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幸福的人,都點擊了上方藍字關注
劉空青
• • • • •
電影《告白》,豆瓣評分8.6。
成為2010年電影旬報十佳影片、榮獲第34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作品、最佳導演、最佳劇本和最佳剪輯4項大獎、第3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亞洲電影的作品,成功入圍當年最佳奧斯卡外語片。
很大程度上和其中的電影演員表演分不開。
1.本作擔綱主演松隆子,拿出了自己從影以來最好的表演。達到了教科書級別。
電影通過她的自述和告白揭露了一個草灰蛇線的復仇故事。我分成三個階段展示她在電影情緒中表達方式的漸變。
第一階段:復仇之前
▲這是松隆子在課堂上開始引入主題時候的演講。可以看出是沉穩平緩的。但是暗潮湧動。
▲這是松隆子在少年a佯裝跳樓時的驚訝表情展露,在得知了少年A並沒有真的自殺想法後表情瞬間由緊張轉變放鬆和不敢相信。
▲這是松隆子在女兒葬禮上得知真相的一剎那,神情由悲痛轉變成下定決心的毅然。暗示復仇的開始。
▲這是松隆子在恐嚇計劃實施後看到起到了作用後的愉悅。
▲松隆子在說出自己的計劃時,令學生驚慌失措,此時嘴角露出詭異之笑。
第二階段:復仇之中
▲松隆子在家訪的時候告訴殺人犯母親事實,被對方駁斥。此時的無奈、不甘心和痛恨的心理流露。
▲面對可愛孩子的送糖果行為,自己也想起了女兒
▲松隆子和學生美月進行交談,鎮定自若,但是又表現出對於學生母親的不滿和自己的痛恨。
▲面對美月的指責,松隆子露出了含淚又瘋狂的笑。四張圖進行對比,從兩個角度展現了此刻人物心情的巨大撕裂和痛苦。此刻的笑,是不敢相信,也是黑化的體現。
▲這是本作一大經典橋段,松隆子告別美月後獨自離去,在路上逐漸崩潰的一系列反應。如果說剛才還是有過一絲憐憫,或者說猶豫,那麼此刻自己的悲憤和痛苦已經無人能體會了。
整個動作一氣呵成,開始的掉淚,刻意忍住,到後來的徹底崩潰倒下。松隆子這一段的哭泣直接催人淚下。
最後她掙扎站起來,輕蔑說出白痴,此刻仍然含淚。不過已經轉換成對於不重視生命的學生的徹底藐視。也暗示著復仇的瘋狂展開。
第三階段:復仇完成
▲本作經典橋段,松隆子此刻直接宣布了自己做了什麼,面對對方的詫異,此刻的她已經化身成復仇女神,面目猙獰且扭曲,快意恩仇後的恐怖表情。
如果說復仇會讓自己得到快感,那麼松隆子所展露出眼睛含著淚光似乎包含了更多的意味。
▲本作最為經典的橋段,此刻復仇已經完成,學生也達到了自己預期的效果。松隆子整個人從開始的冷酷無情到最後的決然,轉變不落痕跡。
這幾個鏡頭松隆子貢獻出了經典的復仇式笑容,眼中帶淚,眉頭由深鎖到逐漸松展,是對復仇結束後的無限百感,也是對於犯罪者最為嚴厲的懲罰。每一幀的表情均有不同,對比可以發現更多的不同情感流露。
在這裡,松隆子已經完全擺脫了之前《悠長假期》等劇帶來的固定標籤。成為影史上經典復仇者的形象。觀眾看到這裡一般都會被她所展露的情緒所感染,身臨其境之後,自然引發對電影人物命運的同情,對於電影所表達的思想的深思。
2.除了松隆子,木村佳乃的演技也是異常出色。完美刻畫了一個溺愛孩子的瘋狂悲劇母親形象。
▲明知真相卻依然維護自己孩子
▲對於自己孩子逐漸展露惡魔一面的恐懼,同時對於昔日美好的懷念,整個人逐漸瘋狂。
▲試圖說服自己的自欺欺人
(還有幾張是展示自己被孩子殺死的悲傷和恐懼,尺度太大不貼圖了。建議喜歡木村的人可以看一下她2016主演的《我的危險妻子》,演技也相當不錯)
3.本劇中的小演員,橋本愛和兩個少年犯。演技也是逆天。
▲橋本愛飾演的班長是另一個悲劇的體現,在電影中她更多是展露了少年犯存在的另一個可能方向。最後這個14歲少女死在少年犯的手下,著實令人唏噓。橋本愛也憑藉這個角色一炮而紅。
▲少年犯b得知老師復仇計劃之時的恐慌
▲描述犯罪事實的恐怖冷靜
▲被恥笑的不甘,把老師女兒丟下水池的大笑,以及最後的徹底瘋狂。
▲少年犯a的變態,對生命的蔑視和踐踏,對母親的依戀。
▲在面對老師的復仇,在面對自己母親被炸死的系列表情變化,讓人深刻體會到這個角色的悲哀。
▲最後意料之外母親被自己殺死的絕望,最後希望的喪失,徹底的撕心裂肺。
除了以上幾名演員,電影《告白》中的岡田將生、蘆田愛菜以及打醬油的能年玲奈都有著精湛的發揮,這也是這部電影最終能獲得一致好評的原因。中島哲也風格在這部電影得到了繼承和發揚,雖然整體感遜色《被嫌棄的松子一生》,但是在攝影、剪輯造成的氣氛渲染上,比前者更加爐火純青。
弗朗索瓦·特呂弗說過,蹩腳電影之所以充斥著不堪,是因為導演沒有能力藉助樸素而節制的手法表達強烈的情感。現在電影界來看,還應該加上一句:蹩腳演員的演繹,也是一個墮落的體現。縱觀今年春節檔的電影,你們體會到了嗎?
關於告白的電影資源
本公眾號後臺回復「告白」即可領取藍光無刪減資源。
你可能還想看
這個句子的作用是提醒你們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