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貝特之宴》:一生,一餐,一百年

2021-02-08 AnA旅行者沙龍

(寫於2018年11月)

星期天的時候去看了三場電影,下午到晚上。

 

分別是《巴貝特之宴》、《浮生如秀(麥昆傳)》、《幸福的拉扎羅》。

 

每部都回味無窮,但是最最最震我的還是《巴》,看電影的時候被彈在椅子上動不了,帶著淚傻笑兮兮地看完。

看完以後最大的遺憾是我愛的朋友們沒能和我一起看。

 

故事特別簡單:

 

19世紀末期,丹麥的一個與世隔絕的村裡,生活著牧師和他的兩個女兒。小村特別荒,北歐,慘澹,人少,總共就二三十戶人家,平房,簡陋。

兩姐妹長得很漂亮,虔誠地跟著牧師過著清貧的生活。

 

有一個年輕的貴族軍官到村裡姑媽家小住,被教徒姑媽帶去參加牧師小教堂的活動,被姐姐的美貌震驚,陷入單戀。很快地,他發現,宗教家庭的氣氛令他壓抑,他隱秘的心事也不能得到回應,於是落荒而逃。發誓用仕途來填補自己內心的空虛。

另有一個巴黎著名的男高音也來到村裡修身養性,偶然聽到了妹妹唱的聖歌,驚為天人,遂毛遂自薦教妹妹唱歌(歌劇),他用來說服牧師的說辭是「這對侍奉上帝至關重要」。

但歌詞中的愛與欲讓妹妹倍感惶恐,最終她放棄了學習,回歸了平靜的生活。男高音帶著無比的絕望和失落逃離了小村莊,痛惜世人無法聆聽真正的天籟。

 

時光荏苒,幾十年如一日,終身未嫁,將身心奉獻給小小教派的小姐妹老去了,牧師也去世了。

 

有一天,一位名叫巴貝特的巴黎來的婦人在風雨交加的夜晚,帶著歌唱家的介紹信來投奔老姐妹。

法國內戰,巴貝特為逃離戰火,靠著船員弟弟的幫助來到了這個村莊,成為貧窮老姐妹的管家。在破舊的閣樓裡一住就是十四年。

單調、乏味、荒蕪,日復一日。

 

老姐妹主持著小教堂的活動,信徒們年事已高,爭吵不斷。而牧師一百歲的誕辰之日將近,老姐妹準備辦個小小的聚會,令大家再次團結起來。

就在這時候,巴貝特購買的彩票中了1萬法郎。她提出,她想為聚會準備晚宴,真正的法式晚宴,由她出錢。

 

老姐妹同意了。

巴貝特請了一周假,用以置辦食材。巴貝特離開的日子裡,年事已高的老姐妹感到了很多不便,巴貝特對她們很重要,但她們也認識到巴貝特離開的日子不遠了。

 

食材採買完成。老姐姐在廚房裡看到了活的鵪鶉,巨大的海龜,酒。

這一切讓她害怕,她偷偷告訴信徒們,巴貝特給他們準備了可怕的食物,「我甚至不敢告訴你們巴貝特要給你們吃什麼」。

眾人一致約定,絕不評價食物,在吃飯的過程中保持緘默。

 

宴會舉行的日子,已經成為了老將軍的貴族少年也回到了村莊。他的姑媽,作為牧師最虔誠的信徒,決定帶他參加這場宴會。

將軍對著想像中的年輕的自己說,他要去見證自己的人生選擇是否正確,他選擇離開小姐姐是否正確,將在今晚得到答案。



 

作為觀眾,我無法描述電影裡那場宴會。

 

簡陋平房裡的餐廳裡,長餐桌上覆蓋著潔白的桌布。水晶燭臺,十多層的嵌套餐盤,五六種用以飲用不同美酒的高腳杯。

巴貝特在廚房裡有條不紊地準備著一道一道(連作為觀眾的我都)聞所未聞的菜式,並按照最合適的時機,讓侍者為賓客斟滿最適宜的酒。甜酒、葡萄酒,香檳——連什麼時候該把酒瓶留在桌上都安排得毫釐不差。

 

教徒們恪守自己的誓言,絕不評價食物——除了不知情的將軍。他在喝到第一口湯時,就驚訝地發現「這毫無疑問是真正的甲魚湯」。酒也讓他意外,他認出了酒莊和年份。

來自歐洲南部的葡萄和無花果,也是教徒們生平僅見。

主菜上來的時候,將軍給大家講了一段往事。他曾和貴族朋友們一起在巴黎最好的餐廳英格蘭咖啡館吃過一段飯。大廚是一位烹飪天才,享譽整個巴黎。她獨創了一道「鵪鶉千層酥」。

吃過這道菜以後,他的貴族朋友表示,自己現在已不會再為任何一位女性決鬥——除了這位大廚。

 

「我們現在吃到的,正是『鵪鶉千層酥』」,將軍對著眾人說道。

 

眾人模仿著將軍,用最正確的方式享用美食、飲用美酒。緊繃的教徒們慢慢緩和起來,變得溫暖與柔軟。彼此原諒,彼此和解。

 

臨走之前,他們圍著老姐妹家門口的老井再次唱起了聖歌。

 

將軍離開時握著老姐姐的手說,我這一生的每一天其實都是和你在一起的。

 

老姐妹由衷地感謝巴貝特,並對她回到巴黎的日子給予了祝福。

巴貝特揭示了自己的身份,她確實就是英格蘭咖啡館的大廚,但是她不會回巴黎了。

兩姐妹非常驚訝,因為巴貝特已經有錢了。

 

巴貝特告訴他們,英格蘭咖啡館一頓12人的晚宴的價格剛好是1萬法郎。

她已經花光了所有的錢。

 

電影在黃昏的夜色中結束,在歐洲北部大陸單調的海浪中結束了。

 

有評論說這部電影表達的是物質和欲望的價值觀𠁨清貧保守的人生造成的衝擊,而我認為不是。

 

電影表達的不是一種對比,而是一種共存。

 

這場宴會所展現出的優雅是直擊心靈的,而它的優雅不僅由充滿儀式感的法式大餐提供,更來自於食客們是一群近乎禁慾的虔誠教徒。

 

他們是一群年邁的老者,對自己的信仰與生活方式有著絕對的自信和自豪,不會因為一頓飯就懷疑自己的人生。結尾的聖歌就是證明。

 

即便如此,他們也本能地享受這一餐帶來的美好。

對於當代觀眾而言,法國大餐並不是什麼太罕見的東西。如果不是出現在那個荒涼的北歐村莊,如果不是由那群可能一輩子沒有離開過一個不足百人的鎮子人(他們並不原始,也不落後。他們在宴會上也穿著黑色的禮服)來享用,恐怕也不會讓人看得如此激動。

 

優雅來自於內與外的調和,更來自於長久堅持後的閃現。正因為法國大餐是如此稀有,從未出現在那個小鎮,才讓這場宴會顯得尤為特殊。

暴發戶吃花一百萬吃法國大餐有什麼可稱道的嗎?沒有。

 

這部電影的力量在於克制。導演並沒有試圖傾向於保守與物慾哪一方面的立場。兩姐妹的人生在世俗之輩(比如我)看來果然不太「值得」,甚至有些悲涼。但電影所展現出了寧靜(包括外在的和自我的),又讓人更深入地反思「自我存在」的真諦。「不迷惘」難道不是人生的某種至高標準嗎?

 

而「巴貝特之宴」本身所展現出的精緻,更易於讓人理解物質和富足所代表的價值體系。將軍握著已經老去的姐姐的手,後悔自己的人生,有多大程度上是受到了這頓宴席的影響呢?如果每天吃著凍魚肉煮硬麵包,他是否也會後悔呢?

 

雖然說電影平靜地敘述了雙方的立場,並在宴會中達到調和,但這兩種價值觀天然存在的對立亦不可避免地出現在觀眾(我)的心裡。

我本身也是一個充滿物質欲望什麼都想買,以及對現代生活厭倦什麼都不想要的極端矛盾體。

 

精神與物慾,永遠是此消彼長的。哪一方都不可能代表著人的全部。當精神富足時,物質可以錦上添花。而另一方面,物質滿足,也會因精神上的缺失而失落——就像影片中的將軍。

 

於是,看完電影出來,我和朋友一起到電影院隔壁的米其林推薦餐廳吃飯,並從牛皮口袋裡拿出上午剛烤好的凍乾草莓白巧軟歐包作主菜。

先填飽胃吧。

看到這兩張照片

我發現我已經很久沒有做麵包了

我收集了巴貝特之宴的菜譜

主要是學習如何配酒

在故鄉的酒櫃裡,還收藏著一支80年代的伏舊園特級莊的好酒

PS:我做麵包的一大動因就是想嘗試巴貝特的神之料理:鵪鶉千層酥

相關焦點

  • 31年的經典電影,豆瓣8.2分,《巴貝特之宴》也太厲害了
    海報中,這群大叔組成花樣遊泳隊,以一條內褲就出鏡,「這魔鬼的身材」真是不忍直視,導演和演員真的很有勇氣啊,豆瓣評分保持在7.7分,到底有何魅力,先一睹預告片為快吧。  卡琳·布裡克森 / 加布裡埃爾·阿克謝主演: 斯特凡·奧德朗 / 博迪爾·謝爾 / 比吉特·菲德斯皮爾 / 吉爾·庫爾 / 讓 - 菲利普·拉豐特 類型: 劇情 / 愛情 / 音樂上映日期: 1987-08-28(丹麥)片長: 102 分鐘又名: Babette's Feast / 芭比的盛宴 / 芭貝特的盛宴《巴貝特之宴
  • 加布裡埃爾·阿克謝:《巴貝特之宴》|刀鋒書酒館 X ColdMe小眾電影放映室
    具體報名觀影信息詳見文末~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ColdMe 本期給大家帶來的這部根據丹麥女作家伊薩克·迪納森的小說改編而成,榮獲1988年第6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大獎、1989年第40屆坎城電影節天主教人道獎以及1989年第46屆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的影片——《巴貝特之宴 Babettes
  • 拒絕「剩宴」,從每一餐做起!
    小時候,家長和老師經常教導我們「粒粒皆辛苦」要珍惜一粥一飯,尊重農民伯伯的勞動如今,你是否依然記得這句話?當你在浪費糧食的時候看看這些農民的手是否也會心裡一酸糧食的生產過程每一步都飽含艱辛目前我國食物浪費現象仍然存在。
  • 胡歌昔日的「夢中女神」,一餐火鍋宴被富商看上,17天就閃婚!
    胡歌昔日的「夢中女神」,一餐火鍋宴被富商看上,17天就閃婚!
  • 漫長的一餐與鄉野麵包情侶的低處生活︱木魚窯烤麵包
    時至今日,半個世紀赤子之心變得更加稀有,甚至連「礦工」也要絕跡。 我們利用工作時間訂了漫長的一餐,哈哈哈!這一餐是從看廚師做菜開始的。 胖C想起大廚巴貝特的故事,服務貴族的大廚巴貝特在法國大革命後逃到一個小鎮,被好心人收留。十年後她居然中了一萬法郎的大獎,她不買房不買車,要花光所有錢請大夥大吃一頓。
  • 【謝師宴&同學會酒店宴推薦】青春不畢業,這一餐,必須聚!
    將濃濃情意化作一場謝師宴或同學會,認真得說一句「再見」來好好道別,人生中,這特殊的一餐,必須聚!這次的豪華海鮮宴套餐還能在別具一格的包廂使用,私密性特別好,無疑是和老師同窗聚會的絕佳選擇。萬麗軒中餐廳烹製口感上乘的精緻菜品,高薪聘請多位大廚前來坐鎮。菜單也充滿誠意,個頭大得驚人的金粉波士頓大龍蝦整隻端上桌,鮮嫩得掉眉的清蒸深海石斑魚,裹滿大廚秘制咖喱醬的麵包蟹...每一種都呈現了極致味覺體驗。
  • 《鋒味2》收官 陳偉霆完成"一餐"諾言
    網易娛樂10月25日報導  浙江衛視蒙牛《十二道鋒味》10月24日(周六)晚22:00播出了第二季的收官之旅。為了答謝一直以來陪伴並支持著「鋒味家族」四處挑戰美食任務的幕後團隊,這一季收官之旅的終極任務就是為他們烹製「百人答謝宴」。最終,「鋒味家族」不但成功完成了三道百人份的美食,烹製出的味道還得到了名廚評委們的點讚認可,令不少網友驚嘆眾人的成長。除了完成挑戰,「鋒味家族」們在節目中還為謝霆鋒準備了一份環保大禮——為淨化海灘親手拾取的海灘垃圾,頗為用心的舉動令謝霆鋒大為感動。
  • LEGLE FRANCE(法國麗固)如意宴—川菜的二十四味型之粵菜大師姐親臨如意宴有感
    ,故有「大師姐」之稱。          (此文轉載《信報--大師姐\食家講場\經歷七年的如意宴(三)》)    如意宴由徒弟陳嵐舒的夫婿張聰先生於2012年始創,用百年餐瓷品牌LEGLE FRANCE(法國麗固)最高端的定製如意系列,在各地舉行了多次高級中菜筵席。
  • 科舉四宴之鹿鳴宴
    既飲食之,又實幣帛筐篚,以將其厚意,然後忠臣嘉賓,得盡其心矣。」此詩是對君王「燕群臣嘉賓」之和樂盛況的描繪。科舉四宴        科舉考試是中國封建社會選拔官吏的一種考試制度,它始於隋煬帝大業四年(公元607年),一直沿襲到清光緒31年(1905年),歷時1300多年。
  • 那就在銀幕上一飽口福吧 美食電影單大放送
    出門看展、逛街,回家做飯、看片,平淡中又時不時有些小驚喜——有時想想,幸福不過如此了吧。美食+電影,兩個讓人一提起就幸福感爆棚的名詞,當它們碰撞在一起,就成了幸福的二次方,如果你沒能享受實實在在的饕餮盛宴,不妨在銀幕上一飽口福!
  • 森系周歲宴 | 我的小天使,歡迎來到這個奇妙的世界~
    其次,在傳統森系的基礎上設計師融入了大量明豔亮麗的色彩以讓寶寶宴充滿活潑的生趣其中草間彌深的代表作波點南瓜和與之相呼應的圖案元素也成為了整個場景的點睛之筆對於寶爸寶媽來說因為意外摔跤才從而得知寶寶們來臨的消息而這對日常恩愛的新手父母也在高興之餘,分別提取各自名字中的一字為兩個寶寶取名作小棠和小果
  • 國慶節一家人外出遊玩,午餐吃「殺豬宴」,一碗紅燒肉花了138元
    一家人吃了大名鼎鼎的「殺豬宴」,點了7菜一湯花了500元。豬肉是他們家的特色,說是現殺的豬,足夠新鮮。結果一碗紅燒肉竟然要138元,吃完買單的時候才知道。一起來看看所謂的「殺豬宴」,您看值嗎?
  • 《怪物獵人世界》熱情之宴任務有哪些獎勵 熱情之宴任務獎勵匯總
    導 讀 怪物獵人世界冰原全新活動熱情之宴已經正式開啟了。