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2020年最火的歌曲是哪一首?,肯定是《可可託海的牧羊人》,這首歌從抖音上播出後,很快風靡全國。不論是在酒吧,還是在公園廣場,幾乎每天都可以聽到。而網絡上有不少翻唱版本。
這首歌是近年來出現的網絡歌手王琪繼《站著等你三千年》後,再一次創作的傷感情歌。
所謂傷感情歌就是一個悲情的愛情故事,男女主人公之間所發生的愛情故事都無法實現,他們被怕別離(不是生離死別),或者只是男主人的暗戀。
這一首《可可託海的牧羊人》講的是一個關於牧羊人和養蜂女的故事。
與牧羊人有關的歌曲不少,有的歌曲以牧羊人為主角,有的歌曲中提到牧羊人。不過,國內幾乎都是牧羊女。比如,王洛賓的《在那遙遠的地方》以及新疆民歌《牧羊姑娘》都是以牧羊女為主角,而且都講述了一個真實的愛情故事。
《在那遙遠的地方》講的是王洛賓與牧羊姑娘卓瑪的那份純真感情,而《牧羊姑娘》是一對戀人的傾訴。《在那遙遠的地方》大家都很熟悉了。而《牧羊姑娘》卻不為大家熟悉。
歌詞是這樣的「對面山上的姑娘,你為誰放著群羊,淚水溼透了你的衣裳,你為什麼這麼悲傷?山上是這樣的荒涼,草兒是這樣的枯黃,羊兒再沒有食糧,主人的鞭兒舉起了抽在我身上。」(後面的略)
1982年風靡全國的武俠電影《少林寺》插曲《牧羊曲》也是以牧羊女為主角的歌曲。「日出嵩山坳,晨鐘驚飛鳥,林間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野果香,山花俏,狗兒叫,羊兒跑,舉起鞭兒輕輕搖,小曲滿山飄。莫道女兒嬌,無暇有奇巧,冬去春來十六載,黃花兒正年少,腰身壯膽氣豪,常練武勤操勞,耕田放牧打財狼,風雨一肩挑。」這首歌曲是為女主角白無瑕量身定做的,歌詞概括了一個牧羊女瀟灑的個性以及田園生活。
美國的電影《孤獨的牧羊人》題目有孤獨,但曲調卻歡快活潑,讓人感受到牧羊人的灑脫大氣。
而《可可託海的牧羊人》寫的是牧羊人與養蜂女的愛情,歌詞順口,加上故事悽涼,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歡追捧。
看到歌曲名字,還以為可可託海是海,或者少數民族說的海子(湖泊)。然而,可可託海並不是海,而是新疆阿勒泰地區富蘊縣下面的一個小鎮。
這個鎮子礦產資源豐富,且歷史上就是水草豐美的牧場。所以,很多牧羊人選擇在可可託海放牧,也有不少的養蜂人來這裡。
一個是追逐草原趕著羊群,以草場為家的牧羊人,另外一個是追隨花開花落,駝隊馱著蜂箱,哪裡開花哪裡就是家的養峰女。
兩個同樣漂泊的人,在草原野花盛開的季節相遇,一個放牧羊群,一個放牧蜂群,都是淳樸善良的人。
善良的牧羊人覺得女人不容易,會經常送一些羊奶或者羊肉過來,而養蜂女也會把香甜的蜂蜜,放到牧羊人的氈房門口,在這個花開草綠的季節,兩顆漂泊孤寂的心也漸漸互生愛意。
可是,時間從來就不會為誰而停留,當花落草黃的時候,養蜂女選擇默默的離開。因為,她又要追尋另一片野花,為了她的蜜蜂,為了她的生活,更為了兩個孩子。
其實,牧羊人也應該離開,去尋找另一片草原,牧民不都是逐水草而居嗎?可是,他卻沒有離開枯黃的草原,選擇了一直等待,希望等到養蜂女歸來的消息。
可是,當又一個春暖花開的時節,他等來的卻是養蜂女在伊利嫁人的消息。
他不知道,養蜂女為什麼要嫁給別人,他明明很清楚地表達了,自己對她的愛意,也說過,他不在乎她有兩個孩子,他願意像親生父親一樣照顧兩個孩子,可他不知道的是,養蜂女在乎!
原來,養蜂女曾經有一個深愛著她的男人,兩人一同用駝隊馱著蜂箱,趕著蜂群,追逐著野花的芬芳而居,她為丈夫做著可口的飯菜,她丈夫為她遮風擋雨,他們有了自己的一雙兒女。
可惜,她的丈夫半路上拋下她們母子三,永遠離開了塵世,自從她的丈夫去世以後,她就一個人帶著兩個孩子,追隨著花開花謝養蜂餬口,看著花開花落,蜜蜂飛舞,看著孩子的健康成長,她關閉了自己的心門。
當她遇到牧羊人的時候,那顆沉寂的心仿佛又被重新喚醒。她也愛上了這個開朗善良樂於助人的男人,可是,正是因為愛,所以她選擇默默離開。
因為她沒有忘記她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她不想拖累這個男人。那夜的雨下的很大,她還是倔強的帶著孩子,趕著駝隊偷偷的離開了男人,臉上冰冷的雨水和滾燙的淚水悄悄滑落,混在一起。
當她聽說,牧場的草都黃了,牧羊人還沒離開,還說要等她回去的時候,她哭了。她託人捎來了消息,告訴牧羊人說她已經嫁到了伊犁,希望男孩能忘記她。
故事動人而悽涼,觸動了許多被愛情傷害或者被愛情錯過的心靈,讓人很有感觸和共鳴。甚至發出「我真的相信愛情了。」的心聲。
可惜,牧羊人與養蜂女的愛情終究敵不過生活,牧羊女追尋伊利的杏花離去,因為只有那裡的杏花才能釀出她心中的甜蜜。
當然,伊利還有那拉提,也許,伊利的那拉提是她丈夫曾描述過的地方,是丈夫心中的夢。
那拉提是一句蒙古語,意為有太陽的地方。 相傳,成吉思漢西徵之時,有一支蒙古軍隊由天山深處向伊犁進發。時值春日,飢餓寒冷的軍隊翻過山嶺,看到了草原。
這時,雲開日出,夕陽如血,人們不由得大叫:「那拉提!那拉提!」也就是說,看到了太陽。
也許,她為了孩子,伊利有一個比牧羊人更有能力承擔起養育她兩個孩子的責任的男人。
或者,她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也永遠過著追隨花開花謝的生活,或者過著牧羊人那樣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因為,這兩種生活都是如同浮萍一樣漂泊,她希望孩子能夠擁有和他們不一樣的生活。
養蜂女走後,牧羊人感到了無盡的失落與痛苦,像個怨婦似的吶喊哭泣,酗酒,他拿得起卻放不下,甚至,當可可託海的草兒枯黃了,他都不離開,不追逐另一片草原,他想過他的羊兒嗎?
當他怨憤養蜂女離開時,他想過自己拿什麼養活牧羊女和她的兩個孩子?
因為「我釀的酒灌醉不了我自己」,這首歌雖然好聽,流行,但是卻不如王洛賓那首《在那遙遠的地方》流傳更廣。
那也是一段愛而不得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