家千樣,我說的是婚姻,換句話說婚姻其實是本無字的書,誰讀?讀到什麼?因人而異,不一而足,最近管局《親愛的婚姻》有感!所以,男人不僅要有事業而且還要有擔當,重情但不能濫用情感做好人,應知進退有底線,所以有句話叫「做男人難。」那麼,女人就容易嗎?非也!現在女性職業家庭兩不誤,沒有安逸和清閒之談,雖然和男人一樣也工作也掙錢,但大多數女人依然過著傳統意義上夫妻生活,家務得扛、孩子老人得照顧,如果再遇見個一生都長不大的直男癌,那就更是呵呵了。
  • 《武煉巔峰》:八年連載1580萬字,漫漫武道從無字黑書開始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一直伴隨我們成長的玄幻作品。《武煉巔峰》,作者:莫默,大神作家。分類:玄幻-東方玄幻。【簡介】武之巔峰,是孤獨,是寂寞,是漫漫求索,是高處不勝寒。凌霄閣試煉弟子兼掃地小廝楊開偶獲一本無字黑書,從此踏上漫漫武道。【簡評】莫默,官方評語:大神作家,網絡文學知名玄幻作家,其大作《武煉巔峰》在百度搜索前五十。代表作:《武煉巔峰》《唐門高手在異世》《仙界修仙》《仙鼎》。
  • 買了書又讀不完?比讀完一本書更有用的,是拆掉它
    應該先確認自己讀書目的,然後選擇不同的書,使用不同的讀法。不知道大家對於書是怎麼看,書在我的心中有莫名權威感和崇拜感,覺得每個知識點都需要了解,現在想想可能來源於上學的經歷,教課書上的答案是唯一的真理和標準。可是我們現在市面上的書並非教科書,不同的書有不同的讀法的,我們需要把書看成工具而非權威,讀書是為了我們借鑑別人的經驗,來過好自己的生活。
  • 大書VS小書,學術VS普及|讀到更美更豐富的義縣奉國寺
    錦州義縣千年奉國寺正是這樣一個有守望記憶、有研究與傳播故事、有公眾認同感的魅力與紀念儀式之地。大書——《義縣奉國寺》,小書——《慈潤山河:義縣奉國寺》,由建築文化考察組精心策劃編撰,各具特色。這兩本書不僅闡釋著奉國寺建築、文化、藝術的珍貴內涵,更梳理解讀了千年奉國寺,為何能代代傳承守望,如今仍能激發文旅創意,具有普惠公眾的價值。
  • 古人說得神乎其神的無字天書原來是指它
    其實「無字天書」就在我們身邊,但是我們又經常把它忽略,所謂見多了也就不感覺奇怪了。那它到底在哪呢?其實啊!所謂的「無字天書」就是伏羲八卦圖。素材伏羲我們都知道是我們華夏民族的始祖之一,哪他和無字天書有什麼關係呢?
  • 張緒山|中華文明是世界唯一未曾中斷的嗎?
    這種現象在歷史學上最顯著的例證,莫過於流傳甚廣的「中國文明是世界唯一未曾中斷的文明」的說法。馮友蘭《西南聯合大學紀念碑》云:「並世列強,雖新而不古,希臘羅馬,有古而無今,唯我國家,亙古亙今,亦新亦舊,斯所謂『周雖舊邦,其命維新』者也。」
  • 人的一生,有兩本書必讀,一本叫做知識,另一本則叫做人生
    世上的書有兩種,一種是無字書,一種是有字書,有字書是指的書籍,知識。而無字書是指的社會和生活的經驗和閱歷。這說明了,讀書和生活同樣重要。兩本書,我們都需要將它讀懂。到現在還記得,一天同學找我聊天說,「她的媽媽性格很好,又能幹,能把生活打理的井井有條,人情世故處理得妥妥噹噹,雖說沒讀什麼書,但是在家裡可是一把手,什麼不懂都得問她,鄰裡鄰外都很喜歡她的媽媽。」那時,我們還是初中生,已經懂得了很多,她向我聊起人生不光是書本上的知識,還有生活也是一本書。我很贊同她的說法。
  • 盧新華:讀三本書 走歸零路 光明講壇104講
    但我更感興趣的還是魯迅的小說,他的《吶喊》和《彷徨》我讀了一遍又一遍。我們部隊的駐地是山東曲阜,七五年批林批孔時成了一個熱點城市,後來評法批儒,部隊又抽掉了不少幹部和戰士去鄰近的山東曲阜師範學院與教師、學生、工人和農民一起編譯相關政治宣傳資料。我們有一位副連長就這樣利用工作之便,不斷地從曲阜師範學院的圖書館借回來一些我過去聞所未聞的「黑書」和「毒草」,說是供參考和批判之用。
  • 醜書橫行的今天,更需要類似他一樣書法家,力挽狂瀾,拯救書法
    而歷史上有一個全才,五體樣樣精通,具有上佳作品傳世,他就是元代的趙子昂!很多人喜歡把書法史發展到不同階段,按照「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人尚態」來區分不同時期書風特點!結果南宋,書法已經開始出現頹靡之風,各種「醜書」、「怪書」層出不窮!這種情形,與今日書壇何等相像,某些書法名家提出:書法在實用上已經式微,應該發展成為純線條的視覺藝術!甚至搞出「無字」、「射書」書法等等後現代形式!如此發展下去,會不會再現南宋後期的散漫無羈,不可收拾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