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美媽媽對寶寶做了這件事,在醫院差點抬不起頭

2021-01-10 孕嬰幫

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有一些媽媽,比較喜歡潮流與時尚。所以她們在寶寶很小的時候,就想給寶寶打個耳洞,帶上些漂亮的飾物,讓寶寶看起來更美一些。另外覺得打耳洞也不像其它地方一樣,看起來並不會出血,好像沒什麼大不了的。

小青便是這樣一位愛美的媽媽,加上聽說打耳洞對寶寶視力好,於是便在寶寶一歲時,小青帶著寶寶去打了耳洞。但是因為沒有到正規的地方,加上之後沒有做好護理,導致寶寶耳部感染,而引發了耳炎。不過好在及時就醫,寶寶並沒有大礙,只是看到憔悴的寶寶,小青悔恨不已。

也有很多媽媽像小青一樣,追尋時尚新潮,但是關於給寶寶「打耳洞」這件事,下面這些情況媽媽們還需了解一下。

打耳洞真的「不出血」嗎?

耳垂上沒有出血並不是真的「不出血」,因為耳垂上沒有大的血管,受到損傷的時候除了有神經帶來的疼痛之外,好像是沒有血。但是耳垂上也布滿了無數的毛細血管,只是由於出血量太少,風乾之後容易被人忽略而已。

給寶寶打耳洞的危害有哪些?

1、護理不好容易導致耳朵發炎

成年人打耳洞都有可能面臨感染的風險,何況是發育還沒完全的寶寶。打耳洞後最忌諱碰水,否則容易紅腫流膿。幾個月大的寶寶吐奶也是常有的事,不小心奶就會流到耳朵上。在給寶寶洗澡的時候也要注意,以防傷口沾水。

2、小心嬰兒誤吞耳釘

對於小寶寶來說,還不知道什麼是美,可能舒服對他們來說更加重要。有可能就會在耳洞上亂抓亂撓,甚至可能把耳釘抓下來誤吞,萬一那些金屬進入寶寶的消化系統,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3、小心金屬過敏

一般來說,純金、純銀的耳釘不會讓耳朵發炎,可是萬一有些寶寶這些金屬過敏,那可真是得不償失。另外如果寶寶睡覺時不取下耳釘,有可能還會咯到寶寶。

給寶寶打耳洞要注意些什麼?

1、打耳洞要選正規的地方,器具要做消毒處理,打完之後要記得給耳垂及時消毒。

2、剛戴的耳飾不要太重,不要對傷口產生不必要的負擔。

3、一年內不要拿下耳飾,孩子生長速度比較快,耳洞有可能會重新長起來。

4. 最好在溫度適宜的季節給孩子打耳洞,春季和秋季比較好。太熱太冷都不適宜。

幫媽建議,寶寶太小還是不要打耳洞了,太小不聽話,也容易發生感染和出意外,長時間不佩戴的話,耳洞又容易長起來。想給孩子打的話,最好在七八歲的時候最好,因為這個時候寶寶也懂點事了,也具備一些自我照顧的能力。

我是幫媽,兩個孩子的媽媽,一名高級育嬰師兼具插畫師,有關孩子教育、生理、心理、營養、日常保健與護理等方面問題,問我吧。

相關焦點

  • 「愛美媽媽」火了,嫌棄寶寶醜非要給他化妝,夜裡起來餵奶被嚇哭
    「太醜了」,孕媽被寶寶四維彩超醜哭趣味指數:★★★★醜陋指數:★★★★★五天前,安徽合肥一位孕媽滿懷期待地去醫院做四維彩超,由於肚中的胎兒不配合翻身,四維彩超無法正常運行,醫生就叮囑這位孕媽去爬樓梯孕媽照例做了,可是感覺胎兒還是懶洋洋的不愛動彈,就買了雪糕吃,然後繼續爬樓梯。2個小時後,胎兒被孕媽折騰怒了,這才配合醫生做四維彩超。
  • 給娃餵奶這件事,差點讓我產後抑鬱
    朋友說,從沒想過,當媽媽後的生活會發生如此翻天覆的變化。準備要寶寶之前,她也準備了很久。從最開始的孕前準備,到學習育兒知識。無論是身體上,還是心態和精神上,她都有了迎接變化的準備。但是從一個小腹平坦的少女,肚子不斷變大成為一個媽媽,寶寶誕生後的生活才是改變的真正開始。月子期間,就因為乳腺炎、奶水少這件事讓她幾近崩潰。
  • 有趣的舉動:胎寶寶在媽媽肚裡最愛做的4件事,速來圍觀!
    文丨木蓮媽媽,原創內容人們常常把女性的子宮比喻成一個溫暖的小房子,胎寶寶在這裡孕育成長,要住上將近十個月的時間,在這漫長的期間裡,胎兒都會做些什麼事情呢?有趣的舉動:胎寶寶在媽媽肚裡最愛做的4件事『睡神附體』胎兒和大人一樣,每天的固定活動也包含了睡覺,在媽媽的孕肚裡大部分的時間佔比也是睡覺,因為胎寶寶的四周都是黑暗的,所以基本上閉眼的寶寶伴隨著媽媽的平靜心跳就會安然入睡。胎兒的睡眠也分為兩種類型:活動型睡眠佔比60%~70%,安靜型睡眠佔比20%,其餘的時間為清醒狀態。
  • 有6件事不能對新生寶寶做,易傷害寶寶的大腦,家長千萬別大意
    從寶寶生下來的那一刻起,整個家庭的重心和關注全部轉移到了孩子的身上,但很多新手的爸媽照顧起孩子總會手足無措,再加上家裡長輩的一些「經驗」,帶給寶寶很多不好的影響甚至是危害,但多數父母還不自知。新生兒寶寶不管是剛出生,還是出生一段時間之後,都是有很多禁忌的,不只是親吻孩子嘴巴,還有這幾件事不要學著做。
  • 1歲寶寶從床上跌落兩天後腦死亡!寶寶掉下床,一定不要馬上做這件...
    2這些情況要先處理再送醫院!但以下這3種情況就不能先送醫院了,而是要先在家做更重要的事!1、如果沒意識,也沒呼吸,要立刻先給寶寶做心肺復甦!因為時間就是生命,這種情況等送到醫院就晚了!當寶寶面色轉為紅潤,呼吸恢復時再趕緊送往醫院。
  • 產後康復︱產後這8件事做得好 健康窈窕跑不了
    產後需要做的8件事是什麼? 是產後「坐月子」?是補充營養恢復體力?還是分娩後的42天必要的產後檢查? 上述都是產後的常規操作,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關於產後康復一定要做的八件事,如果您想產後不落下「月子病」,想拒絕漏尿等尷尬的發生,今天的推文您就千萬別錯過!
  • 爸爸陪孩子的時候,媽媽別做這件事!
    李佳航給寶寶早教,拿出一張黑白顏色的西紅柿圖片說:「寶寶看,這是一個椰子!」然後又拿出一張蘿蔔的圖片說:「那,這是一個菠蘿。」  李晟無奈地說:「我很欣慰他沒說圖二是葫蘆娃。」於是,這位「豬隊友」被趕出去面壁思過了!  爸爸很納悶地留言:我一直堅信我說的沒錯,可護士說我也很需要早教。      經常有媽媽吐槽老公是「豬隊友」,表示老公幫忙帶孩子是越幫越亂,還不如自己一個人幹的省心。
  • 寶寶的肚臍發臭、發膿,只因新手爸媽做了這件事...
    寶寶的肚臍發臭、發膿,只因新手爸媽做了這件事…… 2020-11-16 10: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寶寶有事沒事就愛撞頭自殘!是中了什麼邪?
    有些寶寶愛吃紙,有些愛玩垃圾,有些摔東西……這些愛好都算是可以理解。但是有些寶寶的愛好就不太好理解了,就是喜歡用頭撞東西。其中有一部分寶寶是喜歡在發脾氣的時候,洩憤一樣的撞頭;而有些寶寶則是純粹像不知道哪根筋搭錯了一樣,沒事就有節奏的撞著玩……看起來很是詭異。這個看不懂的現象其實很普遍。
  • 給寶寶洗完澡後,別著急做這3件事,否則就是在「傷害」寶寶
    相信對於每個媽媽而言,在看到剛剛出生的小寶貝那一刻的心情都是無法用言語來描述得,再也沒有比此刻更幸福的了!所以很多媽媽都希望能給寶寶最好的呵護和疼愛,生怕寶貝受到一點傷害,但有時候,新手媽媽們也難免會犯一些小錯誤。
  • 8個月寶寶學爬行頭朝下摔倒,媽媽的第一反應,決定寶寶的狀態
    寶寶出生後免不了學習各種生活技能,尤其是頭一年是每位寶寶的生長發育黃金期。在民間有這樣的說法:「一舉頭二抬胸三翻六坐七滾八爬九扶立周會走」,代替每個月份的寶寶發育軌跡。尤其是6~8個月寶寶學習爬行的過程中,少不了磕磕碰碰和摔跤。
  • 好管家丨筷子插入2歲寶寶的大腦!只因爸爸做了這件事……家長千萬注意!
    模仿爸爸餵雞,兩歲男童下半身被高速旋轉的飼料餵養機「咬」爛;一根筷子從2歲寶寶的口中插入大腦;一鍋熱湯從1歲寶寶的頭上兜頭澆下……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細節對孩子卻會造成致命的傷害!家長應當少帶孩子去攪拌機、絞肉機、餵養機等工作場所,孩子天生具有較強的好奇心,看見爸爸媽媽做什麼,就會模仿著做,而孩子年齡尚小,不懂安全距離,極容易出現危險。
  • 媽媽不顧醫生勸阻,給寶寶「剃滿月頭」,半年後孩子發量「感人」
    很多地區都有給寶寶「剃滿月頭」的習俗,讓頭髮重新生長。老一輩人們認為,韭菜越割越壯,頭髮也一樣,小時候剃得越乾淨,後期長出來的頭髮就越濃密。小琴生了女兒,白淨惹人喜愛,但美中不足的是,寶寶頭髮稀疏。想到女孩愛美,頭髮長不好可能會影響後期的顏值,小琴就自作主張,不顧醫生勸阻,滿月後自行給女兒剃了光頭。
  • 剛出生的寶寶,這六件事不要做,小心孩子受不了
    對於剛出生的寶寶,在養育的過程中,你必須要知道的幾件事,如果錯過或者不了解,分分鐘讓孩子受傷害。 不要去擺弄孩子的手指 好多寶媽或者寶爸,看著新出生的孩子好奇,對孩子緊握的拳頭很不理解,以各種理由去幫助孩子,試圖讓她們的手掌張開。 這可是錯誤的做法啊,小心孩子的骨骼現在老脆弱了,你不覺得掰的力度大,但孩子受不了,再骨折了,家長可能都不知道啊。其實,孩子的拳頭會自己舒展開,家長能做的就是觀察和等待。
  • 為了娃的一口奶,多少媽媽都在偷偷做這件事,太讓人心疼了
    很快,這句話就應驗了。薇薇是記者,碰到臨時有採訪,拿著包就得往外跑。因為擠奶不及時,奶量驟降,她一個馬大哈,第一次規規矩矩記起了產奶原則:別人生氣我不氣,奶量減少無人替。準時擠奶不能拖,娃的口糧才能多。
  • 「大姨媽」剛走就做幾件事,易影響生育能力?有一件愛美女性常做
    不過在媽媽的嚴格管制下,來了月經的冰冰就收斂了許多,整天盼著「姨媽」早點走,這不剛剛第五天差不多走了,她就抓緊穿上自己新買的緊身褲和朋友出去玩樂了。但沒過幾天,冰冰總是覺得有點不舒服,大姨媽是走了,但多了一些深色帶異味的分泌物,直到有天肚子疼得不行,媽媽趕緊帶她去了醫院。
  • 給寶寶吃母乳前一定要做對這件事,否則寶寶吃了易腹瀉
    母乳是寶寶最好的口糧。 但總有一些特殊情況,導致媽媽的母乳不能在第一時間餵給寶寶。 比如奶水過多、寶寶喝不完、或者媽媽上班需要背奶,這就需要提前儲存母乳。
  • 媽媽在哺乳期突然沒奶?跟這4件事脫不了干係,用這6招追回母乳
    在提倡母乳餵養的今天,準媽媽都知道母乳餵養有多好。有不少媽媽產後碰上母乳不足的情況,或者是母乳突然變少的問題。母乳少都是有原因,下面這六件事,很影響母乳的分泌!
  • 胎兒在媽媽肚子裡「頭朝下」不難受嗎?看完就知道寶寶有多愛你!
    很多生過孩子的而媽媽們都知道,在自己生孩子的時候通常需要胎位正,如果胎位不正的話,那就很可能需要正一下。而所謂的胎位正,也就是胎兒們頭朝下,身子朝上的一個姿勢。胎兒在媽媽肚子裡「頭朝下」不難受嗎?看完就知道寶寶有多愛你!
  • 準媽媽懷孕30周,寶寶卻胎死腹中!準媽媽們對這件事…要引以為戒!
    一位31歲的準媽媽,辛苦懷孕30周,寶寶卻胎死腹中,著實令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