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康寧寺(圖片來源:赤峰康寧寺)
內蒙古赤峰康寧寺,始建於元朝初期(1260-1271年),距今已有700多年歷史,是元代藏傳佛教薩迦派在蒙古地區的重要寺院。
康寧寺原名「哈日和屯寺」,蒙古語意為「大黑天宮殿」,藏語為古爾納,即黑帳篷寺,康寧寺最初為隨軍護法殿,隨牧場四季遷徙。定址於內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錦山鎮,後遷移至美林谷,佔地面積100餘畝,建築面積為5000平米。
大元帝師八思巴和元世祖忽必烈唐卡(圖片來源:赤峰康寧寺)
據史料記載,大元皇帝忽必烈為使蒙、滿、漢、藏等各族文化友好和諧的發展,而選擇了這一多元文化的藏傳佛教,並恭請了雪域聖者,即大元帝師八思巴法王。八思巴法王是元大都(即今天北京故宮的前身)的選址者,創造了蒙古新字(八思巴文),並在北京、內蒙古、瀋陽、浙江、雲南、寧夏、甘肅、青海等各地大興土木,共建寺院700餘座。
「哈日和屯寺」的建設圓融了蒙、滿、漢、藏等各民族文化之所長,三進、六配、九宮格式廟宇,主要由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地藏殿、秘密護法殿、藏經樓、活佛府邸等建築構成。內部彩繪精美絕倫,佛像等身莊嚴。在秘密護法殿內供奉的是大元皇帝的守護戰神-大黑天瑪哈嘎拉,黑檀化石雕刻,工藝精湛,有著非凡神力加持,虔誠朝拜者皆可有求必應,有願必成。右側是其祖父成吉思汗的羊皮掛像,神勇威嚴,使人敬而生畏。左側供奉吉祥天母神像,具足無礙智慧慈悲心,滅三界之苦難與邪魔。
神奇的黑檀化石雕刻瑪哈嘎拉像(圖片來源:赤峰康寧寺)
殊勝的瑪哈嘎拉唐卡(圖片來源:赤峰康寧寺)
據說,康熙皇帝在(1692—1698年)滿蒙聯姻後十分想念下嫁給喀喇沁旗王爺的愛女端靜公主,前來看望時,見「哈日和屯寺」寂靜莊嚴,天空中祥雲繚繞,龍顏大悅,取廟宇『寂靜』和『端靜』公主之二靜合為『寧』之意,加上自己的『康』字為首,故賜名「康寧寺」,寓意:「佑我國民、福壽康寧,永無戰爭和災難」。
寺院建殿堂於錦山陽坡福地,配以花園林地,美妙莊嚴。相傳寺院右方為花牆寺,乃先前「哈日和屯寺」之僧舍,左方依次有金花寺、靈悅寺及財神廟,為一方眾生積聚福德資糧之所,僧眾亦於此匯聚駐錫。
寺院歷經滄桑,幾經興衰,寺院一度只保留了這座具有傳奇色彩的「大黑天宮殿」(秘密護法殿),其內供奉的大黑天瑪哈嘎拉神像至今仍完好無損。改革開放後,為落實黨和國家好政策,秘密護法殿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受到保護。
原錦山陽坡康寧寺大黑天宮殿舊址(圖片來源:赤峰康寧寺)
原大黑天宮殿壁畫(圖片來源:赤峰康寧寺)
2006年夏,當地政府積極落實宗教政策,保護文物,復興民族精髓文化,特從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聘請堪布多傑大師為康寧寺住持。大師觀察緣起,知道佛緣再續的道種成熟,即開啟了八思巴法王的弘法利生之伏藏,擔下了異地復建康寧寺的重任。為了更加和順佛緣天意,使未來的弘法事業廣大圓滿,特從北京請來夏荊山(當代風水、繪畫、國學大師),親臨選址,緣定人間仙境、山清水秀的「美林谷」。縱觀美林谷山貌,像一把太師椅,中間有摩尼寶圓形山包。站在谷內遠眺,蒼山雲連,松碧如海;近看,山路蜿蜒與碧水相映,猶如蟠龍戲水,曲徑通幽。正應了風水學:前有照為前程似錦,後有靠為福壽延年,中有摩尼寶為「財祿豐登」,天意自然的風水玄關,奇哉!真乃風水佑人之福地。
康寧寺住持堪布多傑(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佛經云:「一佛出世,千佛護應」。若說堪布大師是菩提道種,那麼,護持這菩提道種的大德居士和善眾們更是虔信有佳,張湧和賢妻汪賓兩位大居士,他們不求世間名利,只為「佛法大興於天下!」而善護堪布大師,普度蒼生,皆具福壽康寧。若非他們的鼎力護持和財與物的清淨髮心供養,也不會有今天的「莊嚴寺院」。
2009年冬,堪布大師擇吉日吉時,帶著當地各級政府的信任和善士、信眾們的期望,率領具緣虔誠的弟子們,毅然踏上了尋覓法王八思巴法船啟動的緣起徵程。大師一行先朝禮了岡底斯神山及阿尼瑪卿神山等藏區八大聖地及百餘修行處、拉薩大昭寺及薩迦寺為首的大小寺院百餘座,後遠赴印度、尼泊爾等佛教聖地及漢傳佛教四大名山(五臺山、峨眉山、普陀山、九華山),採集各處之水土福根及各寺院之加持物,總計行程一萬三千多公裡。由於堪布大師願力的感召,在朝禮行程中,隨行的信眾們會經常聽到美妙悅耳的梵音或看到祥雲繚繞,感受到了無盡的加持和吉祥。眾人皆心生歡喜,感嘆堪布大師智悲無礙。而在大師的心中,深知這一切的獲得都是仰仗八思巴法王的加持,和大黑天守護神及龍天護法的護佑而圓滿這一切功德。
2010年春,堪布大師帶領高僧大德舉行七日七夜的「召請、淨壇、恭迎聖眾」大法會。法會期間,祥瑞頻出,如在壇城中流淌出甘露淨水,外面也呈現祥瑞的彩雲吉兆。
2013年7月17日至11月1日,舉行了108的寺院開光大法會,迎請薩迦王子主持這一莊嚴而神聖的開光儀式,圓滿之時天空現五日並現瑞相,諸天及世間諸神喜悅讚嘆之兆,梵音悠揚,久久迴響,為眾人親見誠譽。
康寧寺大雄寶殿(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徐上傑)
寺院建築遵循了原「哈日和屯寺」之精髓,融合蒙、滿、漢、藏多種文化風格,遵照自然環抱式山貌和陰陽生兩儀的自然三才(天、地、人,寓意戒、定、慧三學圓滿之意)。地勢,依山傍水,應乾坤之象,在玄關後面建有天王殿(內供奉彌勒佛、韋陀菩薩,四大天王落位於東南西北)。東廂房為福壽之相,適合招迎禮送,為寺院客堂。西廂房為存福生財之相,適合居安增福,為寺院居士宿舍。中有大雄寶殿(內供釋迦牟尼佛(覺悟佛),等身九米;阿彌陀佛、藥師佛、文殊菩薩、綠度母,等身六米,皆為合金鎏金,法像莊嚴),大殿左右兩側供有千佛閣,殿內立有鎮殿之寶,古老而神奇的通天大鼓,距今已有五百餘年。三樓密宗殿內設諸傳承上師像本尊及各大護法神像共百餘尊(其中供奉的神饈朵瑪,卻神奇般的長出了頭髮,至今時常會有變化),可稱為「滿堂佛的宮殿」。東配有地藏殿(內供奉大願地藏王菩薩等八大菩薩)。西配有觀音殿(內供奉大慈觀世音菩薩等八大觀音)。大雄寶殿後面是藏經樓(內供奉經卷藏文、蒙文「甘珠爾」和「丹珠爾」,乾隆大藏經,「四部醫典」及諸多經論典籍)。中間設有時輪金剛壇城,意為」十方圓滿」(即四方、四隅、上、下方)福慧資糧一切具足,永不毀壞。東配有客堂和齋堂。西配有喇嘛宿舍和活佛府邸。
大殿主供釋迦牟尼佛(圖片來源:赤峰康寧寺)
阿彌陀佛(圖片來源:赤峰康寧寺)
藥師佛(圖片來源:赤峰康寧寺)
文殊菩薩(圖片來源:赤峰康寧寺)
綠度母(圖片來源:赤峰康寧寺)
密宗殿(圖片來源:赤峰康寧寺)
密宗殿(圖片來源:赤峰康寧寺)
密宗殿(圖片來源:赤峰康寧寺)
觀音殿(圖片來源:赤峰康寧寺)
地藏殿(圖片來源:赤峰康寧寺)
天王殿(圖片來源:赤峰康寧寺)
藏經樓(圖片來源:赤峰康寧寺)
時輪金剛壇城(圖片來源:赤峰康寧寺)
在摩尼寶山最重要的位置上,有一座神秘的殿堂,它就是距今約700餘年的「大黑天宮殿」秘密護法殿。它的到來,寓意著堪布大師秉承法脈,再續弘願,慈航普渡,直至於娑婆化極樂。摩尼寶山東側建有大元帝師八思巴和元世祖忽必烈民族團結紀念塔及莊嚴肅相,西側建有閉關中心及喇嘛僧舍。
哈日和屯敖包(圖片來源:赤峰康寧寺)
康寧寺這一掌上明珠的落成,要感謝國家文物部門的大力支持,「黃金有價,文物無價」。從舊廟址遷移一座700餘年的宮殿至新址,很難想像這一浩大工程是如何完成的。在中國文物史上,這無疑又是一新的篇章,更是他們的得意匠心之作。
如今康寧寺在各級黨和政府、宗教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社會各界善心善眾和佛教界的大德高僧及護法居士等眾至誠鼎力相助,才有今天破繭重生的康寧寺。自古得道者多助,在康寧寺匾額上有薩迦法王的親筆題詞、夏荊山的題詞、佛教界泰鬥星雲大師的題詞以及諸位大德高僧們的親臨加持,康寧寺定會再續輝煌。
法會現場(圖片來源:赤峰康寧寺)
法會現場(圖片來源:赤峰康寧寺)
法會現場(圖片來源:赤峰康寧寺)
堪布大師提出「康寧寺送康寧,功德箱出功德」的理念。首先在寺內成立了「文化中心」、「藏醫院」、「慈善基金會」。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舉辦了慈、悲、喜、舍四無量心活動,慈是「希望行」,悲是「光明行」,喜是「文化行」,舍是「溫暖行」,五年來,給6000多個孩子送去了希望,給300多名患者送去了光明,給2000多名學子送去了傳統文化,給1500多個家庭送去了溫暖。
希望行(圖片來源:赤峰康寧寺)
光明行(圖片來源:赤峰康寧寺)
文化行(圖片來源:赤峰康寧寺)
溫暖行(圖片來源:赤峰康寧寺)
古語云:「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邇。」 康寧寺自古「佛佑國民,福壽康寧。」今天的康寧寺在仁波切的引導下,正在將智悲道種播撒在遼闊的喀喇沁大地上。
康寧寺全景(圖片來源:赤峰康寧寺)
歡迎關注鳳凰網佛教官方微信公眾號「覺悟號」,做智慧的傳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