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是除夕夜一道必不可少的文化大餐,從1983年開始,它伴隨著電視機前的中國百姓走過了38個年頭,無數個經典節目帶來了數不盡的歡聲笑語。
《中國文藝·向經典致敬》
「致敬春晚」第三季之春晚武術
▲孟盛楠、章王楠、趙文卓、金秋、樊慶斌、劉博
在38年的春晚歷史上,武術節目作為最早登上春晚的節目形態之一,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眾多春晚武術節目不僅成為弘揚民族精神、展現中國人昂揚向上氣質的載體,其中的很多節目也成為精品佳作。
▲春晚武術「打工人」在致敬簿上留下他們的印記
▲一個視頻帶你回顧春晚武術節目《狗娃鬧春》
1994年,來自山東鄆城宋江武校的一個充滿童趣和濃鬱生活氣息的節目《狗娃鬧春》登上春晚,受到專家和廣大觀眾的好評與喜愛。這個節目將武術與舞蹈、戲劇、音樂加以巧妙地融合,刻畫出了鮮明的人物形象,增強了武術表演的藝術表現力,拓展了武術節目在春晚舞臺上的創作空間。該節目榮獲了當年「我最喜愛的春節聯歡晚會節目」歌舞類一等獎,成為春晚武術節目中的經典佳作。
▲1994年春晚武術節目《狗娃鬧春》
山東鄆城宋江武校的樊慶斌校長和「小妞妞」的扮演者劉博走上《中國文藝·向經典致敬》的舞臺,講述節目登上春晚背後的故事。「小妞妞」劉博時隔26年重登央視舞臺,回顧春晚帶給她的收穫,可謂感慨萬千。
▲樊慶斌、劉博做客《中國文藝·向經典致敬》
▲一個視頻帶你回顧春晚武術節目《行雲流水》
2007年央視春晚上的武術節目《行雲流水》,將武術與舞蹈等元素融合在一起,舞臺設計以行雲作為背景,以墨綠、凝藍和明黃為主色調,再加以空靈如天籟般的背景音樂,將太極拳如行雲、若流水的意境展現得淋漓盡致。八位太極拳運動員時而圍成一個象徵太極圖的圓圈,時而又變成矩形方陣,時而合練,時而單練,合練時以舒緩和整體感為主,單練時突出動作的快慢相間、剛柔並濟和動靜結合,再加上高難度動作的點綴,產生了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和舞臺感染力,傳達出中國武術中的韌勁、寸勁和鋼勁。
▲2007年春晚武術節目《行雲流水》
2011年春晚副總導演、《行雲流水》導演組創作負責人金秋講述了太極拳首登春晚的幕後故事,《行雲流水》技術顧問、中國武術協會副秘書長章王楠談及了當年調集全國優秀武術運動員參加春晚演出的經歷,講出了春晚武術節目的高標準和高要求。
▲金秋做客《中國文藝·向經典致敬》
▲章王楠做客《中國文藝·向經典致敬》
▲一段視頻重溫2013年春晚武術節目《少年中國》
2013年春晚武術節目《少年中國》,以「成長」作為節目主線予以貫穿,將武術引申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使節目具有了深度。特別是節目中引用了近代思想啟蒙者梁啓超的散文《少年中國說》中的名句,通過鏗鏘有力的武術動作和慷慨激昂的朗誦,向觀眾傳遞了正能量,彰顯出自強不息的傳統文化特徵。
▲趙文卓主演的春晚武術節目《少年中國》
《少年中國》主演趙文卓講述了參加這次春晚演出的經歷,在春晚的舞臺上扮演武林「總教頭」,於他而言是回歸了「老本行」。對於「傳承」這兩個字,趙文卓有太多話要說。他在節目中分享了與孩子們在排練過程中的趣事、他的表演體會,並談到了春晚武術節目對於促進武術運動發展的重要意義。趙文卓還表示,希望能在春晚舞臺上看到一些武術小品。
▲趙文卓做客《中國文藝·向經典致敬》
此外,在本期節目中還展現了多屆春晚的武術節目:2014年成龍主演的《劍心書韻》、2015年張震、吳京主演的《江山如畫》和2019年春晚的《少林魂》。節目詳盡回顧了武術登上春晚的創作歷程,表達出武術通過春晚走向廣大觀眾、走向世界的美好願景。
▲趙文卓等嘉賓聆聽致敬詞
歌手汪正正以一首慷慨激昂的歌曲《男兒當自強》,向央視春晚致敬。
▲汪正正現場演唱《男兒當自強》
來自山東省萊州中華武校的運動員們在舞臺上表演了《新編少年中國》,以此向央視春晚致敬。
▲《新編少年中國》現場表演劇照
▲中國武術協會副秘書長
中國武術段位等級八段
2007年春晚《行雲流水》技術顧問
章王楠
▲影視演員
趙文卓
▲2011年春晚副總導演
2007年春晚《行雲流水》創作負責人
金秋
▲山東鄆城宋江武校 校長
樊慶斌
▲1994年春晚《狗娃鬧春》主演
劉博
除夕夜裡的娛樂盛宴,
辭舊迎新的精神大餐。
當代中國的集體記憶,
光輝歲月的長情陪伴。
用歡笑,給年輪加個封面,
以溫情,為成長做個標籤。
傳遞思念,見證團圓,
舞動吉祥,唱醒春天。
任憑時光流轉,
祥和歡樂不變。
歲歲難忘今宵,
年年不見不散。
《中國文藝·向經典致敬》
本期致敬——
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
致敬詞撰文:楊啟舫
電視端播出時間
2月18日 (大年初七)
14:00 CCTV4
《中國文藝·向經典致敬》
——「致敬春晚」第三季之春晚武術
想要搶先一覽本期節目嗎?
2月15日 (大年初四)11:00
登陸央視頻客戶端
搜索並關注【中國文藝】
觀看節目
【劇照:和衛】
【編輯:王冉】
來源:CCTV4《中國文藝》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華語環球節目中心新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