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南通伶工學社「百姓戲臺周周演」第十三季伶工老旦專場開鑼上演,專業老師和優秀票友們為戲迷們帶來了《對花槍》《八珍湯》《嶽母刺字》等精彩京劇。
「一部好戲總是思想深刻、精神充盈,能夠讓觀眾明白做人的道理、領悟真善美的內涵以及主流價值的傳播。」伶工學社負責人、梅派傳人韋紅玉向記者介紹,本次是伶工學社首次上演老旦的專場,這次將在舞臺上為觀眾全面展示老旦角色的唱、念、做、打之功。京劇角色的行當主要分為生、旦、淨、末、醜,老旦是京劇旦行的一種人物表現形式,主要扮演年長的婦女形象。老旦行當的戲路很寬,從窮苦的百姓到皇宮后妃都可以扮演,要求演員用高亢的唱腔、沉實的念白、沉穩的動作來表現人物。在京劇的發展史中,老旦作為獨立行當,它的出現、形成到發展,比老生、青衣、花臉等行當都晚,而且在早期的京劇中,沒有專職的老旦演員,多是由老生或丑角演員兼演,但通過前輩演員的精心創造,悉心揣摩,不斷完善,終於形成了獨立的行當,並在京劇藝術中佔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