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老師和母親

2021-01-15 奉元書院


毓老師的母親是鹹豐孝貞顯皇后(慈安太后)鈕祜祿氏的侄女,亦為鈕祜祿氏。


毓老師七、八歲時,在母親嚴格督促下,至十三歲時熟背「十三經」,背完時母親責備他:「沒出息!」因為其他皇子大多都十二歲就已經背完,竟然比人家晚一年。太師母又曾責備老師說:「樣樣通,件件松,就是不懂得『擇善而固執之』!」老師上課時回憶此事,曾開玩笑說:「讀書時『恨』母親,但現在可以唬你們,真得感謝老母親!」又說:「我沒有一天不看書。散步的時候,也在腦海裡回味經書。」


毓老師曾提起過當年讀書的情形:晚上回去後,太師母就要他背書,如果背不出來就要罰跪,直到朗朗上口。旁邊的家僕會看太福晉的臉色,臉色不好就沒人敢動作,老師就只好跪在不平的地上背書,一直要跪到書背熟了,才能起來。如果哪天太福晉的臉色不太生氣了,僕人就會偷偷扔一個跪墊給老師,讓老師跪得比較舒服。


有一次,老師的阿瑪進來,看到這件事,想講點情,剛講了一句「教養孩子要慢慢來,不急——」,太師母就說:「我管兒子,你別插嘴!」老師的阿瑪只好背著手,走出去了。這就是「男主外,女主內」,二門以內的事情,都有女人當家。



毓老師曾講過一個受太師母罵的往事。

▲北京天橋老照片(源自網絡)


毓老師在十六、七歲時聽說北京天橋好玩又好吃,天橋有好聽的戲,也有不少禮親王府未吃過的菜餚。


老師看天橋有「左府菜」(左宗棠),卻沒有「曾府菜」(曾國藩),笑說曾國藩白活了,一生沒吃過好菜。老師吃了回回的羊肉,覺得味美極了。回禮親王府後,有人向太師母打小報告,太師母問:「去哪兒了!?」


「天橋!」老師知道東窗事發,定然知道他的去處,從實招來。


「做什麼了呢?」


「沒花紅柳綠!」


「這我知道了,還有呢?」太師母繼續問道。


「到回回店吃了羊肉——比咱們府裡燒的好!」毓老師實話說。


「什麼?回回的羊肉比咱們禮親王府燒的好吃?」太師母的聲音高了起來。


毓老師知道事壞了,不曉如何收拾,幸好嬤嬤們出面打圓場:「以後不要去天橋了,以免吃壞肚子。」


太師母吃初一、十五的菩薩齋,平時素菜多,太師母又常命令婢女磨珍珠粉讓老師吃,在府裡的菜色吃久了一定會膩,老師從小就不喜歡吃菜,偶爾吃回回做的羊肉,當然感覺新鮮味美,脫口說出實話,沒想到差點闖禍。



滿、蒙本來都信奉薩滿教,八思巴尊奉藏密佛教,成為忽必烈的國師,藏密佛教遂成為滿、蒙多數人的信仰。太師母信佛至誠,每天早上都要禮佛誦經。


老師曾說,虔敬拜佛的婦人身體都很健康。老師解釋,有些婦人把銅錢放在佛經上,一個字一個字拜,拜一個字挪一下銅錢,一部佛經磕完頭都有幾百個,運動量夠,身體不健康也難。不曉得太師母是否也如此虔誠禮佛。


在太師母拜佛和耳提面命中,老師深深體會太師母誦經佛菩薩,是要將所做功德回向愛子,而老師一言一行,太師母也給了準則:「不能對不起祖宗。」


太師母對老師十分嚴格,太師母的親友見太師母管教老師太嚴,好心說:「你就一個兒子,捨得這麼嚴管教嗎?」太師母回道:「就只有一個,才要嚴格管教!」


從幾件小事看來,太師母頗有主見,且個性剛嚴,老師十分敬畏。


老師在日本讀書,太師母曾去探望,看見日本女孩光腳丫,大罵說:「這是什麼玩意兒?」老師曾穿皮鞋回家,皮鞋發出叩叩響聲,太師母喝道:「怎麼穿那個騾蹄子!」


老師在日本學會喝啤酒,太師母有一天見著,問喝什麼,老師回答:「藥水兒,健胃整腸的藥!」


老師小時候,鬧彆扭,寫字亂畫,太師母發脾氣,老師阿瑪卻說:「小孩子肯畫就好!」老師父母管教孩子方式截然不同。



太師母信佛,老師只能全心全力作佛事,為娘親祈福壽。


太師母一大早誦佛經,念《金剛神咒》《心經》《往生咒》,老師來臺灣後讀佛經但不誦念,於是買了錄放機,每天早上一大早就播放佛經,希望此岸孝心能遙寄彼岸,以慰親心。


老師雖然不念經,卻閱覽佛經來虔誠報答母恩。老師擔任文化學院哲學系主任,閱覽室是藏了一部《大藏經》,老師天天讀《大藏經》,讀了一遍半。

▲毓老師沐手恭繪觀音大士像(其一)


太師母往生後,老師發願十年內,千佛刊經,手繪千尊觀音大士,大士像摹自吳道子。吳道子的觀音圖有數種,老師手繪的千尊觀音圖與西安石刻碑林相同,大概清宮畫師依西安碑林而作。此圖有解脫之識,神秘之筆。觀音體態秀雅,手足安舒,衣褶分明,圖成品相,整肅威儀。

▲乾隆御筆《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音大士圖像上方拓有乾隆御筆《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在下方印有毓老師親筆落款,「天德侍者,虔祈雙親蓮池升座,沐手薰香,恭繪大士法相千尊齎眾供養,廣結善緣,鹹沾法雨,度一切苦厄。戊午正月既往。」

▲毓老師親筆落款


圖繪觀音像,多數是禮佛侍者,老師沐手繪觀音,自言儒家人物的毓老師卻是為孝順母親而發心,是尊生孝親的「天德侍者」。

▲毓老師沐手恭繪觀音大士像(其二)


老師作畫全神貫注,一勾一勒不敢苟且,八十多歲還在作畫。老師畫了千幅觀音大士像,一年近百幅,三五天就要完成一幅。老師曾說:「晚上睡不著覺就起來畫觀音大士像,把功德回向雙親。」


毓老師不只閱《大藏經》、畫觀音圖,老師還「遵母命,刊經籍廣聖學。」1975年,毓老師以「仁匃遯者」之號刊行《易經來注集解》,書頁前加了一頁:「仁匃遯者,行年七十有一,恭上慈親九秩晉一千秋。遵母命刊經籍、廣聖學、興治藝。丙辰正月既望之吉。」

▲毓老師刊印《妙法蓮華經》圖片(黃世明老師提供)


除了完成千幀觀音大士繪像,刊行新校《慈恩本周易集注》,老師還倡印兩千部《妙法蓮華經》,老師倡印《妙法蓮華經》與經文中的《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有關。普門品佛告訴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毓老師母親信觀世音菩薩。毓老師繪觀世音菩薩回向父母,又刊《妙法蓮華經》,甚至在「靜園」設「仁壽宮」,毓老師在其母親百壽,可說已經卯足心力,回報慈恩。

▲毓老師刊印《妙法蓮華經》之序文


毓老師母親百壽千秋時,在印月禪寺為母親做法事一星期,法事圓滿功成,並在寺內辦了一桌素席,席間說道:「我們夫妻能夠在八十歲之齡為老母親百歲上壽,這是多麼難得的福分啊!」


毓老師遵母命信佛,但只信佛、法二寶,不信僧,所以自稱「二寶弟子」。


毓老師信奉孔學儒家,並且說:「儒家人物的老師為了盡孝卻繪佛像印佛經,老師已經盡了人子的責任,卸下了心頭的重擔。」《妙法蓮華經》刊印前言」造像刊經,舍園為廟「就是毓老師在母親百壽時盡全力報母恩,可謂功德圓滿。


相關焦點

  • 毓老師紀念集 毓老師身世與經歷(一)
    1952年底,從美國回臺的胡適到臺東看他父親胡鐵花的故居,臺東縣政府感念胡鐵花代理過臺東直隸州知府,將臺東市光復路和臺東縣池上火車站前道路命名為鐵花路。胡適和毓老師見面。當過「駐美大使」的胡適有許多外國朋友,這些老外很想了解中國文化,當時大陸幾近鎖國,外國人唯有到臺灣,才能沾染到一絲中華文化氣息。
  • 毓老師的微言要道
    從這些期勉之語,著實很能窺見毓老師晚年之心境、願望與一生之堅持。因此特摘錄於後。如講實學之重要。毓老師說:「天天我說: 燃眉之急。我要提醒你們,我每次開始就提醒你們——實學。 我們這個班,專要造就領袖人才,不一定要當官,造就各種行業各類專業的領袖,不是說——行行出狀元!
  • 毓鋆| 六時相思
    這是愛新覺羅•毓鋆的妻子寫給毓老的信,讀來令人感到風起雲湧的百年滄桑,而又纏綿悱惻,相思蝕骨。 愛新覺羅•毓鋆,清朝皇族,1906年生,師承陳寶琛、羅振玉、鄭孝胥、康有為、梁啓超、王國維、柯劭忞等國學宗師,十三歲熟背十三經,讀書一百年,創辦「奉元書院」,授課六十載,門下弟子萬餘人,103歲仍登壇開講,2011年辭世。
  • 皇帝的伴讀:傳奇大儒——愛新覺羅·毓鋆
    經胡適推薦,魯道夫開始跟毓老學習殷墟甲骨文和宋代典籍。此後,約有百名洋博士成為毓老的弟子,他們成為海外漢學研究的中堅力量。 1966年,中國大陸爆發「文化大革命」。到處批孔、破四舊,文物古蹟慘遭毀損;檢舉父母、批鬥老師受到鼓勵,人道、倫理被普遍踐踏。遠在臺灣的毓老心憂中華文化的前途,他決心要「繼往聖絕學」,為中華文化留下種子。
  • 末代皇帝的伴讀:傳奇大儒——愛新覺羅·毓鋆
    經胡適推薦,魯道夫開始跟毓老學習殷墟甲骨文和宋代典籍。此後,約有百名洋博士成為毓老的弟子,他們成為海外漢學研究的中堅力量。 1966年,中國大陸爆發「文化大革命」。到處批孔、破四舊,文物古蹟慘遭毀損;檢舉父母、批鬥老師受到鼓勵,人道、倫理被普遍踐踏。遠在臺灣的毓老心憂中華文化的前途,他決心要「繼往聖絕學」,為中華文化留下種子。
  • 興安萬裡·閱讀有你丨好書分享 (第48期)《毓老師說莊子》
    興安萬裡·閱讀有你丨好書分享 (第48期)《毓老師說莊子》 2020-08-05 18: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毓珠前輩 // 凱玲
    因為毓珠前輩和他的燒酒群,喜歡上了陝北。17年4月清明假期,我從山西太原乘火車,第一次踏上陝北那片熱土,來到榆林,見到了毓珠前輩。一個背梳頭髮、戴著帽子、高高瘦瘦的老頭,他嘿嘿一笑,露出潔白的牙齒,看上去可愛又可敬。
  • 毓德女學創辦150周年 她教出一批批「鼓浪嶼氣質的孩子」
    昨日下午,由廈門二中及廈門二中(英華·毓德)校友會聯合鼓浪嶼街道辦共同舉辦的「老師您好!毓德您好!」主題音樂會,在鼓浪嶼管風琴藝術中心舉行。此次音樂會旨在慶祝第36個教師節到來,同時也為紀念二中前身校之一的毓德女學創辦150周年。昨日,100位校友齊聚一堂,共享這一美妙時刻。
  • 獨孤天下背後的歷史——「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宇文毓
    追劇的時候,很多人支持般若(宇文毓的妻子)和宇文護在一起,討厭宇文毓。為什麼呢?哎,因為他太平庸了唄。
  • 徐曼毓閱盡繁華卻依舊初心不改
    2013年,徐曼毓再次華麗轉身,成為湖北省首家高端女性文化交流平臺——木蘭薈的創始人,並承辦將於5月25日舉行的「首屆湖北女性文化論壇」。5月19日,她接受本報採訪,表示要將這種自信和純粹推廣給更多的女性。01 純之寫真自信讓女人魅力十足,這是許多人認可的觀點,徐曼毓不外如是。但她笑言,在她20歲的時候,和身邊很多女性比起來,真不覺得自己漂亮。
  • 獨孤天下般若結局好慘,幫宇文毓奪得天下卻只當了三個月王后
    在《獨孤皇后》中獨孤信有三個女兒,獨孤般若、獨孤曼陀和獨孤伽羅,三位都長得貌若天仙,天下有識之士都對獨孤家的三位美女趨之若鶩,甚至江湖上還流傳著一句話
  • 《獨孤天下》般若結局好慘,幫宇文毓奪得天下卻只當了三個月王后
    在《獨孤皇后》中獨孤信有三個女兒,獨孤般若、獨孤曼陀和獨孤伽羅,三位都長得貌若天仙,天下有識之士都對獨孤家的三位美女趨之若鶩,甚至江湖上還流傳著一句話
  • 蘭陵王妃宇文毓是誰演的 扮演者沈建宏個人資料介紹
    劇中皇帝宇文毓一角備受大家關注,那麼宇文毓的結局是什麼呢?宇文毓是誰演的?下面我們一起看下《蘭陵王妃》宇文毓結局及扮演者沈建宏個人資料介紹。  宇文毓角色介紹  北周皇帝,宇文邕的哥哥。表面看來溫弱,其實內裡極是明敏有主見,受著晉蕩公宇文護的擺布,表面看似乖乖充當傀儡皇帝,但實際暗地裡行使著一部分的權力處理國事、進行改革,但最終還是被宇文護下毒毒死。
  • 女歌手愛新覺羅媚 姥姥的爸爸是毓字輩
    中國好聲音是勵志專業音樂評論節目,欄目的成功不僅僅是因為它找到會唱歌的「好聲音」,更多是因為它的節目形態和節目流程製作商取的的創新。《中國好聲音》致力於用歌聲傳遞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堅持打破年齡和外表的限制,不以毒舌評委和粉絲投票博噱頭。堅持尋找最美的聲音真實呈現音樂眾生的追求與熱愛,為熱愛音樂的靈魂提供一個唱響夢想的專業舞臺,開創了中國音樂綜藝的正能量典範。愛新覺羅媚參加這個欄目是十分適合的。
  • 蟹毓 中秋篇 老闆必須看的送禮三大注意事項
    當然是蟹毓大閘蟹啦!然後,蟹毓家的禮卡最實在。不打折,不優惠,兌卡時裸蟹稱重,越南進口香草綑紮,給受禮人最大的心理平衡。接著,蟹毓家為了送禮人的便利,特別承接「一條龍」服務。送禮人下單後,蟹毓的小夥伴們可以全程完成禮卡分派,物流運輸,門店同城送貨上門等。非同城和偏遠地區也支持包郵。
  • 獨孤皇后:王后雲嬋去世,最傷心的不是天王宇文毓,而是他!
    獨孤皇后:王后雲嬋去世,最傷心的不是天王宇文毓,而是他!
  • 般若承認現在只愛宇文毓, 臨死前與宇文護相擁而泣, 悔不當初
    獨孤般若與宇文護、宇文毓的愛情讓人揪心,雖然太師宇文護心狠手辣,但是面對軟肋獨孤般若卻有深情的讓人心疼,儘管獨孤般若婚後仍與宇文護糾纏不清,且為了救伽羅懷了宇文護的孩子
  • 宮廷深寵文:替嫁毓慶宮,得恩寵扶搖而上,獨寵和天下朕都給你!
    大家好,很高興和大家見面了,歡迎來到百家號健康新視界!我是小編健康君!有的女生比較敏感 看小說時代入感強 如果看虐心的哪怕一點點虐的情節 她們心裡都會感同身受。這類女生一般較缺乏安全感 內心深處希望得到寵文中的溫暖。今天小編為小夥伴們帶來4本好看的宮廷深寵文。
  • 「毓」見丨你,就是最好的選擇
    她直言自己曾經也認為懷孕是一件很必要的事情,直到看了這篇科普,讓她她意識到 「女性活在社會上的價值,並不是為了成為一個母親,而是成為自己。」小yù曾經在後臺看到過這樣一個留言,「婚後本來不想馬上生育,迫於公婆的壓力要了寶寶。現在不僅原本的生活被打亂了,還被變本加厲地催要二胎。」
  • 軟弱宇文毓穿越到民國成霸氣少帥,被新晉寵妻狂魔鄒廷威果斷圈粉
    不過,從宇文家兩兄弟來說,改變的似乎只是裝束和身邊的人而已。徐正溪在《獨孤天下》裡他是般若的初戀、真正的心上人宇文護,卻與般若情深緣淺。當般若嫁作他人婦後,宇文護還能幫情敵奪天下,只為助般若完成做皇后的夙願。到了《人生若如初相見》裡,他飾演的潘箭遲依舊是與心上人情深緣淺:是女主秦桑的初戀,不過兩人有緣無份,秦桑也嫁作了他人婦。而潘箭遲也欲為秦桑去助她的夫君易連愷奪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