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萊特兄弟發明飛機後,人們就關註上了飛機的安全問題。飛機是在天上飛的,如果在飛行過程中出了什麼差錯,乘客們的人身安全是得不到保障的。一般來說,發生空難都是無一生還,所以飛機在起飛前會經過嚴格的檢查,沒有問題之後才能起飛。在最近幾年發生的大型空難中,馬來西亞航空班機MH370的墜毀,成了空難史上抹不去的陰影。
時間回到2014年3月8日凌晨,MH370從馬來西亞吉隆坡國際機場起飛,目的地是北京。從吉隆坡到北京的路程不算長,以飛機的速度只需要不到6小時的時間就能抵達。不料飛機才飛行了38分鐘就和地面失去了聯繫,地面沒有接收到飛機傳來的信號,航空公司第一時間聯繫飛機,卻沒有得到任何回復。在經過幾個小時的準備後,搜救隊去了幾個可能的事發地點進行搜尋。
原本MH370的航線不會經過印度洋,只會從南海上空飛過,但隨著更多信息被解讀出來,人們發現MH370的航線更改了,它飛往了印度洋。具體的墜落地點經過多次更改,最後敲定了在印度洋。印度洋的遼闊註定了搜尋結果不理想,MH370的墜落地點成了謎。2015年1月29日,馬航公司宣布MH370失事,227位乘客和12位機組人員全部遇難。
憑藉GPS的定位能力,為何找不到飛機?
為了找到MH370,搜救隊動用了多種搜索技術,包括GPS全球定位系統。GPS定位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並不少見,很多人都覺得以它的能力,找到MH370不是問題,GPS的最大精確度可以將一個人定位到10米之內。但它也有個缺陷,定位信號一直都是單向定位的,飛機上面的信號傳送設備早就沒用了,所以GPS也無能為力。在看不到邊際的印度洋上,背景噪音的的存在也阻擋了信號,GPS的精確度再一次下降。
衛星和雷達為什麼找不到飛機?
相比於GPS定位,用衛星定位和雷達搜索的成功率似乎更高。在近地面軌道上,排列眾多高精度的偵查衛星,隔著幾十萬米都能拍到地面上的照片。可惜用它去找MH370,依然是在做無用功。首先MH370的失事地點不能確定,我們定下來的搜尋範圍是12萬平方公裡,實際的搜尋範圍達到了460萬平方公裡。
用衛星去搜尋只能拍到海面上的情景,而且460萬平方公裡的面積,衛星也要花費不少時間。衛星再厲害,它也看不見海底的情況,MH370的殘骸可能在幾百米深的海底,幾千米深的海底也有可能。印度洋的平均深度在3854米,最大深度是7455米,誰也不確定飛機的殘骸在多少米深的海底。而且飛機的殘骸會隨著海水運動而改變位置,衛星想定位到它的位置幾乎不可能。
雷達的作用還不如衛星,飛機在飛行過程中不並是時刻都受到雷達的監視的。在陸地上的情況還好一點,在海洋上雷達的覆蓋範圍十分有限,靠它是找不到MH370的。
距離MH370失事已經過去了6年,我們陸續在海邊發現了它的遺骸。2015年7月29日,在法屬留尼旺島發現了一塊飛機殘骸,後來又發現了兩塊,都是MH370身上的組成部分。根據衛星傳回來的圖像,印度洋上確實還有疑似飛機殘骸的物體,但它們沒有什麼價值。隨著海水的運動,它們的位置變動了多次,找到它們也推算不出飛機的墜毀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