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HBO第一部華語科幻劇集」的《獵夢特工》,是由華裔導演洪昇陽自編自導,《西遊三部曲》的鄭保瑞監製,集合楊一展、謝沛恩、王識賢、吳子霏、王耀慶、徐若瑄、鍾政均、古斌、吳可熙、吳以涵、國村隼、樊光耀等一眾演員,製作費約臺幣一億三千萬(約3000萬人民幣),其中臺北市影委會就補助了一千萬,並協助在大臺北地區取景。
說真的,除了電腦動效場面,我看不出這個預算的價值在哪裡?
《獵夢特工》的劇情是從一起車禍意外開場,負責偵辦的李驍(楊一展飾演)為了從昏迷的受害少女腦中挖掘線索,找上曾開發探夢機、造成致死火災而入獄服刑的腦科學博士成天立(王識賢飾演)卻遭拒,轉而向成博士的女兒成安雅(吳子霏飾演)求助,幾經輾轉終於啟動了探夢機,卻不幸讓成安雅陷入受害少女的意識,幸虧成博士從獄中趕來相救,才把安雅從混沌中拉了出來。
首集後半劇情急轉,原來諸多失蹤少女是被囚禁在廢棄工廠,李驍與女搭檔(謝沛恩飾演)、博士父女循線找到所在,在系統自毀前一秒救出大量受害者。可真正的幕後黑手卻是遠在冰島、早該死於那場大火的莫啟峰(王耀慶飾演)。
是的,第一集演完了,宣傳時掛著女主角的徐若瑄一直沒出現。
有些人看到HBO發布的宣材,甚至覺得這部劇有諾蘭《盜夢空間》、今敏《紅辣椒》的影子。但實際看完第一集之後,我覺得更像《全面回憶》和《入侵腦細胞》:首集的架構則是類似《危機邊緣》第一季首集,前後大割裂的手法。
下面講講第一集的尬點,首先是很多「為說而說」的臺詞,科幻類型免不了得適時的科普,就算是假的也得說得很像真的。這部戲最尷尬的就是每次進到科普說明的時候,臺詞就特彆拗口,連演員自己講的都是一副不怎麼相信的樣子。
根據HBO 亞洲原創製作部資深副總裁甘蕙茵在媒體發布會上的說法,《獵夢特工》的劇本是由洪導及劇本顧問以英文完成,由北京的文學顧問翻譯成中文送審,過審之後在臺灣拍攝時再請臺灣編劇潤飾修本。雖說集結跨國專才接力創作並非壞事,但這個過程當中可能出了什麼問題,導致很多時候的臺詞和情緒都很不自然。
另一個尬點是場與場之間跳躍太快,上下場連不上。當然劇集的節奏通常會比一般連續劇快,但是節奏快不表示事情可以不用說清楚。比方李驍通過醫師(樊光耀飾演)得知有人造過探夢機,下一場立馬就找到成博士,成博士第一眼就知道李驍想幹嘛而拒絕;這是成博士的出場戲,主創想加快節奏省卻鋪排,造成的結果就是出現邏輯斷點。
之後李驍立馬找上安雅,中間一樣不鋪排,但安雅拒絕李驍時又說了一段冗長到演員口條都尷尬到不行的長對白,就是為了交代「我爸不答應你,我也不會答應你,我跟我爸關係不好,你不要再來煩我」這樣的態勢,但下一場戲觀眾就看到安雅自己跑來實驗室同意幫忙操作探夢機,轉變之快,讓前一場演過講過的都變成廢戲。
說真的,剩下的尬點其實還有,但我不想再數了。
最後作個不負責預測:整部劇都是李驍連上探夢機之後的夢境漫遊,所以接下來觀眾大概要跟他一起到第八集才會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