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學習工作之餘
總想找個遠離喧囂的地方
好好放鬆一下
訪古蹟、聽故事、憶往昔
……
火紅的八月
不妨來一場別樣的紅色旅行
#壽光紅色旅遊線路#
就近感受愛國主義教育的薰陶!
紅色初心之旅
牛頭鎮抗日武裝起義陳列館
馬保三故居
張玉山故居
李植庭紀念館
陳少敏紀念館
01
牛頭鎮抗日武裝起義陳列館
1937年12月29日,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魯東遊擊隊第八支隊在牛頭鎮成立,壽光「牛頭鎮抗日武裝起義」在馬保三帶領下,打響了魯東抗日第一槍,拉開了抗戰序幕。
隨後,這支部隊挺進膠東,揮師清河,轉戰魯中,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中立下了赫赫戰功,留下諸多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故事,也給壽光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抗日武裝起義陳列館|館內圖
該館位於壽光市雙王城生態經濟園區巨澱湖畔,展陳面積3100平方米,分為兩層六個展廳,真實再現了牛頭鎮抗日武裝起義的全過程,圖文並茂地描繪出壽光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堅持不屈不撓的革命鬥爭和南徵北戰、英勇殺敵的光輝戰鬥歷程。
02
馬保三故居
馬保三故居位於壽光雙王城生態經濟園區牛頭鎮村,建於1933年,為四合院式院落。東西寬19米,南北長19.5米。原有北屋7間、東屋3間、西屋2間、南屋2間,皆為磚牆木桁,兩面坡草屋頂。
1937 年 10 月,在此召開中共壽光縣委擴大會議,籌劃抗日武裝起義,後在此設立接待站、印刷廠等,為抗日工作服務。院裡有石磨一座。原先院中的地道,牆中夾壁 ,已損壞。
馬保三
1887-1964
牛頭鎮村人
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組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魯 東遊擊隊第八支隊,武裝抗日。1949年青島解放後,任青島市長。1950年當選為山東省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副主席。1955年當選為省政協副主席。1964年2月,病逝於濟南。
03
張玉山故居
張玉山故居位於臺頭鎮張家莊村內,是山東省第一個農村黨支部——壽廣支部以及第一屆壽光縣委成立舊址。建於民國時期。
張玉山
1898-1927
臺頭鎮人
原名張振儒,壽光黨團組織創始人。早年求學於山東省立第一師範,接受革命思想。創建了山東省第一個農村黨支部——壽(光) 廣(饒)支部,任書記;創建了中共壽光第一屆縣委會,任書記兼國民黨臨時縣黨部書記。張玉山為傳播馬列主義、開展革命活動,創立和發展壽光黨的組織做出了卓著貢獻。1927年12月18日因積勞成疾病逝,時年29歲。
04
李植庭紀念館
李植庭紀念館位於壽光市田柳鎮,建築面積1280平方米,樓高為二層,展館一層為新型農民培訓學校,配套多媒體教室、圖書館、辦公室等,二層為李植庭紀念館新館和田柳黨史館。
▲植庭學校大禮堂
李植庭紀念館部分共設計「救國教育,上下求索」「追隨革命,為國育才」「參議生涯,功勳卓越」「嘔心辦學,萬世流芳」及書信整理等五部分,通過圖片、文字說明、實物展示等形式,全面展現了李植庭先生辦學、參與革命、參政議政等生平事跡。田柳黨史館部分共設計「紅色印記, 名垂青史」(田柳紅色大事記)「英雄偉績,氣貫長虹」(英雄人物故事)「赤血丹心,浩氣長存」(部分英烈介紹)三部分,展示了田柳鎮自1919年至1949年革命鬥爭時期湧現出的英雄人物及紅色革命事跡。
李植庭
1871-1964
田柳鎮人
又名李三槐,早年胸懷教育救國之志,投入新學運動,1915年在崔家莊扒廟建學堂,創建了雙鳳小學(後植庭小學)任校長。
▲植庭學校
1925年聘壽光早期共產黨員張玉山、趙一萍、李灼亭、張文通、李文等任教員,以教學為掩護開展革命活動,從此接觸馬克思主義,並全力支持、掩護革命活動,雙鳳小學亦成為當時壽光革命活動的中心堡壘。中共壽光縣委和共青團壽光縣委一度設在這裡,迎接北伐及黨的骨幹分子訓練班等活動也都在這裡舉行。
▲1955年,植庭學校教師合影(中坐者為李植庭)
後曾任縣立第八、十小學校長、壽光縣參議會參議長、清河區第二屆參議長、渤海區參議長、省各界人民代表委員、省政協一、二屆委員等職。上級曾授予其「抗戰老人」「勞動模範」「擁軍優屬模範」 等光榮稱號。1946年75歲時加入中國共產黨。1964年病逝,終年93歲。
05
陳少敏紀念館
陳少敏紀念館位於壽光市孫家集街道範於村,紀念館展陳珍貴文物100餘件、圖片資料300多餘幅(件),全面展示了陳少敏同志愛黨愛國、剛正不阿的崇高品質和波瀾壯闊、跌宕起伏的傳奇人生。
陳少敏
1902-1977
孫家集街道人
原名孫肇修,1927 年投身革命事業,經歷了血與火的考驗,在黨內享有很高的威望,是一位長期主持一個地區全面工作, 並直接領導武裝鬥爭的傑出的女領導幹部。毛澤東曾稱讚她是「白區的紅心女戰士,無產階級的賢妻良母」。
1968年10月,黨的八屆十二中全上,當大會宣布「永遠開除劉少奇出黨」的決定進行舉手表決時,陳少敏以不舉手的方式表示抵制。1977年12月14日,陳少敏這位優秀共產主義戰士與世長辭,終年75歲。
不妨沿著這條路線走一趟吧,
感受過去的崢嶸歲月,
追尋那些紅色記憶。
走,出發!
內容來源:壽光文旅
版權聲明:攝影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或由粉絲提供,如有遺漏未標註原作者或標註錯誤,敬請包涵並聯繫我們溝通解決,如認為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自媒體如需轉載「八喜旅遊網」原創內容,請在後臺聯繫授權,轉載圖片請標註來源和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