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護念這三個字很重要,人就是很難懂得善護念,善護自己的心念。能護住心念,念念在覺知當中。遇到所有境界,不要抓那麼緊,就當是一場風一樣。做好的事業不行了,做好的事也不行了。就是人生的很多突變,無常的到來,就是八風。所以《西遊記》裡面像黃風怪,有一次吹孫悟空,拿著一個東西一吹,把孫悟空的眼睛給弄瞎了。然後有個菩薩早就知道他這個樣子,然後過去。「哎!大聖。」還得叫大聖,不叫大聖不高興。咹,叫我大聖,還知道我是大聖。嗯,不錯,這人還挺懂禮貌。「很不好意思,哎呀、哎呀,很不好意思啊!我怎麼被吹這來了?」「好,我給你個定風珠,你把這個拿去,你就能降服那個妖怪。」他去了之後,(喊)「妖怪你出來!」妖怪說:「敗軍之將,還敢再來?」來了,打、打.又打不過他,孫悟空就把這個掏出來,嚇得倒退幾步,心想這玩意能管用嗎?其實呢摩尼寶珠~那個定風珠,就是應無所住、如如不動的心。拿那定風珠一定,無論黃風怪怎麼吹,他也不動彈,最後把妖怪降服了。那個風就是八風。就是人生的順境的風、逆境的風,各種風的一種考驗。大家記得這個事嗎?看沒看過《西遊記》?《西遊記》是修道的書。那你要是扯在其他方面,給小朋友講故事,那講幾天幾夜。你有了這個摩尼寶珠,就代表智慧,有了智慧,你不受各種風的影響。一般人被風一吹,就病了嘛!病字頭加個風是什麼?(眾答:瘋)對。我們說人這一輩子是瘋著好受啊,還是正常好受?我們說是瘋著家人好受,還是正常家人好受?所以人生的境界,沒有那麼高也沒有那麼低,就是如此簡單。但是定風珠你可不可以有?今天我們拿到定風珠了,想想回家要不要用一下?哎,提過神來,像孫悟空一樣,哎呀!不行,這有菩薩給的珠子呀!就是一直學外在的佛,抓個佛的相,抓抓抓.要幹活了把佛經扔了,再抓個佛像過來拜拜,到時候也不靈了。學佛是:我就是佛,佛就是我,我跟佛的佛性無二無別。小朋友啊!再遇到老師說好聽不好聽的,你就洗耳恭聽。老師說難聽的,噢~難受.他走了,誒,該反省反省,我還本色依舊這樣。(唱)「我還是原來的我」。心裡一旦糾纏了,那學習就學不好了。所以學習好的人都善於把握自己的心境。這個道理是這樣啊!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他說,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無上正等正覺的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啊!請教導我,怎麼能找到跟你一樣的這個佛性和佛心呢?」我平常想三想四,不是被這個風吹跑,就被那個風吹跑了,我怎樣讓心不跑啊?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其實,他在說,我怎樣得到這顆清淨心呢?其實他此刻,心都清淨了。其實你在非常誠懇的問他的時候,心已經平靜了,此刻已經降服了。他說,汝今諦聽,你好好聽。看他沒聽懂,你好好聽啊!我為你說。怎樣聽?就是這樣。就是這樣一念不生。好,看他還沒懂(就接著講)。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就像你喜歡的歌星啊!什麼崇拜的人啊!來了,你要問他問題。「我怎樣控制我的心?」在他一問的時候,其實心就已經控制住了。
以上內容來自2019年8月21日山東高密禪修營,第五節課文字筆錄。
未完待續,讓我們期待:向《金剛經》問道 (十三)
錄音成文:石文霞
初稿編輯:善維初
二稿編校:善心永恆
文稿校對:善禮護
編輯成稿:善揚
版面設計:善維聞
往期文章回顧:
素心是極高的修養
身心清淨,無處不道場
幸福的源泉~安和的心 (上)
幸福的源泉~安和的心 (下)
佛法就是帶我們找到平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