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的史達林格勒保衛戰期間,蘇聯炮兵曾出動17000門各型火炮,鋼鐵巨獸怒吼著噴射出復仇的彈藥,砸向法西斯侵略者。第二年的7月,庫爾斯克會戰中,蘇聯炮兵出動了火炮20000門參與對德國的火力打擊。其中,第二兵團和第七兵團裝備的2516門火炮,排成了14公裡的炮兵陣地,同時開火時的場面蔚為壯觀。
蘇聯歷來重視火炮的發展和生產,史達林就曾說過「炮兵是戰爭之神」。在二戰中,蘇聯的火炮確實取得了巨大的戰果,為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其中有一款最著名的「功臣炮」,在二戰中戰功赫赫,德國虎式坦克沒出現之前,它可以輕鬆擊毀任何一款德國坦克,與它相比德國著名栓動步槍98K算個啥!
這款火炮就是蘇聯ZIS-3型76.2毫米加農炮,因為射速很快,總是在聽到發射時「咻」的一聲之後,緊接著就聽到命中目標的「碰」的一聲,如果第一發沒能命中,馬上就會又第二發、第三發接踵而至,所以德國士兵習慣地叫它「咻碰炮」,這種聲音幾乎成了二戰時德國士兵的夢魘。
1941年5月,蘇聯軍方指示格拉賓設計局,設計一種成本低廉、易於生產的76.2毫米師屬加農炮,用來替代F-22式1936年型76.2毫米師屬加農炮。格拉賓將軍領導的小組,利用ZIS-2型的炮架,換裝了新炮管,增加了炮口制退器,加裝垂直半自動鍥型鎖、液壓駐退機、復位機等,得到了這款ZIS-3型76毫米加家炮。
ZIS-3型76.2毫米加農炮,全長6.01米,行軍狀態全重1.85噸,戰鬥狀態重1.15噸,最大射速25發/分,持續射擊時15發/發,最大射程13.29千米,炮兵班人數為8人。該型火炮可以使用多型彈藥,在使用穿甲彈時在914米距離仍可擊穿81毫米的30度角裝甲,發射高爆彈時可以達到最大射程13.29千米,堪稱萬能炮。
該炮火力性能出色,既可以反坦克,又可以消滅敵人有生力量,壓制敵方炮火,破壞堅固掩體。它結構簡單,重量大為減輕,便於機動和快速作戰。而且,最主要的是生產時間減少了三分之一,成本下降三分之二,使這種火炮成為了一種易於大規模生產的武器。負責生產該炮的高爾基市第92兵工廠和沃特金斯克的第235兵工廠,甚至利用流水線生產該炮,使其成為蘇聯第一種可以流水線生產的火炮。
1943年後,蘇軍每個反坦克殲擊炮團裝備該型火炮24門,步兵師師屬炮兵裝備36門,其中12門歸反坦克炮營使用。由於性能出色,且價格低廉,易於生產,整個二戰期間蘇聯共生產該型火炮48016門。
ZIS-3型76.2毫加農炮,被認為是二戰期間最好的火炮,史達林稱讚其是「火炮中的傑作。」後來,蘇聯還給它加裝了坦克底盤,成為SU-76自行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