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山草地廣播音樂節」是大自然中的古典音樂盛會,為生活在都市裡的人們提供一個「有音樂,有自然」的「慢」周末,讓忙碌的都市和紛繁的生活有了清朗的色彩和悠長的回味。今年的音樂節仍將延續前兩年的規模,為期兩天,從白天延續到夜晚,分為大、小兩個舞臺,共展示4場不同形式的音樂會。
音樂節第一天的大舞臺將上演聖彼得堡交響樂團帶來純正的「俄羅斯之聲」。這支成立於1931年的俄羅斯樂壇勁旅在蘇聯衛國戰爭期間冒著炮火完成了蕭士塔高維奇《第七交響曲》在列寧格勒的首演。此次,樂團將在榮譽指揮家弗拉基米爾·奧特舒勒的率領下,用音樂展現俄羅斯歷史和文化的輝煌。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夾子》、《天鵝湖》和《睡美人》這「三大芭蕾」以及俄羅斯歌劇經典《葉甫根尼·奧涅金》和《伊爾戈王》的美妙旋律都將一一呈現。音樂節還特邀四名來自米哈伊洛夫斯基劇院芭蕾舞團的優秀舞者再現芭蕾舞劇中的經典片段,讓視覺與聽覺交織共現。
第二天的大舞臺將帶來「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由旅德青年指揮家張誠傑率領上海歌劇院交響樂團及合唱團帶來經典的俄羅斯民歌和蘇聯歌曲。這些歌曲不僅僅是時代的產物,也表達出樸實真摯的情感,描繪出遼闊壯麗的美景。《喀秋莎》、《三套車》、《山楂樹之戀》、《紅莓花兒開》、《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隨著這些令人難忘的旋律,我們將重溫那個年代的純真和激情。
今年開放型的小舞臺繼續邀請來自錫林郭勒草原的熱地樂隊帶來民族原生態音樂與現代音樂的碰撞與融合。他們音樂中所具有的包容與大愛、神秘與力量在今年初浙江衛視的《夢想的聲音》節目中驚豔所有評委,深受大眾喜愛。
浪漫的黃昏,在柔軟的草坪上,徜徉在音樂的五彩聲浪中,心隨月光星輝,一同閃爍…
2017年5月13日 18:00 大舞臺
俄羅斯之聲
THE SOUND OF RUSSIA
票價Ticket Price:300/220/140元
套票優惠Package Discount:
3張套票:(3*300)800元、(3*220)600元、(3*140)380元
2張套票:(2*300)550元、(2*220)410元、(2*140)260元
指揮|弗拉基米爾·奧特舒勒
演奏|俄羅斯聖彼得堡交響樂團
舞者|維多利亞·歐梅爾尼茨卡婭
安東·普魯姆
阿納斯塔西婭·洛馬申科娃
馬拉特·舍米烏諾夫
Conductor | Vladimir Altschuler
Orchestra | St. Petersburg Symphony Orchestra
Dancers| Victoria Omelnitskaia
Anton Ploom
Anastasia Lomachenkova
Marat Shemiunov
大舞臺曲目 Programs of Main Stage
1. 波羅涅茲舞曲,選自歌劇《葉甫根尼·奧涅金》 柴可夫斯基
Polonaise from Eugene Onegin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2. 俄羅斯舞曲,選自芭蕾舞劇《天鵝湖》 柴可夫斯基
Russian Dance from Swan Lake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維多利亞·歐梅爾尼茨卡婭(米哈伊洛夫斯基劇院首席舞者)
Victoria Omelnitskaia (Principal Dancer of Mikhailovsky Theatre)
3. 四小天鵝舞曲,選自芭蕾舞劇《天鵝湖》柴可夫斯基
Dance of the Little Swans from Swan Lake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4. 匈牙利舞曲,選自芭蕾舞劇《天鵝湖》 柴可夫斯基
Hungarian Dance from Swan Lake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5. 柔板,選自芭蕾舞劇《灰姑娘》 普羅科菲耶夫
Adagio from Cinderella Sergei Prokofiev
安東·普魯姆,阿納斯塔西婭·洛馬申科娃(米哈伊洛夫斯基劇院一級獨舞演員)
Anton Ploom,Anastasia Lomachenkova (First soloists of Mikhailovsky Theatre)
6. 花之圓舞曲,選自芭蕾舞劇《胡桃夾子》 柴可夫斯基
Waltz of the flowers from The Nutcracker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7. 芭蕾雙人舞,選自芭蕾舞劇《雷蒙達》 格拉祖諾夫
Pas de Deux from Raymonda Alexander Glazunov
馬拉特·舍米烏諾夫,維多利亞·歐梅爾尼茨卡婭(米哈伊洛夫斯基劇院的首席舞者)
Marat Shemiunov, Victoria Omelnitskaia(Principal dancers of Mikhailovsky Theatre)
8. 韃靼舞曲,選自歌劇《伊戈爾王》 鮑羅丁
Polovtsian Dances from Prince Igor Alexander Borodin
9. 慢板,選自芭蕾舞劇《斯巴達克斯》 哈恰圖良
Adagio from Spartacus Aram Il'yich Khachaturian
馬拉特·舍米烏諾夫,維多利亞·歐梅爾尼茨卡婭(米哈伊洛夫斯基劇院的首席舞者)
Marat Shemiunov, Victoria Omelnitskaia(Principal dancers of Mikhailovsky Theatre)
10. 圓舞曲,選自芭蕾舞劇《睡美人》 柴可夫斯基
Waltz from Sleeping Beauty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11. 白天鵝慢板雙人舞,選自芭蕾舞劇《天鵝湖》 柴可夫斯基
White Adagio from Swan Lake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安東·普魯姆,阿納斯塔西婭·洛馬申科娃(米哈伊洛夫斯基劇院一級獨舞演員)
Anton Ploom,Anastasia Lomachenkova (First soloists of Mikhailovsky Theatre)
12. 慢板,選自芭蕾舞劇《胡桃夾子》 柴可夫斯基
Adagio from The Nutcracker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曲目以演出為準 The program is subject to change
指揮:弗拉基米爾·奧特舒勒
Conductor: Vladimir Altschuler
俄羅斯聖彼得堡交響樂團指揮,曾榮獲俄羅斯聯邦「榮譽藝術家」稱號。
1968年從聖彼得堡音樂學院(師從中提琴教授尤裡·克拉馬洛夫)畢業,次年加入聖彼得堡交響樂團中提琴聲部。1972年創建愛樂弦樂團並且在1982年晉升為中提琴首席。在此期間開始在聖彼得堡音樂學院歌劇和管弦樂指揮系學習指揮,師從聖彼得堡交響樂團首席指揮亞歷山大·德米特裡耶夫教授。1984年作為指揮首次登臺,並於同年成為聖彼得堡交響樂團助理指揮。1994年起成為該團指揮,曾執棒樂團上演過布魯克納的全套交響曲、亨德爾清唱劇《掃羅》(Saul)以及蒙特威爾第的《奧菲歐》(原作版)的俄羅斯首演。對20世紀的音樂尤為偏愛,在他的努力下聖彼得堡的觀眾得以第一次欣賞到蒂皮特的《我們時代的孩子》、奧爾夫的音樂劇《安格內斯·伯諾爾的悲劇》等作品。
曾執棒樂團首演過烏斯特沃爾斯卡婭(G.Ustvolskaya)、法力克(Y.Falik)和巴斯涅爾(V. Basner)的作品,還曾將俄羅斯和其他國家作曲家的新作搬上舞臺。作為指揮曾多次出訪德國、英國、愛爾蘭、葡萄牙、西班牙、瑞士、芬蘭、挪威、土耳其、克羅埃西亞、馬其頓、波羅的海各國以及韓國等地。
俄羅斯聖彼得堡交響樂團
St. Petersburg Symphony Orchestra
俄羅斯聖彼得堡交響樂團始建於1931年,起初的二十多年間下屬列寧格勒廣播電臺旗下,由音樂會樂團逐漸發展成規模宏大的交響樂團。通過現場演奏以及與蘇聯最優秀的指揮家合作,積累了豐富的曲目並形成多樣的演出風格。樂團起初由昂格爾和奧特爾曼帶領,後與諸多著名指揮家如弗裡德、高克、德拉尼什尼科夫、羅凡諾夫、穆拉文斯基、穆辛、凱金、格力古諾夫、伊利亞斯博格、拉賓諾維奇和康德拉辛合作過。
二戰期間被稱為「列寧格勒廣播交響樂團」,是德軍圍城期間僅存的一支樂團。儘管在戰時的第一個冬季樂團被迫處於停滯狀態,但不屈的英勇精神使他們在1942年8月在列寧格勒首演了蕭士塔高維奇的《第七交響曲》。
1953年,樂團改制為交響樂團,指揮大師拉賓諾維奇、伊利亞斯博格和老楊頌斯與樂團的合作促成了這次改變,後者還曾率樂團進行了首次國外巡演。1962至1963年期間,樂團上演了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和布裡頓的作品。1968年,尤裡•特米爾卡諾夫出任樂團總監,在他的努力下樂團獲得了國際認可。樂團曾在聖彼得堡首演過亨德爾、馬勒、理查•施特勞斯、德彪西、拉威爾、斯克裡亞賓等作曲家的作品,還錄製了貝多芬和舒伯特的交響曲全集以及柴可夫斯基、拉赫瑪尼諾夫、拉威爾和布裡頓的作品。
樂團與作曲家利蓋蒂和潘得列斯基,指揮家馬舒爾、馬澤爾、斯維特蘭諾夫、羅日傑斯特文斯基、老雅爾維、費多謝耶夫、巴爾沙伊、柯岡、蕭士塔高維奇、羅斯特羅波維奇、卡薩德修和託特利埃等,獨奏家範•克萊本、裡赫特、吉列爾斯、斯特恩、梅紐因、奧伊斯特拉赫、羅斯特羅波維奇、索科洛夫、古特曼、薇薩拉茲、巴什梅特、特列季亞科夫、裡勒、奧格登、霍爾和肯普夫等合作。常在各大國際音樂節上亮相併在歐洲、亞洲和美洲進行巡演。在過去的兩個樂季中,樂團曾在英國(倫敦、曼徹斯特、愛丁堡)巡演並首次在中國(北京、上海)和以色列(特拉維夫)舉辦音樂會。
舞者:維多利亞·歐梅爾尼茨卡婭
Dancer : Victoria Omelnitskaia
1999年畢業於瓦岡諾娃芭蕾舞學院,1999年加入馬林斯基劇院芭蕾舞團,2009年加入米哈洛夫斯基劇院芭蕾舞團,現為米哈伊洛夫斯基劇院的首席舞者。飾演角色包括《海盜》中的梅多拉、《吉賽爾》中的米爾達、《舞姬》中的加姆扎蒂、《睡美人》中的弗洛琳娜公主、《堂吉訶德》中的街邊舞者、《雷蒙達》中的亨麗埃特、《斯巴達克斯》中的薩賓娜以及納曹·杜亞陶編舞的作品《序曲》、《永別》、《多樣性:沉默和空虛的形式》等。
舞者:安東·普魯姆
Dancer: Anton Ploom
2001年畢業於聖彼得堡瓦加諾娃芭蕾舞學院,同年進入穆索爾斯基國立劇院芭蕾舞團(現米哈伊洛夫斯基劇院)。2015年從瓦加諾娃芭蕾學院取得了教學碩士學位,現為米哈伊洛夫斯基劇院一級獨舞演員。2007義大利裡埃提國際芭蕾舞比賽金獎。參加過「烏利亞娜•洛帕特吉娜和俄羅斯的芭蕾舞星」薈萃演出、莫斯科「尼金斯基•帕夫洛娃」薈萃演出等。巡演國家包括新加坡、烏克蘭、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現同時在愛爾蘭莫妮卡•朗曼精英芭蕾舞團擔任舞者、教師和編舞。
舞者:阿納斯塔西婭·洛馬申科娃
Dancer : Anastasia Lomachenkova
1998年畢業於聖彼得堡瓦加諾娃芭蕾舞學院,同年進入穆索爾斯基國立歌舞劇院芭蕾舞團(現米哈伊洛夫斯基劇院),現為舞團一級獨舞演員。曾參加過「烏利亞娜·洛帕特吉娜和俄羅斯的芭蕾舞星」薈萃演出、「俄羅斯芭蕾舞明星」薈萃演出、莫斯科「尼金斯基•帕夫洛娃」薈萃演出等。2004年俄羅斯「阿拉貝斯克」國際芭蕾舞比賽銀獎,2006年基輔「利法爾」國際芭蕾舞比賽銅獎,2008年布達佩斯「魯道夫·努裡耶夫」國際芭蕾舞比賽金獎。
舞者:馬拉特·舍米烏諾夫
Dancer: Marat Shemiunov
出生於聖彼得堡,2001年畢業於瓦崗諾娃芭蕾舞學院,同年加入了米哈伊洛夫斯基劇院芭蕾舞團,現為米哈伊洛夫斯基劇院的首席舞者。保留劇目包括古典和現代芭蕾舞作品, 如《天鵝湖》、《洋蔥頭歷險記》、《唐·吉訶德》、《睡美人》、《胡桃夾子》、《羅密歐與朱麗葉》、《羅倫西亞》、《舞之巴赫》和《巴黎的火焰》等。
長按下方二維碼進入預售頁面
▽
2017年5月14日 18:00 大舞臺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The Songs of Russia
票價Ticket Price:280/200/120元
套票優惠Package Discount:
3張套票:(3*280)750元、(3*200)520元、(3*120)320元
2張套票:(2*280)500元、(2*200)350元、(2*120)220元
指揮|張誠傑
獨唱、領唱|韓篷、宋倩、餘揚、王蘇明、馬穎、王柏齡、王瀟希、陳瑞、李再耀、黃軼群
表演嘉賓:力量之聲
合唱|上海歌劇院合唱團
演奏|上海歌劇院交響樂團
Conductor | ZHANG Chengjie
Solo | HAN Peng, SONG Qian, YU Yang, WANG Suming, MA Ying, WANG Bailin, WANG Xiaoxi, CHEN Rui, LI Zaiyao, HUANG Yiqun
Guest | Vocal Force
Chorus | Shanghai Opera House Chorus
Orchestra | Shanghai Opera House Orchestra
大舞臺曲目 Programs of Main Stage
管弦樂
《魯斯蘭與柳德米拉》序曲 格林卡/曲
混聲合唱
祖國進行曲 列別傑夫—庫馬契/詞,杜納耶夫斯基/曲
江春芳/譯詞,呂驥/配歌
斯拉夫婦女送行曲 弗·拉查瑞夫/詞,瓦·阿伽普庚/曲
薛範/譯配
黑龍江的波濤 岡·瓦西裡耶夫/詞,米·克尤斯/曲
薛範/譯配
男低音獨唱
小路 波傑爾柯夫/詞,伊凡諾夫曲
伏夫/譯配
女聲三重唱
瑪利諾之歌 巴拉塔什維裡/詞,蘇爾漢-秦查澤/曲
陳綿/譯詞,汪麗君/配歌
紡織姑娘 俄羅斯民歌
薛範/譯配
女聲合唱
紅莓花兒開 伊薩柯夫斯基/詞,杜納耶夫斯基/曲
佚名/譯配
山楂樹 比裡賓柯/詞,羅德庚/曲
常世華/譯詞,千行/配歌
男聲合唱
共青團員之歌 伽裡奇/詞,索洛維約夫-謝多伊/曲
趙渢/譯配
頓河好漢 尼沙特羅夫/詞,阿米海洛夫/編合唱
薛範/譯配
女高音獨唱
燈光 伊薩科夫斯基/詞,勃蘭切爾/曲
袁志超/譯配
心兒在歌唱 芮吉斯坦/詞,阿魯秋年&奧爾別梁/曲
薛範/譯配
管弦樂
《練聲曲》 拉赫瑪尼諾夫/曲
男聲三重唱
列寧山 多爾瑪託夫斯基/詞,米留金/曲
陳 綿、金參/譯詞,潘奇、煥之/配歌
喀秋莎 伊薩柯夫斯基/詞,布朗介爾/曲
韓柏/譯配
混聲合唱
在那空蕩蕩的田野上 俄羅斯民歌,羅斯拉甫列夫/詞
薛範/譯配
海港之夜 丘爾庚/詞,索洛維約夫—謝多伊/曲
薛範/譯配
歌唱動蕩的青春 奧沙寧/詞,巴赫慕託娃/曲
薛範/譯配
男高音獨唱
三套車 俄羅斯民歌
高山/譯詞,宏揚/配歌
遙遠的地方 阿·丘爾庚/詞,格·諾索/曲
薛範/譯配
獨唱與合唱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馬都索夫斯基/詞,索洛維約夫-謝多伊曲
薛範/譯配
*曲目以演出為準 The program is subject to change
指揮:張誠傑
Conductor: ZHANG Chenjie
留德雙碩士,青年指揮家、鋼琴家。現任上海歌劇院常任指揮、上海音樂學院指揮系客座教師、甘肅省歌劇院榮譽首席指揮。萊比錫華格納協會榮譽藝術家、上海市青年文聯會員、2015上海之春文藝志願者。曾獲第2屆MDR中德廣播指揮比賽優勝獎、2015「中國•西北音樂節」最佳指揮獎、2005美國百人會「指揮人才培養計劃」獎學金、2009德國「理察•華格納」拜羅伊特音樂節交流獎學金、2002唐氏獎學金及1999上音傅成賢獎學金等。
自幼學習鋼琴、作曲和指揮,師從鄧爾博、強巍昊、陳強斌和張國勇,並由上海音樂學院附中免試直升大學。留德期間得到指揮泰鬥庫特•馬舒爾教授的親自指導和充分肯定,為其關門弟子之一。最終以指揮和鋼琴雙滿分畢業。
曾多次擔任美國大都會指揮大師約翰•內爾森以及以色列指揮大師丹尼爾•奧倫的助理指揮。留德期間曾受聘於萊比錫歌劇院和指揮大師裡卡多•夏依、勞倫斯•福斯特等成功合作過。曾組建萊比錫國際青年管弦樂團。
自2003年應上海歌劇院之邀先後成功協助排演過《賭命》、《奧賽羅》、《茶花女》、《布蘭詩歌》等多部中外經典歌劇和清唱劇。留學回國正式就任後成功指揮首演了以我國著名聲樂教育家、女高音歌唱家周小燕教授為原型創作的大型歌劇《燕子之歌》,協助指揮首演了大型原創音樂劇《國之當歌》。指揮演出了經典歌劇《曼儂•萊斯科》、《費加羅的婚禮》、《愛的甘醇》、《風流寡婦》、《雷雨》等。曾應邀在2014上海歌劇院出訪義大利演出中應邀擔任指揮,2014上海「星期廣播音樂會」復播10周年慶典音樂會中與著名指揮家曹鵬、陳燮陽同臺演出擔任指揮,2015「經典947辰山草地廣播音樂節」的首場演出中擔任指揮以及2015文化部主辦的「絲路暢想」第三屆中國西部交響樂周擔任指揮。也曾與著名音樂家黃英、魏松、廖昌永、張英席、陳宏寬、黃蒙拉等成功合作演出。
萊比錫音樂學院院刊曾經報導說:「張誠傑的指揮展現了中國藝術家改革開放以後的新面貌!
上海歌劇院交響樂團
Shanghai Opera House Orchestra
上海歌劇院交響樂團是全國著名的音樂表演團體,擅長歌劇、芭蕾舞劇伴奏。五十多年來,樂團參與排演了中國歌劇《雷雨》、《賭命》、《李白》、《原野》、《江姐》,西方經典歌劇《奧賽羅》、《託斯卡》、《圖蘭朵》、《波西米亞人》、《茶花女》、《鼻子》、《弄臣》,交響合唱貝多芬《第九交響曲》、莫扎特《安魂曲》,清唱劇《彌賽亞》,芭蕾舞劇《胡桃夾子》、《天鵝湖》、《曼儂》、《唐吉珂德》等經典作品,以及眾多不同時期、風格各異的交響樂作品。
美國著名指揮家約翰·內爾森、莫瑞斯·皮勒斯、義大利著名指揮家阿爾貝託·澤塔、匈牙利指揮家柯切什·佐爾坦、旅意指揮家呂嘉、旅美指揮家葉聰、旅英指揮家邵恩、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羅蒂、多明戈、女高音歌唱家迪裡拜爾、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小提琴演奏家呂思清等藝術家都曾與樂團有過愉快的合作。
同時,樂團屢次應邀參加新加坡藝術節、香港藝術節和澳門藝術節。還在享譽世界的芬蘭薩翁林納歌劇節與瑞典達爾哈拉音樂節上演出。近年來,樂團還多次擔任國際重要比賽伴奏,其中包括2005年中國文化部主辦的第三屆中國國際小提琴比賽(青島),2005年、2008年及2011年第三、第四、第五屆中國國際聲樂比賽(寧波),均贏得文化部和主辦方的高度讚揚。
上海歌劇院合唱團
Shanghai Opera House Chorus
上海歌劇院合唱團是國內一流的專業合唱團體,也是歷史悠久的聲樂表演團體。多年的藝術實踐,使合唱團在歌劇、清唱劇、交響合唱、無伴奏合唱、重唱與獨唱等各種聲樂表演形式上,積累了豐富的保留劇目和曲目。近年來合唱團與世界著名藝術家合作了《卡門》、《阿蒂拉》、《圖蘭多》、《波西米亞人》、《茶花女》、《奧賽羅》等西方經典歌劇,《貝多芬第九交響曲》、《馬勒第八交響曲》、《伊利亞》、《卡爾米那·布拉那》、《彌賽亞》、《浮士德的沉淪》等清唱劇和交響合唱,《黃河大合唱》、《長徵組歌》,歌劇《江姐》、《原野》等著名中國作品,並致力於排演《雷雨》、《國之當歌》、《燕子之歌》等中國原創歌劇及合唱作品,此外,還組織策劃了《伏爾加之聲》、《春的問候》、《雪域嚮往》等精品合唱專場音樂會。合唱團曾先後出訪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融合東西方的音樂傳統,為中國文化的傳播和中西方音樂的交流做出了貢獻。
14:30~16:00 小舞臺
熱地樂隊RID
成立於2014年,5名成員相識於錫林郭勒草原。「Rid」(熱地)是一個古老的蒙古詞彙,漢譯為神秘而又特殊的力量。樂隊成員本著同樣的音樂理念將草原帶來的靈感融入現今的音樂創作,將廣袤草原賦予我們每個個體的神秘力量,巧妙的與多種現代音樂相結合,形成了新的音樂風格。每一首歌中都包含了草原、山川、河流帶給我們的愛與平和。
樂隊成員:
主唱:蘇都拉
吉他手:呼格吉莫
貝斯手: 重田真佑
馬頭琴:烏日幹
鼓手:鄭旭陽
曲目:
1. 大白鳥
2. 一些人
3. 時間是變化的朋友
4. 結束的開始
5. 放下
6. 被寵壞的孩子
7. 安眠曲
8. 花兒
9. 舞蹈的靈魂
10. 植物
*曲目以演出為準 The program is subject to change
長按下方二維碼進入預售頁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