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罪這部番可真是熱血沸騰啊。雖然最新一話我們的團長看似死翹翹了~但我們都知道他不會輕易狗帶
而且今天這一話節奏也快的過分。基本沒追過漫畫的粉絲們都會一臉懵(算我一個)。
不過今天,咱不談劇情。來侃一侃【七大罪】這個設定。
我們動漫所談的七大罪,其實是源於【天主教】教義的一部分。比較準確的讀法是——七原罪。
原罪這種說法有一種【追根溯源,尋找源頭】的意思,按照大家都知道的基督教聖典——聖經裡面所記載,人類是亞當和夏娃的後代,
而亞當和夏娃是由於受到了誘惑偷吃了果實才會孕育人類的。
從這個說法來看,人類的存在本身就帶著罪惡。而這也是原罪這種說法最開始的本意。
甚至有更深奧的說法是:人並不是因為犯罪而成為罪人,而是因為是罪人所以才犯罪。
(這種說法比較宗教化,換成一般民眾可能比較難以接受【我從出生就有罪】這種理論。不過作為知識,把這個當成一種純粹的理論去了解還算可以吧。)
而說到罪,自然會有各種各樣的。自然也就形成了【將這些罪歸結一下】的想法,
13世紀道明會神父聖多瑪斯·阿奎納列舉出各種惡行的表現。天主教教義中提出「按若望格西安和宗教格裡高利一世的見解,分辨出教徒常遇到的重大惡行」。(這句源自百度百科)
而這些【重大】的罪行,也是如今《七大罪》這部動漫說法的源頭。
換成比較通俗易懂的說法,如果所有的罪責都比喻成電腦裡面的空間,那七大罪,就是7個電腦硬碟的的根目錄
C D E F G H I 這7個磁碟組成了所有的電腦空間,就好像7大罪代表了所有罪責~
但到了這裡,一個比較重要的知識點就來了。
七原罪的原型 其實有8種!由希臘神學修道士龐義伐最先草擬:暴食、淫慾、貪婪、憤怒、懶惰、傷悲、自負或傲慢
而六世紀後期,教宗艾文略一世將那8種罪行來源減至7項,傷悲並歸入懶惰,自負併入傲慢,並加入妒忌。就是說,現在的七原罪並不是簡單地將8減了1而變成了7
而是8其中的4並為了2,而後來又加了1,過程為4+4/2+1=7。這一點一定要記得,並不是簡單減1。
新的七原罪 ,按照對愛的違背程度。其順次序為:傲慢、嫉妒、憤怒、懶惰、貪婪、淫慾、暴食。
嗯~這回沒毛病了,這也是《七大罪》這部動漫的分法。
傲慢:艾斯卡諾
嫉妒:黛安
憤怒:梅利奧達斯
懶惰:金
貪婪:班
淫慾(內地翻譯為色慾):高瑟
暴食:瑪琳
OK,回顧一下今天的知識、
1.【七原罪】、【七罪宗(注意不是七宗罪)】、【七個天主教的罪過】是本概念比較標準的說法。這是【天主教】的一種理論。
2.原罪這個詞有【人生來就有罪】的意思存在。
3.【七大罪】是【七個重大的原罪】的簡稱。重大:在於這些惡行屬於罪惡的來源。
4.七原罪的原型是8種惡行,成為如今7原罪的過程並不是簡單的減一,而是其中的4點合為2點,並加入了1點。
5.兩個人名,了解一下①提出8種惡性的人【希臘神學修道士龐義伐】②統一完善成如今七原罪的提出者【艾文略一世】
小編的話:只作為知識了解一下的話還好。我比較擔心有鑽牛角尖的孩子們過分在於【人是不是罪惡的存在】這種事情。
所以在最後,我說一下我個人的看法——
作為人類,有自己的欲望是很正常的,這也是人能夠活下去的基本理念;即使這些欲望全部都是邪惡的,我個人認為也沒有什麼問題。
因為——作為生命,想活下去,永遠沒有任何錯!
OK 今天就到這裡啦~~順便一提,許多設定也都是根據七原罪衍生的,例如:7大天使、7大魔神~等等~ 那些我會在專題【動漫中的各種體系】中來介紹,歡迎大家訂閱收看。
本期參考閱讀:
但丁:《神曲》
基督教:《聖經》(這個確實說的比較寬範,因為對於其中的章節和各大福音書系統 小編完全不了解,如果有懂的歡迎告知,我一定虛心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