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9!展現了日本社會的畸形一面,拍出了日本人扭曲的價值觀

2021-02-09 江南影視圈

這個片子是在講什麼?

你該關注的是什麼?

有多少人仍身處在地獄中?

有多少人仍心安理得的用權力獲得利益,並不受法律的束縛?

被迫堅強的站出來的人,我們不僅要為她鼓掌,還要站去她身邊。

這根本不僅是日本的問題,來看看你身邊好不好?

《日本之恥》這部紀錄片在日本造成了很大的轟動。29歲的記者伊藤詩織受到日本著名記者山口敬之性侵犯並提起訴訟。

從伊藤詩織,這個站在風口浪尖的女士角度還原事件本身,講述日本性別方面的社會問題和傳統態度。

這部1個小時的紀錄片以詩織的個人經歷作為切入口,展現了日本社會的畸形一面。

泛濫的情色音像製品,街邊隨處可見的成人讀物,唾手可得的按摩服務,時常給人一種日本國民對於性的態度十分開明、先進的錯覺。

在根深蒂固、難以撼動的父權社會,這些元素不過只是為了取悅男性而存在。至於女性,往往只是被物化的欲望對象。

難以想像,這樣一個經濟如此發達的國度,性觀念與法律保護女性意識竟是如此落後。

BBC將鏡頭對準了這個爭議中的女性佐藤詩織,這是一個普通年輕日本女性,但她公開控訴日本著名媒體人,首相好友山口敬之強。

具體的事發經過,大家應該比大俠要清楚。大俠記得在2017年12月,安藤第一次參加民事訴訟聽證會。赴會之前,安藤聽著歌,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這一笑,讓我看到了一個美麗、自由的靈魂,它比任何控訴都能夠證明罪惡的殘酷。

安藤說,自己厭惡了被當做一個「怨婦」,她是一個愛笑的人,對生活的熱愛,是安騰的信仰,是史提夫·李普曼在《地獄裡的笑聲:大屠殺期間的幽默》展現的猶太人的勇敢,也是電影《美麗人生》《大佛普拉斯》帶給我們的感動。實際上,在反性侵運動裡,我們還有很多固有的觀念需要打破。

恰恰是片中女議員的態度,讓人毛骨悚然,作為黨派議員可以堂而皇之說出男性是受害者的言論,可以看出部分女性已經在男權至上的社會氛圍下跪的太久了; 整個社會根深蒂固的腐舊觀念,不是一天兩天可以解決的,但正如片中所說「一滴水改變不了什麼,但聚集起來它就能形成海嘯。」

在日本,2017年之前,日本強姦的最低刑期甚至短於盜竊,日本百萬女性10人的報案率,英國則是它的50倍還多,大多數女性受害人都選擇隱忍,這真是觸目驚心!

顯然不能說日本人很少發生這類事情,更容易得出的結論應該是由於種種因素,日本人甚少報案。

在日本通常人們認為強姦是發生在陌生人之間,而且有打鬥,這才能形成強姦的證據,所以這場熟人酒後的發生的「強姦」被警方認為證據不足,最後當事人也只能選擇走民事程序。這是不愛報案的一個原因。

更重要的是,文化傳統問題,對女性的物化在整個東亞都極其嚴重,這在BBC的記者及其觀眾看來,可能難以理解,為何如此發達的日本還有如此嚴重的性別歧視?

難以理解為何日本老齡化如此嚴重卻又不願接受移民?這是個保守問題,或者說落後 ,而美國保守派川普和共和黨的崛起,只會刺激世界各地的保守派或者說老頑固們繼續搞事,日本短期內的前景不容樂觀。

其實這個「恥」又何止是日本?

整個東亞文化圈,甚至是大部分亞洲國家,對待女性或者是性犯罪的態度不大多都是如此的麼?

在國內這種現象在少數?

公正的審判甚至要靠大眾傳媒來完成,強姦猥褻毀了別人一生付出的代價卻低廉得很,敢於出來說話的人遭受質疑和恐嚇,人們只關心是否有茶餘飯後的談資,但鮮少有人願意站出來說一句。

即使受到侵犯能做的也只有忍,周遭的人不會在意你是不是被迫,只會覺得錯誤都在女生。任重道遠!

將權力蔑視碾壓個體權益這一不爭事實公之於眾的《日本之恥》僅僅是一個正確且重要的開始。

在有關性侵犯關鍵議題上被新聞媒體、網絡輿論扮演的」平庸之惡「捂住嘴的受害者,指出修正我們落後的法律以及重審所謂的常識才是可行之策。

雖然這部以小博大的短片暫時還不能拿出正義,但在這漫長的努力中,它能給出的是援助和相助你我的信心,而非無用的憤怒!

我是江大俠,更多影視資源,歡迎關注江南影視圈,每篇文章均有相應影視資源(已上映)。喜歡我,就轉發我,都不幹,點個讚!

相關焦點

  • 日本人為何熱衷於道歉、謝罪?不寬容社會下的畸形美德
    比如收到禮物時,日本人也經常以「對不起」回應,意思是「讓您這麼如此破費,實在不好意思!」,強調渲染的是給對方增加負擔的歉意,但外界往往難以理解日本人這種委婉曲折的心理。正因「對不起」適用廣泛,配合日本人極盡謙卑的肢體語言,極易給人造成帶來「循禮尊規」的印象。
  • 豆瓣8.4分,這部中國風味的日本家庭電影拍出了三代人的價值觀
    這部電影雖然平淡,但是卻看完讓人回味無窮,它描寫出了三代人不同的價值觀以及對情感不同的看法。初看片名以為是十分溫馨的家庭劇情片,電影卻以外婆的死亡作為開頭。也因為外婆的去世,讓媽媽嶽惠英產生了要把外公的墳墓遷移到城市中與外婆合葬在一起的念頭。
  • 紀錄片《日本之恥》,日本社會畸形的性生態是如何毀滅一名女性的
    她是日本歷史上第一個,通過公開自己姓名與長相訴訟性侵案件的女性,使得「Me Too」在日本畸形的性文化下得以受到關注。在不斷訴訟的過程中,伊藤愈發察覺到一個事實—她要面對的,絕不僅僅是一個禽獸那麼簡單,而是日本數千年男尊女卑的社會地位和愚蠢腐朽的法律。伊藤渴望呼吸,她選擇同體制對抗,無論結果如何。最終,伊藤詩織將自己的故事編輯成冊,名為《黑箱,日本之恥》,英國BBC廣播也如實記錄了伊藤維權的全過程。
  • 豆瓣8.9,它是BBC經典同性懸疑劇,被韓國導演改編成《小姐》
    《指匠情挑》豆瓣評分8.9,播出15年,它的故事編排能力,緊湊從容的節奏,懸疑氛圍的營造,和對兩性的洞察都堪稱懸疑劇裡的翹楚本劇總共3集,每集都由不同的人物視角敘述還原整個故事,前兩集講述者分別是蘇珊和莫德,第三集是客觀視角展現。
  • 《我是大哥大》中的賀來賢人,如何演好一個扭曲的「宅男」?
    ,容易被人利用的主角類型爆發式的出現在日本影視劇中。 小野浩史笑的難看,笑的扭曲, 這個表徵之下其實暗含著他畸形的情感世界
  • 《上帝之城》罪惡輪迴的根源是扭曲的社會價值觀
    這怎能不讓人心寒?更可怕的是,這種悲劇不斷地輪迴上演。我想是整個社會扭曲的價值觀,在影片中也不斷有關於這種問題的揭露。如貧民窟的百姓一起掩護罪犯少年三俠,並積極參與販毒網絡。又如神槍手奈德也因為法律的形同虛設,要通過以惡制惡的犯罪道路來完成復仇。奈德的墮落,一方面預示著普通市民在罪惡循環中潔身自好的幻夢難以為繼,另一方面也代表著他這類人在價值觀扭曲的社會裡無所依靠無所保障的必然下場。
  • 《完美的世界》從日劇中看當今日本主流價值觀的傳達
    追了這麼多年日劇,一直對日劇傳達出的那種積極向上,又真實可信的價值觀心動不已,現實殘酷得讓人痛不欲生,但總能找到更好活下去的理由。 從小到大,從原生家庭到自己成家,日本產品一直是首選。我總在想,什麼樣的國度才能生產出這樣暖心又精緻的產品?一個飯盒的配件,都能想到勺叉兩用;一個保溫瓶蓋子,都能想到避免被熱空氣吸住打不開。
  • 日本也拍「抗日劇」!比國產劇還真實,八路軍形象讓人出乎意料
    而讓人感到意外的是,日本也拍出了一部「抗日劇」,總體來說,在這部日劇當中也還原了一些日軍的所作所為,還有護士救人的一些場景。,因為站在他們的角度上來說,這是在醜化日本人。這部片子的名字就叫《紅十字~女人們的入伍通知單~》,那麼日本為什麼要拍這一部影片呢?原來這是部劇是給反法西斯戰爭70周年弄出來的紀念劇,這就已經註定了它從題材立意上面肯定是要偏向八路軍這一邊。
  • 從《失樂園》看日本社會對婚外情的零容忍態度
    渡邊淳一的《失樂園》寫的是婚外情,我們可以從中一窺日本社會對待婚外情的態度。《失樂園》中的男主角久木是54歲的中下層公司職員,即我們所說的「老不正經」,女主角凜子是38歲的有夫之婦,即所謂「紅杏出牆」。
  • 日本畸形的偶像工業:禁止女星戀愛是違背人性嗎?
    因此,幾乎每個少女偶像團體,首先都在外在裝扮上充分展現者符合女性形象——幾乎沒有褲裝或者極短的頭髮等中性類打扮,而是堆疊蕾絲花邊,明豔花紋,短蓬蓬裙,高筒襪等典型的社會女性文化符號。這些外觀還需要還配合表演內容來加強性誘惑力。一些少女偶像團體會發布具有性暗示的曲目或者用展露身體的舞蹈來吸引受眾。
  • 日本詭異歪頭姐,臉色慘白頸部扭曲,難道日本都市傳說是真的?
    日本的都市傳說歷來以恐怖著稱,1979年,日本「裂口女傳說」就像傳染病一樣蔓延在日本民間,不但橫掃全日本的校園,還引起了社會大眾的極度不安。直到警方抓獲了一名假扮「裂口女」的25歲女子,日本民眾才逐漸平復驚懼的內心,並表示再也不相信都市傳說。
  • 推薦‖【全裸導演】日本成人片帝王的一生
    由日本當紅演員山田孝之主演的《全裸導演》一上線就引起熱潮,豆瓣7.9分,4.7萬人看過,3.5萬人想看。
  • 寄生蟲 | 上流下流,不過都是畸形社會裡的不入流
    殺人回憶裡營造出了一個絕望的犯罪世界;母親中畸形而又撕裂的情感宣洩;漢江怪物中看似災難,卻暗藏隱喻;雪國列車的反社會反烏託邦世界。導演每一部作品都是一個不一樣的韓國社會,套用現在很流行的梗,奉俊昊也是一步一步憑藉自己的能力為自己打造了一個奉式現實主義宇宙。寄生蟲雖然是一個犯罪驚悚的類型片,但其骨子裡卻和李滄東的燃燒一樣,包含了一個高級的社會觀。
  • 《砂之器》:日本社會派推理大師的劇作魅力與獨到的人文關懷
    影片巧妙的藉助身世背景映射了當今日本社會中森嚴的等級制度,深刻塑造出日本社會邊緣人物為得到名與利而扭曲的人性。(2)、故事始末展現出導演對日本當代社會森嚴階級制度的批判與反思 除此之外在《砂之器》中,導演對日本現代社會森嚴的等級制度的態度也是影片主題中重要的闡述理念。就像日本社會學家竹內洋所說:「日本進入現代社會後,社會各階層的流動性反而比日本近代變得越來越小了, 時至今日日本還是一個不斷固化的階層社會或者說差異社會。
  • 遊光掠影:豆瓣8.9!2018年評分最高的恐怖片出爐了,不笑算我輸
    《攝影機不要停》等了半年終於國內出資源了,我被這部恐怖片的評分震驚了,評分8.9超過《閃靈》,好於99%的恐怖片,好於98%的喜劇片。  豆瓣8.9,IMDB8.2,爛番茄新鮮度100%,什麼叫做通殺,這就是通殺。
  • 豆瓣8分,一部讓人驚嘆的日本犯罪片
    很難得的,今天看了一部日本犯罪片。相比起韓國犯罪片的現實驚悚血淋漓不同,日本的犯罪推裡片相對來說更壓抑內斂一點,尤其今天要說的電影,看完你很難不感慨,為什麼日本導演可以把犯罪推理片拍得如此潤物細無聲。《祈禱落幕時》熟悉東野圭吾的對這個片名一定不陌生,這是一部改編自東野圭吾原著的同名犯罪推理電影。
  • 由日本人導演,並在日本播出的抗日神劇,劇中八路軍是這種形象
    而且是由曾經的侵略方日本人自己導演的抗日劇,並且還在日本播出,而劇中的八路軍則是這種形象。相信大家肯定很奇怪,作為侵略國的日本,如果真的拍攝了抗日劇,肯定不會把自己的國家拍的很兇殘,也不會把自己國家最醜陋的一面展現出來。
  • 豆瓣8.9,此片不宜深夜觀看
    今天廠長大放送,端出了這道來自廚房的影片。《小森林》夏秋篇光看海報就被暖暖的風格所吸引。豆瓣評分8.9,好於97%的劇情片,數據足以說明一切。有人說:影片描述的生活與完美只差一個wifi的距離。當然,用「舌尖上的日本」來形容就再好不過了。
  • 愛拍職業劇的日本人,這次職業地拍了拍職業拍 AV 的人
    日本人拍起職業劇,題材向來是百無禁忌。  醫生律師教師明星這些光環職業,日本人早就拍完一圈了,小眾職業諸如漫畫編輯、財務會計之類,也出品了不少口碑之作。掐指一算,日本人還有什麼職業沒拍過?那必須是飽含十一區特色的 AV 導演了。
  • 黑道中的異類,日本黑幫不為人知的一面
    比利時攝影師 Anton Kusters 作為首位獲準拍攝日本黑社會的西方人,他和他弟弟花了兩年時間隨訪日本黑幫,拍攝了大量有關日本黑社會日常生活的照片,揭露了他們鮮為人知的一面。Anton Kusters 的弟弟在東京工作,一次偶然的機會去東京探望弟弟的 Anton 在新宿喝酒看見了一班極道黑社會份子,玩攝影出身的他第一時間便想到,不如拍一個以日本黑道為主題的紀錄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