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鋪子給大家推薦了一部《天上腳下》(忘記的點我)。
大家還記得片中美若仙境的雪山嗎?
而提起美麗的雪山,大家最先想到的應該是珠穆朗瑪峰。
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一部關於珠峰的片子——
《珠峰清道夫》
這是今年新出的一部紀錄片,目前看過的人不多。
但在豆瓣上,其評分高達9.1。
有人也許會想,這樣的高分來自於珠峰本身的壯美。
的確,片中有一些構圖和風景都美絕的畫面。
深藍的天空,潔白的山峰,這些都令人頓時生出肅穆與敬畏之情。
珠峰在人類的心中,一直有著崇高的地位。
相傳,藏傳佛教創始人根本仁波切,為了庇護在未來受難的人們,便曾在喜馬拉雅山谷中,建了座隱秘的宮殿。
在末日題材電影《2012》中,珠峰也是人類最後的避難所。
可以說,珠峰是人類的最後一方淨土。
但正如一位豆友所言——「人類踏過的地方都沒有淨土」。
如今的珠峰,早已變了樣子。
首先,是全球氣候變化的問題。
今年夏天,北極圈首遇32度高溫,南北兩極的冰川正在快速融化。
珠峰也難逃這樣的命運。
珠峰大本營海拔高達5000多米,是普通遊客能能到達的最高處。
從前這裡放眼望去全是冰雪,而如今這裡能看到的基本上都是石頭。
萬幸的是,這樣的高度下,還有一些非營利組織還能上來,進行垃圾清掃工作。
而珠峰上再高一點的「死亡地帶」,就沒有這麼幸運了。
海拔5000米以上的珠峰,可以用觸目驚心來形容。
這裡是全世界海拔最高的大型垃圾場。
據估算,有超過50噸垃圾被登山者遺留在此。
這裡是埋葬了幾百具終年不腐屍體的墳場。
珠峰上有將近200人不幸喪生,他們的屍體大都還留在珠峰之上。
這裡是一座到處都是屎的雪白色糞山。
每年有大量的登山者來到珠峰,同時他們也留下了大約12噸的排洩物。
同時,這些垃圾、屍體、排洩物玷汙的不僅是珠峰淨土。
它們會回報到人類自己身上。
它們會在珠峰上腐爛,汙染超過十億人飲用的水源。
有人製造垃圾,有人站出來承擔。
珠峰清道夫——由20名夏爾巴人組成的登山小分隊。
他將清理海拔5000米以上的垃圾,並帶回至少一具遺體。
夏爾巴人是生活在珠峰下的本土高山部落。
珠峰對於夏爾巴人來說,如同上帝對於基督徒,佛祖對於佛教徒。
珠峰就是他們的信仰,他們的神明。
同時,他們還是天生的攀登者。
據說,夏爾巴人有第三肺葉,能夠很快適應高海拔的稀薄空氣。
在五千米高山,他們依然能行動自如,甚至還有人能搬運二百磅的物品上山。
納姆加爾是個夏爾巴人,同時也是清理珠峰行動發起人之一。
同時,他也是這次清理珠峰小隊的隊長。
臨行前,妻子為納姆加爾帶上了哈達和佛珠,保佑他順利歸來。
攝製組問他的妻子:他馬上就要登山了,你擔心嗎?
妻子平靜地回答道:
他在做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我為他驕傲。
夏爾巴人對於珠峰的危險,有著深刻的認識。
如果要攀登珠峰,那便要做好死亡的準備。
上山很危險。
紀錄片的製作團隊,只能跟隨他們到海拔5000米的珠峰大本營。
再往上,就只能夏爾巴人自己用Go Pro拍攝。
那裡,雪崩隨時會發生,一瞬間就能吞噬一切。
登山途中,還要經過多個萬丈懸崖。
光是看著,就令人雙腿發抖。
下山也很危險。
他們需要要背著裝滿垃圾、重達40公斤的大口袋,在極度缺氧與嚴寒中緩慢前行。
而這樣的路程,他們要走的可不只一趟。
而比整理垃圾更危險的是,搬運珠峰上的屍體。
當看到珠峰上的屍體時,夏爾巴人總會想把他們帶下去。
因為生命對他們而言是神聖珍貴的,他們所信仰的珠峰更是如此。
但他們不被允許這樣做。
個別遺體的家屬,可能會在幾年後來尋找屍體並想辦法運走。
所以,得不到官方部門的許可,夏爾巴人無法搬運這些遺體。
這次清理垃圾活動,他們得到了兩具屍體的授權。
其中,一具屍體在海拔高達8760米附近。
這裡,生死只在一線之間。
坡度有65度,釘鞋已經起不到什麼作用,腳滑一下,便必死無疑。
他們去搬運遺體當日,山坡上還發生了猛烈的風暴。
除了隊長納姆加爾,其他人都沒能堅持下去折了回來。
因為這是他們登山歷程中,遇到過最危險的情況。
隊長納姆加爾一人堅持前進,找到了屍體。
並且用冰鎬鑿了兩個小時,才將屍體取出來。
然後他拖著幾十公斤重的屍體走了500米,筋疲力盡昏倒在了雪地裡。
當隊員找到他時,他已經陷入了昏迷。
即使如此,隊長納姆加爾還是感到很欣慰,覺得自己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和他一樣,當面對被玷汙的聖山,夏爾巴人保持著平靜:
「我們不關心是誰製造了這些垃圾,我們只想把它們清理出去。」
在這次行動中,他們回收了兩具屍體,大約清理了四千磅、佔珠峰南坳75%的垃圾。
不幸的是,上山時的那場雪崩,喪送了三名夏爾巴人的生命;隊長納姆加爾下山時,也不幸遇難。
夏爾巴人是在用生命清理垃圾,用生命踐行著自己對珠峰的信仰。
而其實,他們本不用付出這麼沉重的代價。
攀登者出發前買份遺體保險,帶上垃圾袋,珠峰上的問題能有很大的緩解。
尼泊爾官方甚至出臺法律要求,攀登者要把垃圾帶回來,也要求遇難者家屬不能把屍體留在珠峰上。
只是,卻很少有人遵守。
而這樣的事情,不僅是發生在珠峰之上。
四川峨眉山景區,地勢陡峭,風景秀麗,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稱。
而峨眉山的兩側山壁上,卻堆滿了垃圾。
崖壁清潔工需要在海拔3079米的山崖護欄外,用一根脆弱的繩子危險作業。
被譽為「天空之鏡」的青海茶卡鹽湖,是國家旅遊地理雜誌評出的「人一生必去的55個地方」之一。
它有著如鏡般的湖面、壯美的晚霞,滿足了很多人對於遠方的嚮往。
而這麼美的天空之鏡,卻在遊客蜂擁而至後,變成了一座垃圾場。
遊客們無視垃圾桶的存在,將穿過的腳套隨意亂扔,巔峰時期一天能清理出12噸鞋套垃圾。
攀登者前來徵服珠峰,卻玷汙了這片淨土。
這些遊客同樣。
他們奔向所謂的遠方,卻侮辱了遠方。
他們去找尋心靈的自由,卻忘了自己應擔負的責任。
他們打著洗滌心靈的口號,留下的卻是一片狼藉。
《珠峰清道夫》中提出了這樣一個疑問:
那些熱愛自然的攀登者,怎麼會隨意扔垃圾,汙染純淨的自然呢?
我只想說:
沒有沒有純淨的心靈,就不要去純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