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屆奧斯卡獎的提名要到2019年1月22日那個星期二才會公布,但87個國家和地區的最佳外語片獎角逐影片已經提交。
去年,該獎項的提交片目數量達到創紀錄的92部,進入短名單的有9部,有5部影片入圍提名名單,塞巴斯蒂安·萊裡奧(Sebastia n Lelio)的《普通女人》最終將「小金人」帶了回家。
提交的電影必須在2017年10月1日至2018年9月30日期間在各自的國家和地區上映。
亞洲
中國
《邪不壓正》(Hidden Man)
導演:姜文
《邪不壓正》是導演姜文北平系列的第三部。這部電影講述了1936年的北平,青年俠士李天然,為尋找五年前師門血案的元兇,深入古都的胡同巷陌。隨著他調查的深入,京城各路人馬的鬥智鬥狠浮出水面.這是中國內地出徵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第32部影片。1991年張藝謀的《菊豆》和2003年張藝謀的《英雄》曾獲得過提名。
香港
《紅海行動》(Operation Red Sea)
導演:林超賢
這部影片是2018年中國票房最成功的影片之一,該片的票房收入為5億7600萬美元,而預算僅為7000萬美元。這是中國香港地區提交的第37部影片,之前1992年張藝謀的《大紅燈籠高高掛》和1994年陳凱歌的《霸王別姬》獲得了提名,最近的一次該地區獲得提名的是王家衛2014年的《一代宗師》。
臺灣
《大佛普拉斯》(The Great Buddha+)
導演:黃信堯
自2017年6月在臺北電影節上映以來,黃信堯的這部處女作影片一直受到關注,並在2017年多倫多電影節、慕尼黑電影節和2018年的香港電影節上獲獎,以及在2017年獲得5項臺灣金馬獎。這是中國臺灣地區提交的第44部「申奧」影片,最好的成績是2001年李安的《臥虎藏龍》獲得了「小金人」,李安1994年的《喜宴》和1995年的《飲食男女》都獲得了提名。
阿富汗
《羅娜·阿齊姆的母親》(Rona, Azim’s Mother)
導演:Jamshid Mahmoudi
該片由德黑蘭的阿富汗導演Mahmoudi執導,講述了在德黑蘭擔任看門人的阿富汗難民阿茲姆必須為其住院的母親尋找腎臟進行移植手術的故事。該片於2018年10月5日在釜山電影節上首映。這是阿富汗提交的第13部影片,尚未有影片獲得提名。
孟加拉國
《哀苦心事》(No Bed Of Roses)
導演:穆斯塔法·薩瓦爾·法羅齊(Mostofa Sarwar Farooki)
這是法羅齊自2013年的《蟻族與明星》(Piprabidya)之後的又一部新片,影片基于震驚孟加拉的保守派名人醜聞改編,講述了一位著名作家因為愛上女兒的朋友而離婚的故事。這是孟加拉國第14次向奧斯卡提交影片,尚未獲得提名。
亞美尼亞
《斯皮塔克大地震》(Spitak)
導演:亞歷山大·科特(Alexander Kott)
俄羅斯導演科特從目擊者的敘述中獲取的信息來重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亞美尼亞地震的故事。這是亞美尼亞向奧斯卡提交的第7部影片,尚未獲得過提名。
柬埔寨
《無名冢》(Graves With out A Name)
導演:潘禮德(RithyPanh)
這部紀錄片探討了柬埔寨種族滅絕的持久影響,其中一名失去了家庭的13歲男孩開始尋找親人的墳墓。這部影片在2018年的威尼斯電影節上首映。柬埔寨之前提交給奧斯卡的6部影片中有2部是來自潘禮德的。
印度
《鄉村搖滾女》(Village Rockstars)
導演:Rima Das
這是Das的第二部影片,專注於她的家鄉,講述了一個十歲女孩製作自己的吉他並組建樂隊的故事。這部電影於2017年在多倫多電影節首映,並獲得了孟買電影節和印度國家電影獎在內的各種獎項。該國此前向奧斯卡提交過50部影片,其中有2部影片獲得了提名。
印度尼西亞
《瑪琳娜的殺戮四段式》(Marlina The Murderer In FourActs)
導演:莫莉·蘇亞(Mouly Surya)
這是蘇亞的第三部影片,講述了印度尼西亞東部島上一位年輕的寡婦在被強盜搶劫的過程中的自衛和反擊。這部影片在2017年的坎城電影節的「導演雙周」首映,並通過銷售代理Asian Shadows銷往40多個地區(包括美國,英國和義大利)。這是該國向奧斯卡提交的第20部影片,尚未獲得提名。
伊朗
《籤約幽會》(No Date, No Signature)
導演:瓦希德·賈利萬德(Vahid Jalilvand)
影片講述了法醫病理學家Nariman博士參與了一起一名8歲男孩被傷害的事件,他提供的援助遭到了拒絕,然後這個男孩在可疑死亡後被帶去屍檢。阿斯哈·法哈蒂在過去6年中獲得了2個奧斯卡獎,分別是2012年的《一次別離》和2017年的《推銷員》。除這兩部獲獎影片之外,該國送向奧斯卡的23部影片中還有1部獲得過提名。
伊拉克
《旅程》(The Journey)
導演:Aohamed Al Daradji
這部電影圍繞2006年12月的巴格達火車站展開,一名女性是自殺式炸彈襲擊者,影片於2017年在多倫多電影節首映。這是Al-Daradji導演的第五部影片,也是他第三部衝擊奧斯卡的影片。今年是伊拉克第9次申報參賽奧斯卡,該國還沒有影片獲得過提名。
以色列
《蛋糕師》(The Cakemaker)
導演:奧菲爾·勞爾·格拉齊爾(Ofir Raul Grazier)
這部影片是格拉齊爾的處女作,講述了一位德國糕點製作商前往耶路撒冷尋找死去情人的妻子和兒子。這部影片已經獲得了多個獎項。這是以色列提交的第51部影片,其中有10部獲得提名,但尚未獲獎。
日本
《小偷家族》(Shoplifters)
導演:是枝裕和(Hirokazu Koreeda)
這部關於家庭生活的影片在5月份獲得了金棕櫚獎。1956年後,日本已經有12部影片獲得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提名,其中2008年的《入殮師》獲獎。
哈薩克斯坦
《小傢伙》(Ayka)
導演:謝爾蓋·德瓦茨沃伊(Sergey Dvortsevoy)
這部影片是關於一名貧窮的年輕吉爾吉斯婦女在放棄她的新生兒後試圖在莫斯科生存的故事。影片於2018年在坎城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首映。自1992年以來,哈薩克斯坦向奧斯卡提交了12部影片,其中成績最好的是2008年謝爾蓋·波德羅夫(Sergei Bodrov)的《蒙古王》(Mongol)。
黎巴嫩
《迦百農》(Capernau m)
導演:娜丁·拉巴基(Nadine Labaki)
影片講述了一名12歲的男孩將自己的父母告上法庭的故事。這是黎巴嫩提交給奧斯卡的第15部影片,之前只有去年齊德·多爾裡(ZiadDouieri)的《羞辱》(The Insult)獲得提名。
尼泊爾
《五人長老會》(Panchayat)
導演:Shivam Adhikari
這是尼泊爾提交給奧斯卡的第10部影片,2000年該國首次憑藉艾裡克·瓦利(Eric Valli)的《喜馬拉雅》(Himalaya)獲得了提名。
巴基斯坦
《蛋糕》(Cake)
導演:阿西姆·阿巴西(Asim Abbasi)
《蛋糕》是導演阿巴西的第一部長片,講述了位於巴基斯坦最大的城市喀拉蚩的兩姐妹從國外回到祖國,與他們留在國內的妹妹重聚的故事。自1964年-2014年之間該國沒有提交過影片,在這之前提交過8部,尚未有影片獲得提名。
巴勒斯坦
《捉鬼》(Ghost Hunting)
導演:雷德·安多尼(Raed Andoni)
安多尼的這部紀錄片通過被釋放的囚犯的講述,重現了他們在監禁期間受到以色列佔領者的酷刑。影片於2017年在柏林電影節上首映。巴勒斯坦在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項上收穫了2個提名。
菲律賓
《信號巖石》(Signal Rock)
導演:Chito S. Ron o
這是菲律賓向奧斯卡提交的第30部影片,尚未有影片獲得提名。《信號巖石》是一部家庭劇,住在偏遠島上的Intoy必須攀登巖層才能獲得信號給他的妹妹打電話。影片於2018年8月在本土首映。
新加坡
《水牛男孩》(Buffalo Boys)
導演:米克·威倫(Mike Wiluan)
這部影片故事設定在19世紀的印度尼西亞爪哇島,講述了兩兄弟流亡美國後返回祖國為父親復仇的故事。這部電影於2018年7月在加拿大幻想國際電影節上首映,當月在印度尼西亞發行,9月在新加坡發行。新加坡此前向奧斯卡提交了11部影片,尚未有影片獲得提名。
韓國
《燃燒》(Burning)
導演:李滄東(Lee Chang-dong)
這部影片在今年5月份的坎城電影節上獲得主競賽單元提名。影片改編自村上春樹的短篇小說《燒倉房》,講述了三位韓國年輕人之間的關係。韓國已經向奧斯卡提交了29部電影,但尚未獲得提名。
泰國
《告別茉莉》(Malila:TheFarewell Flower)
導演:阿努查·本尼雅瓦塔納(Anucha Boonyawatana)
這是泰國想奧斯卡提交的第25部影片,該國是從1985年開始提交的。影片於2017年10月在釜山電影節上首映,並收穫了不少獎項。這部影片講述的是一位正在考慮死亡的癌症患者的故事。
越南
《西貢三姐》(The Tailor)
導演:Trn BuLc和KayNguyn
1994年,越南首次向奧斯卡提交影片,陳英雄的《青木瓜之味》(The Scent Of Green Papaya)就獲得了提名。此後,越南又有12部影片出徵奧斯卡,但沒有其他影片獲得提名。《西貢三姐》講述了一位1960年代來自一個裁縫家庭的年輕、傲慢的女孩,她瞧不起自己的家族企業,當她前往迎接自己的未來的時候,慢慢開始對家族的工作產生了尊重。
歐洲
奧地利
《瓦爾德海姆》(The Waldheim Waltz)
導演:路德·貝克曼(Ruth Beckermann)
資深導演貝克曼的最新作品是一部關於聯合國第四任秘書長同時也是奧地利總統庫爾特·瓦爾德海姆的紀錄片。他曾因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與納粹交好而在世界範圍內飽受爭議。這是奧地利提交的第42部「申奧」影片 此前有4部影片獲得提名,其中有2部影片獲獎——2008年斯戴芬·盧佐維茨基(StefanRuzowitsky)的《伯納德行動》(The Counterfeiters)和2013年麥可·哈內克(Michael Haneke)的《愛》(Amour)。《瓦爾德海姆》在2018年的柏林電影節上獲得了最佳紀錄片金熊獎。
白俄羅斯
《水晶天鵝》(Crystal Swan)
導演:Darya Zhuk
這部Darya Zhuk的處女作影片故事設定在1996年,圍繞居住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的年輕女子維爾雅展開,她熱愛House音樂,夢想著去到芝加哥當一名專業DJ,然而獲得籤證卻很困難,在她為申請籤證而準備偽造文件的時候,她去到了一個悽涼、閉塞的小鎮,當地人對她這種不墨守成規、無拘無束的人懷有敵意。影片在卡羅維發利電影節首映。
比利時
《女孩》(Girl)
導演:盧卡斯·德霍特(Lukas Dhont)
德霍特的這部處女作影片在今年的坎城電影節上取得了成功,獲得了金攝影機獎和導演處女作獎。故事講述的是一個誕生在男孩身體中的女孩,她渴望成為一名芭蕾舞女演員。這部電影是比利時第43部提交的影片;該國連續28年都提交的參賽影片,總共有7部影片獲得提名,最近一次入圍的影片是2013年的菲力斯·馮·古寧根(Felix VanGroeningen)的《破碎之家》(The Broken Circle Breakdown)。
波赫
《不要離開我》(Never Leave Me)
導演:阿伊達·貝吉奇(Aida Begi)
這是貝吉奇自2012年的《塞拉耶佛的孩子》(Children Of Sarajevo)以來的又一部電影,2017年這部影片在安達利亞電影節上首映。這是波赫提交的第18部影片,丹尼斯·塔諾維奇(DanisTanovi)的《無主之地》(No Man’s Land)曾在2002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貝吉奇2009年的《雪》也是該國提交的影片。
保加利亞
《無處不在》(Omnipresent)
導演:Ilian Djevelekov
Djevelekov的這部電影以廣告代理商Emil為中心,他最後開始對他的家人、朋友和員工進行間諜活動。這部電影獲得了2018年索菲亞電影的FIPRESCI獎以及保加利亞金玫瑰電影節的5個獎項,包括最佳電影獎和最佳觀眾獎。這是保加利亞提交到奧斯卡的第29部影片,迄今為止,該國最好的成績是2010年的《在世界轉角遇見愛》(The World Is Big And Salvation Lurks Around The Corner)在當年的1月進入提名名單。
克羅埃西亞
《第八任長官》(The Eighth Commissioner)
導演:IvanSalaj
克羅埃西亞自1992年以來每年都提交一部影片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獎(該國於1991年獲得獨立),並且尚未獲得提名。《第八任長官》根據Renato Bareti的小說改編,這部喜劇講述了一位不光彩的政客被派往孤立的Trei島,在那裡他被指派了組織地方選舉的麻煩任務。
捷克
《逝去的冬天》(Winter Flies)
導演:奧爾默·歐默祖(Olmo Omerzu)
這是斯洛維尼亞出生的布拉格導演歐默祖的第三部電影,在卡羅維發利首映,並在該電影節上獲得了最佳導演獎,後來又去了多倫多電影節。這是捷克自1993年與斯洛伐克解體後第25部提交奧斯卡的影片。該國的揚·斯維拉克(Jan Sve ra k)的《給我一個爸》(Kolya)在1997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2001年揚·霍布雷克(JanHebejk)的《分道不揚鑣》(Divided We Fall)和2004年Ondej Trojan的《齊勒維》(Z elary)獲得提名。
丹麥
《罪人》(The Guily)
導演:古斯塔夫·莫勒(Gustav Mo ller)
這部莫勒的導演處女作影片於2018年1月在聖丹斯電影節首映。影片設定在哥本哈根緊急服務站的調度室,前警官Asger Holm接到一通電話,來自一個被綁架的女人,當電話突然掛斷後,搜尋那位女性的行動正式展開。這通電話是惟一的線索,警官需要與時間賽跑,拯救她於危難之中,然而他逐漸發現自己所面臨的犯罪勢力遠比想像的要大很多。丹麥是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類別中成功的國家之一,在送選的55部影片中,一共有12部影片獲得提名,3部影片獲獎。
愛沙尼亞
《要或不要》(Take It Or Leave It)
導演:Liina Tris kina-Vanhatalo
該片的製片人是Allfilm公司經驗豐富的Ivo Felt,他製片的《金橘》(Tangerines)獲得過奧斯卡和金球獎的提名。
芬蘭
《死於安樂》(Euthanizer)
導演:泰穆·尼基(Teemu Nikii)
這部影片在2017年的多倫多電影節上首映,講述了維喬·豪卡是一名50歲的機械修理師,他的副業是幫別人將他們的寵物安樂死。佩特裡·卡圖跟他的狗合不來。他試圖殺死它,但是下不去手。於是他花錢找維喬來幫他做。但問題是,維喬從不殺健康的狗……這是芬蘭提交的第32部影片,阿基·考裡斯馬基(Aki Kaurisma ki)的《沒有過去的男人》(The Man Without APast)在2003年獲得提名,同時克勞斯·哈洛(Klaus Ha ro )的《擊劍手》(The Fencer)在2016年進入候選名單。
法國
《痛苦》(Memoir Of War)
導演:艾瑪努埃爾·芬奇(Emmanuel Finkiel)
業內預測法國國家電影中心選擇的這部影片會出現在提名名單中。法國是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獲獎大戶,在實行線性賽制之前,法國在1949年、1951年和1953年獲得了三次獎。那之後,法國在62部提交影片中,有37部獲得提名並且9部影片抱走了「小金人」。最後一次獲獎是1993年的雷吉斯·瓦格涅(Re gis Wargnier)的《印度支那》(Indochine),最後一次獲得提名是2016年蒂尼斯·艾葛溫(Deniz Gamze Ergu ven)的《野馬》(Mustang)。
喬治亞
《少女娜姆》(Namme)
導演:Zaza Khalvashi
Khalvashi的第四部電影講述的是阿里家族肩負著一個世代相傳的使命——守護治癒之泉並以此醫治生病的村民。家族的三個兒子對泉水的功效抱有懷疑,唯一的小女兒娜姆卻選擇堅守著家族傳統。在娜姆與米拉相識後,兩人逐漸互生情愫。此時,當地正在建造水電站,這將有可能造成環境變化。果然,泉水開始乾涸,娜姆的父親想起了那個古老的傳說,只有獻祭,泉水才會再次噴湧……這是喬治亞提交給奧斯卡的第17部電影,僅1997年娜娜·裘楊茲(NanaJorjadze)的《鍾情的廚師》(A Chef In Love)獲得提名。
德國
《無主之作》(Never Look Away)
導演:弗洛裡安·亨克爾·馮·多納斯馬爾克(Florian HenckelvonDonnersmarck)
馮·多納斯馬爾克2007年的冷戰間諜劇情片《竊聽風暴》獲得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自柏林圍牆倒下以來,德國提交的影片中有10部獲得了提名,另外2003年卡洛琳·林克(Caroline Link)的《情陷非洲》(Nowhere In Africa)也獲獎。
希臘
《伯裡克珊妮》(Polyxeni)
導演:多拉·馬斯克拉夫尼(Dora Masklavanou)
希臘選送《珀利克珊妮》徵戰明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故事講述珀利克珊妮12歲時被希臘伊斯坦堡的一個著名家庭收養,自此與弟弟分離,開始全新的生活。然而15年後,她發現自己已然處於遺產競爭的策劃之中。希臘提交的38部影片中沒有獲得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最近進入提名的是2011年歐格斯·蘭斯莫斯(YorgosLanthimos)的《狗牙》(Dogtooth)。
匈牙利
《日暮》(Sunset)
導演:拉斯洛·奈邁施(La szlo Nemes)
奈邁施再次回到奧斯卡的賽場中,三年前他的處女作《索爾之子》獲得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影片講述了一個女子渴望在曾經屬於她已故父母的傳奇帽子店裡作為一名女帽設計者,新店長拒絕錄用她,她走上了揭開遺失的過去的道路。《索爾之子》是匈牙利自1982年伊斯特凡·薩博(Istva nSzabo )的《靡菲斯特》(Mephisto)之後第二部獲獎的影片。自1965年之後,該國有10部影片獲得提名。
冰島
《戰中女人》(Woman At War)
導演:本尼迪克·埃靈格松(Benedikt Erlingsson)
這是埃靈格松的第二部影片,講述了五十歲的漢拉是一位耐心、性格和善的合唱團老師,但她除了老師的身份外,還是位激進的社會運動者,當孤兒意外進入她生活的時候,她正在與當地鋁業進行鬥爭。這是冰島第39部出徵奧斯卡的影片,最好的成績是1992年福利奧裡克·託爾·福利奧裡克森的《回歸大地》(ChildrenOf Nature)獲得了提名。
義大利
《犬舍驚魂》(Dogman)
導演:馬提歐·加洛尼(Matteo Garrone)
影片講述了Marcello(馬爾切洛·豐特飾,豐特憑藉這部影片獲得坎城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在貧窮的城郊地區生活,是位寵物狗梳毛工。一天,他遇到了剛剛出獄的好友Simoncino,Marcello也被慢慢捲入犯罪的漩渦。在經歷背叛和拋棄之後,他決定展開復仇……義大利在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方面有著悠久的歷史,在舊賽制時代,有3部影片獲得過該獎,包括1950年維託裡奧·德西卡的《偷自行車的人》。之後提交的61部影片中有28部獲得提名,其中11部獲獎。
拉脫維亞
《未完待續》(To Be Continued)
導演:Ivars Seleckis
83歲導演Seleckis的這部紀錄片是在拉脫維亞國家電影中心的支持下製作的,旨在慶祝其獨立100周年。這是該國第11部提交奧斯卡的影片,此前還未獲得過提名。
立陶宛
《完美的失敗者》(Wonderful Losers:A Different World)
導演:Aru nas Matelis
這是Matelis的第二部進軍奧斯卡的影片,是一部關於醫療和水上運輸工具的紀錄片。這是立陶宛第11部提交的影片,此前還沒有影片獲得過提名。
盧森堡
《古特蘭小鎮》(Gutland)
導演:Govinda Van Maele
Van Maele的這部電影2017年在多倫多電影節首映,之後在東京電影節、鹿特丹電影節等演出。這是一部超現實主義的農村黑色幽默影片,關於一個逃到盧森堡小村莊的德國小偷的故事。這是該國提交的第15部影片,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獲得過提名。
馬其頓
《秘密原料》(Secret Ingredient)
導演:焦爾採·斯塔夫雷斯基(Gjorce Stavreski)
這是斯塔夫雷斯基自2012年的《SkopjeRemix》之後的第一部新片,故事講述了Vele不能再承受父親癌症治療需要的高昂的醫藥費,他從一群犯罪團夥那裡偷來了大麻,做了個蛋糕給父親吃,他父親的健康情況奇蹟般改善,而犯罪團夥向他要回他們的毒品……該國之前提交過14部影片參賽奧斯卡,只有1995年桑託什·斯萬(MilchoManchevski)的《暴雨將至》(Before The Rain)獲得提名。
黑山
《伊斯克拉》(Iskra)
導演:Gojko Berkuljan
這部影片是Berkulijan的導演處女作,講述了一位和女兒生活在一起的退休警察,在女兒失蹤之後回去幫助調查的故事。黑山從2014年開始向奧斯卡提交參賽影片,這是第5部,尚未獲得過提名。
荷蘭
《銀行家的抵抗》(The Resistance Banker)
導演:Joram Lursen
這是Lursen的第九部電影,改編自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個真實故事,講述了荷蘭銀行家Walravenvan Hall為納粹佔領下的抵抗組織提供資金的故事。這是荷蘭提交到奧斯卡的第51部影片,此前共有7部影片獲得提名,其中《戰火葬童年》(The Assault,1987年)、《安東尼婭家族》(Antonia’s Line,1996年)和《角色》(Character,1998年)獲獎。
挪威
《人言可畏》(What Will People Say)
導演:Iram Haq
故事講述16歲的巴基斯坦族少女一家住在奧斯陸,然而家人卻遵守著嚴格的巴基斯坦傳統,當她和白人男友的曖昧關係被傳統的父親發現後,父親立馬將她送往巴基斯坦的親戚家接受教育。挪威在之前提交的39部影片中有5部獲得了奧斯卡提名,但是尚未有獲獎影片。
波蘭
《冷戰》(Cold War)
導演:保羅·帕夫利克夫斯基(Pawel Pawlikowski)
這部影片在2018年的坎城電影節上首映,並獲得最佳導演獎。這是一部由波蘭-法國-英國合拍的影片,於8月底通過Curzon Artificial Eye在英國上映,有望成為英國第一部票房過100萬英鎊的非英語藝術影片。該片是波蘭提交的第50部影片,此前共有10部影片獲得提名,其中帕夫利克夫斯基的《修女艾達》(Ida)在2015年獲獎。
葡萄牙
《朝聖》(Peregrinac a o)
導演:若昂·伯特洛(Joa o Botelho)
這是伯特洛的作品第三次代表葡萄牙出徵奧斯卡,此前有1989年的《艱難的時刻》(Hard Times)和1995年的《三棵棕櫚樹》(Three Palm Trees)。這是葡萄牙提交的第35部影片,之前的34部沒有獲得過提名。
羅馬尼亞
《你為此而生》(I Do Not Care If We Go Down InHistory As Barbarians)
導演:拉杜·裘德(Radu Jude)
這是裘德代表羅馬尼亞參賽奧斯卡的第二部影片,故事講述一位舞臺劇導演準備將1941年猶太人遭羅馬尼亞軍隊大屠殺的事件搬上戲劇舞臺。該片由Hi電影製片公司(羅馬尼亞)同Endor film(捷克共和國)、Les Films d'Ici(法國)、Klas Film(保加利亞)和Komplizen影業聯合製作,該電影的國際銷售由Beta Cinema公司打理。
俄羅斯
《索比堡》(Sobibor)
導演:康斯坦丁·哈賓斯基(Konstantin Khabensky)
這是俄羅斯演員哈賓斯基的導演處女作,這部有關二戰的影片在今年坎城電影節放映期間引起轟動。這是俄羅斯第26次提交給奧斯卡的影片,此前曾有7部影片獲得提名,尼基塔·米哈爾科夫(Nikita Mikhalov)的《烈日灼人》(Burnt By The Sun)在1995年獲獎。
塞爾維亞
《犯罪分子》(Offenders)
導演:Dejan Zeevi
這是塞爾維亞提交給奧斯卡的第25部影片,影片圍繞三名學生展開,講述他們在城市周圍設立了獨立實驗的故事。
斯洛伐克
《二戰懺悔路》(The Interpreter)
導演:馬丁·蘇力克(Martin Sulik)
蘇力克已經執導過六次斯洛伐克奧斯卡提交的作品,包括2011年的《吉普賽》(Gypsy)。《二戰懺悔路》通過兩位老人的日常,揭示了戰爭對人的傷害。
斯洛維尼亞
《伊凡》(Ivan)
導演:雅奈茲·伯格(Janez Burger)
這部影片在2017年斯洛維尼亞電影節上獲得八項大獎,包括最佳電影、最佳劇本和Marusa Majer的最佳女演員。影片講述了一名年輕女子被迫在她喜歡的男人和她剛出生的兒子之間做出選擇的故事。這是斯洛維尼亞提交的第21部影片。
西班牙
《籃球冠軍》(Champions)
導演:哈維爾·費舍爾(Javier Fesser)
這是一部關於籃球教練的喜劇片,他被判處與一群精神殘疾的球員一起做社區服務。影片是由非專業演員出演的,包括許多殘疾人。西班牙曾有61部影片提交給奧斯卡,19部影片獲得提名,4部影片獲獎。
瑞典
《邊境》(Border)
導演:阿里·阿巴西(Ali Abbasi)
該片獲得2018年坎城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提名,故事講述了Tina是位效率極高的海關關員,當Vore這個表面看上去很可疑的男子出現在她面前時,她知道Vore隱藏著一些事情,卻不知道是什麼。最終發現了他的真實身份,也意識到了與自己有關的真相:和Vore一樣,她也不屬於這個世界……瑞典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影片都是英格瑪·伯格曼執導的,1960年的《處女泉》、1961年的《猶在鏡中》和1983年的《芬妮與亞歷山大》。瑞典共有16部影片獲得提名。
瑞士
《黃金國土》(Eldorado)
導演:馬庫斯·伊姆霍夫(Markus Imhoof)
這部紀錄片跟隨一名14歲的義大利女孩前往瑞士尋求幫助的步伐展開,在2018年的柏林電影節上首映。該片由瑞士塞爾瑪電影公司,柏林零電影公司,瑞士廣播電視公司(SRF)和巴伐利亞廣播公司(BR)共同製作。柏林Films Boutique公司正在負責全球銷售,其中包括法國、匈牙利和波蘭等地區已售出。
土耳其
《野梨樹》(The Wild Pear Tree)
導演:努裡·比格·錫蘭(Nuri Bilge Ceylan)
這是錫蘭導演的影片第五次代表土耳其參賽奧斯卡。土耳其此前提交了24部影片到奧斯卡。《野梨樹》講述了一位大學畢業的年輕人,在找尋一種擺脫命運的方法。
英國
《我不是女巫》(I Am Not A Witch)
導演:倫加諾·尼奧尼(Rungano Nyoni)
該片是英國電影協會支持的尼奧尼的處女作,這是一個黑暗諷刺故事,講述了尚比亞一名年輕女孩被巫術控制的故事。影片去年在坎城首映,10月在英國發行,並贏得了全球多個獎項。英國已經獲得過15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烏克蘭
《頓巴斯》(Donbass)
導演:謝爾蓋·洛茲尼察(Sergei Loznitsa)
這部影片在2018年的坎城電影節上首映,並在一種「關注單元」獲得最佳導演獎。這是一部黑色喜劇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背景是烏克蘭軍隊與俄羅斯支持的民兵之間的衝突。烏克蘭已經提交了10部影片,但是沒有獲得提名。
非洲
阿爾及利亞
《直到時間盡頭》(Until The End Of Time)
導演:Yasmine Chouikh
1970年科斯塔·加夫拉斯(Costa Gavras)的《焦點新聞》(Z)是唯一一部阿爾及利亞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影片,阿爾及利亞也是唯一獲得這個獎項的阿拉伯國家。此後,該國還提交了18部影片,其中另外有4部獲得提名。《直到時間盡頭》講述了一位女士去給她姐姐掃墓的時候與掘墓人之間的故事。
埃及
《審判日》(Yomeddine)
導演:A·B·舒基(Abu BakrShawky)
舒基的這部電影在2018年的坎城電影節中首映,講述了一個埃及的麻風病人和一個孤兒前往麻風病人的家鄉,試圖找尋他們家人的故事。這是埃及提交的第33部衝擊奧斯卡獎的影片。
肯亞
《絕症女孩》(Supa Modo)
導演:裡卡利昂·瓦伊納伊那(Likarion Wainaina)
這部影片講述了一個身患絕症的女孩,她的鄉親們聚在一起,幫助她實現成為超級英雄的夢想。這是自續2013年《尋夢奈洛比》(Nairobi Half Life)和2018年的《什麼什麼》(Kati Kati)之後,肯亞提交到奧斯卡的第三部影片,該國還尚未獲得提名。
馬拉威
《日出之路》(The Road To Sunrise)
導演:Shemu Joyah
這是馬拉威首次參與角逐奧斯卡獎。這部電影由辛巴威出生的馬拉威電影製作人Joyah編劇、導演和編輯,講述了兩名妓女被周圍的人嘲笑,互相找到慰借和希望的故事。該片於2017年11月在當地發行。
摩洛哥
《燃燒殆盡》(Burnout)
導演:Nour Eddine Lakhmari
Lakhmari的這部電影關注了摩洛哥最大城市卡薩布蘭卡中的幾個不同的人的生活。這部影片於2017年首映,是摩洛哥提交到奧斯卡的第14部影片。
尼日
《婚戒》(The Golden Ring)
導演:RahmatouKei ta
尼日也是今年首次提交給奧斯卡影片,《婚戒》講述了一位來自貴族家庭的年輕女子,從巴黎回到她的家鄉尼日的故事。這部影片在2016年的多倫多電影節上首映。
南非
《縫冬吾膚》(Sew The Winter To My Skin)
導演:賈梅爾·奎比卡(Jahmil XT Qubeka)
這部影片故事設定在1950年代的南非種族隔離時期,探索了傳奇黑人民間英雄John Kepe的神話,他們恐嚇白人農民以回饋貧困社區。該片在2018年的多倫多電影節上首映。
突尼西亞
《美女與獵犬》(Beauty And The Dogs)
導演:卡勞瑟爾·賓·汗耶(Kaouther Ben Hania)
這部影片在2017年坎城電影節上首映之後,成為該國選拔委員會的一致選擇,該委員會由突尼西亞國家電影中心的領導組成。影片講述一名學生在遭到警察的強姦之後,為自己的基本權利而戰的故事。這是突尼西亞提交到奧斯卡的第五部影片,此前還沒有一部影片獲得提名。
葉門
《婚前十日》(10 Days Before The Wedding)
導演:Amr Gamal
Gamal的這部處女作聚焦在一堆年輕夫妻身上,他們在自己的婚禮倒計時的時候發現了葉門2015年戰爭造成的問題,於2018年8月在葉門上映。這是該國第二部提交給奧斯卡的影片。
美洲
阿根廷
《死亡天使》(The Angel)
導演:路易斯·奧特加(Luis Ortega)
奧特加的這部犯罪劇在2018年坎城電影節的「一種注目」中首映。講述了在該國最臭名昭著的連環殺手的故事。這是阿根廷提交給奧斯卡的第45部影片,曾經有兩部影片獲獎:1986年路易斯·普恩佐(Luis Puenzo)的《官方說法》(The Official Story)和2010年胡安·何塞·坎帕內利亞(Juan JoseCampanella)的《謎一樣的雙眼》(The Secret In Their Eyes)。
玻利維亞
《牆體》(Muralla)
導演:Rodrigo Patino
Patin o的這部影片是玻利維亞提交到奧斯卡的第10部影片,講述了一名前足球運動員必須找到錢給他生病的孩子進行器官移植手術的故事。這部影片於2018年9月在玻利維亞上映。
巴西
《偉大的神秘馬戲團》(The Great Mystical Circus)
導演:卡洛斯·迭戈(Carlos Diegues)
《偉大的神秘馬戲團》是迭戈第七次代表巴西衝擊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但是他的影片還尚未獲得提名。巴西曾經有4部影片獲得提名,其中包括1996年-1999年四年內的3部提名,但沒有收穫過小金人。
加拿大
《失控夜狂奔》(Watch Dog)
導演:Sophie Dupuis
這部影片是Dupuis的導演處女作,講述了一個男人試圖平衡貧困家庭的需求和他與兄弟的收藏工作之間的矛盾。加拿大曾經有8部影片獲得提名,並有一部獲獎。
智利
《黎明忽至》(And Suddenly The Dawn)
導演:西爾維奧·蓋約齊(Silvio Caiozzi)
去年智利的《普通女人》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今年該國選送的是蓋約齊的《黎明忽至》,講述的是一名老作家回歸他的家鄉巴塔哥尼亞的故事,該片的時長195分鐘。該國此前向奧斯卡提交了22部影片,有兩部獲得提名。
哥倫比亞
《候鳥》(Birds Of Passage)
導演:希羅·蓋拉(Ciro Guerra)
這部影片講述了哥倫比亞販賣毒品行業誕生的故事,於2018年在坎城電影節「導演雙周」首映。該國此前向奧斯卡提交過26部影片,有一部獲得提名。
哥斯大黎加
《幽暗青春》(Medea)
導演:Alexandra Latishev Salazar
Salazar的這部劇情片2016年在聖·塞巴斯蒂安首映,2017年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和華沙的電影節放映。影片講述了一位情緒失控的25歲女性隱瞞了自己懷孕的秘密。這是哥斯大黎加第7次提交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影片,尚未獲得提名。
多米尼加
《待屠之頸》(Cocote)
導演:內爾松·德·洛斯·桑託斯(Nelson Carlodelos Santos)
德·洛斯·桑託斯的這部導演處女作是圍繞葬禮展開的,將紀錄片和劇情片結合起來,呈現了兩個宗教身份之間的爭鬥。這部影片在2017年的洛迦諾電影節首映,獲得「生命跡象」單元最佳影片獎。該片是多米尼加提交奧斯卡的第11部影片。
厄瓜多
《他之子》(A Son Of Man)
導演:路易斯·費利佩·費爾南德斯-薩爾瓦多(Luis Felipe Fernandez-Salvador)、
巴勃羅·阿圭羅(Pablo Agu ero)
由Paracas獨立電影公司製作的《他之子》使用無人機拍攝了厄瓜多的叢林,這個故事講述了來自明尼阿波利斯的青少年,和他的父親一起在厄瓜多熱帶雨林尋找黃金的故事。這是厄瓜多提交的第7部影片,之前沒有獲得提名。
墨西哥
《羅馬》(ROMA)
導演:阿方索·卡隆(Alfonso Cuaro n)
卡隆的最新作品在威尼斯首映就收穫了熱烈的好評,講述關於卡隆在墨西哥城成長的半自傳式的故事,主要關注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和他們管家的關係。這部影片是墨西哥提交給奧斯卡的第51部影片,該國在2001年至2011年之間有4部影片獲得提名,其中2007年卡隆的《潘神的迷宮》是他的作品第一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提名。
巴拿馬
《盧賓布雷茲不是我姓名》(Ruben Blades Is Not My Name)
導演:Abner Benaim
這是一部有關拉丁美洲偶像盧賓布雷茲的傳記電影,盧賓布雷茲曾贏過17項葛萊美獎,並於1994年參與了巴拿馬總統的競選。該國迄今為止向奧斯卡提交了4部影片,尚未獲得提名。
巴拉圭
《女繼承者》(The Heiresses)
導演:馬塞洛·馬蒂內斯(Marcelo Martinessi)
這是巴拉圭在2015年和去年之後,第三次向奧斯卡提交影片。《女繼承者》於2018年在柏林電影節首映,並獲得最佳女演員獎、FIPRESCI獎和Alfred Bauer獎。
秘魯
《永世不朽》(Eternity)
導演:Oscar Catacora
這是一部完全用艾馬拉方言(安第斯地區的一種語言)進行對話的影片,描繪了山區的一對老年土著夫婦,等待兒子前來探望他們的故事。這部影片於2018年4月上映,被該國的16位行業人士選出來出徵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該國之前已經向奧斯卡提交了24部影片,2010年克勞迪雅·洛薩(Claudia Llosa)的《傷心的奶水》(The Milk Of Sorrow)獲得提名。
烏拉圭
《地牢回憶》(A Twelve Year Night)
導演:A lvaro Brechner
這是Brechner的第三部導演作品,也是他第三次代表烏拉圭出徵奧斯卡。這部影片在2016年獲得柏林電影發展獎後,2018年在威尼斯電影節上再次放映。影片講述了烏拉圭總統佩佩·穆希卡在軍事獨裁的統治下被監禁了12年,然後成為該國第40任總統的故事。烏拉圭此前向奧斯卡提交過17部影片,目前還沒有影片獲得提名。
委內瑞拉
《家庭》(The Family)
導演:蓋斯塔沃·羅登·科洛德瓦(Gustavo Rondo n Co rdova)
這部影片講述了加拉加斯下層社區中父親與兒子的關係,在2017年的坎城電影上首映。委內瑞拉曾向奧斯卡提交過28部影片。
大洋洲
澳大利亞
《爾格》(Jirga)
導演:Benjamin Gilmour
影片講述了一名退役的士兵回到阿富汗尋找在戰爭期間殺死的一名平民的家庭,想要救贖的故事。這部影片6月份在雪梨電影節首映,然後9月在多倫多電影節放映。這是澳大利亞向奧斯卡提交的第12部影片,最成功是2017年的《禁忌之戀》(Tanna),這部影片獲得了提名。
紐西蘭
《明黃禁色》(Yellow Is Forbidden)
導演:皮耶特拉·布萊特凱利(Pietra Brettkelly)
這是導演布萊特凱利自2015年《AFlickering Truth》以來的第一部影片,《A Flickering Truth》在威尼斯電影節首映,之後成為2016年該國向奧斯卡提交的影片。《明黃禁色》是紐西蘭向奧斯卡提交的第6部影片,尚未獲得任何提名。
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名單
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公布了可以角逐明年奧斯卡獎最佳動畫長片的25部動畫影片名單。包括《犬之島》、《超人總動員2》、《精靈旅社3:瘋狂假期》在內的多部好萊塢影片入選。兩部華語影片——劉健執導的《大世界》,宋欣穎執導的《幸福路上》也一併入選。
完整名單如下:
《無敵破壞王2》、《超人總動員2》、《綠毛怪格林奇》、《淘氣大偵探》、《雪怪大冒險》、《少年泰坦出擊電影版》、《無敵原始人》、《精靈旅社3》、《蜘蛛俠:平行宇宙》、《犬之島》、《盜夢特攻隊》、《宣告黎明的露之歌》、《外星人狙擊戰》、《未來的未來》、《春宵苦短,少女前進吧!》、《安娜的幻想冒險》、《煙花》、《大世界》、《宇宙の法 黎明編》、《利茲與青鳥》、《朝花夕誓》、《幸福路上》、《斯塔比中士:一個美國英雄》、《Tall Tales》、《Tito and the Birds》
「北京電影學院 - 金字塔論壇」
www.cnbf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