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過多少次回頭去看你的人生?
你從什麼時候開始明白,自己真正喜歡的是什麼?
我們是好?是壞?還是醜陋?
我們為了什麼而活著,為了什麼在奔波?相信很多人到現在都沒有答案。
但來自香港的說唱歌手 Dough-Boy 在青少年時期就明白了什麼是自己生命的意義。直到今天,他用自己的方式和行動來定義著自己的人生,定義著身邊的一切,定義著自己的 Hip-Hop 音樂作品。這一切根植於他的本性,但同時他也在隨著這個過程而一直不斷地改變,就像他從小不斷地進入到新環境裡生活,而後又離開去另一個城市生活。
這賦予了他如變色龍一樣輕易地融入新環境的能力,但也讓他真切體會到每一次和夥伴分離時的感傷。所以他很早就明白:「一切都是有好的一面和壞的一面。」 Dough-Boy 一直呈現給大家的東西都是反差式的 — 瘦瘦的身材,各種大眾不太理解的髮型,搭配寬鬆的穿著,戴著一副眼鏡,給人一種不太容易接近的、內向的感覺。但是當你聽他的音樂,你會發現他的作品所帶給你的量感與身材的反差非常大,歌曲中所表達的內容深度和思維方式與他表面所呈現出的不羈是截然不同的感覺。
「 Dough-Boy 」 這個名字最初只是他隨便從一部電影裡抓來的,當時他也沒有想到這個名字會一直用到今天,並成為他的標誌性符號。有一次朋友開玩笑把 「Dough-Boy」 翻譯成中文的稱呼「刀仔」,逐漸大家就都親切地稱呼他「刀仔」,後來甚至還一度變成了「刀郎」。
有一部分人從 Vice 的紀錄片《香港地》和《出人頭地》系列紀錄片認識他,但是可能很多人對於他還算不上了解。近乎全能的 Dough-Boy,大學學的是電影專業,受到同伴的影響才開始 Hip-Hop 音樂的創作。除了 Rapper 的身份以外,他還是製作人、設計師。
翻開 Dough-Boy 的履歷,你會感到驚訝 — 和他合作的音樂人風格類型非常豐富,從地下 Hip-Hop 歌手到主流音樂人,從獨立新人到大咖級歌手。Tommy Grooves、熱狗、張震嶽、頑童、Higher Brothers、萬妮達、TT、Kz、講者、MC Jin、陳奐仁、側田、鄭秀文、王嘉爾等等,很多耳熟能詳的名字都出現在他的合作履歷中。
談及跟眾多大咖的合作,他顯得很謙虛,這個態度也體現在他對於自己的作品《狂舞吧》獲得過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的看法:「我在專輯裡的《不相信任何人》都有提名過這個獎。其實沒什麼厲害。但我知道在採訪文章的標題有 『唯一一個拿到過金像獎的Hip-Hop音樂人』 是很抓眼的。我當然很幸運能遇到這個小機會,但這個獎不能代表我的音樂。」
Dough-Boy 的反差也體現在他的談吐上。他說話很有禮貌,帶著一絲謙遜,但是並不代表他沒有自己的想法和態度。對於很多事情和話題他有著非常獨特的觀念或者想法,Hip-Hop 作為一種文化,影響了他的思維方式;而 Hip-Hop 作為一種音樂類型,便是他用於表達他的的想法和信念的最佳渠道。當被問到 Hip-Hop 給他帶來了什麼,他很真誠地回答:「它給了我一個渠道去表達自己。它給了我自信。它給了我現在的生活方式。它教了我太多的道理了。」
對於 Hip-Hop 音樂的「地下」與「主流」的討論從未休止,但在 Dough-Boy 眼中,所謂「地上地下」的界限也並沒有那麼的明顯。「我遇到的音樂人裡,不覺得有要分是在地下或主流的。我大概分幾種:快與慢,有想法與有技巧。」而他形容自己是屬於「快和有想法,沒什麼技巧。」
這種想法使得他在跟很多主流音樂人的交流和合作中,都顯示出超高的兼容性,同時卻依然可以輕鬆地表達他的個性。談到新專輯裡合作的幾位主流音樂人, Dough-Boy 給了王嘉爾很高的評價:「我沒遇過一個人可以像他那麼努力。可能他從小就是運動員,所以習慣了長時間的訓練。我是沒法可以像他這樣。」
(Dough-Boy和王嘉爾)
今年 3 月 8 日,Dough-Boy 發布他的第二張個人專輯《Good,Bad & Ugly》,專輯名來自經典西部片《黃金三鏢客(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專輯曲目中也有加入一些西部吉他的元素。這一張專輯主要講述的是他在成長中所學會的東西,「好的,壞的,醜的都有」。第一張個人專輯《Chinglish》呈現多元化的風格,會比較吸引喜歡同類型音樂的聽眾,這也是聽眾對 Dough-Boy 的初識印象。到第二張,Dough-Boy 與聽眾已經熟絡成了朋友,所以他邀請大家坐下來,聽聽他成長的想法和歷程。而在編曲上,他也做了不一樣的嘗試,第一張專輯會有一些 EDM 的元素,而在第二張專輯,他加入了比較多樂隊的東西。
(圖片源自Dough-Boy微博)
Dough-Boy 在一定程度上把他的自我通過他的音樂投射在聽眾身上。他覺得聽他的歌並且能產生共鳴的聽眾,都是開始有意識要去「尋找自我」的一群人,最初可能沒有很大的自信,但隨著時間,大家都會成長,變成有想法、有文化、有禮貌的人。新專輯裡的歌曲《誰能明白我》採樣了林子祥的同名歌曲《誰能明白我》,這首備受好評的作品是他在尋找自我的過程中的一聲發問,同時他也希望有更多人能從他的音樂認識他,「讀懂」他,並且找到「尋找自我」的動力。
音樂本身是一種情緒、觀念、故事或者記憶的載體,而音樂的儲存和傳播也需要載體。不同於普通的 CD 和黑膠,Dough-Boy 把他的音樂放在了一個更特別的載體裡,至今他的兩張個人專輯的實體都分別是一隻公仔。上一張專輯《Chinglish》的實體公仔,是一隻全身玉石質感、結合了中西文化圖騰的「四不像的生物」,Dough-Boy 說它就是自己。而這張專輯他與內地設計師擦主席合作,帶來了一隻全新的實體專輯公仔。專輯的封面是公仔頭部的照片,一個金色的塑像戴著兔形的面具,面具之下流淌的紅色血液染紅了眼球和耳朵,嘴巴裂開到耳朵,被粗劣地縫合。它的整個身體,大家要等實物發布才能看到。
(《Chinglish》專輯封面)
(《Good,Bad & Ugly》專輯封面)
在這張專輯中,《華語》是 Dough-Boy 首次全部用國語進行說唱的歌曲,他也直言這首歌是專輯裡對他而言最特別的一首歌。「這首(歌裡面講述)的經歷跟故事影響了我很多。這些影響是我當時沒想到的。是現在寫詞的時候才感覺到這些生活遇到的事對我的改變和影響。」
Dough-Boy 在音樂的內容和表達方式上總會拋出一些獨特的概念,比如在歌曲《No Tattoos》評論區,他寫道:「不紋身,是因為我不需要。我不相信有永恆的事情。」獨特與出眾的他,未免會被大眾貼上各種標籤,比如「當下香港最具代表性的 Hip-Hop 音樂人」等等。從他的音樂裡,你可以聽出他對標籤的定義和思考,也聽得出他渴求突破,極力想擺脫這些標籤。他只想代表他自己,他也不是香港這個城市的標籤,也不是某種音樂風格的標籤。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會被貼上各種標籤,Dough-Boy 希望用他的音樂、他的故事和想法,引導我們思考和關注自己,還有我們身邊這個複雜的大環境,去撕下一些不屬於我們的標籤。
Dough-Boy 一直很明白自己想要什麼,家人也一直非常的理解和支持他做音樂,但也會給他「大學必須要畢業」的壓力。他從十幾歲就開始做音樂,後來歐陽靖的專輯和拿金像獎的歌,都是在他在讀大學的時候完成的。為了學業,Dough-Boy 不得不一度停止了做歌,直到大學順利畢業。「最後,我要等到二十三/四歲才能繼續全心全力做,但我覺得那已經太晚了。」Dough-Boy 這樣說到。所以在他全心全意走上音樂這條路之後,無論別人怎麼看,他都堅持著自己的想法和做事方式,這也是 Hip-Hop 教會他的。
「香港對我影響很大。很小,很吵的地方。看出窗外,又看見很多一樣的窗,每個小窗口裡都有不同的人和故事。這個環境給了我很多的靈感。」香港獨特的環境賦予 Dough-Boy 源源不斷的創作靈感,但他的眼光卻從來不止是放在香港這個不夜城。新專輯的巡演即將啟動,他又會向不同的城市出發,述說他的故事和想法。同時,他也期待著巡演路上的體驗反饋給他新的靈感與啟發。在巡演過程中,Dough-Boy 時常會聽到一些讓他覺得很有趣也很有動力的故事,比如說有觀眾因為聽他的歌而認識現在的女朋友,也有些人會說他的音樂給了他們很大的動力繼續生存下去。所以,他對巡演充滿期待:「我希望能再聽多些故事。」
最後,我們讓他給剛開始喜歡 Hip-Hop 這種音樂和文化、想加入這個圈子的小夥伴一點建議。他想了一下,很認真地回答:「直接做,不要想太多。」
我最喜歡 Dough-Boy 新專輯裡的最後一首《Small City Boy》,Dough-Boy 用它來結束這張專輯。在這個小城市,所有的一切都不會停下,在時間這條跑道上,「城市小子」 Dough-Boy 一直在追尋著他一生中關於音樂和自我的答案。
心火:為什麼會用 Dough-Boy 這個名字?
刀仔:其實是隨便改的。看到一個電視廣告有 Dough-Boy 這個角色,又看了一部電影的主角也叫 Dough-Boy。然後有一天在朋友的專輯裡要寫製作人名字,我覺得有假的名比較帥,所以就隨便用了這個名。本來以為是暫時用的,沒想過會用到現在。然後「刀仔」這個中文翻譯好像是 KZ 和 LMF 的啊肥開玩笑改的。
心火:你說過你在很多不同的國家生活過,所以你很快就可以融入新的環境。你覺得這給你帶來了哪些好與不好的東西?
刀仔:好的就是我可以比較容易融入不同的圈。因為我要和不同種族的人當朋友,當同學。不好的是我會捨不得以前的一些朋友。
心火:如何看待這幾年國內 Hip-Hop 的發展?
刀仔:我覺得太酷了。很多人在聽自己人的嘻哈音樂。
心火:內地和香港的 Hip-Hop 音樂氛圍有什麼不同?
刀仔:內地是一個很大的國家,香港只是個小城市。我覺得不能這樣比較。
心火:Hip-Hop 給了你什麼?教會了你什麼?
刀仔:它給了我一個渠道去表達自己。它給了我自信。它給了我現在的生活方式。它教了我太多的道理了。
心火:如果沒有接觸 Hip-Hop,你覺得你會在做什麼?
刀仔:我可能會從事電影業。我大學讀電影的,但我選擇了做音樂。
心火:時代在變,Hip-Hop 也在變,你覺得現在的 Hip-Ho p音樂和以前有什麼不同?你如何看待這些?
刀仔:時代變了,什麼東西都變。音樂作品跟著時代改變,大家的生活方式也改變了接觸音樂的方式。歌的題材根據了社會的意識形態改變。我覺得是好事。我也覺得很幸運可以看著音樂和文化隨著時間改變。
心火: 你合作過的音樂人裡你覺得哪一個是最特別的?為什麼?(包括地下說唱歌手和主流音樂人)
刀仔:Jackson(王嘉爾)吧。我沒遇過一個人可以像他那麼努力。可能他從小就是運動員,所以習慣了長時間的訓練。我是沒法可以像他這樣。
心火: 你覺得和地下 Rapper 合作與主流音樂人有什麼不同?
刀仔:我遇到的音樂人裡,不覺得的分別是在地下或主流。我大概分幾種:快與慢,有想法與有技巧。
我覺得我是屬於快和有想法,沒什麼技巧的那種。
心火:如何看待自己製作人和 Rapper 的身份?你更喜歡哪一個?
刀仔:我就是喜歡音樂創作。什麼崗位都想做。以前只喜歡做幕後,現在沒那麼害羞了,什麼身份都喜歡。
心火:國內有哪些Rapper是你喜歡和關注的?
刀仔:GAI,C-Block,Bohan Phoenix, Vinida, Higher Brothers, 很多呀。
心火:新專輯《Good,Bad&Ugly》名字是怎麼由來的?
刀仔:這專輯主要講成長之中學會的東西。好的,壞的,醜的都有。然後這次有些西部風格的吉他,所以我就想起了 《Good,Bad & Ugly》這部電影。
心火:專輯中哪首歌你覺得對你來說是最特別的?為什麼?
刀仔:華語。我第一首真正的普通話歌。我這次很多歌都在講一些以前的經歷。但這首的經歷跟故事影響了我很多。這些影響是我當時沒想到的。是現在寫詞的時候才感覺到這些生活遇到的事對我的改變和影響。
心火:專輯的封面如何解讀?
刀仔:一如以往,我的實體專輯會做一隻公仔。封面是公仔的頭,到是出了之後你們就會看到整個身體。
這次要感謝內地設計師擦主席!很高興能一起合作。
心火: 這一張與上一張有什麼聯繫和不同?
刀仔:CHINGLISH 是我第一張專輯。那是我和聽眾互相的第一個印象。什麼類型的音樂就會吸引什麼類型的人。這次 Good, Bad & Ugly 大家開始熟了,就分享一些成長的故事。
音樂上,上次有些 EDM 的元素。這次比較多想樂隊的樂隊的。
心火:你覺得喜歡你音樂的人,應該是什麼樣的?
刀仔:開始尋找自己的,可能沒很大自信的。但隨著時間,大家成長,就會變成有想法有文化有禮貌的人。
心火:作為當下香港 Hip-Hop 音樂最有代表性人之一,你如何看待這個身份?
刀仔:其實,沒什麼了不起。香港那麼小,當最有代表性人也沒怎樣。
心火:很多人提到你都會說你是唯一一個拿到過金像獎的國內 Hip-Hop 音樂人,你覺得這個事對你有什麼意義和影響?
刀仔:我在專輯裡的「不相信任何人」都有提過這個獎。其實沒什麼厲害。但我知道在訪問/文章的標題有「唯一一個拿到過金像獎」 是很抓眼的。我當然很幸運能遇到這個小機會,但這個獎不能代表我的音樂。
心火: 香港這個城市,你覺得影響了你哪些?你怎麼看待這個城市?
刀仔:對我影響很大。很小,很吵的地方。看出窗外,又看見很多一樣的窗,每個小窗口裡都有不同的人和故事。這個環境給了我很多靈感。
心火:你家人理解你現在所做的事情麼?
刀仔:家人一直都很支持。但最大的問題是他們逼我要大學畢業。我十幾歲已經在玩音樂了。歐陽靖的專輯,拿金像獎的歌,都是讀書時做的。其實已經可以繼續。但最後,我要等到二十三/四歲才能全心全力做,已經太晚了。
心火: 你也即將踏上新專輯的全國巡演,有什麼想法?
刀仔:我很期待去不同的城市和大家見面交流!有些觀眾會跟我說一些故事,比如說他們因為聽我的歌所以認識現在的女朋友。也有些人說我的音樂給了他們很大的動力繼續生存下去。我希望能再聽多些故事。
心火:有什麼建議是你可以給剛開始喜歡Hip-Hop,並想加入進來的夥伴說的?
刀仔:直接做。不要想太多。
心火: 你享受你現在的生活麼?
刀仔:我還行。我生活蠻自由。但當然可以好一點哈哈。
心火: 最後,你有什麼想對喜歡你和支持你的人說的?
刀仔:非常感謝大家。到時見!
註:本期專訪所用的 Dough-Boy 本人照片、引用文字、音頻,已通過 Dough-Boy 及網易雲音樂官方授權,未經心火宣傳組、Dough-Boy 雙方同意,任何個人與組織不允許擅自修改轉載,敬告各位切勿以身試法。
【專訪往期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