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嗓門崇拜」日漸深入人心的電視歌唱比賽中,民謠從來都不是舞臺的主流,直到水性科天,忽然就殺出了個張磊。盲選時一首《南山南》讓原唱者馬頔一夜間收穫微博萬人點名,剛剛結束的「鳥巢衝刺夜」,也是一首醉心民謠《寂寞是因為思念誰》,讓人想起巫啟賢的《思念誰》原本是民謠歌手沈慶的手作。憑藉民謠成為本季黑馬,張磊卻直言並不想黏上這張標籤,他毫不諱言地對騰訊娛樂記者說:「那都是『軟文』裡寫的。」勝負心淡然的他認為,哈林組的譚軒轅最具冠軍相,而自己希望在決賽後發些單曲。距離《好聲音》巔峰之夜(10月7日)還有4天,決賽中,張磊希望帶來「多少會有些不一樣」的演唱。
張磊在鳥巢衝刺夜中獲得最高分入圍五強
不願被貼「民謠」標籤 試音一次就成功
「從你跟我溝通到現在,你應該多少能感覺到其實我還是挺低調的一個人,我不太喜歡去發表一些比較銳利的意見。」這是整個採訪過程中,張磊說的最有情緒起伏的一段話——眾所周知,無論《好聲音》多麼煎熬,張磊始終是淡淡的,能讓他激昂起來的事並不多。
這一次,是因為記者用這樣的句子開了頭:「大家都說你是《好聲音》裡的民謠代表……」張磊立刻表示:「我就是我自己。」既代表不了民謠,也代表不了任何人。說起這個標籤,他甚至認為是「軟文」寫作的一種手法,「可能是為了博眼球」。張磊把那些誇讚自己的媒體消息、自媒體文章,統稱為「軟文」。
張磊足以博眼球的不止這一樁。比如,把《南山南》唱成熱門;比如,在十進五的「鳥巢衝刺夜」,拿下94.6的最高分;又比如,當初經過朋友引薦,張磊去《好聲音》試音,只一次便得到了盲選資格。按照慣例,一般選手要試3、4次,多的可能需要7、8次。張磊成為「黑馬」,似乎是有原因的。但張磊不喜歡拿這些說事,作為一個歌手,他的訴求是:「你要是喜歡就關注一下,你要是不喜歡,你想罵,其實我也無所謂。」至於那些標籤,能不貼就不要貼了吧。
選歌主要聽導演組 民謠不適合鳥巢
被「軟文」寫成民謠代表,大約也是因為《好聲音》一路唱下來,張磊的風格始終未變。問他:「你還愛唱其它的嗎?」得到的答案極簡:「也會唱一些老歌。」但在《好聲音》,大家都沒見過。
通常,《好聲音》導演組會問學員要一張長長的歌單,這裡面羅列了學員擅長的、想唱的的歌曲,張磊也不例外。但關於選歌,他保持「絕對沉默」,因為「比賽就是比賽,我會尊重我的導師以及我的導演組的安排跟要求」,而且,他認為這些人會比他更專業。
到了鳥巢決賽,還唱民謠嗎?還沒有最終決斷的張磊悶聲說:「多少會有些不一樣。」以最高分進入五強的他對決賽似乎也不太樂觀,他認為在鳥巢唱民謠其實是沒有太多勝算的。舞臺很大,觀眾很多,唱著清淡的民謠,「很難走到最後的冠亞軍」。
不過,能不能贏並不妨礙張磊想在「巔峰之夜」後,「至少能發一些單曲」。於是張磊和記者聊起「民謠歌手的出彩往往在寫不在唱」的問題。在《好聲音》前後,張磊演繹過《已是兩條路上的人》、《一朝芳草碧連天》、《仙女山的月亮》,但都不是自己的創作,張磊坦言,自己會寫歌,但量不大。《好聲音》之後,是發原創還是繼續翻唱,尚未可知。
跟太太視頻談情 用「大數據」預測譚軒轅奪冠
要參加「巔峰之夜」,《好聲音》學員們先後來到了北京,記者接通張磊電話時已過下午2點,剛聊了兩句,電話那頭傳來客房服務的電話,張磊輕輕地說著:「我才剛起,一會兒再打掃吧,謝謝。」前天一早6點的飛機,一到北京,張磊就蒙頭睡了一整天,因為之前的5天,他每天只睡2個小時。《好聲音》的鏡頭裡,張磊的太太格外令人印象深刻,每一次張磊演唱,她總是激動得淚流滿面,鼓掌的熱烈程度,恐怕手都拍紅了。這麼愛張磊的太太,知道張磊如此辛苦,該哭了吧?
「哭倒不至於,想念肯定是有的。」張磊說,除了錄製的時候太太會到場,他們幾乎沒有時間見面,只得每天晚上都視頻。張磊還告訴記者一個細節,無論他忙得多晚,「她一般會等我忙完,跟她視頻聊一會兒。」好在,馬上就要「巔峰之夜」,張磊又沒有太大的勝負心,哪怕止步於冠亞軍爭奪戰之前,他也覺得已經足夠。在他心裡,早有冠軍人選——譚軒轅。張磊甚至還用上了「大數據」,「這是個大數據的時代,可能會把5個人的數據拿出來分析,無論從哪個角度去分析,我覺得他都是機率最高的那個人。」都從哪幾個角度分析了?「通俗一點講顏值,演技,商業炒作,歌路……」張磊不唱民謠,大概還蠻想去做數據分析的。(文/毛予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