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媽媽,我希望你自私一點

2021-03-05 Hi騎女子

 今天情人節,和父母一起看完電影,晚上和媽媽進行了一番長談。

春節檔電影《你好,李煥英》的英文名是「Hi,Mom」,而中文名卻非《你好,媽媽》,而是《你好,李煥英》。

導演賈玲說希望我們對媽媽這個角色有更深刻的認識,「希望媽媽始終能夠做自己,每一個女性成為一個母親之前,要先做自己。」

是的,媽媽不僅是媽媽,她首先是她自己。

儘管孩子的生活佔據了她的大部分生活,但卻不是定義她的全部。

  

                    

                             一

  我20多歲時,經常有人對我說,「父母在不遠遊」,你應該好好在家陪父母,而不是自己出來瘋。 那個時候,我覺得這些話太TM扯淡(現在也這麼覺得),一個20多歲,一個40多歲,兩個青春奮鬥年華,為啥非要綁定在一起?各自享受人生的美好不行嗎?

   

不是不愛他們,

只是順從並不是愛。

有一天我也會成為一名母親。

我希望我是一個獨立的愛自己的女性,而不僅是「媽媽」。我希望我的孩子獨立而自由,而不僅是「媽媽的孩子」。

我有一個很可愛,很拼,也很操勞的媽媽。

 她一方面有著讓自己幸福的經濟能力,一方面卻完全沒有辦法從自己身上獲得幸福。

一方面,她會抱怨我爸為什麼不和她對這個家庭一樣的付出,為什麼是她付出的更多;另一方面,她捨不得對自己付出花費,她要把錢攢下來,養老或者為我的未來做儲備。

40多歲時,她做了人生的一次大選擇,捨棄幾畝農田參加工作,從完全不熟悉的銷售領域開始,從第一次上臺腿發抖臉色慘白到現在組建了自己的團隊每日上臺分享。

 她真的很拼,也真的很勇敢。

我說,你真的很應該為自己感到驕傲……

她說,有啥驕傲的呀,你爸也不努力,就我一個人拼死拼活……

我說,可是你很獨立,也很有能力,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的分工,就像拼圖一樣,各有所長所短,有人主內有人主外,爸爸雖然看起來好玩,可是他熱情熱心好交際為人義氣也有幽默感,人情世故都由他來出面,你不喜交際,正好在職場上做好最好的你自己,不是完美的互補嗎?

她說,可是我想起來就氣呀,憑啥我一個人忙上忙下,忙裡忙外……

這是我們這個家發生爭執的大部分原因。

                        二 

「當體驗不到愛時,人就會在關係中爭高低,並試著讓自己在高位的感覺中保持控制感以及主體感。

  超級好人最失敗的地方是在伴侶關係上,好人藏著這樣的邏輯,我為你付出了一切,你要愛我,這種對愛的渴求,自然會在伴侶關係中達到頂峰,可是伴侶關係的根本邏輯是親密,親密只能通過真實和敞開才能得到,付出,卻沒有這個功效。」

這是武志紅老師的一段話。

我媽說,我是偏袒著我爸,為啥不說他,卻要和她講這些。

我說,不是偏袒誰,是我希望你們都可以過的好。你是這個家最操心的人,而很多時候操心的根源其實是想要操控,去改變身邊人的一些毛病和問題,達不到時你就會很生氣,但其實,這麼多年過去了,問題從未解決,爭執也從未間斷。

 不是因為問題解決不了,是因為我們不夠愛自己,所以會付出自己的一切,來從別人那裡換取回報和安全感。

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先照顧好自己,不要動不動就想犧牲,那樣你會有怨氣,會讓周圍的人覺得對你有虧欠,也會讓愛失了它原本的目的。

                        

                      三

  

現在的我會更珍惜和他們在一起的日子,發自內心的想要給他們很多的愛,不僅是精神,也是物質。希望他們可以輕鬆的過自己的生活,而不是為別人的事不停的操心;希望他們不要因為金錢而憂慮和爭執。

  在我大學以前我們家都過的很苦,家裡常年都是入不敷出,更是不可能有任何積蓄,所以在現在生活好過一點後,每次我給媽媽多少,她都是想要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卻也因為這樣,永遠覺得不夠,永遠沒有安全感,所以很多時候看不到眼前的擁有和滿足。 

 可是一個永遠在為未來做準備的人,什麼時候能顧得上眼前的安樂呢?

 很多矛盾都是人自己扣的死循環。

  比如,現在的生活沒有錢👉🏻 有錢的時候不敢花👉🏻 錢存起來給以後👉🏻 現在還是沒有錢

 又比如,從小被父母要求聽話👉🏻 長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卻是選擇了順從👉🏻 覺得自己的這輩子過的不幸福,就這樣了👉🏻 生了孩子要求孩子順從👉🏻 孩子長大後帶來兩種結果,①順從👉🏻 被安排的無奈人生 ② 反抗👉🏻 獨立,自由,且把這種選擇的自由權也能賦予下一代……

人的本位其實都是自私的。

   自私的控制中就必然有一方要「犧牲」。

   而「犧牲」的另一面其實是「我若安好,便是晴天」。

若每個人都能夠擁有獨立的精神和靈魂,可以享受自己的人生而不依附,每個人照顧好自己,這才是對身邊人最好的愛。

父母能活出自己,就是給孩子自然而然的莫大祝福。

從根本上來講,就是每個人活出自己從角色中解脫出來。

「父母知道展開生命是什麼感覺,因此鼓勵孩子去走自己的路。但如果父母還沒活開,還處於恐懼中,就很難避免要去抓住孩子,因為孩子滿足了他們的很多需要。」

 我說,我希望媽媽自私一點,

過自己想要的人生。

如果說40歲是她事業上的春天,

我真的希望,

50多歲是她自我的春天。

愛自己,才不會把所有的期待放在別人的身上,才不會有那麼多的失望沮喪和爭執,

才會有愛裡的平等和自由。

愛的最深動力是讓自己圓滿,

或者說世間最深的動力都是讓自己圓滿。

相關焦點

  • 《坡道上的家》:面對「惡意」,我希望你是個「自私」的全職媽媽
    這本是一個家庭在進行分工合作,但是因為夫妻雙方的生活交集越來越少,所以鴻溝也越來越大,矛盾也越來越多,尤其是身為其中一方的全職媽媽,會更多地接收到來自他人的「惡意」。我的朋友小麗是一位全職媽媽,我們幾位朋友在一起聊天時無不表示對她的羨慕,但是有一次她卻對我們的羨慕沉默了,自嘲道:「我倒是羨慕你們這些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生活的人。」
  • 怎麼讓一個男人愛你如初?訣竅就是:自私一點
    我看到這種問題,常常不知道怎麼去回復。因為我不知道這個姑娘是什麼樣的姑娘,不知道她是怎麼樣的人,不知道她是善良還是霸道,是自私還是無私。  但我想了想,大部分覺得自己的男人對自己不如以前的女人,多少都是有點太為他著想了。  說白了就是這種姑娘太懂事了,太無私了,讓男人覺得理所應當自然就慢慢變得不珍惜你了。
  • 《你好,李煥英》票房炸裂:謝謝你成為我媽媽
    但是,笑中有淚,才是《你好,李煥英》真正的魅力所在。記得小品《你好,李煥英》演出的時候,坐在臺下的嶽雲鵬哭了。他評價說:「它沒有在撓你,它沒有在抓你,而是一步步在刺痛你的心。」賈曉玲和媽媽李煥英之間的感情,細膩而真實,輕易地擊中我們心上最柔軟的地方。她從小到大除了能吃之外,沒有特別突出的地方,成績永遠是班上墊底的那一個。
  • 自私的男人最可怕
    每個人都很自私,我承認。但是我們永遠不該為了自己的自私,去傷害別人。如果這自私,是建立的傷害別人的基礎上,那你的自私就不該存在。「誰不為自己著想。我不愛她,也不能離婚,離婚了誰看孩子。既然不能離婚,我只能對她冷暴力。畢竟沒什麼感情。」當男人說出這樣的話時,我真的覺得他特別自私。如果女人嫁給的是這種男人,該多悲慘。
  • 孩子,媽媽允許你自私一點,但是你要懂得分享的意義
    很多家長自然不願意讓孩子成為一個自私的人,孩子在成長的這條道路上,總是存在著一些自私的行為,對此,有許多家長感到苦惱。陳小姐的孩子今年已經6歲了,明明平日裡非常的乖巧,可是卻存在著一個缺陷,那就是孩子非常的自私,從來都不願意和別人分享。陳小姐在了解之後,也和孩子溝通過幾次,要讓孩子懂得分享。
  • 評論韓劇《你好再見,媽媽》不僅是對活著的人說再見
    尤莉的母親,只能依靠幾乎不可能的希望,在嶽母的同時,繼續她的生活,她對同樣瀕臨崩潰的強華說:「那就不要給自己留時間呼吸,下班後,照顧好孩子們,照顧好孩子後,去上班,就這樣結束這一天,明天,我想完成,如果你每天都這樣做,你就會活下去,有辦法生存下去。"
  • 孫儷弟弟被媽媽養成「窩囊廢」,有一種傷害,叫「我都是為你好」
    「你千萬不要結婚,實在要結婚,一定要找個有錢人,多貼補娘家。」「我為什麼要騙你,還不是因為你摳,要一點給一點,跟擠牙膏似的。……這是潘貴雨對親生女兒說的話。 「你多吃點這個,對身體好,我都是為你好」「你要報考這個學校,好就業,我都是為你好」「你要嫁/娶這個人,不然你不會幸福的!我都是為你好」……父母滿嘴是愛,但在孩子眼中卻是滿目猙獰。
  • 《親愛的自己》李思雨:我是為你好是世界上最自私的話!
    而她的男朋友陳一鳴卻以李思雨的身體為第一要務,不想讓女朋友過於勞累,也不希望李思雨因為工作的原因而搞垮自己的身體。他想通過自己的一己之力,讓兩個人過上幸福的生活,他願意給女友這很安全感,也期待女友信任他。
  • 《你好媽媽,再見!》我終於看完大結局了,哭到鼻塞?
    我終於捨得把《你好,再見,鬼媽媽》給看完了!一直不捨得結束,所以不想看最後兩集,可是,又好像知道劇情發展!(雖然網絡已經有文章分享了)唉,說真的,這部戲,還可以改名叫做《好好說再見》。我真的覺得超適合的,你說是嗎?這部戲,其實很好看,他不是那種一般快節奏的韓劇,所以需要比較多的耐心,但是,真的很好看!
  • 《以家人之名》劇中三位媽媽,最令人嫌棄的是她,太自私了
    凌霄的媽媽自私又喜歡推卸責任,然後把氣轉移到丈夫和孩子身上。然後讓媽媽改變情緒,換成一個沒有表情的臉。寶寶剛開始還希望通過動作吸引媽媽注意,但媽媽一直沒有回應,最終寶寶情緒崩潰大哭。「我都是為了你好」「那是你弟弟啊,你不能不管」
  • 《你好媽媽,再見!》請你在另外一個地方好好活下去
    這是一篇關於《你好,再見,媽媽》的觀後感,整部劇很好,但是比較催淚,看的過程中默默給編劇寄了好多刀片。 整部劇中感覺我們不能責怪任何人,因為好像誰都沒有錯,只是生活太磨人,他們別無選擇。 劇中金泰熙用實力在演繹著母愛的虐心之旅。我理解的「你好」是她復活之後的與家人朋友的短暫相聚,而「再見」則是與家人朋友的真實別離。 女主和男主的愛情是從校園到婚紗,從兩人到三人。
  • 小青評韓劇《你好再見,媽媽》不止是與生者告別,也是和自己告別
    在最困難的時間裡,遇見了最善良的人「如果你壞一點的話,我就可以自私一點了。」神跡的降臨,給予了死亡五年遊走人間的亡魂宥利,擁有了再一次可能重生的機會,49天內找回空白五年丟失在人間的身份,就能夠以人類的身份活下去。
  • 《你好媽媽,再見!》每個人都很暖心
    原本以為女主可以順利復活的然後和男主、女兒快樂結局結果越看到後面越糾結,又希望女主復活,又不太希望。就像女二對女主說,你怎麼不壞一點,壞一點我才能做些什麼(大意)女主也說,你怎麼也不壞一點呢女主是鬼的五年裡看著男主和女二生活的點點滴滴,女兒被照顧的很好,女二也是性格可愛的人,但是又很孤獨沒有朋友(順便說一句,我太愛女二的顏了,可愛又高冷)女主復活後,女二和女主還有姐姐玩的特別好,這個時候特別希望沒有男主(bushi)姐妹三個一起快樂戰鬥,聊天打怪到大結局吧哈哈
  • 和男人相處,自私一點,他反而更愛你
    可是,往往這樣的無私,並不會使一個男人越來越愛你,反而會將他推得越來越遠。 一個聰明的女人,在和男人相處時,並不會只是一味的付出,以此來討得他的歡心。有時候,自私一點,反而會讓一個男人更加愛你。
  • 你好,李煥英;你好,媽媽!
    這個春節,你被《你好,李煥英》感動哭了嗎?不瞞你們說,這部目前已經破30億的大熱電影,小編看完也把口罩都哭溼了.電影從女性的角度出發,真情實感的描繪了世界上最無私,最勇敢的母愛。印象最深的一個片段是,張小斐扮演的李煥英,看到穿越過來的賈玲從天而降,擔心她摔在地上會受傷,一邊喊著 " 我寶 " 一邊不顧一切地衝過去,趴在地上,用身體做賈玲的人肉墊子。「你以為你已經很愛媽媽了,但媽媽永遠比你想像中更愛更愛你。」
  • 9月你好適合發朋友圈圖片 麻煩九月對我們好一點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9月你好適合發朋友圈圖片 麻煩九月對我們好一點 不知不覺,2020年9月的腳步已經臨近了。氣溫開始下降了,我們就要正式入秋了。希望九月我們是幸運的,麻煩九月對我們好一點。下面小編分享幾張9月你好發朋友圈的圖片,還有一些9月你好的說說句子,九月願所有一   原標題:9月你好適合發朋友圈圖片 麻煩九月對我們好一點     不知不覺,2020年9月的腳步已經臨近了。氣溫開始下降了,我們就要正式入秋了。希望九月我們是幸運的,麻煩九月對我們好一點。
  • 都是自私的媽媽,為什麼觀眾都希望賀梅能夠洗白而痛恨陳婷呢?
    有網友說,《以家人之名》的編劇對女性,特別是媽媽,有偏見。這部劇裡的媽媽都是有問題的,拋棄孩子的,折磨孩子的,把孩子當成搖錢樹的,還有強勢過分的,仔細想來,這些媽媽,在我們身邊都真實存在,只不過編劇把他們集中了一下。整個劇中爭議最大的就是凌霄的媽媽陳婷和子秋的媽媽賀梅。這兩位媽媽都是拋棄了幼年的孩子。但觀眾對這兩位媽媽的態度卻有很大不同。
  • 《你好媽媽,再見》:母親節追劇指南
    《你好媽媽,再見》就是小編在刷抖音時無意發現的一部韓劇,雖然是2020年最新上映的一部劇,但一看標題就知道又是主打親情的暖心劇,剛開始覺得未免有些俗套。但吸引到小編的點在於這部劇竟然打著奇幻的標籤,讓它成為一個主題老套,形式卻新穎的故事。本著好奇的心思,小編打開了這部劇,接著一發不可收拾,最後哭成了淚人,並且終結了一整包的紙巾。
  • 《你好,李煥英》:愛是希望你開心幸福
    《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以賈玲的母親為原型,講了一個成績不好的胖小孩賈曉玲不小心穿越回母親年輕時所在的年代,希望讓母親開心幸福的故事。賈曉玲從小到大都沒怎麼讓媽媽省過心。她一生下來就胖,從小到大都胖胖壯壯的樣子,也沒有好臉蛋和好身材。都上學了還「拉褲兜子」,初中高中成績也一直不好,媽媽也總被老師「叫家長」。
  • 《人生第一次》| 我想要一份自私的愛
    在影片中途,「是光」詩歌的康愉老師組織了一堂篝火詩歌課——「十年之後的爸爸媽媽」,所有孩子和老師圍坐在篝火旁,用筆寫一首詩,寫一首關於十年之後我要做什麼樣的爸爸媽媽這樣的一首詩。其中有一個女孩寫到:「十年後,我希望做一個自私的媽媽,我會教我的孩子,把自己的愛留給自己的孩子。」她叫穆慶雲,短短三行詩念出來後,康愉老師說這是她聽到過的特別想要鼓掌的答案,也是一個非常棒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