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它面前98K算個啥!二戰蘇聯最著名火炮,德軍叫它「咻碰炮」

2021-01-18 歪史正說

1942年的史達林格勒保衛戰期間,蘇聯炮兵曾出動17000門各型火炮,鋼鐵巨獸怒吼著噴射出復仇的彈藥,砸向法西斯侵略者。第二年的7月,庫爾斯克會戰中,蘇聯炮兵出動了火炮20000門參與對德國的火力打擊。其中,第二兵團和第七兵團裝備的2516門火炮,排成了14公裡的炮兵陣地,同時開火時的場面蔚為壯觀。

蘇聯歷來重視火炮的發展和生產,史達林就曾說過「炮兵是戰爭之神」。在二戰中,蘇聯的火炮確實取得了巨大的戰果,為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其中有一款最著名的「功臣炮」,在二戰中戰功赫赫,德國虎式坦克沒出現之前,它可以輕鬆擊毀任何一款德國坦克,與它相比德國著名栓動步槍98K算個啥!

這款火炮就是蘇聯ZIS-3型76.2毫米加農炮,因為射速很快,總是在聽到發射時「咻」的一聲之後,緊接著就聽到命中目標的「碰」的一聲,如果第一發沒能命中,馬上就會又第二發、第三發接踵而至,所以德國士兵習慣地叫它「咻碰炮」,這種聲音幾乎成了二戰時德國士兵的夢魘。

格拉賓將軍

1941年5月,蘇聯軍方指示格拉賓設計局,設計一種成本低廉、易於生產的76.2毫米師屬加農炮,用來替代F-22式1936年型76.2毫米師屬加農炮。格拉賓將軍領導的小組,利用ZIS-2型的炮架,換裝了新炮管,增加了炮口制退器,加裝垂直半自動鍥型鎖、液壓駐退機、復位機等,得到了這款ZIS-3型76毫米加家炮。

ZIS-3型76.2毫米加農炮,全長6.01米,行軍狀態全重1.85噸,戰鬥狀態重1.15噸,最大射速25發/分,持續射擊時15發/發,最大射程13.29千米,炮兵班人數為8人。該型火炮可以使用多型彈藥,在使用穿甲彈時在914米距離仍可擊穿81毫米的30度角裝甲,發射高爆彈時可以達到最大射程13.29千米,堪稱萬能炮。

ZIS-3炮兵陣地

該炮火力性能出色,既可以反坦克,又可以消滅敵人有生力量,壓制敵方炮火,破壞堅固掩體。它結構簡單,重量大為減輕,便於機動和快速作戰。而且,最主要的是生產時間減少了三分之一,成本下降三分之二,使這種火炮成為了一種易於大規模生產的武器。負責生產該炮的高爾基市第92兵工廠和沃特金斯克的第235兵工廠,甚至利用流水線生產該炮,使其成為蘇聯第一種可以流水線生產的火炮。

正在機動的ZIS-3

1943年後,蘇軍每個反坦克殲擊炮團裝備該型火炮24門,步兵師師屬炮兵裝備36門,其中12門歸反坦克炮營使用。由於性能出色,且價格低廉,易於生產,整個二戰期間蘇聯共生產該型火炮48016門。

SU-76自行火炮

ZIS-3型76.2毫加農炮,被認為是二戰期間最好的火炮,史達林稱讚其是「火炮中的傑作。」後來,蘇聯還給它加裝了坦克底盤,成為SU-76自行火炮。

相關焦點

  • 有些意外:柬埔寨軍隊還在用二戰火炮,德國工程師稱讚過
    【話說軍世】最近的照片顯示,柬埔寨軍隊還在使用蘇聯ZIS-3型76毫米加農炮(1942年型號),堪稱「二戰兵器博物館」,看到炮身,歷史感油然而生,這是二戰中最好的火炮之一。
  • 二戰時期各國火炮裝備介紹德軍二戰時期系列火炮最為強勁且實用
    說到了二戰時期各國裝備火炮裝備,首先要必須介紹兩個國家火炮,那就是瑞典和捷克這兩個國家是火炮裝備雖然在二戰中性能不是最突出的但卻是裝備在各國裝備中火炮中最廣泛和實用的,瑞典的福博斯火炮,曾經在二戰中一共裝備了超過50個國家,其中包括福克斯75毫米步兵炮35倍徑和40毫米的福克斯通用高射炮
  • 二戰蘇聯SU-152毫米自行火炮號稱動物園殺手據說能打穿費迪南
    說到二戰殲擊車系列,蘇輛和德國都才採用無炮塔結構,而德國當時最著名的殲擊車,主要有兩個型號,三號G型突擊炮,黃鼠狼殲擊車,這兩種殲擊車是德軍二戰時期生產數量最多,戰績最好的兩款車輛,而蘇聯方面,最為經典常規的殲擊車輛,主要是以SU系列殲擊車為主,SU-76是蘇聯第一款戰場自行火炮,
  • 解讀二戰中的蘇聯為何「沒有」自走防空炮!
    德國球狀閃電自走防空炮但是在這個背景下,兩者於防空自走炮這一塊兒的發展卻是大相逕庭,先說說德國,作為在二戰中最依仗裝甲,也最重視裝甲的國家,坦克的命絕對是要比步兵值錢的,像英國人那樣專門造一堆給步兵抗子彈的步兵坦克,上前線就得在坦克上面鋪上坐墊
  • 二戰系列之德國火炮
    作戰效果:38式反坦克炮,在914m距離上射擊時,可以穿透著角為30度、厚度為50.8mm厚的裝甲板,隨著角度的增大,穿甲厚度還將會大幅度增加。這種火炮的外廓非常低矮,如果構築的火炮掩體超過0.61m,那麼它的炮身就幾乎會貼到地面上,因此整個炮位很難被發現。
  • 二戰時期德軍的犀牛88毫米主炮殲擊車一度成為東線戰場死神點名者
    說到二戰時期的德軍坦克88毫米主炮的坦克殲擊車最初第一版本便是著名的犀牛自行火炮,和大黃蜂型88毫米反坦克殲擊車。1941年末到1942年初當時德軍前線坦克型號還是以三號J型L型M型為主這三種裝備德軍當時在東線威力最強的50毫米60倍徑坦克炮,但即使如此面對蘇聯的T34坦克三號J型坦克只能勉強用於坦克戰而已,一度被蘇聯的T34坦克壓制,原因就在於三號坦克底盤較小不能改裝更大的炮塔來裝備75毫米炮,其正面裝甲雖然在1942年得到加強達到50毫米左右,但明顯防護力不夠,火力又不足,四號坦克換裝工作也是遙遙無期,到1943
  • 二戰德軍最厲害的反坦克武器:並不是88大炮,而是士兵的肉體!
    有些德國步兵師還有一個連的75毫米自行反坦克炮,也叫突擊炮,大約10輛左右。例如著名的三號突擊炮和四號突擊炮。突擊炮主要用於支援步兵掃蕩和摧毀敵人的堅強陣地,在坦克數量不足時肩負反戰車的任務。德軍的突擊炮在戰爭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例如1943年1月在德米揚斯克地區的戰鬥中,德軍一輛三號突擊炮與蘇軍交戰,單車擊毀12輛蘇軍坦克。
  • 二戰德軍的野牛、黃蜂、蟋蟀再到野蜂,現代自行火炮的開山之作
    德國150毫米s.IG.33步兵炮是二戰德軍產量較大的步兵炮,德國從1933年到1945年,一直生產150毫米s.IG.33系列步兵炮。在發展反坦克用的自行火炮的同時,德國人也對自行榴彈炮予以足夠的重視,先後進行了不同口徑、不同身管的火炮的裝車試驗,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德國軍隊對波蘭和西歐發動「閃擊戰」取得成功,特別是進攻蘇聯之後,德軍統帥部深感牽引式火炮跟不上坦克推進的速度,要求加速研製和生產自行火炮的呼聲甚高。因此,德國便同時開始研製自行反坦克炮和自行榴彈炮。
  • 二戰時期的德軍大口徑白臼炮令蘇聯人懼怕的死亡炮彈弧線
    說到二時期德軍最著名的重型大口徑臼炮,卡爾巨炮便是大家經常聽聞到德軍重型火炮名字,卡爾臼炮是二戰時期德軍建造的口徑達到600毫米超級巨炮之一,並參加在二戰德軍前期的多次圍城戰中,其發揮的威力曾經讓蘇軍感到震驚和恐懼,卡爾臼炮是戰爭歷史上所建造的最大口徑的重型臼炮之一。
  • 二戰105leFH18B2自行火炮,它為什麼造型如此獨特?
    105leFH18B2自行火炮是二戰德軍裝備的武器,是以法蘭西戰役期間繳獲自法軍的夏爾B1重型坦克改裝而來,雖說二戰時德軍使用了很多改裝武器,不過這一款的造型算是最獨特的,跟德軍一向堅持的帥氣幾乎不沾邊。
  • 德軍的重錘;詳解二戰德軍大口徑火炮陣地
    導語:本文提到的火炮陣地是指德軍步兵師的師屬炮兵陣地和集團軍屬的炮兵陣地。德軍步兵師師屬炮兵陣地德軍步兵師裝備的榴彈炮有兩種一種是105mm口徑的Le.FH18,一種是150mm口徑的sFH18。每個火炮陣地與火炮陣地之間相隔為30~50米,以炮兵連為例,德軍的炮兵連有四門火炮,這四門火炮的部署方式有多種,一種是直線式的部署;一種是錯列分布,類似於W形;還有一種是方形部署,就是四門火炮布置在正方形的四個角。然後炮兵連的指揮部位於炮兵陣地的後方,再就是牽引火炮的卡車和騾馬都在火炮陣地後方200米之外的地方,主要是為了防止遭到敵方的炮擊,畢竟敵方最想幹掉的就是炮兵陣地。
  • 納粹德軍的噩夢:被譽為史達林鐵拳的蘇聯ISU-152自行反坦克炮
    1943年春,蘇聯逐漸取得了東線戰場的主動權,開始不斷地對德軍發起大規模反攻,然而在攻擊過程中進展並不順利,為了能夠有效摧毀德軍堅固的防禦工事及德軍最新研製成功的虎式重型坦克,蘇聯決定研發一款威力強大的大口逕自行火炮,該計劃被蘇聯命名為241項目。
  • 二戰時期,德軍裝甲兵的「動物園」中,都有哪些「珍禽異獸」?
    二戰時期的德國,以裝甲部隊稱雄。二戰前期,德軍在裝甲兵之父古德裡安的戰術思想指導下,以裝甲部隊為主體,快速推進,直搗黃龍的閃擊戰,幾乎橫掃了大半個歐洲,捷克斯洛伐克、波蘭、甚至於號稱擁有著當時世界最強陸軍的法國,相繼倒在了德軍裝甲部隊的鐵蹄之下。
  • 二戰蘇軍的火力支柱,120毫米重迫擊炮,德軍大量仿製使用
    二戰前的蘇軍就高度重視火炮部隊的建設,不僅身管火炮種類齊全,在迫擊炮方面也同樣豐富。這其中最受歡迎的是120毫米口徑迫擊炮,不僅蘇軍多個兵種使用,德軍繳獲後也稱讚有加,並進行了大量的仿製。二戰爆發初期,蘇軍手中裝備的是M1938式120毫米迫擊炮,也被稱為PM38。它由一個圓形的底座、身管、方向機結構以及觀瞄裝置組成,與常規炮相比僅僅是尺寸更大一些。另外它還有可拆卸的炮輪,方便汽車或者馬匹拖曳。
  • 二戰蘇聯這種步槍受德軍瘋狂追捧,敢和MG42機槍對射毫不示弱
    SVT是「託卡列夫自動裝填步槍」的縮寫,由著名的蘇聯輕武器設計師託卡列夫設計,他設計的TT-33自動手槍已經是經典中的經典,被蘇聯紅軍大量裝備。SVT步槍以它的尺寸來說是非常的輕,例如SVT-40比莫辛-納甘1891-30長了約5釐米,但重量卻輕了近半公斤。雖然發射的槍彈相同,但SVT的後坐力卻比莫辛-納甘要低,射擊精度也很接近莫辛-納甘,而莫辛納甘是二戰中精度非常優秀的一種栓動步槍,可見SVT的精度多麼的好。
  • 有史以來壓力最大的武器,二戰德國SPG自行火炮
    自行火炮在二戰時具有重要的作用,是重要的機動重火力支援武器,德國最早意識到這類裝備在戰鬥中發揮的作用,二戰初期就積極研發,除了野牛系列自行火炮等著名的型號外,德國當時還有一款十分小眾的SPG自行火炮。SPG自行火炮法蘭西戰役中,德軍裝備的野牛自行火炮表現優異,堅定了德國繼續研究相關武器裝備的決心。不過擺在德國面前的問題是,德軍缺乏足夠的裝甲底盤用於改裝工作,於是大量繳獲的坦克底盤被用來進行改裝。
  • 二戰德軍頭號王牌狙擊手,98K殺敵345人,曾命中千米外敵軍
    在二戰時的歐洲戰場上,以德國為首的法西斯軸心國將侵略的鐵蹄踏遍了大半個歐洲,無數生靈慘遭塗炭,交戰雙方在正面戰場上爆發了無數次血戰的同時,在拉鋸戰間隙的狙擊對決同樣驚心動魄,其中蘇聯、德國均在二戰中湧現了大批優秀狙擊手,比如柳德米拉、瓦西裡等戰鬥英雄。
  • 二戰系列之美軍火炮
    這是因為它擁有一個像講道壇般的機槍手位置,以及沿襲英軍「主教式」自走炮的名字,而英國方面的最終命名方案亦採用了105mmSP牧師型自走炮這個名字。而牧師式自走炮的命名,也奠定日後英軍以神職人員名稱為自走炮命名的傳統,如後來的「司事式」及「修道院長式」自走炮。
  • 蘇聯步兵的戰地炮火支援,用各型坦克底盤改裝的SU76自行火炮
    二戰前的坦克更新換代速度很快,很多坦克可能服役還沒有五年就要退役了。這些好不容易生產出來的武器也是真金白銀造出來的,如果就這麼簡單退役拆除,那可真的就是敗家子的行為了。 而蘇聯則更是勤儉持家的典範,蘇軍當時對待這些退役武器,一般是先把炮塔拆下來,裝到邊境的築壘地帶上,充作要塞的永備火力點。
  • 二戰時期德軍88毫米高射炮究竟能打多遠兩千米擊毀坦克是神話嗎
    二戰國軍中央軍德械師的使用德國leIG18式75毫米步兵炮說到二戰時期火炮,可謂是五花八門論數量和輕便性日本二戰時期經典火炮也是有好幾種,著名的92式70毫米步兵炮只有半個人高1.22米,200多公斤重,卻能滿足步兵炮曲射和直射兩種優異的性能特點,打近點的目標可以直射可謂是攻堅戰一把出其不意的尖刀,最小射距離是100米,曲射時92式步兵炮能打2.7公裡完全可以當成一種輕型榴彈炮使用,但說到打坦克日軍92式步兵炮可能連蘇聯T26輕型坦克的正面裝甲都打不穿,這在諾門坎的實際作戰中就已經體現了出來,也可以說日軍的92式步兵炮算是一種另類的中型迫擊炮,但說到迫擊炮真正威力美軍60毫米迫擊炮就能以曲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