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殖民的先鋒,還是中國的朋友:如何評價民國政治洋顧問莫理循?

2020-12-27 說書人國師

「我不願死,但如果死也要死在中國,死在多年來對我如此體恤的中國人中」——莫理循

1893年,一個年輕的探險家,踏上了中國這片古老的土地。他一手拿著殖民帝國的利劍,一手拿著新聞記者的鋼筆。無論是作為一個天使降臨人間,還是作為地獄裡的惡魔走向凡世,他反正是來了。

他初來乍到,對神秘的東方世界,表現出巨大的熱情和探索欲望。作為一個外國駐華記者,他的鏡頭和報導少了許多偏見和傲慢,但是也帶著幾分殖民者的戲謔和玩弄。他記錄中國人民的眾生百態,還原了一個相對真實的中國,但是他也不遺餘力地為自己的英帝國而辯解。

年輕的莫理循

他是一個生活在澳大利亞,把英國視為祖國的記者,但是他生活在中國的時間最長。他就是莫理循,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莫理循是誰,但是都應該知道王府井大街。曾經有一段時間,這條街叫莫理循大街,即使改名字時遭到了中國居民的強烈反對。

莫理循,他究竟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還是帝國主義、殖民主義的先鋒?我想大家了解完他的事情後,自有判斷。

莫理循來到中國的時候,正值中國日暮西山的落魄時刻。晚清政府腐朽不堪,數不清的外國人都是想著如何瓜分中國,莫理循是比較特殊的一位,他是一位很高明的殖民主義者,別人都是直接赤裸上場,而只有他是披著羊皮的狼。他一方面相助中國不被其他的列強吞併,另一方面又在竭力維護和擴大英帝國的在華利益。

1896年他將《中俄密約》洩露給泰晤士報,此一舉讓莫理循名揚世界,奠定了他成為世界知名記者的基礎。這份密約其實就是一份沙俄侵略中國的不平等條約,是一個充斥著殖民主義、帝國主義的條約。莫理循反對這個條約,大概率不是出於內心的仁慈和善良,而是為了自己的祖國能夠在中國有更大的利益空間。但是客觀上,確實幫助到了中國領土不被沙俄侵佔。

西方列強不願意看俄國一家獨大,所以就發起幹涉,尤其是日本,反對最為強烈,所以,最後俄國的陰謀未能得逞,但是莫理循的小算盤卻達到了。他既一舉成名,又維護了英帝國的在華地位。

1897年,莫理循成為泰晤士報駐北京的記者,這個職位看似沒有很大權力,但是卻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因為必須有人讓世界了解當時的中國。執天下輿論牛耳的泰晤士報當仁不讓,泰晤士報駐北京記者又是首當其衝。

因為職位的特殊性和英帝國在中國的特權,莫理循成為晚清政治舞臺上一個不可忽略的角色。因為他能在中英、中外關係上面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很多達官貴人對這樣一位洋記者是如奉上賓,禮讓三分。成為泰晤士報的知名記者後,他甚至還能直接面見李鴻章、袁世凱這樣的重要大臣。這也為他日後能夠影響政治時局埋下了伏筆。

中國甲午戰爭失敗後,成為了全世界的焦點,也成為了全世界瘋狂瓜分的對象。莫理循時常向世界傳遞出第一時間的中國信息,當時英國通過一份報紙就能知道遠隔萬裡的中國正在發生著什麼。他作為英國報的記者,卻對另一個國家如此了解。所以當時他還被稱為「中國的莫理循」、「北京的莫理循」。

不過,在戊戌政變時,莫理循積極策劃了對維新派的營救,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維新政策,但同時莫理循也以他具有的名望在《泰晤士報》發表文章 , 為袁世凱出賣變法維新運動洗刷。

在晚清,列強一幕幕的瓜分中國的瘋狂時刻,莫理循是為數不多的直接見證者,他見證了煙片荼毒的中國社會,他見證了大炮開放的貿易。

他用自己所謂真實客觀的報導,表現出了這些,但是他也有許多有失偏頗的論調,比如他攻擊義和團運動是「中國畏懼和憎恨外國人的證明」,是「暴動」,是「愚蠢的瘋狂行為」。這些話是一副典型的帝國主義殖民者的醜惡嘴臉。對於英國他也是多加美化,他矢口否認英國在鎮壓義和團運動中的滔天罪行,一口咬定是其他國家幹的。

莫理循在1901年,向全世界揭露了俄國在聖彼得堡強迫中國籤訂不平等的12項草約的事實。頓時,輿論大起,清政府和俄國都面臨著巨大壓力,最終這個草約也是不了了之。因為這件事,莫理循對俄國的侵略之心深表厭惡。出於對俄國的厭惡,莫理循對當時與俄國敵對的日本存在好感。

所以在1903年,他助推日本向俄國發起戰爭,希望日本能夠打擊俄國的囂張氣焰。據當時史料記載,當莫理循聽到日俄戰爭爆發的時候,激動萬分,「興奮得幾乎連名字都寫不出來」。他希望的日俄戰爭,雖然是中國的一個恥辱,但是好在成功遏制了俄國的侵略野心,短暫地保住了中國的主權。

莫理循1902年畫像

但是,1906年,莫理循在一趟奉天之行後,徹底改變了對日本的看法。

因為在奉天,他看到的是和俄國一樣的壟斷性掠奪。日本人對東北的暴行,比俄國人有過之而無不及。之後,他開始譴責日本的壟斷,向天下展示日本的狼子野心。但是莫理循並不是因為掠奪而譴責,而是因為壟斷才譴責,這就體現了西方資本世界利益至上的思維邏輯。

一個是飽受爭議的大總統,一個鷹顧狼視是的洋記者,莫理循與袁世凱的友誼讓人唏噓。

袁世凱身邊不乏運籌帷幄的謀士,外國顧問也是臥虎藏龍。但是表現最突出,最得袁世凱器重的還當屬莫理循。

辛亥革命爆發後,他遊走各方,奔波於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竭盡全力促使袁世凱承認共和體制,並且讓革命黨人支持袁世凱為中華民國總統。可以說,最後的南北和議,少不了莫理循的從中斡旋。

倫敦報紙中的莫理循和袁世凱 實際上這圖是P的

他在一定程度上為中國的共和制度作出了貢獻,也對南北和平起到了作用。但是也有不少人認為,他是袁世凱絞殺革命的幫兇,是英美扶植袁世凱官僚勢力的中間人。

1912年,莫理循離開了工作十幾年的泰晤士報,轉身投到袁世凱的門下,成為了中華民國的政治顧問。這個任命引起了舉世的關注,更成為各國報紙的頭條消息和評論的題目。英國外交大臣表示 : 「 對此滿意 」。香港總督認為,莫理循「成為受信任的顧問是個輝煌的成就「所有的帝國主義者都認為,莫理循在這個位置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引導中國走向他們安排好的目的地。」

二十一條的廢除,有莫理循的一席之功。因為本來這個密約,悄悄執行,日本能夠達到控制中國的目的,但是因為莫理循的告密,全世界都知道日本的貪得無厭。但是莫理循是真的出於對中國的熱愛才這樣做的嗎?需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因為這也許只是一個強盜拆穿另一個強盜的鬼把戲,黑吃黑而已。

莫理循曾經為了幫助袁世凱當上總統,積極宣揚「袁世凱是穩定中國政局的不二之選」但是後來袁世凱執意要稱帝,這讓莫理循和他背後的帝國主義都十分頭疼,認為自己選錯了隊友,所以都走向了袁世凱的對立面。最終這場稱帝風波,以袁世凱的退位而草草收場,而同時,被隊友和人民拋棄的袁世凱也走完了他的一生。

袁世凱去世後,莫理循仍然履行著屬於他的職責。

1915年11月1日,他提出中國應該站在協約國一邊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12個理由。他對協約國的最終勝利深信不疑,因為英國是協約國陣容,他必須說服中國幫助英國取得戰爭勝利。所以他說「中國將在媾和條件的會議上取得一個席位,如果她像現在這樣保持中立,她的活動將永不能在會議上受到聽取」。

他還向當時的總統——黎元洪,遞交了參戰備忘錄,並且積極遊走在日、俄、英、法之間。終於,1917年,中國對德、奧宣戰。戰局也如莫理循所料,協約國大勝,中國將作為戰勝國出席巴黎和會。莫理循見到了當時的總統徐世昌,為他出謀劃策。徐世昌請他作為中國代表團顧問出席會議。

此時的莫理循已經病入膏肓,但是他還是堅持參加了和會,不知是為了日不落的輝煌還是為了東方巨龍的騰飛。在和會上,他強烈譴責了威爾遜對中國的欺騙,但是絲毫沒有提及到英國。我想,答案已經昭然若揭。好在,他有一點正確預測到了,那就是:中國人不會籤字。

在《通往北京的道路》紀錄片中 莫理循的形象比較正面

1919年5月7日,在中國待了22年的莫理循病重不得不回到英國。一年後,58歲的莫理循與世長辭。在生命的彌留之際,他說:「我現在的一個希望是回到中國,我不願死,但如果死也要死在中國,死在多年來對我如此體恤的中國人中」這是他自己對中國生活的評價,至少十分動情。

泰晤士報在一篇特別報導中提到「甚至在身體如此衰弱的幾個月裡,他對中國的熱情非但沒有減弱,反而在增加……他一邊在死亡線上掙扎,一邊還在憧憬著中國的未來」這是英國官方給他的一個評價」,在他們眼中莫理循愛著中國就像列強對中國的關切一樣。

但是我們需要審問歷史,這是真正的莫理循嗎?

也許這只是英帝國留給殖民主義舊世界的一個謊言。

因為還有一種答案「他是英帝國主義的看門狗,並且被公認確實起到了這種作用 」。

相關焦點

  • 老照片:到老還是「少女身」的袁世凱秘書;墜機罹難的民國才子
    莫理循(坐者),曾任袁世凱的顧問,莫理循在清末民初親身經歷和參與了中國近代史上許多著名事件:中國東北的日俄戰爭、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入侵、辛亥革命、民國成立、袁世凱竊國等
  • 專訪電影《太極先鋒》顧問、華韓整形美容醫院董事長林國良
    是全國肝病醫院連鎖的企業領袖,精品投資有:北京京科肝泰肝病醫院(電影《雪花密扇》投資商之一)、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友誼整形美容醫院、華韓整形連鎖、全國各大三甲醫院肝病連鎖,致力於肝病等傳染疾病的醫學科研開發,公司已集團化,多元化。現已整合投資多個城市銀行上市項目。著有《做高效的執行者》《負責到底》《管理的良言》等暢銷書。
  • 如何評價民國黃金十年?
    原創 團隊作者 朝文社作者|我方團隊張嶔《朝文社》(原《我們愛歷史》)為頭條號籤約群媒體字數:2678,閱讀時間:約7分鐘歷史提問如何評價民國黃金十年?可以說,畸形的「黃金十年工業」,活活拖住了中國備戰的後腿。而比起產業的畸形來,「黃金十年」裡同樣值得一說的,還有民國另一樁「傳說很強大」的成就:教育。多年以來,「民國教育很強大」的說法,在很多場合都深入人心。那大學教授們動輒每月幾百法幣的高工資,那一位位「大師」們指點江山的風姿,叫多少人恨不得站在民國的講臺上過把癮。可民國的教育,真有那麼受重視?
  • 臺灣有誠品,南京有先鋒
    先鋒書店民國風景一日遊路線導覽圖而最初,先鋒書店是從一個成立於1996年,名不見經傳的17平方米小店開始的。聽店員介紹說,「最初的先鋒坐落在南京聖保羅大教堂對面,創始人每天都會過去聽讚美詩,之後也便成為了督教教徒,這也解釋了五臺山總店大十字架標誌的由來。」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下在實體書店艱難行進中,先鋒是如何脫穎而出的。先鋒書店五臺山總店先鋒總店是一家極不顯眼的書店,沒有路標的指引,也沒有奢華的裝飾,只有林蔭綠葉掩映下灰底白字的店面標識。
  • 「被殖民越久越進步」臺灣政界如何看待柯文哲這番話
    他表示,曾去過越南和中國大陸,「越南雖然看起來很窮,路上看到紅燈一定會停下來,綠燈才會走。中國雖然GDP(國內生產總值)比越南高,但要我比較兩國文化,越南文化還是比較優越」。柯文哲表示,他曾待過美國,覺得美國是個很棒的國家,一個好的國家不一定要擁有核武、宇宙飛船或高速鐵路,而是人民具備基本的社會價值,象是民主、自由、人權等,並且活得像個「人」。
  • 民國總理黃郛:賣國兩次,夫婦倆卻傾家蕩產扶貧22年,如何評價?
    好人和壞人之間,往往只是評價標準的不同。在真實的歷史中,除了黑白,更多的是灰。民國總理黃[fú]就是一個典型的「灰色人物」。他是「賣國賊」、是「大漢奸」,他在日本人面前委曲求全,被全天下的報紙痛罵。這個時候的黃郛早已經是政壇名人,民國成立後他履歷功勞,到1921年華盛頓會議的時候擔任了北洋政府的代表團顧問。1923年時出任外交總長、教育總長等職位。在1924年,他成了攛掇馮玉祥發動政變的關鍵人物,後來短暫的成為代理的內閣總理、代行大總統的職權,又兼了交通、教育兩個部長,僅僅1個月後段祺瑞復出,他只能辭職。
  • 做理財顧問,也是做時間的朋友
    今天的財富管理行業的競爭,主要還是停留在公司與公司之間,產品上的橫向競爭、認購費、管理費、產品收益、流動性的競爭,誰膽子大一點,把條件開得好一點,客戶就買誰的帳,前提是你之前有過完美兌付的記錄,或者有所謂的兜底、擔保、上市公司、央企背書,雖然,我們知道,這些都是不合規的。以前曾聽人說,在中國,只要你是合法合理地做生意,你就賺不到錢。
  • 法蘭西殖民帝國是如何衰落的?
    至於原因,除了法國擁有發達的經濟,優越的福利,多元的文化之外,昔日法蘭西殖民帝國的統治應該也是難民去法國的一個考慮因素。那麼,殖民事業在法國是如何興起,又是以什麼樣的結局告一段落的呢?一、法國的野心地理大發現之後,西班牙和葡萄牙開始了新世界的徵服。但其他西歐國家也沒有閒著,如「海上馬車夫」荷蘭,或者「日不落」的大英帝國。
  • 《雪地娘子軍》王子邱勝翊變抗戰先鋒 演繹民國時尚
    《雪地娘子軍》王子邱勝翊變抗戰先鋒 演繹民國時尚 時間:2019.02.13 來源: 國韻文化
  • 西方殖民歷史:惡魔與天使之間是文明發展效率還是毀滅?
    按照他們的理解,如果不是西方帝國主義國家打開中國的大門,那麼清王朝統治之下的中華帝國,將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內也無法完成自己的現代化,更無法過度自己的現代化。也正是因為國門被打開,使得我們第一次睜眼看世界,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在未來的不斷坎坷之中逐步發展。
  • 禮儀顧問支招給男性朋友送禮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即將迎來2021年新年之際,俄羅斯禮節和商務禮儀顧問塔季揚娜·尼古拉耶娃日前介紹如何給男性朋友送禮物。首先,專家不建議送給男性日常生活中真正需要的東西,比如襪子和內衣。如果您真的想送類似的東西,也不要送普普通通的款式。而且只有非常親密關係的人才可以送這種禮物。
  • 臺灣地區現存民國檔案綜述
    三是日本殖民統治臺灣時期形成的臺灣總督府檔案。1895年,日本據馬關條約侵佔臺灣,隨即設置總督府,在臺灣實行殖民統治,直至1945年10月25日臺灣光復,臺灣總督府檔案始歸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秘書處接管。這部分檔案因政權性質的特別和跨越晚清與民國兩個時期的特殊性,是研究民國時期臺灣被日本殖民統治歷史的重要史料。
  • 如何評價《守望先鋒》新英雄Sombra(黑影)?|遊戲葡萄
    從《黑客帝國》上來說,救世主是一個黑客;從《看門狗》上來說,救世主還是黑客;從《量子破碎》上來說,救世主依然是黑客。從《美國大選》上來說……抱歉,繼續說下去文章就要被屏蔽了。對任何涉及了資訊時代的科幻遊戲電影來說,擁有黑客能力的人都是主角,又或者是對主角命運影響最大的那個人。
  • 從殖民、去殖民到後殖民時代,日式神社在臺灣扮演著什麼角色?
    在這樣的背景下,日本殖民當局推出「一街庄一社」政策,試圖快速通過推動神社替代傳統寺廟,讓國家神道替代中國傳統民俗宗教成為臺灣人精神世界的主導因素。因而在1985年桃園縣政府提出將其建築整體拆除,新建中國宮殿式建築為主體的忠烈祠,社會輿論與學術界出現了強烈的質疑之聲。經過多方拉鋸,終於決定建築群落完整保存,並編列預算予以整修後繼續作為桃園忠烈祠使用,供奉鄭成功、抗法名將劉永福、甲午戰爭以後眾多的臺灣反抗日本殖民的英烈。後又在1994年將其定為「三級古蹟」整體保存永久保存。桃園忠烈祠至此成為在日本本土以外保存最為完整的神社建築群。
  • 北京英國留學中介哪家的顧問口碑評價好
    選擇留學機構時,學生第一時間接觸到的往往就是一個機構的顧問老師,顧問老師專業與否、熱情程度如何、是否有豐富的申請定校經驗等都非常重要,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帶來北京地區顧問實力版本的排名。1.優越留學資質:是一家英國本土留學中介,中國教育部、英國外交部、駐倫敦中國大使館、UCAS中心、英國移民局五重認證,是國內少有的國內外資質均備的機構;顧問:顧問經驗豐富、專業又負責,名校成功案例多,比較擅長英國前十名校申請,尤其是G5名校;文書:文書原創質量高,有turn-it-in做原創度保障,名校外籍導師申請經驗加持修改潤色文書、文法表達全英式
  • 趙稀方 | 後殖民理論在臺灣的演繹
    雖然《東方主義》所批判的是西方,雖然美國對於臺灣的殖民控制一直是鄉土文學以來民族主義的批判焦點,但在「臺灣意識」與「中國意識」決裂後,陳芳明毫不猶豫地將後殖民的矛頭指向了「中國」,在陳芳明看來,對臺灣來說,「光復」以後的國民黨政權是和日本殖民者同類的殖民政權,它以中華民族主義對臺灣進行殖民統治。
  • 陳果電影與後殖民香港的文化身份
    新浪潮時期的眾多先鋒都以不同方式去再現焦慮,如梁普智的《等待黎明》(1984),通過回憶日佔時期的混亂去探測一九九七年的香港,徐克以《妖獸都市》(1992)中天馬行空的鬼怪想像幻想了香港在中英角力下的扭曲形態。香港身為無根之城的後殖民想像被反覆渲染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