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力量,能牽引著迷茫的少年不墜入深淵

2020-09-04 澎湃新聞

平四眼

電影《少年犯》(The Young Offenders)於2016年上映,受到普遍好評,並獲得了愛爾蘭電影電視獎。而隨著這部電影的大熱,2017年,RTÉ訂購了以該電影為基礎的同名六集電視劇《少年犯》(又譯:年少輕狂)。到如今,該系列已播出三季。第三季於今夏回歸,繼續講述愛爾蘭「小流氓」Conor和Jock雞飛狗跳的日常冒險。

Conor和Jock

同樣是貧困單親家庭出身的Conor和Jock,是一起長大的髮小,關係好到連Conor的媽都覺得他倆是一對兒,對此,Conor的反應是:假設我是同性戀,我願意和他搞基。媽媽呼吸一窒:「stop,我有畫面了。」

這倆小混蛋正是人憎狗厭的年紀,加上所在社區也是罪犯、酒鬼、流浪漢、廢柴的聚集地,二人從小耳濡目染,未成年已經深具「早晚要進局子蹲班房」的氣質。一手偷雞摸狗的技術爐火純青,戴著面具在小城裡惹是生非,偷遍全城的自行車,成為著名的「面具大盜」。

戴著面具在小城裡惹是生非

然而,雖然是兩個看上去無可救藥的小痞子,他們身上依然有熠熠生輝的可愛之處,他們的心靈並沒有被糟糕的環境所徹底汙染。他們之間的友情,以及他們與身邊人的情感,是這個故事除了葷素不忌騷得飛起的喜劇段落外,最讓人動容的部分。

Conor和Jock之間,有著讓成年人都豔羨的純粹友誼,他們像所有青少年好友一樣,一起做生活中的所有事情,留著相似的髮型,穿著相似的衣服,偶爾爭吵,偶爾打架,但他們的友誼也有非常成熟的一面:他們絕對相信彼此,絕不背棄對方,最重要的是,他們無條件認同對方是「世界上最聰明、最有天分、最棒的人」。在他們缺失家庭關懷、社會認同、與罪犯和流氓為伍的人生中,處境相同的對方是最能理解彼此的存在,他們對對方的愛和支持,也是他們對自己的愛和支持。正是因為這份友誼,兩個人才沒有在窘迫的生活和他人的唾棄中失去自我認同,才保留下純真、善良和關愛他人的能力。

二人和家庭的聯繫,前期則幾乎繫於Conor的母親瑪瑞德一身。在Jock母親去世後,Jock的父親酗酒、家暴,成了他生命中的烏雲。瑪瑞德嘴上罵Jock帶壞了自己兒子,卻在Jock被父親狠揍時挺身而出,將他帶回家,成為他的「母親」。

Jock在Conor家裡得到家的溫暖

《少年犯》系列幾乎每一集都在以一次愚蠢的「犯罪」或者謊言開場,但無一例外有一個突兀但著實走心的溫情結尾。比如第一季中經典的一集是,兩個傢伙逃學一天惹是生非,故事的收梢卻是相約在手臂上紋了個「我愛媽媽」。

「我愛媽媽」

二人的感情線也是全劇精華,兩個小痞子愛上的姑娘也不走尋常路,絕非爛俗青春片兒裡的拉拉隊尤物,而是倆強壯聰明又個性十足的丫頭。在心愛的姑娘面前,兩個男孩是卸下全部防備的傻子。而兩個女孩也對倆傻小子報以她們這個年紀所能理解和所能付出的全部的愛和耐心。

傻小子也有人愛

而除了友情、愛情、親情,兩個主人公對於社會的溫情一面,則集中體現在他們對於兩個人物的態度:一個是中學校長,一個是邊緣人墨菲。同時,這兩個人物某種程度上,映射出的是兩位主人公,可能會實現的截然不同的未來圖景。

中學校長向來看不上兩個主人公,他代表了主流社會的態度:你們是廢物、流氓、渣滓,未來的犯罪分子。然而他三番五次使卑劣伎倆孤立、傷害、冤枉兩個主人公,卻也並沒有被兩個少年人如何惡毒地打擊報復過。Conor在被他擺了一道後,克制憤怒和委屈,認真地對他說:「你只看到了我的外表,我的衣著,這裡,我的腦子裡在想什麼,我喜歡吃什麼?我想要怎樣的未來?我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你根本不想了解真正的我。」此刻,對於以校長為代表的、來自主流社會的不認同,愣頭青主人公的態度,智慧得驚人:沒有自暴自棄,也沒有以牙還牙,只是據理力爭。

墨菲這個熱愛暴力、神經質、反社會、生活在垃圾場、被所有人排斥的流浪漢,給小城裡的人們帶來了無數麻煩,坐過牢,一事無成,一無所有,沒有人在乎他除了把他列為重點危險分子的警察。看到他的瞬間,你幾乎可以立刻感覺到:他也許就是兩個主人公的未來。如果他們繼續走在歧路,在讓所有身邊人失望後,他們面對的也就是墨菲如今的結局。

然而和墨菲不同的是,兩位主人公是幸運的。他們的幸運不只是每次偷雞摸狗都能被神眷顧般逃脫制裁,他們最了不起的幸運,是被人愛著。

在劇中短暫的蒙太奇中,揭示了墨菲的過去,他從小就沒有得到過包括自己母親在內任何人的愛,成長為一個「壞人」,簡直是被寫好的命運。當兩個主人公問墨菲:你有愛你的人、在乎你的人嗎?墨菲很困惑地重複了一次「在乎我的人」,然後哈哈大笑,說「這是個好段子」,轉身獨自大搖大擺走進垃圾場和荒野,似乎他沒有也不需要被愛。

然而兩位主人公則不同,來自於家庭、愛人的愛,讓他們在危險的邊緣反覆試探卻始終沒有真正成為罪大惡極之徒,愛意帶來的溫暖讓他們沒有變成冰冷的人,他們對他人的痛苦、悲傷,依然有著強烈的共情。面對墨菲,這個霸凌過他們的人,在墨菲陰差陽錯無心犯下綁架罪時,他們也願意擯棄前嫌,救他脫困。在墨菲面臨死亡威脅時,他們願意冒著生命危險,在殺人犯面前保護墨菲。而墨菲也慢慢開始對這份善意回饋以感恩和依戀,我們也漸漸看到,墨菲非常珍視別人給予過他的善意。

而在第三季中,我們在校長身上,似乎能看到兩位主人公的另一種未來。

到了第三季,Jock成為了未成年父親,在準嶽父的不看好中,努力練習做一個負責任的好爸爸。這一季的戲核所在,似乎是「摘下面具」。

兩個小混蛋總歸要長大,要承擔起生活的重擔。這一季的他們一開始依然想用盜竊來賺得金錢和尊重,來改善家人的生活,來證明他們已經「長大」,但終於還是因此陷入絕境,最終收拾爛攤子的,還是疲憊不堪的母親瑪瑞德。在向瑪瑞德袒露自己的種種劣跡時,二人才真正有了成長,他們總算敢於面對自己的真相了,面對才是擔起屬於自己責任的開始。

瑪瑞德也終於放下戴在自己臉上十多年的「不好惹的單親媽媽」的面具。她在多年之後,才意識到自己的憤怒、剛強、狠戾,是在一人撫養孩子的艱難生活中,為了不被欺負和辜負,而給自己戴上的強悍「面具」,時間長了,幾乎讓她快要忘記真實的自己。而也只有卸下這一面具,她才能坦然地接受自己除了給予愛和被依賴的義務外,也有被愛和依賴他人的權利。

古板固執的勢利眼校長,前兩季在看不上兩個小混蛋的日常裡,間或會崩裂出一條人性的罅隙,讓人窺得他的一點悲憫和天真。這一季則是在最後徹底放下了刻板印象和傲慢外表,脫下西裝襯衣皮鞋這些中產階級體面人的「面具」,校長滿身的匪幫紋身,或許暴露出他的「來處」:一個曾經的Conor或者Jock,一個曾經的young offender。這在某種程度上似乎暗示了兩位年輕主人公的未來,不被社會所看好的邊緣少年,如果心懷善意,懂得愛與被愛,未必不能有一天成為被社會尊重和信賴的「合格成年人」。同時,這也許也在提醒看客們,作為疲憊社畜、被社會規訓的我們,也最好不要忘記曾經的天真和反骨。

這部看上去反英雄反類型的青春劇,幾年來大受好評,歸根結底還是其異色外表下非常政治正確的內核:愛,責任,家庭,寬容。但這麼政治正確的雞湯,之所以能讓大家甘之如飴地喝下去,還是因為當這些主流價值被放在極端情景中時,其價值得到了放大和凸顯:當我們身處社會的底谷,行走在黑白的邊緣,我們始終希望,能有一種力量,可以牽引著我們不墜入深淵,而最終找到那條被祝福的道路。

責任編輯:程娛

校對:施鋆

相關焦點

  • 「時代力量」:屠龍少年 凝望深淵
    而在上一次選舉中,類似的榮光屬於「時代力量」。2015年成立的「時代力量」,在2016年選舉中同樣斬獲5席,成為第三大黨。風水輪流轉,通過「太陽花學運」發家,依靠街頭運動壯大的「時代力量」,如今勢頭銳減,不復當年之勇。曾經氣勢如虹的「時代力量」尼採曾說:與惡龍纏鬥過久,自身亦成為惡龍;凝視深淵過久,深淵將回以凝視。
  • 《魔女嘉莉》:墜入深淵之前
    嘉莉回家後,母親得知此事,大發雷霆,認為嘉莉是不潔而有罪的,逼迫嘉莉在家裡的小黑屋裡為自己的「罪惡」懺悔祈禱。參與過「衛生巾事件」的蘇為了補償嘉莉並讓她有一次愉快經歷,說服英俊的男友湯米邀請嘉莉參加舞會而自己沒去。嘉莉自己做了裙子,光彩照人地和湯米一起參加舞會。然而因為「衛生巾事件」遭到懲罰的克裡斯伺機報復嘉莉,策劃讓嘉莉成為了舞會皇后,
  • 《墮落 第三季》墜入無盡的深淵
    還有最後保羅被吉布森在最後一次審訊中徹底擊敗之後,以一種所有人都沒想到但唯一可以慰藉或者說哄騙自己的方式——自殺終結了整個事件,這裡不得不說一下詹米多南的演技,之前兩部只是覺得他的演技很好卻不知道好在哪裡,但是在最後一場自殺的戲裡,我終於知道原因了,因為他真的很注重細節,甚至是你平時都不怎麼在意的一些下意識的反應,自殺戲裡他選擇的是用塑膠袋套住腦袋然後配合腰帶的捆綁另自己窒息,在這過程中他有一些動作就比如手
  • 香菱:從雲端墜入深淵的千金小姐
    她的一生,可以說有命無運,坎坷悽涼。英蓮三四歲的時候,有一年元宵節晚上,被下人霍啟抱去看社火花燈,沒想到一時疏忽,被人販子拐走,從此消失。再出場時,已經是十二三歲的大姑娘,是人販子手中待價而沽的商品。我們也許無法想像,在拐子手中的那十年,香菱是怎麼過來的,原文說她是被拐子打怕了的,不敢說出自己的父母故鄉,只認拐子是她親生父親。
  • 牽引繩不是對它的一種束縛,而是一種責任!
    牽引繩不是對它的一種束縛,而是一種責任!
  • 曼聯後衛無視防疫規定,極可能徹底墜入深淵,就此一蹶不振
    羅霍表現出的狀態越來越糟,極可能徹底墜入深淵,就此一蹶不振。羅霍現在依然屬於曼聯球員,最近三個賽季飽受傷病困擾,鮮有出場機會,個人狀態也不佳,上賽季一度被下放到曼聯二隊。本賽季冬窗期間,羅霍被租借回老東家拉普拉塔大學生隊5個月。但回到拉普拉塔大學生後,羅霍僅出場1次,緊接著就遭遇傷病,高掛免戰牌。
  • 一個正在從深淵走出人的自述
    當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看著你序我是一名剛畢業的研究生,985院校的全日制碩士文憑,父母都有著穩定工作,家庭不說多麼的富裕,但是自給自足,也能過得衣食無憂。但因為自己的一次次錯誤選擇和錯誤的應對方式,致使自己一步一步走向深淵。此文僅記自己內心最深處的獨白,也是想自己能正視所遇到的問題,並從心底裡面去克服它,走出它。因為我還年輕,我不想這樣一蹶不振,世間還有很多美好的東西等著我去發現。此文為自己內心最直接的獨白,也是自己最真實的想法,所以不會有太多的文筆修飾。
  • 赫爾曼.黑塞《德米安.彷徨少年時》:願每個少年不再迷茫
    《德米安.彷徨少年時》正是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講述了少年辛克萊尋找通向自身之路的艱辛旅程。隨著對「另一個世界」的日益嚮往和性衝動的逐漸覺醒,辛克萊內心躁動不安,難以排遣,陷入了痛苦和迷茫之中。「每個男孩都會經歷這一時期,此時,自身的需求與所處環境之間的衝突會達到極致,而只能苦苦探尋出路,往往像是經歷了一遍死亡與重生,而這便是命運,一生中必然經歷這麼一段時期。」
  • 第126首 Rolling in the Deep 墜入深淵
    請點樓上藍色關注 ↑↑↑↑↑,以後能收到新發音樂的提示。
  • 動漫資源分享:來自深淵、靈能百分百、Overlord!
    在每一個角落都被探索完畢的世界中,唯一殘留的秘境——大洞穴「深淵」。不知道延續到何方,深不見底的巨大縱向洞穴,棲息著奇妙奇怪的生物們,沉眠著現在的人類無法製造的貴重遺物。「深淵」那充滿了不可思議的姿態吸引了人們,並驅使人們展開冒險。如此,多次挑戰大洞穴的冒險者們,陸續得到了「探窟家」的名號。   住在建造於深淵邊緣的城鎮「奧斯」的孤兒莉可,夢想著有朝一日成為母親那樣偉大的探窟家,並解開深淵的謎團。
  • 《誰的青春不迷茫》首發主題曲 MV 白衣少年吟唱青春與感恩
    由姚婷婷執導、根據劉同同名作品全新創作的電影《誰的青春不迷茫》已於4月22日在全國公映。歌曲溫柔舒緩,不失力量,更配以《青茫》的拍攝花絮和路演片段,展現了四小鮮肉從電影開拍到現在的成長曆程,不僅傳達了影片主創真誠的態度,更展現了影片「拒絕迷茫,倔強成長」的理念。
  • 《東方華爾街》:女人墜入深淵的4大致命思維
    她們的慘痛經歷為我們揭示了讓女人墜入深淵的4大致命思維。最終能讓韋航怦然心動的,要麼是章秀頤的氣質和才華,要麼是方旋的性感和倔強,他可能會喜歡年輕貌美的阿莎,但是絕對不會愛上一個只有年輕貌美的阿莎。年輕貌美,是一塊吸引異性好感的敲門磚,只有在具備一定核心競爭力的基礎上,才有可能成為笑傲情場的萬金油。
  • 來自深淵:當你凌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你。抑鬱的童話
    來自深淵:在很久很久以前南方有座小島,島上有一個深不見底洞窟。它是可能人類歷史上唯一一個人們沒有探索到最深的洞窟,很多人都叫它阿比斯。因為深淵很深它吸引來了很多冒險者,由此他們在深淵阿比斯建立了一個繁華城市為冒險者提供所需要補給。
  • 狗狗牽引繩怎麼套 狗狗不愛戴牽引繩怎麼辦
    脖圈牽引繩就直接在脖子上扣上就好;前肢圈則先將五金扣和塑料卡扣打開,將牽引部分橫向打開放在地面上,然後將狗狗的兩隻前肢放進兩個洞裡,然後提起來扣到背上,將塑料卡扣和五金扣卡緊。再調整側面的搭扣,一般以穿過一、兩根手指為宜,不容易掉。
  • 深淵之鎖,嗜血凝望
    深淵之鎖,嗜血凝望 殺戮與癲狂籠罩的深淵 嗜血的鎖鏈張舞獠牙 「同我一起混沌不清、人見人恨吧
  • 人民銳評:亂港之徒黎智英早已墜入深淵,何談「人生巔峰」?
    自香港修例風波以來,以黎智英為代表的反中亂港分子唯恐天下不亂,為黑衣暴徒張目,招兵買馬,煽風點火,充當幕後黑手;向反華勢力投誠,引狼入室,賣港求榮,甘做傀儡爪牙……哪一個,不是在戕害市民、擾亂法治、荼毒社會?哪一條,不是在葬送香港的現在和未來?如果這就是黎智英眼中所謂的通往「人生巔峰」之路,那麼這條路也必將是亂港分子插翅難飛的末路、陷香港於萬劫不復的絕路,不僅人跡罕至,更遭人唾棄。
  • 勇士看不到絲毫取勝的希望,庫裡正和自己的鐵達尼號墜入深淵
    勇士看不到絲毫取勝的希望,庫裡正和自己的鐵達尼號墜入深淵
  • 《罪惡王冠》:高中生櫻滿集從一個迷茫的少年成為拯救世界的強者
    它講述了一個迷茫少年如何一步步地成為拯救世界強者,這期間他經歷了欺騙,背叛,絕望,希望,過錯,愛情和迷茫,一下子成長了許多。這位拯救世界的強者就是男主櫻滿集,他本來只是一個帥氣的高中生,每天過著平凡的日子,某天卻意外地參與到葬儀社組織活動中,葬儀社是一個被定性為反叛組織的團夥。
  • 少年之迷茫,因為無人能懂,如看不清未來,就走好當下的路
    而這本書講述這兩大主題,無非是告訴人們,少年之為少年者,恰如梁啓超所說——「老年人常多憂慮,少年人常好行樂。惟多憂也,故灰心;惟行樂也,故盛氣。惟灰心也,故怯懦;惟盛氣也,故豪壯。惟怯懦也,故苟且;惟豪壯也,故冒險。惟苟且也,故能滅世界;惟冒險也,故能造世界。」
  • 通過《利刃出鞘》看善,得到救贖; 惡,墜入深淵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當然,有錢人的家裡,從來都不缺故事!劇情在律師宣布遺囑時逆轉,霍華德老先生將畢生的財產留給了他的護工-瑪塔小姐,一位不知道是從烏拉圭還是厄瓜多移民到美國的姑娘,聽完所有人都很震驚,包括瑪塔本人。瑪塔一直認為是因為她的失誤,給霍華德老先生注射過量嗎啡才導致老先生的死亡,但老先生為了幫瑪塔脫罪,在生命的最後關頭還幫她設計脫身方法,安排好之後,嗐喉自殺。他在最後一直強調,「為了我,也為了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