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作者:琢磨君(助力個人成長,弘揚傳統文化,傳播國學智慧)
俗話說:「為官須看《曾國藩》,為商必讀《胡雪巖》」,可見曾國藩做人做事必定有許多可取之處。要不然,他怎麼會在晚清亂世取得那麼大的成就,被後世譽為「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呢?
那麼,曾國藩都有哪些做人的智慧和處世之道呢?其實,歸根結底就是8個字,2條行為準則。情商高的人,都懂得按照這2條行為準則來為人處世,因此福氣也多。我們悟透曾國藩的這8字處世方針,定能受益匪淺。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
01
鹹豐九年十月十七日,曾國藩晚上睡不著覺,寫下一副對聯——「取人為善與人為善,樂以終身憂以終身」,並記錄當了當天的日記中。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學取別人的長處來補益自己的短處;自己有長處,也有記得幫助別人,大家一同進步;以天下之憂為憂,以天下之樂為樂。
其實,「取人為善與人為善」的說法來源於孟子,在《孟子·公孫丑上》寫道:「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他人有優點,我們向人學習借鑑,則可以彌補自身短板;我有優點或者好處,則分享給他人,助人為樂,與他人一起進步。正人君子能夠做到的最大事情,就是與人為善,取人為善。
這2條行為準則,8個字的處世方針,就是曾國藩後半輩子一直所謹守的,而且對他受益無窮。
02
其實,曾國藩剛開始並不擅長為人處世,因為性情偏激,他幾乎把整個官場的人都給得罪了。他在京城當二品侍郎的時候,喜歡直言進諫,批評鹹豐皇帝的缺點,又喜歡與京城諸位身居要職,名聲高遠的人鬧意見,所以他在家書中說自己想辭官歸鄉,只是苦於沒有路費回家。
曾國藩的這種剛強性格,讓他「人至察則無徒」,後面在創建湘軍的過程中困難重重,處處人事不通。鹹豐七年,父親去世,曾國藩回家奔喪守孝,藉此機會向鹹豐發鬧騷,想要實權,要不然就不帶兵。但是鹹豐眼看湘軍打了幾個勝仗,有沒有曾國藩都一樣,於是就坡下驢,批准曾國藩在家守孝。
這種結局對曾國藩心裡打擊很大,也是令他萬萬沒有想到的,自己苦心經營的湘軍成了他人嫁衣。於是曾國藩悲痛、憤怒、失望、悔恨,但又反思、反省。就是在家守孝的這2年內,他的思想得出重新洗滌和鍛造,大徹大悟,並且開闢出一條新的道路。
他在家書中對弟弟說:「自從丁巳、戊午大悔大悟之後,乃知自己全無本領,凡事都見得人家有幾分是處」、「故自戊午至今九載,與四十歲以前迥不相同,大約以能立能達為體,以不怨不尤為用」。
03
鹹豐八年,前方戰事吃緊,鹹豐重新啟用曾國藩。曾國藩也是一改之前做人風格,他二話不說就奔赴前線,而是不再提任何要求,對待同僚也更加和善。為了警惕自己,曾國藩還專門去湖南巡撫哪裡,找巡撫的高級幕僚左宗棠給自己寫了一副對聯:敬勝怠,義勝欲;知其雄,守其雌。
正所謂「窮則思變,變則通,通則久矣」,曾國藩變得不再怨天尤人,與人和睦友善相處,多反思自己身上問題,使得很多問題都迎刃而解了。正如他在家書中所寫:「近來見得天地之道,剛柔互用,不可偏廢,太柔則靡,太剛則折。」
之後,曾國藩的內心更加懷有善念,懂得換位思考,也更加願意幫助他人,事情也越來越順利。因此,在鹹豐九年,忙裡偷閒的時候,曾國藩寫信了「取人為善與人為善,樂以終身憂以終身」這副對聯,用來繼續自我勉勵。
04
到了同治二年,已經官居兩江總督之職的曾國藩,更加認可「取人為善與人為善」的處世方針,因為他從中受益匪淺。在當年正月二十一日的日記中,曾國藩再次詳細分析取人為善與人為善的妙處。
他在日記中寫道:「思古聖人之道莫大乎與人為善。以言誨人,是以善教人也;以德燻人,是以善養人也。皆與人為善之事也。然徒與人則我之善有限,故又貴取諸人以為善。人有善,則取以益我;我有善,則與以益人。連環相生,故善端無窮;彼此挹注,故善源不竭。君相之道,莫大乎此;師儒之道,亦莫大乎此。」
這番話的大概意思分為兩層:一個是與人為善,要樂於助人,把自己懂得的道理傳授給他人,要像聖人孔子那樣「誨人不倦」。身邊人都變好了,我們自己也會受益,這就是利人又利己。正如老子《道德經》中所講:「將欲取之,必故與之」。
第二層意思是取人為善,曾國藩很有自知之明,知道個人能力畢竟有限,要想做成大事,必須要善於駕馭人才,向他人學習借鑑。他知人善任,量才器使,推薦保舉的下屬有千人之多,其中,官至總督巡撫者就有40餘人,這就是他「取人為善」的最好證明。
他人有長處,我們則學習借鑑;我們有優點,則分享給他人。這樣一來,互利共贏,雙方都受益,形成良性循環,一切就會越來越好。所以,曾國藩最後總結「君相之道」、「師儒之道」都是一個道理——取人為善、與人為善。
結語:
用曾國藩的話說就是:無論當上級還是下屬,無論當老師還是徒弟,無論年長還是年幼,只要能夠秉持取人為善與人為善的處世方針,則彼此之間都充滿真善美,大家都會在日積月累中越來越進步。
所以說,我們若是在人際交往中,能夠悟透這8字真言,落實到具體行動中,多分享自己的好處給他人,多汲取他人的長處或優點,則可以人緣良好、人事通達、受益匪淺。朋友們,您覺得呢?
歡迎大家訂閱本專欄,閱讀更多關於曾國藩的文章,學習曾國藩的思想與智慧!下期再見!
如果大家想要曾國藩《挺經》的原文和翻譯,可以關注我,然後發送私信「曾國藩」,即可免費獲取書籍!
今日話題:
您的處世之道是什麼呢?歡迎在文章下方留言互動!
跟著琢磨君一起,每天學習一點,每天進步一點!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國學文章,歡迎關注帳號,並在下方點讚、評論、轉發。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版權屬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 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