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分父母丨一個28周早產兒的媽媽,用愛為女兒創造了生命的奇蹟

2021-02-23 騰訊育兒

小D八個月的時候,有一天我帶著她復健,在公園裡讀書。那一天陽光特別好,這麼照進來,我跟她一起翻著書。就在那個剎那,我突然覺得好幸福啊。原來只要不去想失去的,不為未來憂慮,沉浸在當下,就是很幸福的。

|林清歡

編輯|judycai


關於《100分父母》:騰訊育兒出品,每個父母對兒女的愛都是毫無保留,都想給他們最好的生活條件、最好的教育,在育兒之路上都想做到「100分」父母。

前30年,大J對於幸福感始終是模糊的。

祖籍蘇州,在上海長大的乖乖女,書讀得一直好。大學畢業那年,打敗全國幾十萬競爭者進了瑪氏,德芙巧克力的母公司當管培生。精心被栽培,加上個人勤奮努力,三年就做到部門經理,然後被送到海外輪崗。

「06年月薪一萬,不知道幹什麼,就買包買鞋」,大J像所有剛開始獨立生活的女孩一樣,無憂無慮,只能用物質排解生活的乏味感,換回一點轉瞬即逝的快樂。

年輕的我們從來不知道,人生是一條那麼長的跑道。

 

28周的早產兒

紐約,曼哈頓,是今天世界上最繁華的島之一。帝國大廈、克萊斯勒大廈、洛克菲勒中心,59.5平方公裡的面積上是最大的摩天大廈建築群。寸土寸金的商業至高地,每天都是車水馬龍,西裝革履的人們穿行在長方形石塊鋪的路上,形色匆匆。

這個城市裡的每個人,會被裹挾在熙攘的街道裡,不自覺地隨波逐流。初到紐約的大J,就生活在這條快節奏的履帶上。學業和職場的經驗,加上小聰明,讓她很順暢地得到高效和清晰目標帶來的利好。如果沒有小D進入她的生活,Jessica的日子會一直沿著過去人生的路徑,進行標準化複製,然後,等待著一輪又一輪的升職加薪。

原本順理成章的一切,在2014年發生了變化。

4月的紐約,乍暖回寒,春風料峭。醫院的病房裡,些許清冷。

剛做完剖腹產的大J正戰戰兢兢地等著醫生開口。醫生站在床邊看著她,然後用最委婉地語氣說,「Jessica(大J),如果你可以,今天晚上去看看孩子吧。」

那一刻,大J聽明白了這句話的意思,這是醫生下的最殘酷判決書,它意味著,自己那個剛剛來到這個世界的女兒,可能熬不過人生第一夜了。

NICU的病房外,大J看到了小D第一眼。

那是個只有手掌大的小生命,28周就被迫降生的孩子,全身都是深紫色,虛弱地躺在嬰兒保溫箱裡,安靜地等待著命運的降臨。因為沒有自主呼吸,小鼻孔上插著和她胳膊差不多粗的塑料管。

這是讓每一個媽媽都心碎的場面。大J忍著淚,用左手食指小心翼翼地穿過插在小生命身上的粗粗細細的管線,輕輕碰觸了女兒的手掌。

第一次的親密接觸,早產兒的手掌那麼小,上面的手指細得像火柴棍一樣,卻能一把握住了媽媽的手指,「就是那一個剎那,我突然就很確定她是我女兒,我是她媽媽。」

大J決定不顧一切,讓女兒活著。

「活著」是媽媽對女兒的承諾,看似容易,卻真正是最艱難的。

事實上,現代醫學的發展,讓28周的早產兒有了超過70%的存活概率,但有一個前提,嬰兒要身體健康。而小D的早產,非自然狀態,她是在大J體內感染了listeria病毒被迫剖宮救命,所以伴隨她出生的不是健康的身體,而是岌岌可危的生命狀況。醫生告知大J,第一晚很重要,只有度過去,孩子才可能活下去。

小D登陸地球的這一晚,紐約燈火流轉如往日。媽媽大J躺在病房裡輾轉反側,心在希望的懸崖邊徘徊,不斷陷入絕望;兩個敬業的兒科醫生不眠不休,輪流給小D打氧,維持著她的呼吸。

一夜過去了,女兒還活著。她會活著,大J鬆了口氣。

隨後一周,小D的生命體徵穩定起來,一切似乎開始朝好的方向發展。

一天,醫生把大J和先生叫到辦公室,他說,OK,孩子可以活下來了。但是,醫生拿出女兒的腦補CT,解釋說,孩子左右腦是最高級別出血,已經滲入腦幹。腦補出血不可逆,加上積水等狀況,孩子的未來有90%的可能是坐輪椅,95%會智力低下。

「作為父母,你們是否選擇放棄這個孩子?」醫生問。

這句話是一根針,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刺穿了大J一直繃緊的神經,擊潰了她好不容易贊起來的勇氣。女兒未來無論坐輪椅,還是智力低下,都是大J難以接受的結果。「那一刻,我才明白,原來活著,不僅是活著,還是要有質量的活著。」

天堂向左,人間向右,什麼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決定?

大J不知道。面對未來各種殘忍的假設,她充滿恐懼,她大哭她崩潰她動搖,甚至開始嘗試思考醫生的建議,準備臨終關懷,讓這個小生命平靜而有尊嚴地離開這個世界。

「我不是一個堅強的人。」這個身形嬌小的南方女生,工作中也常常使小性哭鼻子,撒嬌求助曾是她在男性世界鬥爭裡的武器。然而殘酷的命運讓她覺醒,原來自己曾經仰仗的武器根本不堪一提,想要和命運一戰,除了堅強,別無選擇。

母親的角色讓女性的心智發生巨大的改變。大J下了決心,找到醫生說,我選擇不放棄。就算她將來要坐輪椅,也不影響我愛她,也不影響我帶著她去看這個世界。

當我們能接納一個最壞的結果的時候,厄運敗退,希望復甦。

 

抱著女兒,一切恍若隔世


大J和先生把自己的家叫做「作戰室」,這名副其實。

小D在NICU的115天,夫妻兩個用企業管理的方式對女兒的病況進行跟進。每天,他們會在白板紙上把女兒的問題全部列出來,分析重要性和危機程度,進行聚焦,確定第二天和醫生交流的主要內容。

那段日子,大J辭掉了工作,活得像個戰士。「我和老公形成了一個思維方式,OK,有問題是好的,因為至少發現了問題,發現了問題就可以解決。來,我們談談怎麼解決。」

她還是天天流淚,小D呼吸驟停,會嚇得她魂飛魄散。但哭完了,擦乾眼淚,她又馬上投入新一天的戰鬥,她知道不能停下來,也沒時間自怨自艾,因為她是媽媽,是保溫箱裡那個孤獨的小女孩全部的指望。

12小時,時鐘一圈,是屬於小D的特殊時間計量單位。

因為在NICU病房裡,醫護是12小時一班輪替。在每班12個小時內,如果孩子有問題,或需要手術,或下病危通知,就有人打電話給大J。所以,只要12個小時裡沒有接到電話,夫妻兩個就會小小慶祝一下,然後在下一個12小時裡,繼續膽戰心驚、飽受煎熬的等待。

小D脫離危險後很長的一段時間,只要電話響起,大J就會遭受一次劇烈的心悸。

「我覺得自己有創傷後遺症。這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我經常會半夜突然跳起來,然後就摸她有沒有呼吸了;還有一個就是我有好長一段時間有幻聽,總覺得是話鈴聲響了。」

30天過去了,小D還好,800多克。

大J每天都去看女兒,隔著保溫箱,用盡溫柔的目光。

第30天的時候,一個老護士看見她,就問,你要不要抱抱你女兒?然後,很自然的打開了保溫箱的蓋子,把線攏了攏,說你可以去抱她。

大J完全沒有心理準備,緊張得有點僵,「我可以嗎?」

嬰兒靜靜躺在她掌心,像一隻剛出生的小雞。纖細的骨骼觸到大J的皮膚,硌得有一點疼。她這麼柔弱,仿佛一不小心就會被捏碎。雙手捧著這個小生命,大J整個人不知所措。

醫生說,你慢慢把她挪到胸口。然後她慢慢把孩子挪到了胸口。

哦,小身體是溫熱的,心臟在有節奏的跳動,呼吸一下接一下,平緩而穩定,是世間最美妙的聲音。

抱著女兒,過去30天好像夢境,一切恍若隔世。大J想,只有此時,只有此刻,才是最真實的。

生命真美好啊。

 

小D的爸爸


「一個好的婚姻永遠不是兩方同時堅強的,一定是一方堅強,一方弱一點,等弱的一方療傷充電後,就會變堅強,支撐住弱的一方。」

故事的一開始並不是這樣的,大J把老公當成理性的對立面。

醫生對女兒的情況診斷分析之後,他開始思考女兒的後事,如何安撫年邁的父母;大J只想讓女兒活著,老公會跟她探討責任和高質量的生命;女兒腦出血讓人崩潰的時候,老公建議她考慮醫生建議,是不是將來可以再生一個。

在大J的心裡,老公是理智的、強悍的、堅定的,極少會為情緒所左右,在家庭關係裡,他負責搞定一切,是她的依靠,是任何時候都可以是寄放宣洩的保險箱。

老公第一次痛哭的場面,給大J的震撼是很強烈的。因為那個時候他們已經經歷了孩子多次病危,腦出血、呼吸驟停的考驗,夫妻攜手闖過了一道又一道難關,做完這次腸穿孔手術,女兒正在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女兒被推出手術室的時候,老公看見了她綁著一塊沾著血漬的大紗布。在醫院的走廊上,一個大男人突然縱情痛哭起來。

「他當時看見小D的傷口,說腦海中就像放電影一樣,從孩子剖腹產出生到病危,和醫生談臨終關懷,一幕幕在腦海中閃過,他質疑自己當初的決定是不是太自私,不是選擇讓她得到愛,然後開開心離開這個世界,而是讓她受了那麼多苦。」

大J看著老公,發現原來自己發洩痛苦享受所有的關心的時候,這個同樣痛苦的人被世界忽略了。這個男人滿心傷痕地陪著她、陪著女兒走到現在,也是有巨大的創傷和痛苦的。

家庭需要一個平衡關係,不能只依靠一個人撐著。每個人都需要治療,然後成為對方的勇氣和力量,支撐著家庭走下去,「後來慢慢的我也開始主動的往前衝一點,他可以有時間空間去療傷。」大J主動把自己害怕的事告訴老公,然後鼓勵他也講出來,講出來之後兩個人才發現,原來在恐懼裡的自己不是孤獨的,兩個人可以一起更好的面對恐懼。

NICU的小D在保溫箱裡住的115天,下了五次病危通知書。

每一次的病危,夫妻倆都當成是小D的最後一次。大J和老公籤完病危通知書,站在手術室外面會做一個小小的儀式,把心裡特別想說的話默默說給女兒聽,他們相信女兒能聽得到。

媽媽跟小D聊自己去過這個世界上的所有地方,聊紐約和曼哈頓,聊這個城市的繁華景致,還有點點滴滴。「小D你知道嗎?外面的世界特別精彩,你一定一定要加油。」

寶貝,我只想你活下去。 

傷口,是光照進心裡的地方


大J辭職之後,很多朋友會問他們的近況,她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一旦我自己覺得受傷了,我會把自己放到一個殼裡,我很不喜歡別人的關心。」但總要解釋,為了怕父母看見擔心,先生開了一個英文博客。

「這是一個關於愛的博客。」在第一篇文字裡,小D的爸爸寫了28周女兒因為宮內感染早產,孩子情況不好,在生死之間掙扎。他說,「開這個博客不是需要你們祝福她活下來,因為我們相信她肯定能活下來。但如果你恰巧讀到了這篇文章,希望你能夠寄一張明信片給到我們,告訴我們你的城市是怎樣的?你現在在做什麼?我們會拿著明信片讀給小D聽,因為媽媽告訴過她,這個世界特別大,非常精彩,你一定要好好活下來去看一看。」

好多明信片飛到了小D的世界裡。有小朋友的畫的畫,一家人圍坐著為這個千山萬水外的陌生小姑娘祈禱;有婚禮的照片,上面寫著自己娶了這個世界上最好的女孩,要把這份幸運分給這個保溫箱裡的小姑娘。「我突然發現當媽媽真好。」

小D出生的第116天,終於出院了。

這不是一個結束,而是又一個開始,是漫長的復健,一周13次。那時候大J屏蔽了所有的朋友圈,所以一天來兩三回的康復師,是和她聯繫最緊密的人。「我像做項目管理一樣,把小D的睡覺、吃奶都安排規律,保證康復師來的時候,她的狀態是好。」

康復師在的時候,大J全程陪同,跟著學各種技巧,運動的、認知的、每個階段孩子的啟蒙點,等康復師走了,繼續和小D一起練習,「她趴,我就趴。」

小D雖然是7個月早產,但是發育比足月寶寶要晚了一年。

一歲生日的時候,小D在椅子上坐不住;到了兩歲才能完全獨立走路;她甚至沒辦法聚焦的去看一本書一張畫;因為核心不穩,像疊積木、拿東西這樣簡單的活動,她都不做到,精細運動的學習異常困難,手臂抬不起來。小D學習抓握,花掉了母女兩個整整一年的時間。

三歲的小D上幼兒園了,前半年在幼兒園裡不說話,和人交流都是用手勢。

一個月的時候,老師把大J叫去問孩子的情況,諮詢要不要用獎勵計劃鼓勵孩子在幼兒園講話。「我當時還是蠻有勇氣的。跟老師說,她是雙語孩子,在家中文英文表達都沒有問題。」既然女兒在家裡的表達沒問題,有說話的能力,那就讓孩子生活的更舒服一些,一切順其自然就好。

「我有足夠的耐心。」畢竟等待小D活下來,大J就用掉了將近半年的時間。

沒人再追著小D逼她講話,大J說和女兒每天交流最多的,反而是問「你今天玩的開心嗎?」

大J是一個享受孤獨感的人,她忘不了自己小時候被媽媽硬推出去說話,心裡充滿厭惡感的抗拒,「永遠是我媽說,你現在要叫人,你現在要上臺去說話,你現在要表演,雖然我內心不喜歡,但是我沒有說不的權利。」自己和自己永遠是擰巴的,而那些擰巴改變不了一個人的世界,真正有力量的是「你可以做自己」。

有一天,小D對老師說,「我現在要有一些個人空間,我能不能不說話?」當她說出那句話的時候,大J覺得過去的自己做得對。

Dorothy是上帝的禮物


「我們家對著中央公園。小D八個月的時候,有一天我帶著她復健,在公園裡讀書。那一天陽光特別好,這麼照進來,我跟她一起翻著書。就在那個剎那,我突然覺得好幸福啊。原來只要不去想失去的,不為未來憂慮,沉浸在當下,就是很幸福的。」

Dorothy是上帝的禮物,讓大J的幸福感覺醒。

listeria病毒一般孕期媽媽感染就會先暈厥,但當時大J只是腹部下墜。醫生那時候就說,「你的女兒是一個fighter」,如果她當時沒有發出求生信號,就會死在媽媽的肚子裡。然後,小D降生了,她掙扎於生死之間,為活著而努力,特別努力的求生。「早產兒的父母要經常回頭看,你發現我們的孩子其實已經那麼努力的走了那麼長的一段路。」

這場早產事故,讓大J對生命充滿敬畏,開始過一種更健康的生活。最初為了緩解精神壓力拼命跳操,後來開始健身、打拳、跑馬拉松。「其實跑步是一個自我對話。」第一次跑半馬的時候,十公裡是個坎,身體開始疲憊,大J對自己說,你再跑十條街,我們就休息。十條街之後,大J又對自己說,你已經跑了十條街了,再跑十條街吧。

完成第一個半馬,大J知道自己贏了,不是為了經過的21公裡,還因為自己有了信念。挑戰不確信的困境極限,那個「我是跑不完的」的念頭被趕走了。現在大J可以跑全馬,到了十公裡覺得酸,但她知道這很正常。這是一個撞牆期,要做得就是調整呼吸、擺動更快,然後再過兩公裡,自己會進到一個新的平臺上。「我知道,這是我會遇見的,而且,是我一定能夠跨過去的。」

運動,是一個mental game,它帶來了一個全新的生命狀態。

大J還迷上了做手工。她覺得這是一個自我充電的過程,一點點黏貼小家具,拼合起一個小小的世界,這是一個自己和自己相處的過程,釋放出焦慮和壓力,然後充滿勇氣,再出發。享受孤獨的大J看見,原來這是內心真實的樣子。

「我需要不斷的輸出,也需要屬於自己的空間。」大J幫女兒做復健的日子裡,會抽出幾個小時去跑步、看書、喝咖啡,一個人獨處,這是她能量的來源。「老公是個稱職的奶爸,女兒一歲的時候,他甚至能給我放一整天假。」

「人真的是很貪心的。」第一年女兒情況穩定之後,看著國內外同事們的發展,大J心裡有點失落。因為她曾經熱切追求過的職場成功,現在真的和自己沒了關係。

然而,在長長的日子裡,失落感譬如流沙,不能停留更多一秒的時間。

「第一次和女兒讀《Little people change the world》繪本時,我和她談什麼是成功。記得我當時跟她說,』成功是可以讓自己變好,然後通過自己的努力慢慢去影響其他人。『」

小D要一歲了,大J決定把過去一年的故事寫下來,勇敢面對世界的圍觀,「未來還有很長的路,我也不能永遠選擇逃避」。這次極其困難的寫作,哭哭寫寫、寫寫哭哭,她用了將近一個月。直到小D生日前夕,她終於寫好了,發到了自己的朋友圈。

後來的故事,大家知道了大J小D的故事,再後來,大J開始寫公眾號,現在,她有150萬粉絲。大家給她祝福,很多人被她的故事激勵。在這個有點喪的世界裡,大J小D是可以照亮心底的小燈光。

大J說自己曾經活得心浮氣躁,最愛講一句話,「那有什麼了不起,我就是沒做,不然我也可以」。但現在她會跟自己說,「再簡單的事情,如果可以堅持一年甚至更長,都不簡單」。

接受現實的殘酷,給生命以時光,用力的去生活,原來,這個世界真的沒有捷徑。

 

尾聲


小D兩歲生日的時候,大J第一次敢想女兒的將來,想著怎麼才能讓她活得更好。

小D三歲,大J回國出差,第一次離開了女兒一周,小D除了天天吃速凍水餃,過得不錯。

小D四歲上幼兒園,她頭也不回的上校車,大J心想,哦,原來沒我,小D的世界也很好。

小D五歲了,脾氣爆。大J跟她說,生氣是你心裡住著一個小怪獸。然後她就深吸氣,「呼~走開!」緩口氣,「呼~走開!」

女兒越長越大,大J發現自己能教她的越來越少。「我們總是容易被成功和完美綁架」,她覺得動態成長的感覺比當完美的靶子好,只有勇敢承認自己的不足,才有機會和孩子一起成長,「小D現在會給我糾正英文發音。」

以前,大J很喜歡白百合,她覺得這種潔白無瑕的生命真美好呀,但做媽媽之後,她特別想成為一棵壯碩的喬木,因為可以根深入地,長青不敗。讀書、寫作、健身,她做一切熱愛的事,不僅是為小D,更是為自己做一個更好的自己,「我想有一天小D探索世界歸來,對我說,你真是一個有趣挺酷的媽媽。」

大J的眼睛裡投射出光,充滿能量,亮到刺眼。

相關焦點

  • 34周早產兒存活的機率有多大?這位28周早產兒媽媽給了絕佳答案
    這是一位目前很有名的媽媽,就是在寶寶28周時生產出來的,她描述自己當時的心情,就是地獄般煎熬。這個28周就來到人世間的早產兒,剛出生時,不到一公斤,還有病毒感染,沒有呼吸,心肺發育不良,左右腦是最高級別的出血,即便手術順利,將來殘疾和智力低下的可能性也高達90%。但是,當醫生問媽媽,你是否放棄時,她堅定地說:不放棄!
  • 28周早產兒存活率有多大?準媽媽最得意的作品,了不起
    我現在已經存活28周了,我的身體長度已經處於緩慢增長狀態,和27周沒有顯現變化,大概38cm,我是一個有內涵的人,我修的是內在,體重在本周長了100g左右,已經有1000g了,也就是2斤了。28周早產兒存活率有多大?
  • 餘文樂老婆28周剖腹產,女兒僅兩斤,懷孕做到「三避免」防早產
    餘文樂結婚生子之後,人設發生改變,不單只是一個演員,更是一個好爸爸。經常曬跟兒子玩樂的相片。今年六月份的時候,官宣老婆懷上二胎。當時曬出來的圖片,老婆的肚子還是平平的看不出來。王棠雲懷孕28周的時候就出現了早產症狀,去了醫院之後進行緊急剖腹產。當時王棠雲覺得非常地無助和自責,覺得自己沒有保護好女兒,看到女兒時,渾身插滿了管子,而且好小好小,跟自己的拳頭差不多。孩子提前出生,確實讓媽媽感到很心疼。而且早產兒在護理上會更加麻煩,需要媽媽更加的細心呵護。
  • 28周早產兒奇蹟成活 體重不足1公斤
    《合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徐靈常言生寶寶需要「十月懷胎」,寶寶一般要在母體裡孕育40周左右。而5月9日,區人民醫院接生了一個寶寶,在媽媽肚子裡只呆了28周,出生時體重僅870克,不足1公斤,屬於「超早產兒」,也是超低出生體重兒。
  • 餘文樂二胎女兒28周早產,出生體重僅一公斤!這些引發早產的因素,準媽媽要警惕!
    昨日,香港男星餘文樂的老婆王棠雲在社交平臺曬出女兒的照片,髮長文分享了生女兒時早產的心境。她表示女兒是在自己懷孕28周時提前出生的,當時僅有一公斤重,躺在加護病房的保溫箱中,身上插滿了管線,餘文樂看到孩子的第一眼就在一直掉眼淚。王棠雲直言這是自己人生最痛的經驗,每每回想起都想落淚,覺得自己沒有守護好女兒。
  • 餘文樂妻子談早產女兒:28周出生僅2斤,全身插滿管,當場崩潰
    每個懷孕的「準媽媽」心中最大的願望都是自己的寶寶能夠安全出生,然而雖然如今的醫學技術已經有了非常大的進步,但是「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總是有可能會發生一些意外,孩子的早產無疑是這些意外中非常棘手的一個問題,每位家長都不希望讓自己的孩子過早的來到自己的身邊
  • 洛陽三胞胎媽媽為愛創造生命奇蹟
    而她並不高大的身體裡,正懷著三胞胎,當初考慮到她的身體情況,醫生曾建議她減掉一胎或者兩胎,但作為母親的她不捨得失去自己的任何一個孩子,最終冒著生命危險生下了三胞胎女兒。「從一開始的各種想法,各種難受,堅持到現在都值了,希望我們早點回家!」這是29歲三胞胎媽媽衛倩倩最新更新的一條朋友圈。
  • 28周早產兒2小時內轉危為安 市婦保院這個團隊有點牛
    10月9日晚,孕28
  • 《奇蹟男孩》:豆瓣8.6分,看「抱持性父母」如何為孩子創造奇蹟
    幸運的是,老師包容關愛他,父母耐心教育鼓勵他,還有姐姐的默默支持。於是他通過努力獲得大家的認可,最終破除了恐懼心理,重拾信心、積極面對生活。 這的確是一個很激勵人心的勵志故事,但與此同時我看見了勵志背後奧吉的幸運,那就是他擁有"抱持性父母",這樣的父母便為這個孩子創造了奇蹟,沒有這樣的父母這個孩子就很難成為奇蹟男孩。
  • 媽媽說 你好,我是36周早產媽媽!
    起初,我真的無法用一顆正常的心去面對36周早產這個事實。等到現在寶寶10個月了,偶爾回想起最初當媽媽時候的點滴事情和焦急心態,一暮暮又真實的浮現眼前。寫這篇文章,是想分享一個焦慮、傷心、急躁的媽媽怎樣慢慢的跟隨孩子自我成長,也希望這種心境能帶給36周早產媽媽一點慰劑。 現在,我能很自豪的說:你好,我是36周早產寶寶的媽媽。
  • 「堅強媽媽」王小玉 用愛創造生命奇蹟 「智障女兒」變身特奧會冠軍
    她34歲喜獲千金,女兒卻被診斷「智障二級」。時隔兩年,她又被查出身患癌症,讓這個家庭雪上加霜。女子本弱,為母則剛。生活的接連打擊並沒有將她擊倒,她忍受著病痛折磨,用母愛為女兒撐起一片天。如今,女兒琴棋書畫樣樣行,終成特奧會冠軍。她是王小玉,一個用愛創造生命奇蹟的偉大母親。2017年6月,王小玉榮登「中國好人榜」。
  • 【好人365】「堅強媽媽」王小玉 用愛創造生命奇蹟
    生活的接連打擊並沒有將她擊倒,她忍受著病痛折磨,用母愛為女兒撐起一片天。如今,女兒琴棋書畫樣樣行,終成特奧會冠軍。她是王小玉,一個用愛創造生命奇蹟的偉大母親。2017年6月,王小玉榮登「中國好人榜」。「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現在的日子,對王小玉來說就是快樂的日子。自己雖身患癌症,但手術之後,身體恢復得很好。
  • 周琳:用愛創造生命奇蹟——受挫折的時候,看看同在夾江的她!
    我是愛生活愛夾江微信平臺,我愛夾江網的親弟弟。 家住夾江縣青州鄉魏溝村的周琳曾經經歷了常人難以忍受的病痛折磨,一次次被病魔打倒,卻又一次次堅強地站了起來,創造了生命的奇蹟。而支撐她一步步走來、不拋棄不放棄的動力,正是幸福的家庭和摯愛的家人。
  • 懷孕滿28周,建議孕媽少吃幾種食物,容易刺激宮縮,為早產埋隱患
    大數據發現,孕28周是孕育的關鍵「轉折周」——這一周最容易誕下早產兒。執筆:邵菲編輯:劉一之定稿:蘇子後懷孕進入晚期(即孕28周)之後,孕媽子宮會變得敏感脆弱,極容易受到外界過量刺激而誘發宮縮早產,而除了眾所周知的物理碰撞、情緒起伏過大之外,不良飲食也會導致這一不利情況發生
  • 西安28周早產兒身患19種疾病 醫生提醒:新手父母、高齡產婦要注意
    每個孩子的到來,對一個家庭來說都是喜事,從孕育到出生,相信作為父母,尤其是母親更是時刻關注寶寶的健康,直到順利降生,才能鬆口氣。最近,西安高新醫院收治了一名產婦,這個孩子的情況讓所有人揪心不已。兩個月前,一個特殊的小生命,僅28周的「小不點」來到了這個世界,然而,她的來臨並沒有預想中那麼順利。
  • 25周超早產,體重1斤半迷你小寶終於平安出院了
    在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兒科中心新生兒科,經過100多天的精心治療與呵護,超早產寶寶小榆兒闖過一個又一個生命關卡,體重長到4.6Kg,沒有明顯發育障礙,5月26日終於再次回到父母的懷抱。超早產兒全球存活率不到五成1月6日,珠江醫院新生兒科接到來自雲浮羅定某醫院的緊急求助電話——一名剛剛出生3天、出生胎齡只有25周+4天的超早產寶寶需要緊急轉運至上級醫院搶救。25周的早產寶寶猶如一株稚嫩的小胚芽,極其脆弱。
  • 父母100分的愛,帶給孩子的只有窒息
    父母最可怕的養育,是給孩子100分的愛。 一部分父母為了達到100分,將對孩子的愛滲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吃穿,大到人生選擇,恨不得將孩子的一切都安排妥當。 可是,對於孩子來說,並不是父母投入的精力越多,他們就會越優秀。 今天的文章,我們要講3個故事,都是關於那些使出洪荒之力來愛孩子的「100分家長」的。
  • 日劇丨《產科醫鴻鳥》十個故事告訴你「生命就是奇蹟」
    因為自己有間歇性暴力傾向的母親,童年並不那麼愉快,在男友離她而去後,她擔心自己不能做好一個媽媽,甚至覺得自己有一天也會像母親一樣說出「如果沒有你就好了」這樣的話。後來,在醫生和社工的幫助下決心改變,重新開始,等到有能力的時候把女兒接到身邊。「並不是所有生命都是帶著別人的期望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人生是不平等的,也有的生命降生在惡劣的環境裡。
  • 早產?寶寶會不會很脆弱?莫慌!實例講述手腕大小寶寶奇蹟生還!
    「這是目前貴州醫學史上最小女孩 ,體重不足兩瓶礦泉水,身體如成人手腕粗大,奇蹟生還。」醫生說。  早產寶寶的餵養你要知道  母乳是早產寶寶的最佳選擇  早產兒媽媽會本能地分泌特殊的母乳以供給她過早出世寶寶的需求,不僅營養成分高,所含蛋白質要比足月兒母親乳汁中的含量高80%,還含有幫助消化的蛋白酶。  配方奶要好好選擇哦!  一旦不能給寶寶餵母乳,可以選擇為他們設計的早產兒配方奶粉。
  • 餘文樂老婆曬早產3個月的女兒,嬌小軟萌惹人憐,恬靜美好很治癒
    雖然已經給小傢伙買了不少的嬰兒用品了,不過,王棠雲還是和很多剛為人母的媽媽一樣,會忍不住地給小傢伙買更多的嬰兒用品。這不,王棠雲都計劃好了,下一個要入手的嬰兒用品是一套好看的沙發,留給一雙兒女平時坐。由於小傢伙早產了三個月,所以和同齡的孩子相比,小傢伙的身形顯得比較瘦弱,這可心疼壞了餘文樂和王棠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