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日舉行的2020中國工程科學高峰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原鐵道部部長傅志寰透露,無論是運營規模、車輛技術性能還是工程建造技術,我國高鐵都已經站在世界最前列。目前我國準備研發更高時速的新型高速動車,時速600公裡的磁浮列車、真空管道高速鐵路的研究與探索也在推進。
傅志寰說,2019年中國高鐵運營裡程達到3.5萬公裡,約佔世界高鐵總裡程的70%,高鐵已經成為中國的一張靚麗名片。技術性能方面,我國高鐵也位於各國前列。傅志寰說,中國高鐵從技術探索突破、大規模建設,到目前的自主發展,做到了「把飯碗端在自己的手上」。如復興號高速動車攻克了轉向架、低阻力輕量車體、制動系統等核心技術,列車動力學、牽引、制動性能等關鍵技術指標十分優異。
在工程建設方面,中國高鐵工程建造領域技術領跑世界。他特別提到了不久前啟動建設的川藏鐵路。其雅安至林芝段全長1011公裡,橋隧比高達95%。鐵路沿線地區板塊運動活躍、地震頻繁強烈、高寒凍土缺氧、地形起伏劇烈、生態環境敏感,施工條件非常艱難。傅志寰說,還有京張高鐵八達嶺長城站,離地面102米深,工程量之大,世界少見。
不過,我國的高鐵技術仍有不足,如動車組晶片、軸承等自主化程度有待提高。今後需要加強專業基礎研究,開展新材料、新器件、新能源的應用研究。傅志寰說,奮鬥目標是實現更高速、更便捷、更經濟、更綠色、更智能、更安全。今後研發更高速度的新型動車組需要解決能耗、噪聲等問題。我國正在開展磁浮列車研究,時速可達每小時600公裡,真空管道高速列車的研究探索也已開始。
「中國工程科學高峰論壇」是中國科學院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力學所主辦的一個跨學科、前沿性、高層次學術交流平臺,目的是凝聚工程界、科技界、哲學界、企業界等不同領域、多種學科專業的知識與智慧,共同促進中國工程科學的繁榮發展。今年論壇的主題是「工程科學與大國裝備」。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航
編輯:胡德成
流程編輯 邰紹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