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美國大選的黨內初選,選情逐漸明朗,共和黨那面已經確定了人選,民主黨這面還沒有最終塵埃落定,但是前副總統拜登已經和非建制派大佬桑德斯拉開了差距,領先優勢日漸明顯。
而與此同時桑德斯方面已經萌生退意,目前桑德斯方面已經停止呼籲支持者捐款,並且暫停了在社交媒體上的廣告投放,儘管桑德斯的發言人表示,目前桑德斯依然是在選舉狀態,但是拜登方和桑德斯方當前似乎達成了默契,雙方已經停止互相攻擊。
此外拜登不久前還罕見地向桑德斯示好,稱感謝桑德斯的支持者,雙方的目的一致,都是擊敗共和黨。同時桑德斯方面也有幕僚吐露雙方正在接觸,且美國媒體猜測,桑德斯很有可能和拜登以及民主黨建制派達成妥協。
這意味民主黨這面也會很快塵埃落定,一旦拜登和桑德斯達成妥協,那麼民主黨就會涉及到一個更重要的問題,既選出拜登的競選搭檔,也就是VP。
值得注意的是,拜登本人已經在上一次和桑德斯的辯論中,談到了這個問題,他表示一旦自己戰勝共和黨,問鼎白宮,美國將會有一位女性副總統。
拜登的話意思很明確,就是要找一位女性競選搭檔,而這兩天美國媒體報導,前總統歐巴馬已經開始在這個問題上給拜登支招。正如當年歐巴馬選擇了拜登作為自己的搭檔,如今他又幫拜登選擇一位合適的搭檔。
這一消息立刻引發了網友和輿論的極大興趣,儘管拜登方面並沒有吐露歐巴馬到底是怎麼支招的,但很多網友馬上把目光轉向了希拉蕊,認為歐巴馬會讓希拉蕊出任拜登搭檔,此外,還有輿論分析認為拜登自己也中意希拉蕊。
其實這種猜測並非空穴來風,而是有很大可能性的,依據主要有四點。
第一,拜登要找的競選搭檔一定是和他在政策主張、政治理想方面存在高度一致性的人,如果兩人政見相異,必將對今後的競選產生不利影響,也會影響到選民的積極性,甚至會造成民主黨建制派內部的分裂。
而希拉蕊在政策主張方面和拜登存在高度的相似,都是民主黨建制派的核心成員,都堅持民主黨的傳統價值觀和執政理念。
第二,拜登和希拉蕊在政治履歷方面,也存在高度的契合,兩人都長期擔任過民主黨的國會議員,在歐巴馬任總統時期,希拉蕊和拜登一個是國務卿,另一個是副總統,配合得不錯,也有利於日後兩人的合作。
這意味在競選中,兩個人可以形成巨大的合力,對於調動選民的熱情,以及打擊共和黨方面,將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而如果真的能夠擊敗共和黨,在民主黨入主白宮之後,擁有類似從政經歷的希拉蕊和拜登,也將更好地實現民主黨對於美國政壇事務的駕馭。
第三,希拉蕊雖然在四年前敗給共和黨,但是希拉蕊在民主黨的選民中,人氣依然超高,很多民主黨的鐵桿選民很懷念希拉蕊,迫切希望希拉蕊復出,因此一旦希拉蕊真的以拜登的競選搭檔的身份復出,必將極大地調動民主黨選民的熱情。這對於民主黨來說無疑是重大利好,會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民主黨戰勝共和黨的可能性。
另外儘管四年輸給共和黨,但是作為有過和共和黨現任總統過招經歷的希拉蕊,無疑是最了解共和黨總統和副總統的人,所以如果歐巴馬真的建議拜登選擇希拉蕊,也是完全符合競選需要的。
第四,目前民主黨方面帥才並不多,而女性帥才更是不多,放眼全黨範圍內,其他的女性大佬,除了佩洛西和沃倫之外,剩下的人在實力 、經驗方面和希拉蕊差距過大,而佩洛西身為眾議院議長,自然是不會直接參入總統選舉的爭奪中。
沃倫作為激進派,和拜登在不少政策主張存在較大差異,也不太可能成為拜登的競選搭檔,所以綜合來看,希拉蕊的可能性無疑是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