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11日,除了購物節以外,不知大家是否能想起另一件值得紀念的重要事件?在71年的今天,人民空軍正式成立。
71年前,人民空軍曾經歷戰火洗禮,不畏艱險,穿雲破霧,奮勇前行。
1950年6月,韓戰爆發,為了防止補給線被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聯合國軍"空軍切斷,"年輕的"人民空軍毅然決然地投入戰鬥;要知道在那時人民空軍剛剛成立6個月,有的志願軍飛行員剛剛學會飛行。
在抗美援朝期間,美國投入戰機1200餘架,飛行員飛行時間平均在3000小時以上。反觀中國空軍,投入戰機不到200架,志願軍飛行員平均飛行時間不超過100小時。
在雙方整體實力如此懸殊的情況下,中國空軍憑藉不屈的意志與高超的飛行技術,取得了全世界都為之驚嘆的成績。據戰後官方統計,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整場戰爭中取得擊落敵機330架,擊傷敵機96架的輝煌戰績,打破了美國空軍所謂的"不可稱戰勝"的神話。從那以後,人民空軍正式跨入世界空軍強國行列。
經過71年的發展,人民空軍已經穩穩地處於世界空軍第一梯隊,擁有全球首屈一指的空中作戰力量。我國的人民空軍有五大兵種,分別是航空兵、地空飛彈兵、雷達兵、空降兵、以及高射炮兵。
空天一體,攻防兼備,我空軍航空兵與空降兵可以共同組成最強大的進攻"利刃";在空中,可以由航空兵駕駛先進戰機,優先在"敵"防空網上撕出一道缺口。隨後,有空降兵可以在缺口處空降作戰,配合航空兵進一步拔除航空火力。
隨著殲-20、殲-10C、殲-16等先進戰機的加入,作戰方式發生了較大變化;我空軍擁有目前世界一流的隱身戰機殲-20,可以是利用其隱身特性輕鬆穿透"敵"防空網絡,對"敵方"戰機、機場、防空陣地等價值目標優先毀傷,隨後再由殲-10C或殲-16等四代機進行進一步摧毀。
相比傳統的消耗式戰爭模式,新模式消耗更小,效率更高,贏得戰爭的成本相對更低。
除了戰鬥機,還有一個機型也不容忽視,那就是我空軍近年才入役的運20。在運20入役以前,我國由於缺少大型運輸機,往往無法向一個區域投送大量的人員以及裝備,但是運20的加入改變了這一情況。在空軍大量裝備運20以後,我國真正地具備了全疆域整建制的投送能力,與此同時中國空軍也正式邁入戰略空軍之列。
除了各類戰機,地空飛彈兵與高射炮兵共同組成我國空中火力防護網,他們遠近結合,不給任何來犯之敵留下任何可乘之機。空軍的雷達兵時刻緊盯祖國領空,它為航空兵與地空飛彈兵提供廣泛地情報支援,當之無愧的"千裡眼"。
人民空軍經過71年來不斷建設與發展,空軍的五個兵種相輔相成,功能鮮明,共同構建了攻防一體的現代化戰略空軍體系,時刻守衛祖國領空安全。
編輯: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