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靜
晚上10點,某部汽車團的文團長,帶領裝載著軍用物資的車隊上了路。
盛副參謀長坐在頭一輛車上,文團長在最後一輛車上壓陣。一路上,車隊有序地前行,還算順利。凌晨4點,天空突然下起大雪,而且越下越大。
路面的能見度越來越低,盛副參謀長在對講機裡向文團長請示:「報告團長同志,車隊前行困難,司機已無法判斷路上的中心位置,是否停車等候?」
文團長看了看窗外伸手不見五指的夜空,嘆了口氣,拿起對講機發出命令:「盛副參謀長,請車隊停車原地待命,天氣和能見度好點再走。」
隨後對講機裡傳來盛副參謀長洪亮的聲音:「各車請注意,現在由於大雪,前面路況不好判斷,為了保障安全,現打開雙閃,停車原地待命。」
「2號車明白」「3號車明白」……「30號車明白」。
在這條青藏線上,4月下雪很正常。對老兵們來說,也都習以為常了。可對於頭一次上線執行任務的新兵們來說,雖然聽老兵們說過,還真是感到有些新鮮。
怕官兵們睡著了著涼,文團長通過對講機喊道:「現在溫度太低,千萬不要睡著了,這樣感冒後容易引起肺氣腫,有危險。」文團長想了想又說:「這樣吧,我給大家講個報告詞的故事,不是吹牛,保證你們笑出聲來。」
他頓了頓,開始講這個故事——
過去有個老兵,是個班長,在一個山溝裡當倉庫兵。這天,上級來電話,說軍區司令員要來他們這個點視察。聽聞這個消息,老兵倍感激動,準備了兩天,練習了無數遍首長來後的報告詞。首長來的頭天晚上,他興奮得一宿沒睡著覺,要知道,自打當兵以來,他連團長都還沒見過呢。
第二天,天不爭氣地下起了小雨,大家都以為首長不會來了,心裡不免有些洩氣。但首長還是如約而至,老兵集合好自己班裡12個兵,跑上去向首長報告,沒想到地滑,剛喊出「報告司……」就滑倒在地上,摔了個仰八叉。
老兵紅著臉爬起來,重新報告:「對……對不起,報告司令員同志,二排6班全體官兵集合完畢,請您指示!」
司令員笑了,並沒有責怪他,還上來拍了拍他的肩膀,關切地問:「沒摔著你吧?」這個老兵,生怕自己的表現影響上級對部隊的看法,眼淚不爭氣地流了下來。
司令員上來給老兵擦了擦眼淚:「軍人可不能隨隨便便哭鼻子,請稍息。」
老兵緩過勁,用力地點了下頭,轉過身,向隊伍走去。這時,司令員又笑了,戰友們想笑卻不敢笑,又不能提醒他——原來,老兵回去的這幾步走成了「順拐」,邁哪只腳就抬起哪一側的胳膊。
司令員還是沒有批評他,走到隊前,他說:「戰友們,你們常年堅守在這山溝裡,默默地為國防事業作貢獻,我代表組織感謝你們。」
聽著團長的講述,對講機裡傳來一陣陣笑聲,而後又陷入了一片沉默。又過了一會兒,有戰士說:「這故事肯定是團長瞎編的。」另一個戰士說:「是團長怕我們睡著了受涼,自己創作的吧。」
團長哈哈一笑說:「你們不信。一開始我也不信,但有人說這是他自己親歷的故事後,我才信了。你們猜,『創作』這個故事的人是誰?告訴你們吧,這個老兵,就是我的父親。他當年戍守過的倉庫,就在我們前面不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