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天下齊觀
最近,有消息說,在通過視頻出席一場遠程活動的時候,日本著名投資家孫正義,也就是軟銀集團執行長,明確表示目前軟銀正大舉拋售資產囤積現金以應對可能到來的最糟糕情況。
在具體的舉措上,孫正義表示,他的公司原本計劃出售價值400億美元的資產,但為了保障流動性,最終出售了800億美元的資產,這其中包括以400億美元的價格出售英國晶片設計商ARM以及價值200億美元的阿里巴巴股票。孫正義解釋道,之所以這麼做,他是遇見到了,未來可能出現像雷曼兄弟2008年倒閉那樣的事件,從而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從而引起大範圍崩盤。他說,「在這種情況下任何事都可能發生。新冠疫情改變了一切,當然,疫苗就要來了,可誰知道今後兩三個月會怎樣?」軟銀正在為經濟長期低迷及可能的機會做準備,「現金是我們的防禦手段」。
孫正義之前因為投資了雅虎和阿里巴巴,成為了一代亞洲首富,也堪稱大神,但他這幾年其實過得並不好,2019財年,也就是截止今年3月,軟銀虧損90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96億,創上市以來最大的虧損!也是軟銀近15年來首次年度淨虧損。之所以發生了這麼大損失,是因為他投資的公司,表現都不太好,孫正義自己承認,2020年,軟銀旗下的願景基金投資的88家公司中估計有15家將會破產。比如 WeWork ,也就是一家共享辦公空間的公司,類似於咱們這裡的什麼創新工場之類的,說白了就是裝修好了辦公室往外出租工位的這種公司,孫正義特別看好這個項目,曾經一擲千金,但是今年突如起來的疫情,讓這種公司步履艱難,如今卻虧損極大,WeWork及其三家關聯公司上的投資虧損為 45.82 億美元,其它投資公司的投資虧損為 75.02 億美元。
為了應對這種虧損,軟銀的債務也在增長,淨債務總額為550億美元,合併借款總額為1800億美元。這就有點太多了,後來軟銀一直在試圖消解負債,之後有消息說,他籌集了4.5萬億日元,用於回購約 2.5 萬億日元自身股票和削減 2 萬億日元負債。
所以,綜合來看,軟銀喊危機,有環境的因素,也有自身的原因,它本身自己就出現了巨大的問題,舉個不恰當的例子,你如果投資虧了錢!你會怎麼說,你肯定說不賴我軍無能,而是對手大大的狡猾狡猾的,這就是人性,孫正義今年虧了這麼多,他肯定得給自己找個理由,說不是我的眼光有問題,而是現在很危險,疫情和金融風險同時加持,所以才讓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數,為了讓自己不那麼難看,孫正義肯定要把這個事實誇大一點,所以搬出了2008年雷曼兄弟危機來嚇唬市場,這樣他就能夠順利的拋售800億美元的資產了,800億美元,就差不多是8萬億日元,剛好夠他回購股票和削減債務,應對贖回。
那麼到底會不會出現,像孫正義說的那種,一個大型金融機構倒閉,從而引發金融海嘯的事情呢?老齊覺得可能性不大,當年雷曼危機,這是因為所有人都沒有意識到危險,在瘋狂擴張後,留下的一堆爛攤子,美聯儲也沒有即使做出反應,而是連續加息,最終刺破了次貸泡沫,然後政府也不施救,坐等雷曼破產,引發了連鎖反應,後來才知道為時已晚,然後馬上量化寬鬆,在加上政府施救,遏制住了金融海嘯蔓延。這次情況根本不同,美聯儲早早的就做出來反應,早就已經將利率調到了0,而且整個金融機構也都如臨大敵,並沒有出現特別瘋狂地舉動,這次美股的泡沫,也並非是金融引起的,而是科技帶動的,所以即便未來要出問題,可能也會跟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破裂一樣,不會引發全球金融海嘯,可能就是美國自己,和全球科技行業引發地震。
孫正義今年的虧損主要也來自科技,而非金融,而且軟銀巨虧主要體現在3-4月份的財報上,因為當時美國股市正在活久見,他重倉的優步也是股價腰斬,但現在美國股市已經穩住了,而且基本也都漲回來了,所以對於軟銀來說,自身的危機已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可能是孫正義已經猶如驚弓之鳥,害怕美國再來一次活久見,所以趕緊減倉,不過拋售ARM也好,阿里巴巴也罷,基本都沒啥毛病。確實估值不低了。
總的來說,站在投資的角度和軟銀自身的角度來說,這次拋售沒毛病,但要說有什麼重大危機,可能也言過其實,也許只是孫正義為自己的面子,找的藉口而已。所以不用太當真。不過,軟銀要拋售200億的阿里股票,這筆拋單太大了,再加上阿里最近一年翻倍,漲幅也有點大,所以可能會對阿里的股價有明顯的影響。這個還是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