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命的工作,只為擁有屬於自己的房子,過上安定的生活。租房幾乎是每個年輕人都要面對和經歷的事情,能不能熬出頭就看自己了。臺北姑娘通過自己的努力,購買了屬於自己的小戶型,總算從出租房熬出來了。面積不大僅有39㎡,裝修卻十分精緻,一人一貓,生活令人羨慕。(圖:寓子設計)
入戶視角,進門撲面而來的是一股冷淡風,淺灰色調為主,寧靜簡約的氣質,住起來整個人都平靜了。忙碌了一天,回到家卸下疲憊,享受這一份寧靜。
鞋櫃與藍色儲物櫃設計,提高居家收納能力。灰藍色的儲物櫃,兼具著收納和展示功能,豐富空間色彩,增添室內活力感。
保持窗戶最大化,引入室外光線,讓空間不逼仄。室內減少隔斷的運用,以開放式設計,打造舒適的居家活動空間。色彩維持簡單原則,家具和軟裝選擇上都保持高度統一,視覺效果更整潔寬敞。
由於工作原因,屋主回家也有辦公需求。在設計上做出來取捨,捨棄了沙發等傳統規劃,將重心轉移到餐桌,一張長條木桌,不僅辦公方便,家庭聚會、用餐都是個不錯的選擇。
空間再小也要保證居家動線的合理,因此在家具和櫥櫃設計上一定要注意距離,不然影響日常生活。廚房選擇了工業風格調,符合屋主的喜好。通過板材的顏色深淺,劃分出廚房空間。
合理的動線設計,保留了大量的活動空間,既滿足了日常生活需求,又讓空間不擁擠。
臥室很多人以為是開放式空間,其實是做了隱藏式設計,無門套、無地軌設計,不僅清潔方便,空間也更整齊統一。
隱藏式玻璃推拉門設計,將臥室打造成獨立的空間,維持簡單的睡眠環境。玻璃門具有穿透感又能讓貓咪不得其門而入。
臥室空間有限,再設計上堅持實用為原則,橫梁下方打造成平臺區,減少臥室壓迫感,取代床頭櫃用於擺放物品。整排的大衣櫃設計,提供了良好的收納空間。
衛生間採用穀倉門隔斷,使用靈活、節省空間。小小的陽臺空間,擺放一臺洗衣機,不過多佔用空間。
衛生間改造後變得寬敞許多,乾濕分離設計和浴室暖風機,解決了沒有窗戶不通風的問題,保持空間的乾淨與清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