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白夜行》第二遍,不禁感嘆作者東野圭吾非凡的想像力,鬼斧神工般的故事架構能力,和超強的邏輯能力。直到看了第二遍,很多東西才開始清晰和明了。
桐原亮司是故事的主人公,其次是西本雪穗,之後是那個追逐了19年的老刑警笹垣潤三。
故事的開頭是以笹垣潤三接手的一起殺人案展開敘述的,被殺者是桐原亮司的父親和西本雪穗的生母。之後的故事發展看似和案件沒有什麼關係,卻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合上書本之後一直在思考桐原亮司守護了西本雪穗整整19年,甚至到最後毅然決然地為她倒在血泊中,為何卻沒有換回雪穗的一次回頭?兩個人又為何一直沒有走到一起?
一遍一遍地思考之後發現,這場悲劇的釀造和西本雪穗的原生家庭是分不開的,尤其是她有那樣一個惡毒的母親,導致她的童年受過那麼大的創傷,那種傷害與她和桐原亮司的悲劇有著必然的因果關係。
一、桐原亮司:至死守護心中摯愛
男孩小時候因為女孩來自己家典當一把剪刀,從此喜歡上她。
他發現女孩喜歡在圖書館看《飄》,於是他也借來這本書仔細閱讀。他最幸福的時刻便是和她一起在圖書館找書,看書。他的手很巧,能用那把剪刀剪出很多精美的畫,剪給女孩看,他們一起歡笑嬉戲,他想一直牽著女孩的手走下去。
這是小時候的桐原亮司和西本雪穗,富有一種童話般的美好,也是很多孩子原本應該經歷的童年。
可是,有一天亮司看到惡魔拉上自己心愛的女孩到塵埃遍布的大樓,他看到了最不堪的一幕,而惡魔正是自己的父親,最終他將那把剪刀毫不猶豫地向父親刺了過去。
笹垣潤三說的沒錯,那一瞬間,男孩的內心一定被憎惡與悲傷填滿,惡魔身上被刺殺的傷口是男孩心頭永遠的傷。
心如磐石般堅硬的老刑警表示,一想到男孩是抱著何種心情在通風管中爬行,便感到痛心。他只是想想那時的男孩面對的一切都痛心,而那個真正看過和做過的男孩,後來對典子說他當時沒有很震驚,只是學到了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
看到這裡一直在思考:亮司當時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
笹垣潤三說:男孩和女孩只是想保護自己的靈魂。結果,雪穗從不以真面目示人,亮司則至今仍在黑暗的通風管中徘徊。
也就是說男孩當時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就是保護自己的靈魂嗎?應該不止,比這更重要的是他還學會了保護女孩的靈魂,儘管她的靈魂早已消逝殆盡了。
可是男孩依然選擇相信。他相信自己用盡一切去守護的女孩終有一天會走出陰霾,所以他是那麼義無反顧地付出,哪怕超越這世間所有的原則和底線,就是不能讓心上女孩受到任何阻礙。
所以,他隨身攜帶那把剪刀,隨時作出抉擇,隨時為女孩奮不顧身。
直到現在都不知道該以怎樣的態度看待桐原亮司的這種愛,只能說合上書本的時候依然替桐原亮司感到惋惜和難過。
桐原亮司就是那個在黑夜裡膽戰心驚、如履薄冰行走了19年的人,卻只為充當雪穗的太陽,照亮她前行的道路。而他19年背負的一切,沾染的一切,罪惡的一切,都是為了一種守護,守護心中的摯愛,和她受傷的靈魂。
亮司的愛付出的那麼徹底,不曾有過一絲猶豫,可是終究沒有換不回雪穗的一次回頭。
合上書後,一直在想桐原亮司19年的愛,為什麼沒有讓雪穗哪怕回頭看一眼倒在血泊中的他?
二、童年時期的雪穗:遭受永遠無法治癒的傷害
第一遍看完痛心雪穗的狠毒和冷血,直到重讀時一遍一遍地看她的出身,她的遭遇,她無法遮掩的謹慎和防範,才逐漸想通一些。笹垣潤三將小時候的雪穗比喻為一株芽,他說芽早就該摘掉,因為沒有,芽一天天茁壯成長還開了作惡的花。說明雪穗小時候的遭遇,已經使她純真善良的本性變質,變成了老刑警口中的「毒芽」。
而這株「芽」,之所以長成了「毒芽」,她的生母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甚至就是罪魁禍首。
雪穗的生母名為西本文代,這是一個生活在日本社會底層的女人,可以說她是這本小說裡最讓我們鄙視和唾棄的人,因為是她害了雪穗,將一個原本似雪蓮花一樣美麗的小女孩推進萬丈深淵。
孩子的童年,應該是在歡樂和美好中度過的。只有當一個孩子擁有美好的童年生活和記憶,她才能有真善美的良知和獲得幸福的自信與勇氣。而這些,從根本上來自於原生家庭。
一般而言,父母的愛和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基本塑造了一個孩子的心智和脾性。所以,不同的家庭,培養出來的孩子也千差萬別。從雪穗的養母和生母的對比,就可以窺見一二。
雪穗的養母唐澤禮子,與雪穗的生母西本文代有著天壤之別,她研究茶道,喜插畫,為人素雅和文靜。
西本文代還活著的時候,雪穗就非常喜歡到唐澤禮子那裡學習茶道和插畫,而且喜歡學習養母禮貌地說話。因為雪穗認為常常待在西本文代身邊說話變得粗鄙,所以必須和唐澤禮子好好學習有修養的品行。
當一個母親能讓自己的親生女兒擔心自己跟著她學壞了,可見,這個母親做的是有多失敗?!
而西本文代最令人震驚的舉動是她將自己的親生女兒作為賺錢的工具,自己的家就是進行醜惡交易的場所,也就是說她眼睜睜看著惡魔折磨自己的親生骨肉,將她一生的命運從此改寫。
這個時候的雪穗,心中所有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和期待,都隨著母親的出賣在逐漸消失。
之後,西本文代甚至答應將雪穗賣給惡魔作養女,那個時候的雪穗還在讀小學,那是一個本該有著天真爛漫的童年的小女孩呀。
而遭遇這場厄運的小女孩,當她看著母親一次次將自己推向惡魔的身邊;當她看見母親接下惡魔的錢財;當她被野獸一樣的魔鬼纏繞在身邊而母親就在旁邊看著……她對這世界該有多麼絕望和厭惡。
就像笹垣潤三說的那樣她很可能沒有抵抗,因為沒有任何作用。
當一個小孩發現自己的生母都可以將自己推向萬劫不復的深淵,她對這醜惡世界除了絕望和憎恨還能有什麼呢?!
書中並沒有任何筆墨描寫雪穗受傷之後的情景,而是這樣描述之後的受害者-美佳,在遭遇悲慘境遇之後的情況:
美佳一點食慾都沒有。妙子離開後後,她試著小口小口地把湯和義大利麵吞下去,但噁心反胃得隨時都會吐出來,便不再吃了,一直在床邊縮成一團。隨著夜越來越深,恐懼也逐漸擴大。房間裡的燈全關了,一個人待在暗黑裡固然害怕,但暴露在光線中更加令她不安,會讓她覺得似乎有人在看著自己。多希望像海裡的小魚一樣,悄無聲息地躲進巖縫。現在究竟幾點了?在天亮前,還要受到多少痛苦和折磨?這樣的夜晚,往後要持續到什麼時候?快被不安摧毀的她啃著大拇指。
這樣一段令人心碎和窒息的場景,其實也是當年的雪穗遭遇惡魔之後的狀態。她在一個又一個無眠的夜輾轉反側,因為白天惡魔剛剛折磨過,她能做的只有在無盡的夜裡啃著手指在奔潰的邊緣等待天亮。
而比這更恐怖的是她的受到的傷害不止一次,甚至還要被生母賣給惡魔遭受持續的折磨。所以雪穗對美佳說惡魔不會因為你是小孩子就放過你,而且惡魔還不止一個。
這種致命的打擊和摧毀,對於一個還在讀小學的孩子來說無疑是難以承受的,以致於雪穗之後的性格和三觀都是扭曲和畸形的。因為任何正常的父母給孩子的都應該是健康的愛與關懷,而不是讓孩子被出賣、踐踏和醜惡所包圍。
由此可見,原生家庭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也可以說直接決定了孩子的基本成長狀態。這也提醒每一個為人父、為人母的大人們,要時刻明白自己的角色和責任。
每一個成年人,都應該思考自己是否真的有能力養育子女。如果決定將孩子帶到這世界,就要擔負起應有的責任。而不是為了所謂的生計連親生子女都可以吞噬,虎毒尚且不食子,何況是生而為人。
三、白夜下的太陽,帶著最決絕的愛熄滅
1.白夜下最亮的光,源於最美的期許。
桐原亮司在黑夜裡爬行了19年,縱然一直生活在黑夜裡,可是他的心中還
有一絲光亮和希望。他希望有朝一日自己可以牽著雪穗的手,像正常人一樣行走在白天。
這本書裡最溫暖和感動我的畫面,就是亮司在友彥和弘惠面前提起結婚的話題,和剪紙的場景。
當亮司問朋友是否打算結婚時,正喝啤酒的朋友差點嗆到。不止他沒想到亮司會提到這種話題,就連身為讀者的我們都沒有想到。因為,他看起來是那麼謹慎、冷酷、狠心、理性,以及根本不在乎任何東西的人。
不禁發現,亮司心中是存在一線曙光和期盼的。他期盼可以和雪穗手牽手走在陽光下,這是他心中最美的畫面和期許。這份期許,給了他一直在黑夜爬行的勇氣和無畏的動力。
亮司和朋友說完話之後取來剪刀,開始剪紙,這個場面一度讓人熱淚盈眶。
他拿起剪刀,左手拿紙,用剪刀裁剪起來,細膩流暢地移動紙張,左右手的配合堪稱絕妙。不一會兒紙張已經變成一個男孩與一個女孩手牽手的圖案。男孩戴著帽子,女孩頭上繫著大大的蝴蝶結,非常精緻。
如此美好的畫面,這個場景是亮司時刻追尋的美好期許。我們可以想像他作惡那麼多年,在每一個輾轉反側、難以入眠的夜,男孩與女孩手牽手的畫面,應該在他腦海裡出現過千萬次。
正是這份期許太過美好,才讓亮司不惜一切代價都想要實現。
2.也曾有感動,卻沒有回頭的悲劇。
從書中可以看出,曾經的雪穗也慶幸過。畢竟她一路走來都有亮司用生命在為她照明。其中,有一段話是這樣描寫的:
她的天空裡沒有太陽,總是黑夜,但並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雖然沒有太陽那麼明亮,但對她來說已經足夠。憑藉這那份光,她便能把黑夜當成白天。
在雪穗最黑暗的童年裡,出現了一個手握剪刀給她剪紙的男孩,甚至想給她剪出一個可以抵禦所有阻礙的未來。
直到她的店開到大阪,亮司剪了很美的剪紙送給前來參加活動的小孩子玩兒。但是他沒曾想苦苦追尋了19年的老刑警那麼了解他,了解那把剪刀,了解他精湛的手藝,以至於看到剪紙就嗅出了他。
身份暴露以後,亮司僅僅思考了一秒鐘,邊轉身逃跑。然而讓老刑警不了解的是亮司不僅可以守護19年,竟然可以為了防止「蝦虎魚」的暴露危及到「槍蝦」的安危,而毫不猶豫地翻跳到一樓,用上了那把心愛的剪刀。
只不過這一次,剪刀是刺向他自己,不留一絲退路,沒有一絲猶豫,那麼決絕和堅定。
正是這把剪刀,曾經剪出最美好的牽手畫面,也一直是他視若珍寶的東西。因為是這把剪刀讓他認識雪穗。而這把剪刀卻不止於剪出美麗的藝術和愛,它還是他抵抗醜惡怪獸的工具,是他畸形的愛的武器,以致沾染了太多鮮血,最後竟然也包括他自己的。
我們可能都會有疑問,既然雪穗也曾感動亮司的付出,他也明明知道亮司那麼愛她,為什麼兩個相愛的人卻沒有在一起,而是雪穗一直周旋在上流社會的男人身邊。
因為他們太了解彼此受過的創傷,以及一路走來犯下的種種罪惡。亮司曾經親眼所見自己的父親性侵自己心愛的女孩,然後殺死他。而雪穗之後剷除所有阻礙,包括傷害美佳又都是亮司暗中相助,這些都是彼此最醜陋的狀態,根本無法相互而視。
如果雪穗和亮司在一起生活,那曾經的回憶必然也更容易浮現在彼此的腦海,這是她至死都不想再觸碰的事實和血淋淋的回憶。
所以他們只能選擇保持距離,只能各自繼續在黑暗中前行。雪穗不再以真實面目見人,亮司一直在黑暗的通風管道中爬行。
但是依然讓我們感嘆和惋惜的是亮司用生命給雪穗的守護。這份守護超越了太多社會規則,卻唯獨沒有超越他們無法回頭的命運。
雪穗曾經對夏美說她從來就沒有太陽,所以不怕失去。她一直以為自己什麼都沒有,所以早已不在乎。並不能簡單地認為雪穗就是自私和狠毒的,而是
她在經歷悲慘境遇後,早已喪失了愛一個人的能力和信任一個人的勇氣。
因為雪穗童年時遭受的痛苦巨大到從來就沒有癒合,那是一道早已被撕開卻永遠無法痊癒的傷,曾經血淋淋的傷痛讓她學會了保護和封閉自己,對任何人都心存防備,對任何人都無所謂,對任何人也都不怕失去,哪怕亮司這19年來都在充當她的太陽。
顯然,一個對生活絕望到塵埃裡的人不夠愛或者不在乎,不是因為自私,而是根本就沒有了愛別人的能力,人性裡的善也早已蕩然無存。
結語
當亮司翻跳到一樓又迅速用上剪刀的那一刻,他有沒有想過血泊中的自己竟然沒有換回扶梯上雪穗的一次回頭,一次都沒有,她只是像一個幽靈一樣走上扶梯。
或許這正是亮司希望的,這樣老刑警就死無對證,再也無法驗證自己多年來的推論,更無法定罪於雪穗了。
桐原亮司,最終用死亡捍衛了對西本雪穗的愛和守護,連老刑警都震驚和悲嘆,更讓讀者唏噓不已。
19年來他為了雪穗做淨一切惡事,喪失所有原則和底線,被刑警笹垣潤三時刻追擊,他從來沒有生活在陽光下,他在做雪穗白夜裡最亮的太陽,他希望用自己最無私的愛,給雪穗片刻的溫暖和關懷,希望能夠守護住她的靈魂,哪怕這種守護是許多鮮血和罪惡交織的,他都義無反顧。
這種愛,讓所有人都為之震撼和動容,也讓所有看過原著的人久久不能釋懷。
其實,亮司的這份愛,我們可能無法評價,也不能評價。
我也相信東野圭吾這本書,無意於讓我們去評判和審視亮司的守護與犧牲是否值得,也不是要告訴我們什麼人世間的大道理,他僅僅是用犀利和冷峻的文筆,描述了一種世間最無法言說,最殘忍和最決絕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