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北京3月7日消息(記者張加寧)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最新資料稱,被稱為"二戰後國際金融體系設計師"的美國經濟學家哈裡·懷特私下曾盛讚蘇聯,認為蘇聯國家主導經濟模式將取代資本主義,懷特還充當間諜為蘇聯提供情報。這位"資本主義世界的英雄"真的曾經為蘇聯當間諜嗎?
提到間諜,我們腦海中浮現的形象大多是007這樣身手敏捷、以一敵萬的孤膽英雄。個子矮小、戴著眼鏡、文質彬彬的哈裡·懷特看上去與間諜根本不沾邊。況且,懷特參與創建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實質是建立一種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懷特更是因此被視為 "美國英雄"。但是,新披露的文件顯示,就是這樣一位美國英雄,暗地裡瞧不起自己所創建的這一體系,並認為它最終會被蘇聯及其盟國的計劃經濟趕超。美國問題專家金燦榮介紹說,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這樣的想法並不奇怪。
金燦榮:其實蘇聯當時形象比美國好,50年代的時候,東西方陣營當中是這樣的,東方陣營還是進攻態勢,西方是防守的,因為當時蘇聯集團的經濟發展快,科技創新有些方面也比它好,比如世界上第一個核反應堆是蘇聯的,第一個洲際飛彈,第一個核潛艇,第一個太空人,全是蘇聯的。然後,奧運會得金牌第一往往是蘇聯比美國多,鋼琴比賽蘇聯人多,好像科學、經濟、藝術、體育領先,更重要的是50年代意識形態上,在任何國家選舉都是親蘇聯的勢力贏了。
其實,懷特已經不是第一次被懷疑。1946年,杜魯門總統不再堅持讓已經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執行董事的懷特領導IMF,令世人大驚。由此出現一個慣例:世界銀行一把手由美國人擔任,IMF總裁留給歐洲人。1947年,懷特從IMF黯然辭職。不過在俄羅斯問題專家孫壯志看來,不排除有輿論捕風捉影、誇大之嫌。
孫壯志:或者是出資去搞一些什麼,拿這個資金的過程當中,有某個人或者某個名人用了這個資金或者怎麼回事,或者在某種客觀上給它提到一定幫助,不能說這個人已經是蘇聯的間諜了,或者是誰的間諜了。
1948年,懷特在聽證會上否認所有指控,不過,懷特為自己的"忠誠"所做的捍衛使他精疲力竭,聽證會後3天後就病逝了。1997年,美國國會一個跨黨派委員會做出結論:"在國務院工作的間諜的共犯似乎已經找到,如財政部的懷特。"但仍有歷史學家質疑這種說法,他們認為,作為一個國際主義者,懷特是想讓美蘇繼續合作,他也許不知道跟他談話的蘇聯人是情報人員,同一個人怎能既是蘇聯間諜又是資本主義的"救星"?
孫壯志:都是沒有特別可靠的事實依據,可能捕風捉影的有些信息,包括人身攻擊的東西都拿來做一些依據,兩國關係,我覺得也是不正常的一個表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