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年的德國,在實力對比上並沒有比別人壓倒性的優勢,甚至開始有點老邁,90世界盃的一代開始老去,96是他們那代最後的輝煌。然後就是98止步八強,2000歐洲杯小組賽出局,即使是2002年走入決賽,也沒有特別好的陣容,靠的是巴拉克和卡恩的精神支柱。在德國隊從1996到2006這段長達十年的換血低谷徘徊期,怎麼沒見有這麼多德粉冒出來?聯賽的長期性和重複性靠的才是球隊硬實力和板凳深度的比拼,賽會制的杯賽的特殊性很多時候靠的並不是球員紙面上的硬實力而是在困境中爆發出的精神力。比如1992年的丹麥隊,2004年的希臘隊,還有2006世界盃並不熱門的法國和義大利進入決賽。
西班牙,義大利,德國,巴西,都是拿過世界冠軍的主,還有偽豪門英格蘭都有過興旺的時候,也有低落的時候,我認為這是種輪迴,有時人員齊整,兵強馬壯,戰術有比較合理,自然得瑟了,一套打法用久了總會有人研究出破綻,一物降一物嘛。另外人員更替也會有影響很大的,所以德國隊輸了也不代表德國水平下來很多,只是暫時的,德意西法實力都不錯。
從04年看球,德迷,荷蘭球迷,覺得德國止步半決賽沒啥不滿意的,德國隊常年大賽前四的成績讓我很知足,況且14年還絕殺了阿根廷,但是現在的德國有點彆扭,少了領袖,少了我整個看球生涯一直坐鎮前場的克洛澤。荷蘭還是熟悉的荷蘭,時好時壞,西班牙終於回到了我熟悉的西班牙,前兩年太恐怖了。當年德國打義大利,落後三球都能反敗為勝,德國足球代表的是永不言敗的精神,至於鐵血,至於硬氣,你覺得那很重要嗎,那只不過是精神給予的一種特質,只要精神還在,德國就還是那個德國。
真正要說德國隊,早已經不是最初喜歡的那支隊伍,但是德國隊的傳承卻是一直沒落下的,並且在球員儲備上也從沒有空檔期。輸給法國,對於我來說,有點意外,但是整場比賽沒有一個箭頭人物站出來,沒有犀利的突破,和世界波打門,整場比賽依然是德國一直以來的打法,但是效率不高。只能說德國失去了一個大滿貫的機會,還了兩年前的債。不過對於這種地位的球隊,衝擊大滿貫的機會還是多的,兩年後再見。
到現在,我仍不忘那天夜裡在德國奪冠後用公放放《we are the campaign》然後家裡玻璃被人砸了個洞,因為那是值得的。世界盃出局,我默默地走去洗澡,最後,我留著眼淚把我家水桶踢了個稀碎,所以,我是永遠支持德國隊的,不管是過去的傳奇戰車還是現在的隊伍,或是以後沒有了勒夫的隊伍,我還打算今年春天自由行的時候把德國劃入計劃儘管我預算不多,所以,德國隊,得冠最好但是看到他們的身影同樣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