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和韓國民眾抵制日貨運動的雙重影響,日本快消巨頭優衣庫在韓國市場遭遇「滑鐵盧」,營收同比大降超50%。
面對疲軟的韓國市場,優衣庫已經關閉了26家門店,周日更宣布將於明年1月底關閉位於首爾明洞的全球第二大旗艦店。
優衣庫全球第二大門店即將落幕
據《韓國時報》(The Korea Times)報導,優衣庫周日宣布將在明年1月31日關閉位於首爾明洞的旗艦店。
四層的優衣庫明洞店,是僅次於紐約第五大道店的全球第二大優衣庫門店,在2011年11月開業的時候,曾創下單日銷售額20億韓元(約1200萬元人民幣)的紀錄。
2005年,優衣庫進入韓國市場,由優衣庫母公司迅銷(Fast Retailing)和韓國的樂天百貨(Lotte Shopping)共同成立的聯合實體FRL韓國(FRL Korea)負責運營。憑藉親民的價格,優衣庫很快在韓國流行起來,根據優衣庫官網,目前在韓國運營著的門店一共有164家。
然而,去年日本突然發起的對韓貿易限制,激起了韓國民眾抵制日本商品的運動,優衣庫在韓國的境遇開始發生轉折。據新華社報導,2019年7月初,日本開始限制3種半導體產業關鍵原材料出口韓國,並於8月28日把韓國正式移出日方貿易「白色清單」,此後兩國的貿易摩擦不斷發酵。
日本的限制措施實施之後,韓國民間發起了抵制日貨運動。2019年8月,優衣庫總部發表了一篇不合時宜的聲明,稱抵制運動不會持續很長的時間,這無異於給抵制運動火上澆油。
同年10月,優衣庫發布的一則廣告再次引發爭議,這則廣告被韓國民眾認為嘲諷了二戰期間日本軍隊的慰安婦。
新冠疫情暴發之後,優衣庫在韓國的處境變得更加艱難,願意去門店購買衣服的人變得屈指可數,尤其是在作為韓國代表性購物街的明洞。
種種不利因素最終傳導到了銷售業績上。2019年9月1日到2020年8月31日,優衣庫在韓國的銷售額僅為6298億韓元(約37.95億元人民幣),同比大降了54.3%,淨利潤更是由前一年的1633億韓元(約9.84億元人民幣)暴跌至虧損994億韓元(約5.99億元人民幣)。
面對冷清的生意,優衣庫只能無奈關店。從今年1月到11月,優衣庫已經在韓國關閉了26家門店,並且計劃在今年剩下的時間裡再關掉8家。
日產汽車年底將退出韓國市場
受新冠疫情以及日韓兩國間緊張政治氣氛影響的日本企業不只有優衣庫一家。
據界面新聞之前援引韓聯社消息,日產汽車在5月28日表示,由於韓國民眾持續抵制日貨和疫情導致的銷售疲軟,它將在今年12月之前撤出韓國的業務,包括日產和頂級品牌英菲尼迪,完全退出經營16年之久的韓國市場。
日產汽車表示:「本公司得出的結論是,儘管國內外努力維持其運營,但由於國內外經營環境的惡化,很難恢復韓國的可持續增長結構。」
據人民網之前援引《朝日新聞》報導,受抵制日貨運動的影響,去年韓國市場日產和英菲尼迪汽車的銷量分別下降了40%和6%,分別只售出了3049輛和2000輛汽車。截至6月初,日產和英菲尼迪汽車今年的銷量分別只有813輛和159輛。
日產宣布退出韓國市場,令日產和英菲尼迪車主感到震驚,普遍擔心售後服務質量會因此下降。日產汽車則表示,到2028年為止,它將在八年內繼續為日產和英菲尼迪的韓國車主提供售後服務。
另一家日本車企本田在今年6月底公布的審計報導顯示,其韓國分公司從去年4月到今年3月的營業利潤為19.8億韓元,比上期減少了九成。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The Korea Times、界面新聞、人民網、北京商報截至12月7日05:26,全球新冠肺炎確診66922477例,死亡1534083例。關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動態,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