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點擊上方"新民晚報"↑免費訂閱
如果你也有消費投訴
點擊上圖即可報料
琳琅滿目的進口食品讓我們在挑選時又多了一份選擇,然而,你有沒有想過,在中、英文標籤內,竟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
新民晚報新媒體【較真】平臺曾報導過的《較真 | 怪了!配料大不同,成分卻一樣,這些營養成分表天天在糊弄你!》一文,記者從食品包裝上再普通不過的一張營養成分表入手,為讀者揭開了國產食品標籤怪象的「一角」,而今天記者就將徹底為大家「撕開」那張食品標籤,帶大家瞧一瞧「進口食品」中文標籤的背後到底有何「玄機」。
記者首先來到了位於南京西路上的Marks&Spencer進口超市。位於四樓的食品專區有一款名為「Florida Orange」的飲料,中文名「佛羅裡達橙汁汽水」,標籤條上印有這款商品的「原產國」、「淨含量」、「配料」、「生產日期」等中文信息。
在標籤最後則附著上一篇報導中記者重點關注的「主角」——營養成分表。上面寫著,每100毫升汽水中含有:能量214千焦、蛋白質0克、脂肪0克、碳水化合物11.9克、鈉40毫克;
當記者轉過塑料瓶,審視英文標籤時,卻發現原版的英文標籤上同樣標註了每100毫升的能量與碳水化合物,只是它所寫的每100毫升能量竟然是238千焦,碳水化合物是13.5克!
同一瓶飲料,同樣的計量單位,為何能量與碳水化合物卻發生了偏差?原產地在英國的這瓶飲料為何進口到中國後這兩項指標發生了改變,這實在是怪事一件。
記者又拿起了同排貨架上另一款飲料,英文名為「Diet Florida Orange」,中譯「健怡佛羅裡達橙汁汽水」,中文營養成分表標註為每100毫升:能量28千焦、蛋白質0克、脂肪0克、碳水化合物0.8克,鈉20毫克;
再來看英文食品標籤,上面寫著,每100毫升的能量為27千焦、蛋白質0.1克、脂肪為0.1克、碳水化合物0.8克、食用鹽(Salt)0.05克。
因為鈉(Na)和食用鹽(NaCl)物質不同,但是光看能量、蛋白質、脂肪的出入,一下子就可以發現這又是一樁營養指標「離奇」不同的怪事,蛋白質含量竟然發生了「從有到無」的轉變。這樣的「進口飲料」還真是奇特。
以在光新路樂購購買的番茄醬為例,在這款英文名為「HEINZ TOMATO KETCHUP」,中譯「亨氏番茄醬」的食品背後,牢牢地貼著一張中文食品標籤,營養成分表上還是以每100克為基準的5個指標:能量519千焦、蛋白質1.1克、脂肪0克、碳水化合物29.0克、鈉940毫克;
那麼中文標籤的背後呢?記者撕開後發現,這款受到美國千家萬戶青睞的產品,每17克含有:能量20千卡、蛋白質0克、脂肪0克、碳水化合物5克、鈉160毫克。
記者通過將17克換算到100克,並將能量單位按照中國標準換算為千焦後得到原版的五項指標應為:能量492千焦、蛋白質0克、脂肪0克、碳水化合物29.4克、鈉941毫克。
儘管碳水化合物和鈉較之中文標籤十分接近,但是能量和蛋白質上的差別依舊顯而易見,相差的能量是在何時變多的,而蛋白質的「質變」也同樣令人費解。
巧克力想必是很多人的心頭好,但是大家在關注可可含量等衡量巧克力味覺享受的關鍵詞時是否注意過營養成分表呢?記者來到人民廣場附近的來福士商場底樓——進口「好時巧克力」專賣店。
在探訪後發現一款英文名為「PAYDAY PEANUT CARAMEL BAR」,中文名叫「PAYDAY花生焦糖味糖果棒」有些蹊蹺。這款產品的中文營養成分表上以每份(52克)為單位,標註:能量1059千焦、蛋白質7.0克、脂肪13.0克、碳水化合物27.0克、鈉120毫克;
撕開中文標籤,英文的表格裡同樣是以52克為單位:能量240千卡、蛋白質7克、脂肪13克、碳水化合物27克、鈉120毫克。
乍看之下毫無問題,可當記者把能量換算為焦耳後,卻發現了不一樣的兩個數據,240千卡等於1004604焦耳,也就是1004.604千焦,是不是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記者就這個疑問採訪了一位剛剛購買了這款商品的市民,得到的回應是「一般看看生產日期就行了,這個問題沒什麼關係吧。」而在結帳時向收銀員詢問得到的回答卻是「從來沒有顧客反映這個情況,我也不知情。」
記者來到了嵐皋路上一家名為「雅酷滋」進口食品店,這是一家開在社區門口的小店,在這家以「家門口的世界味道」作為宣傳標語的小店門口,赫然掛著「進口食品特賣,全場八折」的標誌,而在門口就堆放著一箱箱的進口食品。
記者拿起了一包韓國布丁,中文名為「奧特多牌水果味混裝布丁」的這款產品上貼著的營養成分表顯示,該產品含有能量377千焦、蛋白質0克、脂肪0克、碳水化合物24克、鈉36毫克;
對照一下旁邊的韓文標籤,一處明顯的不同引起了記者注意,在其他四項指標相同的情況下,韓文顯示的鈉含量為30毫克,韓國食品進口到中國為何「變鹹」了?
記者又來到附近石泉路一家名為「柯姆滋」進口食品直營店內,記者購買了售價5元中文名為「帕魯士脫脂牛奶」的乳製品和售價1元/瓶的飲料「哈達汽水」,而店員又附送了記者一卷名為「野部男梅清涼條糖」的產品。
先來看牛奶,根據包裝上的原版標籤所示,能量150千焦、脂肪小於0.1克、碳水化合物4.9克、蛋白質3.7克,鹽0.1克,鈣120毫克;
而貼著的中文標籤上能量卻標註著能量152千焦!
再來看「哈達汽水」,原包裝上標明能量42千卡、蛋白質0克、脂肪0克、碳水化合物10.6克、鈉4毫克;
但是中文標籤上呢?能量180千焦、蛋白質0克、脂肪0克、碳水化合物10.6克、鈉0毫克。鈉的含量一下子從4毫克變成了0毫克!
最後來看贈品條糖,日文原標籤上寫著能量83.2千焦、蛋白質0.03克、脂肪0.11克、碳水化合物38.66克、鈉1.02克;
而中文營養標籤上卻寫著能量658千焦、蛋白質0克、脂肪0克、碳水化合物38.7克、鈉1020毫克。
作為進口的預包裝食品,按照國標《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規定,應當有中文標籤、營養標籤等,不標註主要營養素信息可視為不合格產品不允許銷售。
根據《上海口岸進口預包裝食品標籤須知》內關於營養標籤的相關要求:對首次進口的食品,進口食品企業在報檢時應提交符合營養標籤標準要求的營養成分表,以及營養成分直接檢測或間接計算的證明材料,外文資料應隨附中文翻譯件,上述資料應加蓋企業公章。進口食品企業應保證資料的真實、準確。但為何記者屢屢發現原版外文標籤與中文標籤數值發生偏差的「怪事」呢?究竟哪一個標籤上的數據才是「真實、準確」的呢?
民以食為天,「進口食品」作為大家購買食品時額外的選擇的確是好事一樁,但如果在這普通的營養成分表上都不能令人信服的話,那「進口」又有何用呢?
(新民晚報新媒體 董怡虹/圖文 戴慧菁/編輯 董春潔/製圖)
如果你也有消費投訴
點擊上圖即可報料
有任何的想法都歡迎通過「寫評論」來和我們互動~
如果你也有消費方面的投訴,可以點擊文末閱讀原文,進入新民晚報新媒體的「較真」投訴平臺,我們來較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