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環遊記》中的楊迪,一直都給人放得開、沒架子、高情商的感覺;
正因如此,外形條件並不出眾的他能夠得到大批粉絲的擁護。
而在新一期的《青春環遊記》中,楊迪因跪謝父母而登上了熱搜。
在當期節目中,節目組放出了一張楊迪小時候拍的全家福;
大家看到後紛紛提議再拍一張全家福,這時楊迪的母親突發感嘆,對楊迪說:「現在你都這麼高啦。」
而楊迪也打開了情感的閘門,回憶起父母對自己的教育。
楊迪說,他很感謝父母一直以來的鼓勵式教育,無論他做什麼,媽媽永遠說兒子很棒,永遠堅定地支持他,給了他很大的信心。
說到動情處,楊迪對著父母跪下,感謝父母的支持與鼓勵。他說:「爸爸媽媽,我現在實現夢想了!」
這溫情的一幕看哭在場的眾人,連總是笑嘻嘻的賈玲也不例外。
其實楊迪的家境並不好,出生在小縣城的楊迪,家裡並沒有資源能夠幫他實現夢想,楊迪的父母甚至都不清楚這個行當到底是什麼樣子。
沒有背景、外形一般的楊迪,想要在娛樂圈擁有一席之地,必然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而他努力的動力,不僅來自於對行業的熱愛,還來自於父母無條件的支持。
在楊迪追尋夢想的道路上,父母一直都給他極大的鼓勵和肯定,不管楊迪幹什麼,父母的反饋永遠是:「好」、「棒」。
而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鼓勵式」教育。
美國心理學家魯道夫.德雷克斯在《孩子:挑戰》一書裡寫道
「孩子需要鼓勵,就像植物需要水。沒有鼓勵,孩子的性格就不能健康發展,孩子就不能得到歸屬感。」
可見孩子的鼓勵教育有多重要,而鼓勵教育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
01
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很多家長都反映說孩子不夠自信該怎麼辦,其實自信是一個長期心理建設的過程,通過一次次肯定才能夠慢慢建立。
但是如果童年早期得不到父母的認可,孩子就很難建立起真正的自信,甚至長大成人以後仍舊有著濃濃的自卑心理。
02
親子關係更加融洽
沒有人願意與一個總是否定自己的人建立親密關係,即便那個人是父母。
充分的鼓勵,會慢慢拉近父母與孩子的關係,還會讓孩子將父母當做最值得信賴的夥伴;
這樣一來,當孩子遇到了困難或挫折時,能夠與父母傾訴,從而避免了很多問題的發生。
03
抗挫折能力更強
父母對孩子的評價,會成為孩子內心的聲音,如果父母對孩子總是批評否定孩子;
當今後孩子遭遇挫折時,腦海中也會浮現出父母對自己的評判。
但如果父母能用鼓勵的方式去表達,給孩子正向的評價,當他們遇到挫折時,就會有更多的能量去面對挫折,並積極的尋找解決方法。
其實鼓勵式教育,並不代表毫無原則,甚至脫離事實的表揚孩子,鼓勵式教育同樣擁有一些原則,家長們也要注意。
原則一:鼓勵要基於事實
孩子雖然小,但對事實也有自己的判斷,因此鼓勵教育,也要基於事實。
比如,當孩子取得了好成績時,父母的鼓勵就會增強孩子的自信,但孩子明明成績很差,為了培養他的自信還「強行鼓勵」;
孩子就會覺得你的誇獎「完全不走心」,嚴重的還會影響孩子對事物的客觀評判。
原則二:鼓勵在挫折後更有效
孩子因為心智尚不成熟,因此在面對困難和挫折時,往往會否定自己,這個時候,才是他們最需要鼓勵的時候。
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這時的鼓勵會幫他們建立起面對挫折時的應對機制;
以後再遇到挫折時,父母鼓勵的聲音,會一直迴響在孩子耳邊。
原則三:鼓勵後別加「但是……」
很多父母喜歡這樣鼓勵孩子:「你這次表演總體還不錯,但是……」
前面明明是表揚,後面就成了批評,忽冷忽熱,讓孩子聽了以後「不是滋味」。
要表揚,就不要有批評,純粹一些,這樣的鼓勵讓聽到的人也心中不悅,還不如不要。
鼓勵式教育絕非簡單的表揚、認可、肯定,同樣需要家長們的智慧;
而正確的鼓勵式教育,會讓孩子的內心充滿自信和感恩,這對孩子的一生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