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金剛掌,作家、編劇、廣告人。代表作有《茅山後裔》系列、《清微馭邪錄》、《勤王記》等。2006年創作長篇小說《茅山後裔》系列,開創了以傳統玄學與宗教神秘學為核心的全新文學題材,其嚴謹、真實、幽默的創作風格始終為讀者津津樂道。
註:大力金剛掌本人承諾文中數據無誤,為其真實性負責;天榜已備份採訪記錄,為文中信息客觀性背書。
文| 天榜 記者 劉佳蓉
1
「雖然是理科生,但我不學文科的原因是不喜歡背東西,這和我喜歡寫東西是不衝突的。」大力金剛掌坦言,一開始寫作本想寫一些小故事,這都是出於個人愛好,但最終一發不可收拾。《茅山後裔》雖說在書中也埋下了後續的伏筆,但在構架上仍舊只是一個單獨的封閉故事,因為大家的喜歡,再加上第一部之後還有伏筆為解釋,才有了後來的五部。
入微的現實,縝密的邏輯,挺拔的氣節,嶙峋的風骨。
2006年創作長篇小說《茅山後裔》系列,講述的故事是張國忠、張毅城父子運用茅山道術踏足天下的故事,從驅鬼鎮邪到探秘尋奇無所不及,民間冤案、千古謎團將被一一揭開,他們的足跡甚至遍及亞歐異域,穿行於各大洲,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信仰,中國最厲害的茅山道術,是否能一展全長?書中沒有刀光劍影的打鬥,沒有飛簷走壁的神功,這不是一部虛張聲勢的視覺大片,而是一本真正的玄幻小說。
故事介於似是而非之間,雜以民間傳說,增加可讀性同時使之加強可信性,開創了以傳統玄學與宗教神秘學為核心的全新文學題材,其始終為讀者津津樂道。大力金剛掌嚴謹、真實、幽默的創作風格更使得讀者在閱讀《茅山後裔》時有一種置身其中的感覺。
「茅山後裔注意的細節之處建立了一套較為完備的陰陽鬥法體系,基於陽氣、陰氣、怨氣、煞氣等力量的相生相剋,可以擺陣法用寶劍,超度或是封印冤孽,讓讀者感覺有理可循。」——知乎作者金珍熙
作者在寫《茅山後裔》時曾經停薪留職一年,去農村採風,找各種親歷者、以及玄學業內人士聊天,這個代價與當時這本書帶給作者的收入是完全不成正比的,而且當時根本預料不到這本書在後期能帶來什麼收入,這些放在以前叫敬業,現在流行的詞彙叫「匠心」。在談及為何決定出門採訪,大力金剛掌直言,「悶在家裡可能寫出很刺激的文字,開很大的腦洞,但很難讓作品做到真實與深刻。」
2
「我喜歡探尋神秘的東西,不單單是因為好奇。當然,胡編亂造瞎扯淡的玄學是不用什麼邏輯思維的,但那不是我的風格。」
七十年代的中國玄學表現手段,感覺更像鄉下神棍跳大神行騙,一張桌子,點幾支蠟燭,穿著粗製濫造的道袍拿一把桃木劍,天靈靈地靈靈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大力金剛掌創作的玄幻、宗教神秘學則脫離「茅山道士」帶給觀眾的傳統印象。
歐洲也有玄學,魔法或宗教,看似非常強大,其實很空洞,毫無內涵。例如電影《驅魔人》中,外國人驅魔的主要手段是「喊」,舉著十字架,對著被惡魔附身的人振臂疾呼,「離開他的身體!我以上帝的名義命令你離開他的身體!」
因此作者想以中國玄學為基礎寫一篇小說,創作之初就打定主意一定要避免上述情況的發生,一定要寫出中華玄學的博大精深。自2013年起,作者便專注於中國古典文學研究,並開始嘗試以歷史題材為背景進行創作,其嚴謹流暢的文風與真實、合理的情節構架在新作中得以延續。
目前,《勤王記》第一冊已經上市了,第二冊文稿已經送審,第三冊在創作中。新作《勤王記》區別於傳統歷史題材小說千篇一律的「臆想」模式,以符合邏輯的情節呈現「不合邏輯」的故事;傳統流行文學中的歷史觀、文化觀與謀略架構,亦將在他的新作中迎來華麗升級!
3
從瘋狂碼字的年代,到現在影視IP化的近十年,網文界的發展呈現了一種出乎預料但又合情合理的姿態。商業、市場、價碼並不代表全部,對於一眾作者而言,IP之路,依舊任重道遠。
大力金剛掌並不關注所謂「網文界」的發展,在他看來所謂的「IP時代」也很快會趨於理性。用他的話來說「這就好比中國的手機產業,從按鍵盤的功能機向智能機轉變的時候,市場一片藍海,不論內行外行都會一窩蜂的湧入,幾百上千家企業都在生產智能機,但熱潮過後,大浪淘沙,剩下的也就是那麼幾家而已,因為市場就那麼大,只有品質好、懂得創新的企業能活下來,二者缺一不可。」
寫作也是一樣的,這場IP大潮也是一場變革,可能會改變一些作者的創作思路,但不論是什麼樣的變革,對文字質量、情節質量的要求都是不變的,只有好的能留下來,山寨必然被淘汰。
創新點,爽點,或者大神IP所自帶的粉絲讀者基礎,都是從文學文本到影視改編的「機緣」點。不過不管是哪個點,好內容才是改編出好作品的根本點,順應變革、提升水準、絞盡腦汁,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繼續創新情節磨鍊基本功才是重點。面對日益競爭的打造IP,作者坦言,能激發創作欲望的競爭都是良性競爭,不管是網文也好,主流文學也好,能夠被改編成影視作品都是一種價值的肯定。
而《茅山後裔》改編成電影,說明市場對於這類題材的作品具有一定的需求。玄學滿足人們對於生活的嚮往和憧憬,也滿足了人們對於強大力量的嚮往。當一部優秀的玄學類網文小說,區別於傳統歷史題材小說千篇一律的「臆想」模式,以符合邏輯的情節呈現「不合邏輯」的故事,以足夠合情合理、合乎邏輯的方式展現出人們的心理述求的時候,人們內在的心理期望和潛意識都是嚮往這部小說的。
我是天榜,感謝您看完本篇報導
若您希望與我們能有進一步的聯繫
IP推薦/精推好文/作者推薦/行業爆料/商務合作
後臺發送關鍵詞「聯繫我們」即可獲取聯繫方式
歡迎勾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