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鴿子
來源:魯豫有約公號(ID:lyyy_scndgs)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如需轉載請聯繫【魯豫有約】微信公號獲取授權。關注【魯豫有約】公號看更多人物故事。
這樣的女演員,沒有中年危機
最近追《浪姐》上頭。
節目追完,把衍生訪談節目也捎帶看了。
人間鸚鵡張雨綺那期,印象最深。
雖然綺綺子身上渾然天成的自信和喜感愣是把一個深度訪談帶出了綜藝節目的氣質,但有一段卻讓人印象深刻。
談到女性。
她覺得《乘風破浪的姐姐》一直上熱搜,某種層面上,是大家對於女性題材的一種關注。
市場上的女性題材的劇太少了,很多女演員都很難接到適合自己的角色。
觀眾有需求,只能在《浪姐》這種節目上來獲取。
但她覺得女性題材的市場正在到來。
不但因為是觀眾剛需,也是因為女性這個群體本身,太豐富了。
豐富的角色長什麼樣?
有優點,有缺點,不完美,但像個人。
不少劇裡的角色,之所以不出彩,是因為太單一了,善和惡都過頭,恨不得把好人和壞人的標籤都打出來貼頭上。
比如很多熱播劇裡,女主原生家庭的媽媽們,都壞得能捏出水兒來。但卻壞得沒邏輯,沒原因。
最終,功能大於人物。
人物立不住,劇也支稜不到哪兒去。
最近讓人記住的女性角色,《隱秘的角落》裡劉琳演的周春紅算一個。
據說年度最可怕事件已經被這劇提前預定。
一是秦昊帶你爬山;
二是劉琳讓你喝牛奶。
劉琳在劇裡的戲份算不上多多,但卻非常出彩。
一個讓人有點窒息的母親,大家卻恨不起來,更多的是心疼。
劇播完,劉琳給周春紅寫信,對她說:對自己好點,去痛快地談一場戀愛吧。
不少人感嘆,現在還在這樣演戲的演員不多了。
今天,就想和大家聊聊這位寶藏女演員。
《隱秘的角落》裡喝牛奶那場戲,挺重要。
一杯牛奶喝或不喝,實際上代表著母親對兒子是否還有控制權。
導演辛爽對這場戲沒把握,寫得沒問題,但他想不出畫面,覺得太抓馬了。
結果劉琳對辛爽說,「你相信我,咱們走一遍。」
走完一遍,辛爽心裡的石頭落了地。他說:她有那種神奇的把所有的戲都演得合情合理的能力。
合情合理到什麼程度?
有人調侃,那場戲的代入感之強,看得人忍不住想跪下來大喊一聲:媽!我現在就喝!
劉琳一向具備這個能力。
回顧之前,她似乎演了不少「不完美」的角色。
比如《父母愛情》裡的江德華。
她看完前幾集劇本,都覺得太粗魯了,「我怎麼能演這種角色呢?」
好朋友梅婷勸她看完。
看完之後,她深深愛上了這個角色。
德華看上去粗魯無禮,是整部劇裡的嘴強王者,把嫂子梅婷懟的一愣一愣的。
可粗魯背後,卻是善良打底。
劇中的心上人老丁終於向她求婚的那一刻,她表面看起來雲淡風輕,轉過頭,複雜的情緒湧上心頭。
導演孔笙說,他相信劉琳,用了一個長鏡頭,一直近景長鏡頭跟著她,劉琳的情緒轉化淋漓盡致,一條過。
提到那場戲,劉琳說,那時候他們已經拍了三個月。
江德華這個人物,已經完全印在了她的身上。江德華所有的感受,她都有。
她根據人物的邏輯、情緒、感受給出反應,自然就不會錯。
所以上訪談節目,主持人讓她用德華的口吻對突然離世的老丁說句話,她說完就開始吧嗒吧嗒掉眼淚。
所以多年之後,還有人在路上認出她,拉著她的手掉眼淚,叫她「德華」。
再比如,前兩年熱播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她在其中扮演大娘子王若弗。
有私心,但沒惡意。
罵人厲害,但又沒什麼手段。
同班同學劉孜演了幾集,覺得不合適。劉琳有點救場的意思,剛好導演張開宙是之前《父母愛情》的攝影師。
她一開始也犯嘀咕,這大娘子一上來就罵罵罵,觀眾能喜歡嗎?
導演給她吃了定心丸,「大娘子的根基是個善良的人,觀眾就不會很討厭她。」
結果她不但沒被罵,還成了大家的快樂源泉,表情包滿天飛。還一度成了b站的紅人,被大家親切地稱為「暴躁小可愛」。
這出乎她的意料,有時候會忍不住看著自己的戲問老公:搞笑嗎,搞笑嗎?
老公答她:搞笑搞笑。
她說,這是演員和角色之間的相互成全。
理解人物,是她演戲的原則之一。
拍《父母愛情》的時候,她把頭髮剪短了,有人把這稱之為犧牲,她覺得不對,因為這是她應該做的。
在她看來,相比外形的貼合,內心的貼近更重要。
「你要把心跟她靠近,你要知道她的行為邏輯,她為人處事的方式,她的靈魂是什麼樣的,你才能夠演的了。」
當演員,很早就是劉琳的夢想。
上幼兒園的時候,她就是個特別喜歡表現的小女孩。
總是試圖引起喜歡的男孩子的注意,做一些滑稽的動作,如果喜歡的男孩子不經意回頭看了她一眼,她的自信心就漲起來了。
初中的時候,她說服父母,在課餘時間去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學表演。
「極盡所能地要往這個圈裡鑽,所有的觸角都展開,只要能夠得上,沾得上邊。」
她記得那時候有次在北影廠門口站了半天,對她的女伴說,我遲早要進到這個裡面來。
女伴說「行了,你別看了」就把她給拉走了。
一位心理學家說過,我們自己說的話,就像生命的預言一樣在影響著我們的人生。
在幾乎所有人都覺得劉琳不可能考北電當演員的情況下,她在19歲那一年,成了北電93級劉孜、徐靜蕾的同班同學。
她運氣也不錯。
20歲的時候,就和張國榮、吳倩蓮、黃磊合作出演了電影《夜半歌聲》。
六年之後,憑藉和李冰冰共同出演的電影《過年回家》拿到了新加坡國際電影節的最佳女主角。
起點雖高,她卻有自己的局限。
她不算那種五官過硬的大美女,上學的時候,和同學們一起演日本的電影《望鄉》,她在其中扮演老太太阿崎婆,而同班的徐靜蕾,則在其中扮演一個年輕的女記者。
她很清醒。
儘管有時間看到別人的成績,內心還是會有些焦慮,可是她明白,一個女演員的形象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她的道路。
沒有好壞之分,只是道路不同。
「我覺得要看清自己,看清別人,你才不會被那些茫然的東西左右,不會覺得自己看不清方向。」
說到職業困境,她也有過。
拍完《父母愛情》,她懷孕了。
從懷孕第一天起,她什麼工作也沒接,整整兩年。
她當時覺得沒什麼,才兩年,何況自己手裡的作品,有《父母愛情》那樣的好戲。
可兩年出來,世界變了。
大家都把你忘了,真的沒人來找你演戲。
她的片酬甚至降到了剛出道時的水平。
她也理解了,為什麼很多女演員一生完孩子馬上就去工作,「因為真的是很害怕,怕這個圈子,把我們都給拋到一邊了。」
好在她對表演的熱愛沒變。
那些強大的信念和熱愛足以支撐她面對這些困難。
「你要有很強大的內心,不斷地告訴自己你可以,不要去懼怕什麼,勇敢地往前走。」
所以這些年,她成了《琅琊榜之風起長林》裡的萊陽太夫人
成了《歡樂頌》裡的福利院院長秀媛
成了《知否》裡的大娘子
也成了《隱秘的角落》裡的周春紅
靠著一個個配角的角色,她漸漸回到了大家的視野裡。
人們意識到,原來只要演技閃光,角色出彩,中年女演員也可以被看見。
關於「中年女演員的困境」,也經常有人問到她。
但她覺得,這個危機大家都會面對。
不光是中年,也不光是女演員。
改變不了外界,不如先把自己眼前的這攤事兒做好。
做好自己的事兒,你總會找到自己的位置。
她甚至覺得,自己這個年齡,反而該把機會讓給年輕人,畢竟自己也曾經年輕過,曾經站在舞臺中央。
「在我這個年紀,演母親就是最好的選擇,但這並不代表人物單一,我就是要演出她們的不同。」
她有這個信心,也有這個實力。
演員該具備什麼樣的素質?
她的答案是——
首先,你要真的熱愛演戲,而不是因為演戲可以讓你賺錢,可以讓你出名,你要真的熱愛這件事,你才可以一直做到老,無所畏懼。
其次,你要具備演員基本的素質,不然會很難堪。
現在漸漸火了,她享受的,仍然是演戲帶來的最純粹的原本的快樂。
演了二十幾年戲,每次接到一個新的喜歡的角色,她還是像第一次演戲的時候一樣,興奮,緊張,難以入睡。
她把自己融入角色,變成角色,那個過程固然痛苦,但她相信,如果她自己痛徹心扉,觀眾也一定會痛徹心扉。
而且「一定是你的身心都備受煎熬,生活才會給你一點小小的甜頭」。
那些小小的甜頭,就是能讓她遇上好的角色。
「如果沒有遇到好的角色,每天只是參加各種典禮,拍各種照片,各種雜誌,上各種綜藝,我一點都不覺得這有什麼意思。」
儘管現在開了微博,上了直播,她還是有點懷念之前拍戲的日子。
那時候不管主角配角,大家都吃同樣的盒飯,住在同一個樓裡。
拍《父母愛情》的時候,她每天拍戲之前和梅婷一起讀劇本,拍完戲卸了妝,睡覺前也去找梅婷,把第二天的詞兒對一遍。
拍《橫空出世》,她和陳瑾住在一個房間裡,她始終記得當時陳瑾站在房間裡,意氣風發特別激動地跟她講自己對人物的感受和想法。
《隱秘的角落》的演員李夢說,他們這個劇組沒有房車,沒有特別高的生活待遇,共用一個大化妝間,大家都更在乎創作,而不是生活水準。
估計這也是劉琳喜歡這部戲的一個重要原因。
她說自己一點也不怕老。
從年輕的時候她就知道,自己必須得到了三四十歲,有了一定生活閱歷之後,才能凸顯自己的美麗。
劉琳今年46歲了。
她說自己很滿意,到了這個年齡,還有自己喜歡的角色去演。
希望市場和觀眾,不要辜負這樣的演員。
------------------------
注|本文配圖來源於《橘子娛樂》《入戲》《理娛客》《非凡娛樂》《每日文娛播報》《回聲嘹亮》《定義》《隱秘的角落》花絮豆瓣及網絡。
參考資料:人物《劉琳,別紅,千萬別紅》,三聯生活周刊《<隱秘的角落> :今年最佳國產劇是怎麼拍出來的?》
PS:更多新鮮好文好物可關注微信公眾號:魯豫有約(lyyy_scndgs)。每周偶遇陳魯豫,聊聊和電影相關的故事,感受不一樣的人生,遇見另一個自己。一切不止於《魯豫有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