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歌手韓磊成名很早,他的演唱風格大氣磅礴,慷慨豪邁,深受人民群眾的喜愛。因為經常在歷史大劇中演唱主題曲,韓磊的歌也被譽為「帝王之聲」。
從90年代的《走四方》,再到2000年以後的《向天再借五百年》、《最後的傾訴》,韓磊的很多歌都是大家耳熟能詳,KTV裡長盛不衰的必點金曲。
韓磊還曾榮獲湖南衛視歌唱節目《我是歌手》第二季的冠軍。
然而最近有網友曬出52歲的韓磊在某地參加商演的視頻。
視頻中韓磊站在一個比較簡陋的舞臺上,非常敬業的演唱。
唱到激動處,韓磊像往常一樣,將話筒朝向臺下的觀眾,邀請大家與他一起唱,結果卻沒有一位觀眾配合他,就連韓磊自己也只得尬笑。
看來韓叔的心態還是不錯的。
今年受疫情影響,各種演出活動不得不取消,所以連很多知名藝人的手頭也開始緊張。據傳某位鋼琴家就因為缺錢而「不務正業」,頻繁的上綜藝節目。
有網友還拍到像鄧紫棋這樣的大咖也要去小城市商演。
小地方可不像北京的鳥巢,香港的紅磡,那裡不但硬體設施一流,前來的觀眾也是最忠實的樂迷,大家豈止是配合,完全可以全程跟唱。
難怪有人就諷刺伍佰老師,他開演唱會,從來不用自己唱,每首歌只要起個頭,全場大合唱就開始了。
我就是小地方出來的人,我們那的老百姓可沒那麼高的欣賞水平和音樂素養,哪怕臺上是天王巨星,臺下的大爺大媽照樣一邊聽歌,一邊聊天,還嗑個瓜子。
所以全場看上去就像一個趕集大會,耳邊吵吵鬧鬧,各聊各的。
有一年中央派了一個高級別的藝術團來我們這裡演出,裡面有很多大牌明星。
我當時沒去,聽去過的同學回來說,某位李姓女歌唱家居然在臺上發飆,訓斥臺下的觀眾,說:你們還是老區的人民!
當然,像這些有單位有級別的歌唱家,去哪演出都是政治任務。
但是對於商業化的藝人來說,這可就是大新聞了,去大場館開演唱會,還是去小縣城商演,都會被媒體炒作一番。
不過說實話,炒作這個話題純屬少見多怪,利用人們的吃瓜心理賺流量,起起落落本就是人生常態,明星大起大落更是家常便飯,有幾個藝人能像劉德華那樣紅四十年?
2016年張學友在北京開演唱會,也沒去鳥巢,而是在只能容納2,3萬人的五棵松體育館。
一方面,演藝圈是個長江後浪推前浪,江山代有人才出的地方。
每一代觀眾都有自己的偶像,每一個藝人,即使再紅,也不可能霸屏幾十年,紅過之後慢慢就會衰退,這是很正常的自然規律。
另一方面,明星也要生活,也要恰飯,也就是要錢,那麼有些明星即使過了氣,為了賺錢養家,為了還債,也會時不時出來商演。
既然是商演,那麼場地、設施、環境可能就不那麼優越了。
所以當人們看到昔日大紫大紅的明星,如今風光不再,只能在一個小場面上賣力的表演,心中難免唏噓。
江蘇衛視的《非誠勿擾》以前紅遍大江南北,它的第一代情感指導嘉賓樂嘉老師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
樂嘉出身很低微,從小父母離異,學歷只有中專,16歲就參加工作。
後來他做化妝品銷售,因為業績好,擅長把握女顧客的心理,一躍成為大品牌公司最年輕的銷售培訓經理。隨後樂嘉到處演講、開培訓,在業內小有名氣。
2010年《非誠勿擾》開播的時候,節目組因緣際會請到了樂嘉當點評嘉賓,沒想到節目播出以後異常的火,他和孟非這兩個光頭把節目照得閃閃亮亮。
2013年,樂嘉因為和非誠節目組不合而離開,他一走,非誠收視陡降,而自己卻繼續走紅,接連參加了從央視到地方臺的多檔節目。
然而好景不長,樂嘉爬得越高,摔得越狠,在節目中跟很多明星、名主持,像寧靜、金星、魯豫、竇文濤都發生過衝突,很快被業界封殺。
現在樂嘉自己都在微博裡感嘆,以前少於1萬人的演講不去,現在3000人的場子都接,混得真慘啊!
這就是人生,沒有永遠低迷的時候,也沒有永遠走運的時候,低迷的時候不能自暴自棄,走運的時候也不要膨脹。
2015年《中國好聲音》的冠軍,民謠歌手張磊,就是一個沉得住氣的人。
他是東北人,為了自己的音樂夢想,在新疆打拼了很多年,34歲的時候才通過節目為全國觀眾熟知。
在一次做客北京音樂臺廣播的時候,張磊動情的說:我覺得一個藝人,一定要有回到原點的能力!真的,我見過太多這樣的人,他成名以後,眼光就高了,幹什麼都覺得自己是個人物。但當他再回到過去的狀態,就已經無法適應了。
張磊雖然年輕,但說的話卻有一種看透人生的老成。
沒有誰能大紅大紫一輩子,我們自己是這樣,看別人也應該這樣。
何況演員、歌手為我們帶來的,是高質量的藝術享受,是經典的文藝作品。不管他們現狀如何,大紅大紫也好,大起大落也罷,只要是認真創作的敬業藝人,就應該得到我們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