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許轉載,請註明來源,微信公眾號:37度心理(ID:psy-37),歡迎分享!
在靜靜的空間
愛情開始上演二人世界
多少故事在流傳
嬌羞的眸子緋紅的臉
心跳貼著心跳
跳出滿屋的浪漫
身體與身體的舞蹈
舞出最熱烈的情感
青春在身體裡咆哮
快樂在嘴裡吶喊
百度貼吧:《良辰美景花好月圓》
在一次內環小聚中,談及喜歡一個人是什麼感覺時,朋友小花說道:「喜歡一個人是有性慾的」。對於這句話我不置可否。在那一段略帶青澀的初戀中,這句話對我來說多少有點風向標的作用。性與愛,是我們成人都知道但終究又不懂的話題之一。我們存在的始源是它,我們的生存也由於它而在繼續,但終究我們對它還是一無所知。
性衝動與愛意
性是人基本的生理需要,而愛則更為高級,它是個體心理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人對異性產生的兼具浪漫色彩和性色彩的高級情感。認知神經科學的研究顯示,性衝動和愛情是兩種不同的狀態,無論是大腦還是眼神的狀態都是不同的。
芝加哥大學StephanieCacioppo團隊的研究結果表明,性衝動(lust)與愛意(love)會調動大腦的不同區域。性衝動激活的是後腦島,而處於愛情狀態時則是前腦島被激活。
除了大腦,你望向對方的眼神也會在這兩種感覺的支配下體現出差別。當你長久地凝望著對方的臉時,你是想和對方發展戀愛關係;而當你更多的是在對方的身體時,你可能正在被欲望所控制,而不是真正的愛。
愛情存在性的色彩,那麼愛情是性為先,還是愛為先?在問及朋友黃胖胖(化名)這個問題時,黃胖胖反問了我一句:「你覺得是『性愛』還是『愛性』?」
在他的世界裡,男男女女都一樣,在追求著性帶來的快感。在「愛性」的前提下,似乎不需要對愛情多加思索。或許只有在顫慄之後,點著一根煙,才會思考具有如此人性哲學的問題。
先愛後性還是先性後愛?
1、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先性後愛
在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中,將人的需要分為五個層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和歸屬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這些需要是有層次的,是一種由低到高的逐級上升的過程,呈金字塔型排列。處於最底層的是生理需要,依次才是安全需要、愛和歸屬的需要。其中生理需要是指與有機體生存、繁衍有關的需要,是人和動物所共有的,其中性需要為其中一種。從理論當中我們很容易得出答案:愛情中是先性後愛。人們對浪漫愛情的嚮往,不僅僅是由於愛和歸屬的影響,而且還由於強烈的性的驅力的作用。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
2、三種性愛觀
大部分人對這個答案,是嗤之以鼻的。唐璐嘉對大學生性愛觀的調查顯示,絕大多數大學生認為愛與性應同時依存。其中,愛是性的前提,性是愛的進階。少數大學生認為性愛可分離,即愛情當中可以有愛無性,或者拋開愛情,有性不一定有愛。在此基礎之上,我們大抵可以將性愛分為以下三種:
有愛的性
這是傳統吃瓜群眾所持的性愛觀。「只要愛,發生性關係也可以」是這一主張的真諦。這裡我們不討論制度的結婚與愛的問題,而單純地討論性與愛的問題。
無愛的性
處於倦怠期的夫婦,缺少激情的夫婦,從一開始就沒有愛的基礎但出於某種考慮結婚的夫婦,因為子女沒有辦法結合在一起的夫婦就屬於這一範疇。「無愛的性」的傳統例子就是連面都沒有見就結婚的傳統婚姻中的洞房夜的性行為。強姦、賣春和賣淫、援助交際、性自由主義者的性關係等相當於「無愛的性」。
無性的愛
性障礙者、性未成熟者的愛。雖然具有性能力,但因某種原因或理由、信念,不發生性關係的人們之間的愛。單相思的一部分也屬於「無性的愛」。因為某種原因、理由或信念不發生性關係的人們之間的愛,可以有很多種。追求婚前純潔價值的戀人之間,雖然實際上在相愛,但由於信念直至結婚不想發生性關係。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直至結婚都會在無性地愛著。此時性表現為一種行為或意向的傾向性。
3、到底熟重熟輕?
金柱完指出:性慾與愛並不是到了一定的年齡便一同到來的東西。作為極其實際的問題,作為每個人最重大的問題,最切實而又秘密地到來的性慾與愛並不是合為一到來的。二者各自到來又幾乎是同時到來,哪個為先哪個為後並沒有必然的順序。人對性首先是用身體認識,對愛則首先用心認識。如此,二者雖來時不同,但終歸要合一。
從理論回歸現實,我們對這個問題是需要持謹慎態度的。在戀愛中堅持先性後愛,倘若一方不情願滿足對方性的要求,那麼這段愛情豈不是戛然而止?
倘若在戀愛中堅持先愛後性,那又引來一個問題:需要多愛才能發生性關係?
對於這個問題我想是沒有標準答案的,每個人對性的接受程度不同,性愛觀自然也千差萬別。縱使理論再美,它也只有理論意義或統計學上的概率性,而答案,自在人心。
完美的愛情應該是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相互滿足。在愛情當中,只有性與愛達到平衡,兩個人的身心才能合為一體。最終我成為你,你成為我,成為完全的一。
Reference
金柱完.人類的性、愛及性愛的哲學分析.太原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Vol.4,Mar,2015.
唐璐嘉.大學生性愛觀:一項質的研究[J].性心理學,DOI:10.3969/j.issn.1672-1993.2015.07.040.
Bolmont, M., Cacioppo, J. T., &Cacioppo, S. (2014). Love Is inthe Gaze An Eye-Tracking Study of Love andSexual Desire. Psychologicalscience,25(9), 1748-1756.
Cacioppo, S., Couto, B., Bolmont, M.,Sedeno, L., Frum, C., Lewis,J. W., ... & Cacioppo, J. T. (2013). Selectivedecision-making deficit inlove following damage to the anteriorinsula. Current trends in neurology, 7,15.
圖:網絡,侵權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