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那束光傾灑在舞臺中央的琴身 周圍一切都黯淡無光 只有黑白鍵上飛舞的雙手 在不同音域間穿行 懷著所有的敬意憑藉交織著汗水的時光賦予的技藝 詮釋出另一個世紀偉大作曲家的音樂靈魂
【環球網時尚頻道綜合報導,編輯:陳晨】
製作團隊:
策劃編輯:陳晨
攝影師:冰洋
化妝師:EMMA
合作媒體鳴謝:時尚範兒FAN
李雲迪,天賦異稟的"鋼琴王子",從2000年進入人們的視線至今,已經在音樂圈子裡浸染了近20個春秋。 他被稱為「浪漫派鋼琴大師接班人」,演奏風格內斂,有時候甚至表現的有些"超脫"。每次登臺,他通常是用很短暫的時間向臺下鞠躬、微笑,接著便心無旁騖地完全沉浸於自己的音樂世界。 仔細聆聽,你會在旋律裡發覺他不為人知的熱情與熾烈!如同很多在藝術上有所成就的人們一樣,他們對於藝術本身的極致和專注,往往會令他們在日常交流中顯得有些"笨拙"。也讓他們在面對世俗的誤解時,只能拿出那份高級的"清冷感",來守護自己的驕傲和尊嚴,以及對於藝術的那份初心。
在攝影棚裡,第一次看到李雲迪本人。他給人一種淡雅、清澈的感覺,把黑色西裝和白襯衫這種簡單的搭配演繹出一種具有古典氣息的時尚。他的音色帶著淡淡溫暖的柔和,像是春末夏初裡的微風。
拍攝的過程中,他根據攝影師的要求擺出不同動作,不時地協助工作人員移動桌椅、擺放道具,始終配合投入地進行採訪工作。不絕於耳的,是工作人員對於拍出照片的由衷稱讚。他可能從小就習慣於各種讚譽,表情始終是一片淡然。
我總是從心底深處渴望碰觸琴鍵" "無倫經歷什麼 總是有股力量把我拉回到鋼琴面前!"
李雲迪出生於重慶,良好的家庭薰陶,使得他很小的時候就有機會接觸到音樂——還是孩童的他,只要聽著收音機裡播放的旋律,就會咿咿呀呀地跟著哼唱。一歲多的時候,他就時常仰著稚嫩的小臉,給大家演唱學會的兒歌。三歲的他,有一次經過樂器店時對一架手風琴發生了濃厚的興趣,這便成為自己4歲生日的禮物,也成為他人生裡第一件樂器。
天賦異稟的李雲迪,在少年宮學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順利通過手風琴五級的考試。同一年,做為兒童組年紀最小的選手,5歲的他以一曲《花兒與少年》獲得四川省」宏聲杯「少兒手風琴邀請賽第一名,也自此開啟了自己比賽生涯的篇章。7歲的時候,他開始改學鋼琴,並連續獲得各類少兒鋼琴比賽冠軍,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四川音樂學院附中。
其實和所有學習音樂的小朋友一樣,李雲迪的整個童年,幾乎都是在練琴中度過的。「這個過程漫長,卻又讓人期待的——我也會貪玩,也很難避免會有偷懶的時候、也會在某個時間點突然地厭倦。可心裡對於音樂的熱愛,讓我能夠一直堅持。」聊起小時候的時光,他的神情變得生動起來。父母的陪伴和監督也會讓他有一定的壓力,但對於鋼琴的赤子之心,讓他經歷各種問題後,都會不由自主地想要碰觸鋼琴、想去演奏那些日夜迴蕩在腦海裡的美妙旋律,交替的黑白琴鍵也勾勒出他童年記憶裡最動人的習琴時光。
接下來的歲月,時間給予他勤奮最好的回報——美國斯特拉文斯基國際鋼琴比賽第三名、中國鋼琴作品(香港)比賽最高組《黃河協奏曲》第一名、李斯特國際鋼琴比賽第三名(同時贏得大賽「公眾獎」)、美國吉娜·巴考爾國際青少年藝術家鋼琴比賽第一名......一直到2000年,18歲的他獲得第14屆蕭邦國際鋼琴比賽冠軍,在此之前,該獎項的冠軍曾空缺了15年。
的確,做為在全球享有極高聲譽的蕭邦國際鋼琴比賽,在其八九十年的歷史裡,承載了許多現代鋼琴家的絕代風華,更見證了李雲迪做為跨世紀鋼琴演奏家的不朽傳奇。
用「年少成名」這四個字形容彼時的李雲迪,再適合不過了。在同時榮獲大波蘭舞曲最佳演奏獎的期間,他度過了自己18歲的生日。當很多這個年紀的人還在糾結於選哪個專業的時候,他已經帶著至高的榮譽衣錦還鄉! 第二年,在央視春晚舞臺上,他以一曲深情而氣勢磅礴的《親愛的中國,我愛你》,把對於祖國的熱愛以超高的琴技表達的淋漓盡致。從那個時刻開始,他也走進越來越多喜愛古典音樂的國人視線裡,特別是成為很多學鋼琴的小朋友勵志要成為的目標榜樣。
2003年,他發行的《李斯特鋼琴精選集》,斬獲德國景點回聲大獎和《紐約時報》年度唱片獎。接下來的幾年裡,又髮型了諸如《樂動柏林》、《貝多芬:悲愴·月光·熱情》、《王者幻想》、《蕭邦傳奇》、《蕭邦:敘事曲》等多張膾炙人口的專輯。並同時收穫國內外各種讚譽和褒獎——比如,2010年,波蘭政府頒發給他"榮耀藝術"文化勳章和"蕭邦護照"。
「有很多偉大的鋼琴家,都給我們帶來優秀的著作。作為一名演奏者,我喜歡很多作曲家的曲子,但蕭邦對我來說,是最熟悉和最熱愛的,他的曲子在優美中帶著堅韌!而且裡面有很多愛國的情懷,是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學習的!」 他的第一張專輯,就是2001年與德國DG唱片公司籤約,並發行的古典音樂專輯《蕭邦精選》。而他自己的愛國情結,卻是在一次次毫不張揚的慈善活動中默默展開的。
無論是把唱片收益的一部分,捐贈給聯合國世界兒童基金會;還是出席各類慈善晚宴;無論是賑災義演專場音樂會,還是用於各地貧困學校建設音樂教室的公益募款演奏會,他始終身體力行的通過自己的力量,希望幫助更多的人——特別是那些面對災難或者是在貧困邊緣掙扎的孩子。「音樂有治癒人靈魂的功效,我特別願意為那些正在經受痛苦的孩子們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讓他們感受到音樂賦予人生的美好!希望大家一起守護他們純真的笑臉和樸實的歌聲——有音樂就有夢想!」
日常中的李雲迪,也有著和大多數人一樣的愛好。聽聽不同類型的音樂、安安靜靜地看看書、或者是隨手塗鴉帶著點幽默效果的畫......另外,健身成為他目前除了演奏外佔據時間最長的業餘活動。「因為這次高強度的巡演,需要保持一個良好的身體狀態,所以在保護雙手的前提下,會經常進行一些室內的健身,爭取把最好的狀態展現給大家!」談起這次巡演,李老師一如既往的淡定從容,也會流露出些許的期待。
這次的巡演,是他演奏生涯裡規模最大的一次,覆蓋多個城市,演出曲目以鳴奏曲為主題,包括蕭邦、舒伯特和拉赫馬尼諾夫的作品。「目前專注在演奏會和練習中,接下來在很多地方還有演出。我相信在每一場音樂會中,都會有不同的體驗可以去提升!」場場爆滿的音樂廳、翹首期盼籤名的觀眾,還有結束後遲遲不願離開的粉絲......觀眾給予的回饋,也許是他高燒帶病演出、堅持不懈努力最好的回饋!
聊起這些場演奏會上出現的活潑可愛的小朋友時,李老師笑得很開心:「每次演出看到很多喜歡音樂的小朋友,就覺得很高興。這也可以從一個方面說明我們國家和整個社會對於音樂的喜愛,越來越多的人懂得欣賞音樂、越來越多的家長帶孩著子走進音樂廳,從小培養孩子音樂方面的美學,是很大的進步!也期待和更多喜歡音樂的朋友們在我的演奏會上近距離接觸,共同分享音樂帶給人們的快樂!」 曾經在李雲迪的微博上看到過一段視頻,配文是「每次彈到拉赫馬尼諾夫鳴奏曲這段音樂......感覺真得太美!」在黑白琴鍵的音樂世界裡,那琴鍵上飛舞的雙手,演繹得是最快樂和真實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