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強縣抗疫一線的感人故事:致敬「最勇敢的人」

2021-01-18 衡水新聞網

確切地說,這不是通常意義上的「故事」,而只是實錄——實實在在的記錄。這些「故事」,冒著熱氣,帶著講述者的體溫,緊貼著棗強衛健人的心跳,還有一雙雙眼睛的潮溼……——題記

基辛格在《論中國》中說:「中國人總是被他們之中最勇敢的人保護得很好。」庚子年春節,一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很多人「宅」在家看書、看電視、刷朋友圈,有大把的時間和家人團聚。可當人們闔家團圓共享年夜飯時,棗強縣千餘名衛健人正逆行而上,進行著一場沒有硝煙的抗疫阻擊戰——

「關鍵時刻衝得上去,危難關頭豁得出來,才是真正的共產黨人。」棗強衛健系統的黨員幹部們,認真踐行著習總書記的這一指示。

疫情就是命令,初心無需多言。2020年1月23日(農曆臘月廿九)晚7時42分,濃霧鎖城,縣衛健局副局長鄭志博接到緊急通知:大營鎮東石村劉某某被診斷為新冠肺炎疑似病例,需要緊急處置。他迅速組隊冒著大霧出發,一方面協調大營鎮政府開展工作,一方面組織縣疾控中心開展消殺和流行病醫學調查。經過5個多小時的艱苦工作,成功對劉某某家屬及9名密切接觸者進行居家隔離,並對其居住地及周圍進行了系統、專業的消殺。一系列工作結束時,已是大年三十凌晨1時。

「堅守一線,為了40萬父老鄉親的平安!」這是鄭志博和棗強所有衛健人共同的祈願和義不容辭的責任!

「防疫阻擊戰剛打響時,疫情防控指揮部的電話鈴聲就沒有停過,來電多、問題多、請求多、諮詢多,成為辦公常態。有諮詢從外地回來如何防控的,有外地車輛需要排查的,有反映紅白事怎麼管控的等等。接到每一通電話,我們都迅速上報、請示,然後反饋給相關部門儘快答覆,切實處理好『小電話』中的『大民生』。」衛健局信文學說。

「小電話」「大民生」,6個普普通通的字眼,是責任,更是衛健人的大愛與擔當!初心無需多言,「我請戰」,三個字足矣!

全體堅守,是責任更是擔當。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組織和全體醫護工作人員是戰「疫」的主力軍,一時間,「請戰書」成為衛健人勇敢擔當的代名詞。

棗強縣人民醫院,護士蘇俊霞率先支援市三院;齊宏國、郭珊珊請纓,成為援鄂大軍中的戰士。

棗強縣中醫醫院,院長辦公桌上放滿了一份份「請戰書」。飄揚的國旗下,全體醫護人員洪亮的聲音響起:「我宣誓,不懼生死,不怕困難,同疫情戰鬥到底。」

「1月23日起,我開始了全天候堅守的日子」,棗強縣婦幼保健院副院長袁金榮說,「因疫情防控,不能和家人團聚。但是,我看到了一個更大的『家』,全院上下,眾志成城,凝聚起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強大合力。」

由於接連沒日沒夜的工作,棗強縣疾控中心副主任吳鳳暖身體出現不適,卻全然不顧,繼續和同事們在危機四伏的一線開展現場流調。「能為40萬父老鄉親築起一道阻擊病毒蔓延的防護牆,再苦再累都值得!」吳鳳暖欣慰地說。

一直奮戰在華驛酒店隔離點的縣衛健局二級主任科員付玉房介紹,初次遇見這樣的陣勢,年輕人有膽怯心理。經過政治動員、心理疏導,他們很快戰勝「心魔」,勇敢投入戰鬥並出色地完成了任務。其間,有3位年輕人火線申請入黨。

鄉鎮衛生院是鄉村公共衛生工作的樞紐。棗強縣11個鄉鎮級衛生院,327個村級衛生室協調聯動,在抗疫阻擊戰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面對疫情,55歲的大營鎮東石村衛生室負責人張世超連續36小時不休不眠,對18名武漢回棗密切接觸者檢測體溫,進行環境消殺、流調,奔波在最初出現疑似病人的東石村。

張國健是一名村醫,在缺少防護工具的情況下,他沒有退縮,始終堅守在肅臨線棗南出入口防控一線。其間,他鄭重地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吃住在單位,沒有固定的吃飯、休息時間,工作到後半夜已成常態,餓了就吃方便麵,困了就趴在桌子上打個盹兒……這樣的情況,對很多衛健人來說都是參加工作以來從未體驗過的,成為他們生命中的「第一次」,值得一生回味。

「第一次沒有家人的陪伴在單位過春節;第一次擔心深入一線採樣同事的安危;第一次被逆行醫護人員感動到淚眼模糊……」棗強縣疾控中心杜紅敏說。

有人說,90後是嬌生慣養扛不起大事兒的一代。如今,面對疫情,他們成了抗疫一線的生力軍。

棗強縣中醫院康復科90後青年李鵬舉說,這是他畢業參加工作以來,第一次參加全國性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以前大年三十都是闔家團聚,今年是和戰友們在火車站執勤。

90後免費醫學生張盼盼的孩子只有1歲,尚在哺乳期,除夕那天,她果斷把孩子交給老家婆婆照看,投身到一線防控戰鬥中。「疫情防控促他斷奶,也考驗我的意志,我和孩子共同成長,值得紀念。」

棗強縣王均衛生院的王磊、肖張衛生院的王雲青等90後青年在棗強衛健系統還有很多,他們在戰「疫」中快速成長,勇敢挑起抗疫重擔,像一顆顆明亮的星星,閃爍著屬於他們自己更屬於這個時代的光芒!

是的!這麼多個不眠不休的日日夜夜,這麼多普普通通的無私奉獻者,大家都有共同的目標和心願。

是的!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風雪過後,陽光一定更加溫暖燦爛。 林榮

(責任編輯:丹微)

相關焦點

  • 一個在抗疫一線留下感人故事的人
    她就是社區「90後」網格員張素娟,一個在抗疫一線留下感人故事的人。張素娟每天都會上門了解居民的生活情況,「在家不串門、出門戴口罩、回家勤洗手、房間多通風。」這是她每天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對於身體不太舒服的居民,她會耐心詢問:「身體狀況如何?體溫是否正常?家中是否有武漢返鄉人員?
  • 傳遞抗疫一線最真實、最感人故事,「平安武漢」獲評全國優秀政法...
    楚天都市報7月24日訊(記者吳昌華 通訊員武公宣)今日,中央政法委第二屆「四個一百」優秀政法新媒體榜單發布儀式暨政法戰線抗疫精神宣傳展示活動在北京舉行,會上發布了全國「四個一百」優秀政法新媒體榜單,武漢市公安局「平安武漢」微博獲評全國政法優秀微博帳號,並在會上作經驗交流。
  • 抗疫《在一起》十個故事十次震撼!敬勇敢而平凡偉大的抗疫英雄們
    9月29日《在一起》在東方衛視播出,以抗疫期間各行各業真實的人物故事為基礎,劇將分為《生命的拐點》《擺渡人》《同行》《搜索:24小時》《救護者》《火神山》《方艙》《我的大連》《口罩》《武漢人》等十個單元故事,還原人物的勇敢而平凡偉大的抗疫英雄們。
  • 溫暖感人!《隔不斷的愛》致敬抗疫一線的「戰士」
    整首歌親切、平和、溫暖感人。 白色口罩隔離病毒是武漢疫情的標誌性畫面,人與人之間隔離也是今春抗擊病毒的主要動作。但無論是口罩厚薄還是距離遠近,都擋不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同胞之情,隔不斷全國人民馳援武漢的大愛無疆。於是,作者抓住物理上的阻隔與親情的相擁這一對比關係展開創作,出新出彩,唱出了人們的心聲,也對戰鬥在抗疫一線的每一位「戰士」致敬!期盼他們平安歸來!
  • 主創班底全新海報太感人,共同致敬抗疫英雄
    關於今年突然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問題,相信每個人的感觸都是很深的,因為疫情,工作也停了,大上學也延遲了,大家的日常生活都受到了影響,但是這是我們全國人民都應盡的義務,還有一線的醫護人員們,他們才是最辛苦的!
  • ...公益MV《親愛的,你變了沒有》上線 網友稱「最感人抗疫歌曲」
    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12日訊「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為致敬奮鬥在抗擊疫情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及疫情防控的每一個參與者,山東衛視今天正式發布抗擊疫情公益歌曲及MV——《親愛的,你變了沒有》。《親愛的,你變了沒有》MV今日正式發布「什麼都不怕,孩子你要聽話」「不再是孩子,我們變成了戰士」……歌曲由青年歌劇演員賈凡、山東衛視主持人及抗擊疫情一線參與者共同演唱,以疫情防控一線湧現出的十多個刷爆網絡的動人故事為素材進行創作,歌中幾乎每一句歌詞,都是一個感人的「抗疫」故事,催人淚下,被網友評價為「最感人抗疫歌曲
  • 展現抗疫一線的平凡英雄,致敬抗疫英雄,致敬最美逆行者
    2020年註定是所有人都難以忘懷的一年,無數抗疫過程中的動人故事讓我們感動至今。《最美逆行者》以「小切口、小人物、大情懷、大主題」為創作思路,以「真實、鮮活、溫暖」的現實主義創作基調,用電視劇的藝術形式生動詮釋了「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
  • 他們向險而行書寫媒體擔當:講述真實感人抗疫故事
    他們是參與者、觀察者、記錄者、傳播者,他們記著初心、記著擔當、記著堅守,他們用筆桿、鏡頭為大家講述一個個真實的、感人的抗疫故事。 在第二十一個中國記者節即將到來之際,讓我們走進記者的世界,一起去了解他們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是如何記錄一個個動人的故事,又是如何呈現一個個真實感人的鏡頭。
  • 致敬抗疫英雄《在一起》將開播
    來源:今晚報 時代報告劇致敬平凡而偉大的抗疫英雄 《在一起》明晚天視開播今晚報訊(記者劉桂芳)抗疫時代報告劇《在一起》明日19:30在天津衛視開播。該劇以抗疫期間各行各業的真實人物為創作原型,講述了平凡人挺身而出、集體抗疫的故事。
  • 《最美逆行者》篇章主題曲上線 於毅《我們的光》致敬一線工作者
    首部抗疫題材電視劇《最美逆行者》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出品,該劇正在央視黃金檔火熱播出中,其真實感人的故事情節與高質量的今日,官方再度發布「別來,無恙」篇章主題曲《我們的光》,向一線醫務工作者致敬。  今日,《我們的光》深情上線,實力派演員、歌手於毅吐露對一線醫務工作者的心聲
  • 酷我音樂上線張學友周杰倫抗疫歌曲《等風雨經過》致敬醫護英雄
    "人的善與美,越是在困境與艱難時刻越能得到體現",在全民戰役之際,這句話更是得到充分展現。近日,張學友與周杰倫聯手打造的最新抗疫歌曲《等風雨經過》在酷我音樂正式溫情上線,兩大天王用音樂的形式,共同向奮戰在一線抗疫的醫護英雄們獻以最崇高的敬意,最真摯的祝福。
  • ...最美逆行者》以現實主義創作彰顯偉大抗疫精神和感人的中國故事
    弘揚偉大抗疫精神,致敬最美逆行者。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出品的首部抗疫題材電視系列劇《最美逆行者》,從9月17日起登陸央視綜合頻道黃金時間。
  • 【京聲京視】再現社區抗疫故事 致敬基層抗疫英雄——評紀錄片《我的硬核社區》
    該片將視線聚焦社區抗疫一線,通過五個不同社區的戰疫歷程、繁雜瑣碎的人情事理,真實還原了社區工作者的抗疫日常,展現了樸實卻硬核的抗疫力量,描摹了「生命至上 以人為本」的社會治理理念,激發觀眾共鳴與思考,向堅守在一線的基層抗疫英雄致敬。
  • 感人!紹醫人將真實抗疫故事搬上舞臺
    沒有硝煙的戰場,沒有吶喊的前線,疫情期間白衣戰士們奮不顧身奮戰一線的身影仍讓人動容。在晚會現場,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情景劇《火線入黨》、小品《特殊的婚禮》、以支援隔離病房小夫妻為雛形的歌曲《確認過眼神》等文藝節目,生動再現了抗疫期間紹興市人民醫院醫生們的感人事跡,呈現了醫者的大愛與擔當,引發了觀眾的強烈共鳴。
  • 《在一起》還原十個真實的抗疫故事
    其他角色的故事也同樣是我們曾在新聞報導中聽聞過的感人事跡。在劇本集中創作的三、四月份,編劇六六冒險進入武漢採訪並收集素材,其他編劇也通過遠程採訪等方式對大量抗疫一線的工作人員進行訪談;主演靳東、陳數等都與原型人物進行了面對面交流,最直觀的感觸成為他們在塑造角色時的珍貴情感體驗。
  • 「致敬抗疫英雄,謳歌時代精神」晚會在北京市海澱區圖書館北館舉行
    為展現抗疫中湧現的感人故事,弘揚勇於擔當、不怕犧牲、甘於奉獻的抗疫精神,12月18日,北京市海澱區圖書館(北館)(以下簡稱「海圖北館」)舉行「致敬抗疫英雄,謳歌時代精神」晚會,邀請北京老年醫院的援鄂醫療隊、雄安新區教育局負責人、溫蘇學區管理中心負責人等嘉賓來到現場參與活動。
  • 《在一起》每個故事都讓人感動,真實的寫照讓人動容
    ;《擺渡人》、《搜索24小時》、《口罩》、《武漢人》反映各行各業抗疫故事。《在一起》的十個單元一共20集,2集一個故事,每個故事都讓人感動。,但每個人也努力勇敢著...有網友說「這部劇最感人的地方,不僅僅是劇情和演技,還有那句『以真人真事為基礎』」。
  • 《在一起》定檔,匯集眾多實力演員,致敬一線抗疫英雄
    抗疫劇《在一起》是由十個單元故事組成了,也匯集了非常多的實力演員的加盟,一起致敬一點抗疫英雄,雖然距離開播的時間只有幾天大家都知道電視劇和現實是有一些差距的,在電視劇上看到的很多的感動人的事情,但是在現實上卻是更加讓人感動和欣慰的。《在一起》有眾多實力演員的加盟,劇照也被曝光了。
  • 今晚CCTV-1播出:時代楷模張玉滾致敬抗疫英雄
    致敬,時代楷模;致敬,抗疫英雄!今晚20:06,我們鎖定CCTV-1《時代楷模發布廳》,與時代楷模張玉滾一起走近這樣一群人,他們是抗疫戰場上的無畏戰士,他們是這個時代最偉大的英雄群體。疫情面前,穿上白衣,他們就是戰士,與疫魔抗爭,全力拯救每一個病患,就是他們在戰場的意義。
  • 時代報告劇《在一起》還原十個真實的抗疫故事
    1 以小見大,致敬無名英雄的無私奉獻電視劇《在一起》由《生命的拐點》《擺渡人》《同行》《救護者》《搜索:24小時》《火神山》《方艙》《我叫大連》《口罩》《武漢人》等十個單元故事組成,全部取材於抗疫期間的真人真事,從普通人的視角,以克制內斂、真實還原的鏡頭風格復刻了「雖熟悉但又陌生」地發生在抗疫過程中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