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篇接著寫劇中臺詞對我們現實有哪些指導意義。
1,這個年代,執著出人頭地並不難,難的恰恰是不執著出人頭地。
個人見解:現在社會以錢為最大,但並不阻礙有那麼一部分人是往自己的精神層面去思考和進步。我們會聽到很多親戚或者陌生人說,上大學有什麼用,我們村頭的二傻子現在怎麼怎麼樣。
也就是說我們現在大部分人對於有用沒用的判斷標準是:對當下掙錢有沒有用。甚至很鄙視往精神層面關注的人,認為這是一種矯情。周國平老先生在《把心安頓好》裡有這麼一段話:
人在多大程度上不依賴於物質的東西,就在多大程度上是自由的。所謂不依賴,即在生存有保障的前提下,是一種精神境界。窮人是不自由的,因為他的生存受制於物質。那些沒有精神目標的富人更是不自由的,因為他的全部心靈都受制於物質。自由是精神生活的範疇,物質只是自由的必要條件,永遠不是充分條件,永遠不可能直接帶來自由。
這很客觀地詮釋了物質與精神的關係。對於說你矯情的人多一點包容,因為他們可能這輩子都不會有精神世界了。
2,女人是形式邏輯的典範,是辯證邏輯的障礙。
個人見解:剛開始看著這句話不明覺厲,自己仔細去搜過形式邏輯和辯證邏輯的釋義,我個人認為用我們當下很通俗的話來說,即女人是感性典範,理性障礙。
比如,我們迎面看一輛貨車行駛過來,感性上來說,只不過是一個不動的點(火車頭),但理性上看,就要多幾個角度。
在形式邏輯和辯證邏輯上,有共時性和歷史性一說,各位有感興趣的可以在評論區說出來大家一起討論。不知我這樣理解各位認為有沒有問題。
3,著相了,佛教的一個術語,意思是執迷於表象而偏離本質。
個人見解:社會紛繁複雜,我們都無可避免的著相,我自己認為我們的著相率相當高,判斷一件事物的發展,時間是個重點因素,所謂的反應快和反應慢,即是能不能在最短時間不著相,時間、學識和閱歷等等都是都影響當下判斷的因素。
我們要做的終極之事就是能否在短時間內跳出現象看本質。這是難點但也是重中之重。我們可以說當下沒有這樣的覺悟,但不能說我不朝這個方向思考和發展,否則進步只會變得舉步維艱。
4,弱勢文化由於易學、易懂、易用,成了流行品種。
個人見解:我認為弱勢文化和人性息息相關,比如貪婪,僥倖,期望天上掉餡餅等負面的人性(這裡就不說強勢文化裡的善良,進取等品格了),很多時候不用學不用懂,直接拿來用。
劇中的劉冰即是個典型例子,雖然我認為劉冰的結局只是作者對弱勢文化來寫的極端例子,但不無道理。賭博心理也是弱勢文化的代表,期望一夜暴富,期望不勞而獲,期望強者的施捨等。
5,眾生所需,即功德、市場、名利,精神拯救的暴利於毒品麻醉的暴利完全等值,而且不必像販毒那樣耍花招,沒有心理成本和法律風險。
個人見解:精神拯救在當下最顯而易見的即歌曲,娛樂,影視,只要符合大眾的需求,這個暴利是很可觀的,這裡的精神拯救著眼點在大眾的精神需求層面,能讓大眾精神產生愉悅即是好的拯救。
這裡的販毒者心理成本,通俗來說即擔驚受怕,挖空心思的躲貓貓,而精神拯救卻完全不用擔心這方面,甚至還可以在精神拯救的過程中獲得功德、市場、名利,地位等。
丁元英布局扶貧計劃時曾說:「允許這幾個股東扒著井沿看一眼,能不能爬上來就看他們自己了,爬不上來無所謂,但是讓井底的人患上精神絕症,這就太可怕了!」
這是電視劇《天道》裡的經典臺詞,《天道》中不光有這些經典的臺詞,還有很深遠的哲學,神學,傳統文化等等各方面的論述,更有小人物和普通人的無奈,因為他們生活在整個社會的底層,受自己學識和見識的限制,沒有辦法看清楚事物的本質。
既是是這樣,也是有「得救之道」的,不管是電視劇還是原著小說中,歐陽雪和馮世傑都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一個從底層成功跨越階層的人。
歐陽雪沒有學歷,沒有背景,但也輕鬆的賺到了一大筆錢;馮世傑初心為王廟村脫貧致富,這也讓他在最後重新回歸格律詩而奠定了基礎。
在整個故事情節中,不管是高人丁元英,還是底層的劉冰,馮世傑,葉曉明,他們都分別是代表了強勢文化和弱勢文化,在讀者走進作品的那一刻,會被這鮮明的對比刺激到,讓我們感受到丁元英的厲害,劉冰這些普通人身上的陋習,學會肖亞文和歐陽雪等人的長處。
不管你是喜歡電視劇《天道》,還是喜歡原著小說《遙遠的救世主》這都不影響你從中學習她們的智慧和思維方式,如果你也想學習丁元英的「高人」思維方式,掌握如何獲得財富的技巧,就跟小編一起讀《遙遠的救世主》吧。
書中的內容和闡述的道理更加的詳細和完整,當你打開書的那一刻,就是開啟了你人生財富的第一步,當你讀懂其中的含義的時候,那麼你離成功也就更進一步了。
看《遙遠的救世主》就一定不要錯過豆豆的其餘兩部經典作品:《背叛》和《天幕紅塵》,這三部小說被稱為「豆豆三部曲」,三個不同的故事,卻是相輔相成的關係,可以說都是非常精彩的佳作。都蘊藏著人生的大智慧。
喜歡的朋友,要想自己有所改變的話,點擊下方,即可購買「豆豆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