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周末,拾陸在廣州周邊遊蕩了下,發現街上陸續有人沒戴口罩了,拾陸能理解夏季氣溫升高,帶著口罩後的臉部是很悶熱、不透氣的感覺。(但是拾陸還是要呼籲一下,在疫情沒有公布解除前,拾陸認為上街還是需要帶上口罩的)
隨著夏季氣溫上升,有些朋友覺得這種肌膚悶熱不透氣的狀態是角質層太厚了,要去瘋狂去角質才能讓皮膚更好呼吸,提高皮膚彈性等狀態。
作為有責任感的小夥子,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角質不是不能去,但是也不要過度去哦。
什麼是角質?
我們先認識下皮膚結構,它分為表皮、真皮以及皮下組織三部分。在表皮層,又可以進一步由內而外,區分出基底層、棘皮層、顆粒層,而角質層即屬於表皮層的最外層。
表皮層在分化過程中,逐漸由基底層往外分化,最後形成角質層,這就是我們說的角質。角質層本身會自行脫落,除非有些分化異常的疾病,可能造成角質層無法脫落。而皮膚由基底層分化為角質層,一般是需要28天左右的周期。
角質層的細胞是一些防水的死細胞,最大功能在於維持表皮層的防護,一方面避免外來刺激物質長驅直入,進到真皮層,造成皮膚傷害;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皮膚的水分過度散失,造成過度乾燥。角質具有抵禦防護的功效,但長期的角質堆積也容易引起皮膚過厚,營養吸收不良,以及膚色暗淡無光等副作用。
因此去角質,小去怡情,常去、亂去可是會傷皮膚的。
去角質有哪些方式?
自然脫落:正常的皮膚代謝周期是28天,隨著年齡增加皮膚代謝能力會有所降低,拾陸推薦一個計算公式,用你現在的年齡(大於25歲可用)-25+28=皮膚代謝周期,如果角質層沒有辦法正常脫落,從表皮來看,皮膚會顯得粗糙沒有彈性。
物理性去角質:利用摩擦的物理原理達到去除老舊角質的功效,比較常見的有去角質磨砂、磨砂啫喱、潔面刷、潔面海綿等。包括近年比較流行的微晶磨皮,也屬於物理性去角質,不過它的深度會更深,目的主要是加強後續使用保養品的吸收,例如讓超聲波導入左旋維生素C的效果更好。
化學性去角質:利用化學成分達到溶解、軟化、增加角質代謝的去角質辦法,常見的有A酸、果酸、角質分解酶、硫磺等。
A酸是藥品,必須醫生開藥方,針對暗瘡人群,可以去粉刺、角質、治療嚴重的痘印等,它的副作用也比較大,會對皮膚產生強烈的刺激。
果酸,包括杏仁酸、水楊酸、乳酸、甘醇酸等,不同果酸濃度的化學品可去除的不同深度的角質,甚至可將角質層完全去除,深度可達成淺層真皮。
角質分解酶(木瓜酶、鳳梨酶)等可水解角質蛋白,效果上對比A酸和果酸弱一些,不過質地溫和,對敏感肌比較友善。
多久去一次角質較為合適?
其實去角質屬於深層清潔的工作,不必天天做,角質層有自己的更替周期,過度去角質很容易造成肌膚損傷、敏感等問題。就如果酸而言,皮膚科醫生會建議3~4周做一次即可。拾陸覺得需要結合自己的膚質和肌膚狀態去安排,比如油性皮膚,皮脂分泌旺盛,可適當增加頻次,但乾性和敏感性皮膚角質層通常會偏薄,最好聽皮膚科醫生建議每月1次即可。
另外對於痘痘族的朋友們請注意,正常發炎的痘痘做物理去角質(如磨砂、微晶磨皮),有引起疤痕產生的危險,應特別注意。不過,果酸對痘痘比較友善,如果痘痘比較嚴重的朋友,請諮詢皮膚科醫生建議。此外,時常有臉部溼疹、過敏性肌膚、臉部易潮紅的人,也不建議去做去角質,以免不穩定的肌膚雪上加霜。
仙女朋友們,每個人去角質周期不同,做好正常的皮膚清潔和保養,不要過度迷信去角質,可諮詢專業人士後再做決定哦。
拾陸今日分享歌曲《年輪說》,願你了解每一個你,寵愛每一個你。
關注拾陸,為你守護,願你時光能緩,容顏依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