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你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
音樂播放器在隨意播放著,突然,一首歌猝不及防地鑽進你的耳朵,動聽的旋律以及感人的歌詞讓你感觸至深、喉頭哽咽,不知不覺,眼淚就順著你的臉頰流了下來。
確實,音樂是一種強大的情感催化劑,對某些人來說,它極其重要。
不過,令人好奇的是,幾個簡單的音符串在一起,怎麼就能引起我們如此強烈的共鳴,以至於流下眼淚?
講兩個相關研究,相信你看完後會對其背後的原因有所了解。
研究一:個性不同,聽音樂時的情緒不同
根據一項發表在APA-PsycARTICLES(美國心理學會-心理學全文期刊)的研究,無論音樂是否會讓你哭,都會揭示出你的基本人格(在心理學上也稱之為「個性」)。
並且,當你流淚的時候,不同人格的人所感受到的情緒不同。
研究人員對892名成年人進行了調查,以確定有多少人在聽音樂時曾哭過,以及他們當時的情緒。後來,他們有三個重要的發現。
第一個發現是,被音樂感動得流淚並不是極少數人才會有的經歷:89.8%的參與者報告說,他們曾在聽音樂時哭過。
另一個發現是,那些被音樂感動得淚流滿面的人可以明顯地分成兩類:感到悲傷的人和感到崇敬的人。大多數人(63%)說,當聽音樂哭泣時是因為他們感到悲傷,36.7%的人說是因為崇敬。
還有一個發現是,在神經質方面得分較高的人在被音樂感動到流淚時會感到悲傷;而在開放性方面得分較高的人會因為被音樂激起了深深的崇敬感而感到哭泣。
註:五種人格因素的特質神經質:具有焦慮、敵對、壓抑、自我意識、衝動、脆弱等特質。開放性:具有想像、審美、情感豐富、求異、創造、智能等特質。責任心:顯示勝任、公正、條理、盡職、成就、自律、謹慎、克制等特點。外傾性:表現出熱情、社交、果斷、活躍、冒險、樂觀等特質。宜人性:具有信任、利他、直率、依從、謙虛、移情等特質。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搜搜「大五類人格測試」,看看自己的人格特質如何。
說到這裡,我想提一下《英雄的黎明》,它既讓我感到悲傷,也讓我充滿崇敬之情。最初聽到這首音樂是在1995年古天樂版《神鵰俠侶》裡,當時並不知道它的名字,在看著楊過在斷情崖苦苦等候小龍女時,我感到很悲傷。
後來,我了解到這首音樂是卡通電影《三國志》的開篇曲,還特地去搜了下,發現這首歌表達的是: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民不聊生,希望英雄來匡扶社稷、拯救蒼生。自那後,我聽這首音樂時又多了份對三國英雄的崇敬感,而悲涼的曲調、低沉的男聲吟唱、以及英雄落幕的結局也讓我心情很沉重。
舉這個例子是想說明:除了受人格因素的影響,不同的背景、不同的氛圍或你對歌曲了解的多少,也會影響你聽音樂時的情緒。
研究二:聽音樂時,你的大腦是這樣的
根據芬蘭跨學科音樂研究中心的科學家發表在《人類神經科學前沿》(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上的研究成果:
人們選擇聽音樂時往往有七種不同的目的:娛樂、重新激勵自己、獲得某種強烈的感覺、腦力勞動、慰藉、轉移注意力和宣洩。
科學家認為,後三種(慰藉、轉移注意力和宣洩)是人們用音樂來處理或調節消極情緒的方式。
具體是這麼解釋的:
慰藉:悲傷的人聽音樂時會感到被理解和不那麼孤獨。轉移注意力:用聽音樂來改變或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宣洩:聽符合心情的音樂,比如當你感到沮喪時,聽重金屬音樂或朋克音樂來發洩你的沮喪,或者促進某種形式的情緒釋放。有趣的是,在這項研究中,選擇「宣洩」方式的男性參與者更容易感到焦慮。所以,當他們憤怒的時候,選擇聽憤怒的音樂並沒有讓他們感覺更好,而是感覺更糟了。
更有趣的是,那些只關注「宣洩」方式的男性參與者的大腦內側前額葉皮層(幫助獲取和組織長期記憶的腦區)的活動較少。
而那些聽了有助於消除消極情緒的歌曲(出於「轉移注意力」的目的)的女性參與者的大腦內側前額葉皮層的活動較多。
研究還發現,能讓人哭泣的歌曲通常更悲傷、更平靜、節奏較緩、和弦微弱,以喚起一種更鎮靜的情緒,或讓人反思,或讓人陷入回憶。
或許這就是為什麼《Someone Like You》《假如愛有天意》《漂洋過海來看你》等歌曲能收割那麼多眼淚的原因。
更重要的是,這些發現可能有助於音樂治療師更好地幫助患者。
人類的情感是複雜的
哭泣是一種複雜的人類行為,往往伴隨著強烈的情緒:如在葬禮上,親人或朋友的逝去會讓你極度悲傷、淚流不止。而在婚禮上,極度幸福感則會讓你流下幸福的眼淚。
大悲大喜會讓人哭泣,無助、感激和其他微妙的情緒同樣也會讓人落淚。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人類的情感是複雜的。它們並不能總是很好地滿足研究人員設定的實驗設計,研究也會有偏差和局限性。
我記得,電影《當幸福來敲門》裡有首插曲叫《Lord, Don't Move That Mountain》。處於人生低谷的男主,聽著救助站的眾人吟唱這首歌,熱淚盈眶。看到這裡,我的眼淚也止不住地流了又流。
而在《盧安達飯店》裡,當軍隊拒絕幫助飯店的人時,牧師帶著一群孩子從雨中奔來,同時《Million Voices》響起,孩子們的吟唱聲讓人仿佛看到希望,我不知不覺又流下了眼淚。
是的,一部讓人落淚的電影不光有感人的故事,還有讓人動容的音樂。
不管怎樣,希望大家的淚都是喜悅的淚、幸福的淚、感動的淚,而不是悲傷的淚。
參考資料:
[1]Cotter, K. N., Silvia, P. J., &Fayn, K. (2018). What does feeling like crying when listening to music feel like? Psychology of Aesthetics, Creativity, and the Arts, 12(2), 216–227.
[2] Mori, K., Iwanaga, M. Two types of peak emotional responses to music: The psychophysiology of chills and tears. Sci Rep7, 46063 (2017).
*「萬物探索計劃」,一起探索,一起成長。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評論、轉發、收藏、點讚喲,你們的支持,就是我繼續寫下去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